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医学之梦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9-8-27 08: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融合观续》前言。本文是电子版原稿,以正式出版物为准。特此声明。
               
前   言

本书是《伤寒论现代解读》与《中西医融合观》的继续,其目的仍然是证明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融合指的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理论由概念与理论构架组成,概念在理论构架内流易才能够成为具有活力的理论。中、西医理论之所以没有融合,是因为在研究同一个客体(疾病)时使用的参考系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只有找到二者的共同参考系,就能够实现中西医理论的融合。中西医融合已经成为理论界、医学界的共识,只是没有找到路径与方法。

中西医融合的原基概念是“象态”,“象”是中医藏象的象,即现象;“态”是系统论中的状态。在医学范畴内系统的稳态就是生理状态,系统的稳态失衡就是病理状态。为了区别生理与病理的不同,把病理条件下的“象态”称之为“证态”,生理条件下称之为“象态”。气血津液之“象”与内环境之“象”在宏观上是吻合的,我们说气血津液与内环境是一个象态;中医的血与西医的血液具有共同之象,血与血液是一个象态;气与内环境调控是一个象态;液与细胞间液是一个象态;津与第三间隙液是一个象态。痰证与炎症是一个证态;瘀血与血液凝固是一个证态;悬饮与胸腔积液是一个证态;热实结胸证与急性腹膜炎是一个证态等等。通过象态与证态概念体系,中、西医的概念可以在对方的理论构架内流易。中西医融合就是寻求中、西医共同之“象”,升华医学之本质,换言之中西医融合就是寻求中西医的共同之处。中西医之所以具有共同之处是由于他们研究的客体、客观事实是同一的。

本书分为两部分:概论与证态各论。概论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关于中西医融合:回答什么是中西医融合这个问题;其中论及中西医汇通、结合、融合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社会历史过程,还论及中西医融合与中西医结合的不同。二是关于气血津液-内环境稳态、象态、证态,讨论什么是稳态、象态、证态;论证气血津液与内环境在宏观上的同一性,在生理稳态条件下称之为: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在稳态失衡病理条件下称之为气血津液-内环境证态。

证态各论分别讨论气血津液稳态失衡所产生的各个证以及证与证之间的关系、内环境稳态失衡所产生的各个病理状态以及病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证相应证与病理状态的同一性,证与病理状态融合为证态。着重论证痰证与炎症是一个证态,瘀血与血液凝固是一个证态。痰与瘀血是气血津液稳态失衡的病理产物,痰瘀交错引起脑中风、胸痹、历节病、营血分证等等疾病,(又是这些疾病的病因);同样内环境稳态失衡可以引起炎症、血液凝固、血栓形成等病理过程。炎症介质异常释放与凝血机制启动相互交错是脑血管意外、心梗、类风湿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等等疾病的启动因素,进一步验证中风-脑血管意外证态、胸痹-心梗证态、历节病-类风湿关节炎证态、营血分-多器官功能障碍证态、脾失健运-代谢综合征证态等等证态,建立起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证态理论体系,实现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

本书围绕《金匮要略》中的痰饮、瘀血讨论气血津液-内环境稳态、象态、证态,没有涉及气血津液、内环境的所有方面与问题,只是运用证态理论对于《金匮要略》中的痰饮、瘀血进行现代医学解读。中医认为痰瘀相关、痰瘀交错也就是说炎症过程与溶纤和凝血系统的失衡密切相关,并且交织在一起,这种病理机制不仅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病理机制中得到了体现,而且是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心梗、肿瘤、风湿性疾病、慢性疼痛、炎性包块、肝硬化、各器官纤维化等等重危、疑难疾病的共同病理学特征,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关于证态概念,《伤寒论现代解读》与《中西医融合观》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可供参考。

象态与证态是实现中、西医融合的路径与方法。中医学的藏象经络理论的形成,主要是由临床实践反推过来的,把临床实践证明的客观事实,抽象归纳、取象比类,纳入阴阳五行理论之中,形成藏象经络、六经传变、卫气营血、气血津液等理论。由证态概念引申出象态概念正是由临床实践发展为基础理论的反映,折射出医学基础理论形成的过程。

“方证对应”是中医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通过证态体系可以实现“方态对应”,即中医的方剂与西医的病理状态相对应。中医“方随证变”,证与证之间的演变关系,证态与证态之间的演变关系可以揭示方剂的演变规律。方剂的演变规律与西医病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即方剂学中的概念与术语在象态、证态体系内流易,尚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才能够搞清楚。

所以,中西医融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长期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证态与象态理论只是开了一个头,指明了方向,找到了一种方法与道路。象态体系是藏象经络理论与西医器官系统功能融合的中介。

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至今没有被世界所认识,就是因为没有把他们转换成现代语言与现代医学语言,象态、证态理论提供了把古代中医语言转化为现代医学语言的途径与方法,实现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沟通与衔接。象态与证态理论能够把《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中的痰饮、瘀血运用现代医学语言解读出来,就一定能够把所有中医古籍进行正确的现代医学解读,转化为现代医学语言,中医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人民共享的宝贵财富。

中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医融合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突破口。中国的医学事业要超越西方必须中西医融合,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实现西方有的中国有,中国有的西方没有。首先保证实现临床治疗效果超越西方,取得医学话语权,确立理论,走上医学领先地位,这对于实现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李同宪

2011.12.18







82
 楼主| 发表于 2019-8-27 08: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目   录


概   论

第一章  关于中西医融合

一、概念

二、历史

三、与中西医结合的区别

第二章  气血津液-内环境稳态、象态、证态

第一节  稳态

一、概述

二、西医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

三、中医气血津液及其稳态

第二节  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

第三节  气血津液-内环境失衡(证态)

