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5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洪钧医案——虚人感冒须用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11 12: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虚人感冒须用补
邱某某,女,42岁,威县张藿寨人,2007年12月9日就诊。
感冒近一个月不了了,以流涕和乏力为主,服西药多次无效。体高瘦,面色萎黄,脉弱,舌嫩苔少。处理如下:
党参10黄芪15白术5苍术5当归10白芍15川芎10熟地20陈皮20茯苓10桂枝20三仙各10生甘草5生姜20大枣5枚。水煎日一付。
补中益气丸9克日3次
按:患者每年会因感冒就诊3、4次,处理原则大体同上。她说:吃西药片不管事儿,熬中药一剂就大轻,不过3剂就利落了。
由脉证很容易看出患者体虚证也虚,治疗应该用补是没有问题的。至于用什么方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或爱好。就此案而言,给她桂枝、四君、四物、八珍、十全大补、补中益气甚至二陈都可以。照今方剂教材扶正解表方用败毒散、参苏饮也可以。但还是气血同时补益为好。
或问:如此说来,中医治病不是没什么准儿了吗?
答:不但中医如此,解决一切问题都如此——大方向必须正确。比如你要去南极洲,必须往南走,至于走得快慢是较为次要的问题。如果南辕北辙,则越是走得快,离目的地越远——适得其反。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19: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洪钧医案——虚人感冒须用补

再把持同样看法的令一贴作为跟帖,贴在这里。
把握大方向

刘某某,女,28岁,住威县城内,2007年11月26日就诊。
患者来看病还抱着小孩子——没有大人陪同,自然不是重病。问她哪里不舒服,说纳差、食少、精力不佳、夜间被孩子闹醒后再睡不着。本来想给她取成药,她却要求服煎剂。原来,自今年5月份以来,她就诊4次,都是内人接诊,每次都效果很好。于是查出记录如下:
5月24日初诊:第二胎正常产后4个月,产后无乳,在城里服药无效。目前主要是每晨起自觉手足肿胀且特别怕冷——一挨凉水即感寒冷刺骨。此外是食欲不佳、大便不畅、常感乏力。虽感天热却不出汗。一般情况可,唯面色苍白。脉象沉缓而弱,舌淡苔白。
处理如下:
党参10黄芪15当归10白芍10川芎10熟地10陈皮15茯苓10三仙各10桂枝15生甘草4。水煎日一付。
金匱肾气丸9克日2次
补中益气丸9克日2次
如上断续服药至6月6日,病情大好。奶水充足、面色红润,食欲、二便均好。可以用冷水洗衣服。天热时有汗,全身舒适。唯右大拇、食指洗冷水后略感不适。上方去白芍加附子8羌活5独活5生姜20。
8月5日四诊:手足胀感、畏寒、睡眠、二便均好。食欲不振复发。脉象略见弦细,舌质淡红。予5月24日方加柴胡6川朴6。(患者不能服成药)
按:包括今天(11月26日)在内,辨患者的证首先是两个字:虚、寒。稍细一点,则是虚重于寒。再细一点,其虚既有血虚,又有气虚,但以气虚为主。再细一点,其虚以脾肾气虚为主。今天首次出现心气虚。我想,从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象得出上述辨证结论非常容易。
于是,治则很明确——温补。温补二者,以补气为主。补气本身就有温阳之意,因病初肾阳虚较为明显,故最好早用桂、附、姜。一旦严重畏寒症状消失,附子即不必用,但少量使用亦无不可。
至于今天如何处理也很清楚:健脾胃、补心气。处方是5月24日方中加五味子10、生枣仁10、远志8。
其实,治此案只要用药偏于温补就会有效。
比如,单用人参、党参、白术、桂枝,甚至陈皮、生姜也会有效。照用四君子效果就更好。照用二陈汤也会有一定疗效。当然,最好还是心脾肾同时补益。
举这样一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掌握辨证大方向的重要性,不必在某一味药上过多作文章。中药的长处是全身调整。所谓丝丝入扣的情况不是没有,但多数情况下,多一味、少一味或者多两克、少两克不是问题。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19: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洪钧医案——虚人感冒须用补

