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311|回复: 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答五积散并论血压计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3-10-10 00: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答五积散并论血压计

1:在学术面前,我认为没有年龄和长幼之分,记的刘渡洲先生在一次北中医《伤寒论》的研讨会上,对众多的学子说:虽然我年龄以近80,但是我欢迎在座的各位同学就本会的同一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讨论,如有不同意见者,可以当场发问。”请问:您比刘老资历如何?
2:在关于您的观点上,我已经阐明了自己的观点:难道非要解表和里才能称为和解法?试问:伤寒论.....以调胃承气汤和之(29,70,94,105,123,207,248,249)并没有牵扯到表的问题,厥阴篇的小柴胡,也没有表的问题。
盖和解一法,可以表里和,可以上下和,可以脏腑和......试问景岳化肝煎不是典型的和解脏腑吗?化肝煎也没有表证的存在。
理解中医的种种观点,要综合起来看,中医是宏观的世界,西医是微观的世界,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3:说到血压计的问题,我原来想发表一篇自己的文章,可是没有太多的临床资料,此事也就暂时搁置起来。
这里也不妨先谈谈我自己的看法:1:高压高,低压正常,这种情况,根据我的经验,大多属于实证(积食),多属于白虎汤,三黄汤,三承气......之列,2:高压低压都高,大多属于阴虚阳亢的为多,用药法则大多在滋阴清热佐以化痰范围之内。
3:高压正常,低压偏高,大多属于气虚证,甚者中气下陷,方剂选用:四君子或者益气汤,4:高低压都低,不是阴脱,就是阳脱,5:高低压之间差距太大,多为心肾不交,上下隔绝,病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治疗法则多为重剂四逆汤回阳就逆。这是依据本人的临床经验,再结合脉理而得出的结论,并且按此投药,也多获效验。但也不是绝对,比如高低压都低的,也不排除积食的可能性,还要四诊和参为是。这是我个人对血压计的理解,作为中医,西医的这些工具都要唯我所用,包括各种类型的化验单,我也用中医的观点去理解,大致和中医理论都能相应,当然,我是用纯中药来治疗。
4:五会员还认为教材很好,主编都是国家指定的正统!中医,还能不好!我不认为国家指定的都有真才实学。中医史上真正创立学派的人,没有一个是国家指定的。之所以要批评教材,是因为青年学子非学他不可。其中的错误远比非教材害处大。-----教材毕竟是教材,您不能否定教材就不允许错误的存在,要知道,中医学院不是早就名中医的地方,是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中医的地方,二者有着根本的不同,自然在教材的编写上,就要深入浅出,以学生能入门为主,我认为您没有搞动教材编写的真正意义。所以,我不同意您的观点。
5:五会员还举出麻黄南北不同用量,证明中医很难有准。是有不少人这样说,所谓地气、禀赋不同使然也。这虽然不是重大理论问题,我却不赞成。有实验研究真的证明江浙人真的不能使用较大剂量吗?反之,吴鞠通(记不很准了)当年在北京就是大量使用石膏治疗温病,而出名的。北地寒冷,不是该少用吗?我曾在英国行医一年多,没有发现洋人用中药就该用大量。-----这又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大约看过吴,叶.....书的人都明白此理,为何古人有这个结论,这是根据,地理,环境,气候,人体的素质......诸多的因素来决定的,南方气候温暖,空气潮湿密度大,肌肤多松弛,所以解表药不易过多过量的问题,反之,北方气候寒冷......所以解表药药重,盖中药药理,非西医实验室的各种数据所能反映的出来,并且中药也不能去靠这些东西来理解,因为您没有系统的学过中医,所以您难免又套用西医的观点来理解中医。
6:五会员说我没看过千金、外台、源候以及宋代伤寒注家的书。理由是我没有引用其中的文字。没想到她竟然如此没有逻辑思维。我查遍那些书,除了成无己之外,没有发现柴胡汤主和解的文字,怎么引用呢!难道都抄下来证明没有吗?所以,我让五会员去查一遍,如果发现有,我甘愿承认没有看过那些书。-----先生未免口气太大,“遍查”大约感觉很有夸张的味道,如果您非要这么说,那我不得不谨慎的相信!不过略微写过文章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引用他人文章,一定要在自己的文章中,或者自己文章的最后注明:引用的来源(包括原书的某章节),或者文章的原话。这也是写作的基本常识,学术论文更应该如此。现代要求更高:假如是引用杂志的话,要细微到杂志的某一页,以方便读者查阅。唯独您没有引用原文,并且还居然能发表,这也是一大怪事,请问:您是在何时何处发表于何家杂志?
7:我怀疑您没有看过伤寒论,根据是:您只是认为柴桂二方是和解剂,这是您的原话:仲景论和解的经文只有一条,却是关于桂枝汤的。我们先看一下这条简短的经文。
“吐立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小和之。”------其实这也是您的杜撰,请您翻阅伤寒全篇,看看仲景有和解二字出现吗?如果您淡淡认为“和”字就为和解的意思,并且指出:只有桂枝汤的条文下,才有和字出现,我当即举出:调胃承气也有,类似这样的条文也很多,所以,我指出:您没有看过伤寒论。这到不是吹毛求疵,就我个人理解而言,包括三承气都属于和解剂,几乎伤寒的全方也都属于和解剂。不过,这仅仅是我个人之见罢了。
8:柯琴言:非胸中无半点尘墨,方可著书.....柯琴虽为伤寒大家,但谦逊如此,想必您这种对中医的理解水平,也能出书,我深感惭愧!
2
发表于 2003-10-10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五积散并论血压计