一、中医气血津液失衡

二、西医内环境失衡

三、 气血津液-内环境失衡证态(中西融合观的认识)

证态各论

第三章  津液亏损-水电解质紊乱证态

第四章  水气病-水肿证态

风水-肾性水肿证态

皮水-皮下水肿证态

里水-慢性肾病证态

正水-营养不良水肿证态

石水-肿瘤性腹水

水气病中的水饮

黄汗-汗腺分泌异常证态

第五章  水饮-第三间隙积液证态

水饮概论

悬饮-胸水证态

支饮-肺心病(心衰)证态

留饮

溢饮

肠间痰饮-腹水证态

第六章  痰证-炎症证态与瘀血-血液凝固证态

第一节  痰证-炎症证态

一、狭义的痰证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一个证态

二、广义的痰证与发生在全身各个器官、系统的症是一个证态

第二节  瘀血-血液凝固证态

一、蓄血综合征

二、《金匮要略》中的瘀血证

第七章 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解读

第一节  高血压

第二节  糖尿病

第三节  代谢综合征

第八章  中风历节病现代解读

第一节  中风-脑卒中证态

第二节  历节病-类风湿关节炎证态

第九章  肿瘤与痰证-炎症证态

83
 楼主| 发表于 2019-8-27 08: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知者无畏。的确如此。
84
 楼主| 发表于 2019-8-27 08: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8-27 00:37
理论来源于实践,您没有中医的临床实践,80多岁坐在家里居然产生了几十万字的中医理论,经过临床验证了吗? ...

        1966年大学毕业后,赶上臭老九,我在基层工作了将近十年,中西医、内外妇儿都要干,这就是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青春年华、风华正茂的十年,就是这10年,我自学伤寒论,写了10万字的伤寒论新解,才有了2003年出版的《伤寒论现代解读》。
85
 楼主| 发表于 2019-8-27 08: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dffaaoo 发表于 2019-8-27 00:50
这就是您标榜的您敲开了中医学神秘的大门!!

谢谢先生关注。阿里巴巴,芝麻开花。
86
 楼主| 发表于 2019-8-27 09: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那青春年华、风华正茂的十年,却是我人生中最低迷的低谷,不堪回首,我不后悔,就是那个时候奠定了我一生的医学道路,造就了中西医融合的基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我回到了医院;改革开放不满医院、医生承包,再次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退休前三年脱离临床到医院医务科搞医疗管理,使得我接触到了临床各科的各种疾病,大大丰富了我的全科知识与理论,与基层十年临床相连续,才有了中西医融合观的概念与证态体系。退休后按照这个方向,相继出版了《伤寒论现代解读》、《中西医融合观》、《中西医融合观续》、《中西医融合观之三》,完成了中西医融合的顶层设计。
87
 楼主| 发表于 2019-8-27 09: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谢母校的教育,给了我十分扎实的科学态度与广袤的基础知识,不论在哪里工作,使得我少犯错误,不犯重大错误,能够自如的驾驭各科临床而不生疏。给了我一个正确人生观,坚忍不拔的精神。
88
 楼主| 发表于 2019-8-27 17: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伟人说:世界上两件事最难,一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到自己口袋里,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装到别人的脑袋里。
         如果许多人把170个证态装到自己的脑袋里,中西医融合观大功告成。网上查查,《伤寒论现代解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装到自己的脑袋里。
89
 楼主| 发表于 2019-8-28 08: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8-28 00:07 编辑

         
      从《内经》算起,中医有2000多年的历史,流派纷呈,博大精深,文字古奥,典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似乎不可捉摸,全世界望而却步。伟人领袖们称之为尚未打开的宝库,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用了47年解放了全中国,70年过去了,这个宝库依然是宝库,阿里巴巴芝麻开花没有出现。

      现代社会,全世界没有人知道热实结胸证、太阳表证、太阳蓄血证、伏暑、春温、阴阳易……是怎么回事?没有人敢于对中医的整体进行研究,望而生畏,畏难不前。总是以西方科学方法把中医分割开来,进行科学研究,而实际上中医理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

     以热实结胸证为例,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已经把热实结胸证的临床表现、来龙去脉、左右前后关系说得清清楚楚了,所有这一切内在的逻辑关联,西医都能够给与合理的解释而且符合急性腹膜炎的内在逻辑关联。打开这个缺口,整部《伤寒论》迎刃而解,十几个证态同时得到证实。

热实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

痞证-内科急性腹痛证态

阳明腑实-肠梗阻证态

大柴胡汤证-急性肝胆感染证态

热入血室-急性盆腔炎证态

太阳蓄血-盆腔脓肿证态

胸痹心痛-急性冠心病证态

……

      通过急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与热实结胸证的鉴别诊断相比较,急腹症中的所有临床类型及其鉴别诊断,在《伤寒论》中都能够找到相应的证,实现了中西医急腹症的融合。


      气血津液与内环境是一个象态,血与血液是一个象态,津与细胞间液是一个象态,液与第三间隙液是一个象态。气血津液-内环境稳态失衡,引起:

津液亏损-水电解质紊乱证态

水气-水肿证态细胞间液增多、细胞间水肿

水饮-第三间隙积液(漏出液或者浆液性渗出液)

痰-炎症(渗出、变性、增生)证态

血瘀-血栓形成证态

瘀血-血液凝固、纤维化证态

痰瘀交错-炎症、凝血交错证态

       中西医之间是有规律,有内在逻辑关联的两个理论体系,阿里巴巴找到了内在逻辑关联,芝麻开花才能够打开宝库的大门。

90
 楼主| 发表于 2019-8-28 08: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解开一个节,余类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 21:44 , Processed in 0.0566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