赵先生认为,中医的长处在于全身综合调整——类似经济学上的宏观调控。
西医的输液、输血、补充维生素等也是“扶正”,西医的扶正有中医不及处(本帖从略)。但输液、输血等常常不能代替中医的“扶正”——一般是重用参芪归地等。
西医对有些病的诊断可以很“精确”。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结大约象绿豆那么大。但是,即便是西医治此证,也不是只在“窦”上做文章。也不能认为病窦完全是局部问题——象白内障那样。
中医治此证,在仲景时代就有炙甘草汤——重用干地黄、人参、阿胶等。至今治此证此方还是比较好的选择。
这属于可以通过宏观调控解决的以局部紊乱为主的问题。
宏观调控,一般都是大方向调控。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8 13: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洪钧医案——虚人感冒须用补

赵先生还是赞同“战略决定成败”——大方向一定要对。
子云:随心所欲,不逾矩。
赵先生自己承认,他近年看病也常常“随心所欲”,但也保证“不逾矩”。
所以,他的用药不是很严格。他也不相信中药煎剂可以做到很严格。
从理论上讲,每一个人,对每意味药,甚至每一种有效成分,都有一个最佳剂量。
但医生不可能、也不必达到“最佳”。
这也是中国人和中医思维的特色之一:一连串的相对的好,最后达到绝对的好——最佳。其实,最佳是没有的。
前人总结出八纲、八法,就是让您提纲挈领,把握大方向,而后才是尽可能的求细致准确。
临床上,只有很复杂而且危重的情况下才要求面面俱到。
这恰如治水。当河堤千疮百孔,洪水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你必须照顾好所有的堤坝,而且都必须很及时、很准确。
即便这时,也是大方向重于细节。
大禹治水胜过前人,就是他的战略正确。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11: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洪钧医案——虚人感冒须用补

洪钧先生补充如下:
该案以气虚为主:患者体高瘦,面色萎黄,舌嫩苔少。
尤其是脾气虚。
故应该选择补气为主的方子——健脾益气者最佳。
补中益气法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方子。
四君子汤当然也可以。
按先生的见解,桂枝汤之用也是补中益气。故按经方首选桂枝汤(小建中、黄芪桂枝五物汤等也好)。
所以,选补血的四物汤不太好。不过,四物汤也不是完全补血。当归、熟地、白芍也都有补气作用,只是以补血为主。
为什么说二陈也可以有效呢?
按前人的说法,二陈也可以健脾。先生以为,这主要是其中的陈皮有理气、健脾胃的作用。当然,二陈不如上述方子效果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9: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洪钧医案——虚人感冒须用补

再贴一个已经有主题的类似病案。
气虚头痛、头晕z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ovpE]i
李某,女,26岁,威县宋庄村人,2007-12-25初诊。5B
满头痛50多天。开始似感冒,服西药板兰根、感冒冲剂等多日无效,近来输液11天仍然完全无效。除头痛外,走路稍快即感头晕。能食,但食后胀满。又多恶梦。又,活动时右少腹不适,走路稍多即腰痛。已婚,有一女,22个月。自称自产后即偶有头痛、多梦等。体型中等,面色红润,精神可。脉象略见沉弦,舌润苔少。血压120/90mmHg。处理如下: pz_
党参12黄芪15川芎10怀牛膝15当归10白芍15五味子10龙骨粉10牡蛎粉15柴胡6香附8桂枝20陈皮20茯苓10半夏8三仙各10生甘草5。水煎日一付。}
人参健脾丸12克日2次JHYi
按:此证属虚无疑。头痛、头晕主要因为清阳不升——即大脑供血不足因而缺氧、缺营养。这样的患者,往往有这样疑似的血压——舒张压略高而脉压差小。她的睡眠不佳,也与此有关。至于为什么出现此证。一是患者有体质性脾虚;二是她产后就有此倾向,但很轻;三是发病前过于劳累——适值摘棉紧张时期。>y*
这样的情况,用西药效果不好。用上方则肯定有效。>#K
当然,照用补中益气法、归脾法也会疗效满意。/J8F.
上方也不是一味不可少,用量略有出入也无大碍。$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9: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洪钧医案——虚人感冒须用补

下面引用由萧铁2009/09/14 05:26pm 发表的内容:
Well, 战略与战术相对, 细节与什么相对? 或许应称是原则吧. 所以我主张“原则决定战略成败”, “细节决定战术成败”, 两者如阴和阳, 决一不可. 所以老邓总不忘说坚持基本原则是也. 而老邓最核心的原则应该有二,  ...
最好说:原则就是战略,细节就是战术。
一般说来,战略决定战术。
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的守势与战术上的攻势等。
但这和治病不完全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4 14:15 , Processed in 0.0628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