下面引用由东方既白2003/10/10 06:09am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目前国内几乎没有什么纯中医――即不了解一点西医的中医,尽管前些年不少人呼吁培养这种中医。五会员是纯中医吗?从来没有也不会使用血压计吗?如果真的没有,那很遗憾,因为竟然不知道什么叫血压,这省?..
就我本身而言,我根本就没有用血压计的习惯,那种道具,装配到中医身上,显的不伦不类,为什么要用呢?都是病人主动要求的。
中医没有血压计,依照四诊,尤其是脉诊,同样可以诊断,至于使用血压计得出上面的中医结论一靠:仔细听,二靠中医基础知识,是二者有机结合的产物。
3
发表于 2003-10-10 11: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答五积散并论血压计

下面引用由忘忧草2003/10/10 06:46am 发表的内容:
五积大哥哥,高低压差距小是什么呀?
忘记谈这个问题了,在我看来,同样也是危证,(当然,实证当中也不排除四逆散证)所谓“阴阳交则死”
不知道西医这么解释这个问题,请教黄岐建中先生回答。
另:黄岐建中先生的帖子,每每引经据典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并且引用原文,此等研究学术态度,值得我们大家效仿!
4
发表于 2003-10-11 00: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答五积散并论血压计

下面引用由黄岐建中汤2003/10/10 09:49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先生的信任。
血压的维持,至少有三个条件:合适的血容量、相适应的容器/血管容积、正常的心搏动力。平均压,基本上可以决定于以上三者;但是动态的收缩压、舒张压,就还与心搏射血速度以及相适应的大动脉弹 ...
多谢黄先生指导!
5
发表于 2008-2-6 15: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答五积散并论血压计

下面引用由红莎草2008/02/06 00:09am 发表的内容:
"高血压从理论上讲就不可能根治"?
       愿闻先生的理论依据.根据什么理论高血压不能根治呢?
这话问的不彻底,不干净。
我给问一句:
请问肖先生,您什么病能去根?
感冒您能去根吗?
肖红先生,您只要发一个帖子,您的中医水平在哪个程度,我基本就大致有数。
您相信五积散吗?


-=-=-=-=- 以下内容由 五积散2008年02月06日 03:09pm 时添加 -=-=-=-=-
我又在打击肖红先生了,不过,这确实是我的自由。
我们关注崇尚一生的事业,更赞叹自由奔放的灵魂。
6
发表于 2008-2-6 15: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答五积散并论血压计

我可以这么说,谁也无法把任何一个病去根,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看待医学,看待生命。
7
发表于 2008-2-6 15: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答五积散并论血压计

下面引用由代肖言2008/01/30 07:01pm 发表的内容:
高血压从理论上讲就不可能根治。
肖先生这句话,实在是失误太大........
我不知道什么病能根治?
8
发表于 2008-3-11 22: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答五积散并论血压计

只要你反对或者质疑他的观点,他就认为你对他进行人身攻击,呵呵。
中国人能重视学术的太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3 15:08 , Processed in 0.0541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