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钱超尘:《伤寒论序考》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8-6-8 08: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6-8 03:24
《伤寒杂病论》也好,还是《内经》、《难经》也罢,你认真读过吗?你懂他吗?请问:如果你不懂它,我凭什么 ...

中西医融合观
我凭什么信你,你凭什么说它?你懂它吗?(转载)
————————————————————————————


俺也用您的矛还击您的盾:我凭什么信你,你凭什么说它?你懂它吗?(转载)

点评

谢谢先生的评论,先生不信我,这就对了,谢谢先生。如果先生称赞我的书,我的书必定是遗臭万年。再次感谢先生。  发表于 2018-6-8 11:03
22
发表于 2018-6-8 09: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地清风 发表于 2018-6-8 00:43
金匮腹满寒疝宿食大黄附子汤方: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 ...

        
        金匮腹满寒疝宿食大黄附子汤方: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此如字即减不得亦增不得。是明示服药后当有行动助药力。行之远近必如里数再进服方妥。这认识或者是错的。
————————————————————————————————————————


       1、这里的“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指的是,约行四五里路的时间后,再服一次药,不是服药后当有行动助药力。



       2、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改成“服后如人行约四五里时,进一服,”如何?
23
发表于 2018-6-8 16: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6-8 12:19
由此可证,‘夫天布五行’句之下220字,亦非仲景语,而出于后人沾益。”(钱超尘《千金翼方诠译 ...

像这样的训诂、考证,肢解张仲景原序,张仲景原序所剩无几!

这太好办了:实事求是,剩几算几。
24
发表于 2018-6-8 16: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6-8 12:12
坐在家里,纸上谈兵,与临床实践脱节,临床实践经验不足,或者基础知识匮乏,先入为主,误入歧途。
   ...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专家们把这一段与五行相关的话删掉,再说,伤寒论与五行无关!那不是先射箭,后画靶吗?掩耳盗铃的把戏,自欺欺人。
——————————————————————————————————


你也完全可以找出证据进行反驳嘛,要用事实说话,空喊口号的不要。

点评

谢谢先生的评论。先生如果赞赏伤寒论,伤寒论就遗臭万年了!再次感谢先生!  发表于 2018-6-8 16:55
25
发表于 2018-6-8 19: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6-8 15:54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6-8 13:51
只在在书里打转转,靠本本讨论,走到了反面。

——理论研究应当结合实践,服务于实践。中医是医学,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研究的重心应当是医理,是医学领域中的存在的某个或某些客观规律,并且用实践来验证之。用考证训诂的方法,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是难以辩出结果出来的,也无益于医学实践。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连正确与否都搞不清,只知往前走,那叫盲人夜行。
  所谓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此之谓也。



26
发表于 2018-6-8 19: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6-8 15:52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6-8 14:17
张仲景原序,就是张仲景原序,即就是不是张仲景亲自写的,是王叔和写的,也是代表了王叔和那个时代 ...

张仲景原序,就是张仲景原序,即就是不是张仲景亲自写的,是王叔和写的,也是代表了王叔和那个时代的水平。没有必要改变,你可以说那些话不正确,我们现代人也可以评论张仲景原序里,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 这很正常,原序任何人也改变不了,那是历史。
        即就是张仲景亲自写的序发现了,王叔和写的张仲景原序,还是历史,无法改变。至于训诂学训诂出来的那个序,拔了毛的凤凰,必定是历史的笑柄!如同现代人复原木牛流马一样,饭余茶后消遣而已。


——————————————————————————————-

这些言论,完全是外行话。在内行看来,粗浅、无知,连笑料都不够格。

27
发表于 2018-6-8 20: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6-8 13:18
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中国有许多专门从书本上讨 ...

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中国有许多专门从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共产党员,不是一批一批地成了反革命吗?
     读过马克思主义“本本”的许多人,成了革命叛徒,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常常能够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我们只是理解他的精神实质,不要对号入座。

————————————————————————
这脑子就是一盆浆糊。
教教你吧:
在人类社会中,有产者与无产者,是相对的,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制约、资生、发展的,只要有人类存在,谁也不能消灭对方。
回去继续学习阴阳学说吧,何时有这样的认识了,就证明你的中医理论学到家了。
28
发表于 2018-6-8 20: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6-8 15:59
链接如下:
http://www.baicao99.com/threads/409864/

无私的人真不少。赞!
29
发表于 2018-6-8 21: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6-8 17:48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6-8 17:09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连正确与否都搞不清,只知往前走,那叫盲人夜行。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连正确与否都搞不清,只知往前走,那叫盲人夜行。

————————————————————————————————
  是指医学规律,医学原理正确与否,还是指文献文字考证训诂正确与否?文献文字考证训诂正确与否,能够检验验证医学规律,医学原理的正确性吗?坐在书斋里翻翻书本与文字,就能研究与决定医学规律,医学原理的正确性?

————————————————————————————————————
  揭示重要的医学规律,或许需要几代人、甚至是若干代人的医学实践活动。了解一个医学家的成就,其书本中的内容自然是重要的,但文献文字考证训诂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就以金栋先生这篇文章为例谈一下。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很少见到用五行学说治疗疾病方法的内容,这是为什么呢?通过钱超尘:伤寒论序考》就有了清晰准确的答案;
  这篇文章的重要意义,在于证明《伤寒杂病论》中尚未运用五行学说,其中有关五行学说的内容,是混入的后人注解部分。由此可以联想到二个问题:
  1、张仲景未用五行学说
  2、《内经》成书晚于《伤寒杂病论》


  将《伤寒杂病论》中的治法经过统计数据分析,其中利用阴阳学说的方法,可谓比比皆是,但用五行学说的方法,只有几条。做为中医学中的两大支柱理论,二者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匹配的,这说明张仲景基本上不用五行学说。如果能够证明涉及五行学说的内容是后人加进去的话,那么,就可以证明张仲景根本就不用五行学说。除非《内经》成书晚于《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见不到,使《伤寒杂病论》无法收入五行学说的内容,否则,作为中原河南的一代医学大师,不可能不穷其所能搜集所能搜集到的医书以供学习、参考之用。
  那么,张仲景不用五行学说的原因应该有二:
  1、张仲景时代五行学说尚未产生,故无法采用。
  2、张仲景否认五行学说的合理性,故不予采用。

、、
  
由上可知,文献文字考证训诂的意义重大吧?


点评

先生的逻辑,伪人也!  发表于 2018-6-8 23:20
30
发表于 2018-6-8 21: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6-8 17:50
这篇文章的重要意义,在于证明《伤寒杂病论》中尚未运用五行学说,其中有关五行学说的内容,是混入的后人 ...

《伤寒论序考》还是研究的中医理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20:03 , Processed in 0.0740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