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开、阖、枢的问题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8-16 06: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3 《黄帝内经》中的五行配脏观较《吕氏春秋》中的晚,它是源于古人的医疗实践,并依据五行的特性运用推演络绎,取象类比的方法来阐述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略)
     原文精简如下: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在藏为肝,在音为角,在味为酸,在色为苍……。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在藏为心,在音为徵,在味为苦,在色为赤……。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在藏为脾,在音为宫,在味为甘,在色为黄……。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在藏为肺,在音为商,在味为辛,在色为白……。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在藏为肾,在音为羽,在味为咸,在色为黑……。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中,五行与十二官的配属,运用了取象比类的方法,说明了五脏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疾病的时候的五脏功能,按照形式逻辑的说法,就是给五脏六腑各自下了一个定义(种加属差),形成了藏象学说的雏形。(取象比类内含着形式逻辑)
12
发表于 2018-8-16 06: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理论经过反复的实践,与事实符合的保留,成为理论,不符合的自动扬弃;人为的归类于五类,对于事实人为的取舍、归并使之与理论构架相符合。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到秦汉时期,大约1500多年。《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阴阳来源于易经,应该在夏代以前,夏代公元前2070~前1600年,阴阳五行应该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从阴阳五行的确立到《内经》,大约有1000年的时间,阴阳五行与五脏匹配具有充足的时间,正如系辞上八:【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所云:言说天下万物最繁杂的现象,不能妄自开口;言说天下万物最复杂的运动,不能胡言乱语。拟出卦象,然后言说,琢磨探求,然后行动,经过比拟和讨论,来把握万事万物的变化。
        之所以这样归类,是经过反复比对,排列组合,与实际情况核实而得出来的,这时候的心,小肠,脾,五脏六腑的名称,就由日常用语转变为医学术语了!是一个医学概念,超出了日常用语的范畴!不单单是个实体器官,而且具有特定的功能!《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中的脾,肺……不单单是祭祀用的祭品,也不是日常用语的可以食用的一块肉,而是一个医学概念,具有特定的功能!所以,科学概念,哲学概念,学术语言都是由日常用语转变来的,其方法就是取象比类,或者类比。
到了《内经》时代,十二官与五脏六腑匹配,五脏与五神匹配,五脏与四时匹配……散在于内经的各个章节……,之后的医学家反复验证,完善了脏腑理论,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了藏象学说!《内经》,把日常用语,哲学概念转变为中医学概念,这是一个质的转变。藏象,在《内经》时代已经出现,而“藏象学说”这个术语、概念是上个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
13
发表于 2018-8-16 06: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结
       殷商时期屠杀奴隶,得到脏腑实体的知识与名称。这时候的五脏六腑的名称是日常用语,没有医学含义。
五行配脏是古代祭祀活动与哲学家完成的;
      《内经》五脏学说散在于不同章节心肝脾肺肾,由日常用语转变为学术用语,即医学概念,这是一个质的转变。
14
发表于 2018-8-16 06: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阶段   中医理论的发展。
《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补充、注解,直至明清时期,中医脏腑学说趋于完善。
      第三阶段  
     明清时期,中医沿着两条路径发展。一方面中医理论完善成熟;另一方面,西方医学、科学传入中国,开始中西汇通。
       第四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
         第五阶段  中西医融合

15
发表于 2018-8-16 17: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之前,早已经有祭祀活动,祭祀活动早于孔子!!赵洪钧不懂历史。歪嘴和尚念歪经。
16
发表于 2018-8-16 17: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1殷商时期屠杀奴隶,得到脏腑实体的知识
《灵枢.胃肠篇》:黄帝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府传谷者,肠胃之小大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伯高曰;请尽言之,谷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大二寸半,经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傅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
     以上是原文。
      与西医解剖学相比较,《内经》中的“小肠”应为西医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应为西医的回肠、结肠上段,“广肠”应为西医的乙状结肠、直肠。但是《内经》“小肠”、“回肠”、“广肠”之间的分界线说得比较含糊,无法用西医解剖术语精确表述,各段长度数据仅供参考。而且其中的“丈”、“尺”、“寸”等单位合在公制长度单位多少还有待分析。不过人们发现这些疑问可以暂时跳过,可以从消化道各段长度比例入手另辟蹊径(寻找另外一个参照物)。

        可以肯定,《灵枢.胃肠篇》里的长度是商朝的原始数据,而且以后没再重新测量过。
17
发表于 2018-8-16 18: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彻底推翻结构决定功能的机械唯物论,树立功能决定结构的辩证唯物论,才能解释中医的证藏象学说。
       我的下一本书里,是一个重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 08:09 , Processed in 0.04669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