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代肖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19: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案7:中药治愈胆囊炎案
赵某,女,51岁,威县时家庄人,2003年7月8日初诊。
自述从农历2月开始腹胀,食后不下,右肋下酸满。曾在县、市医院诊治多次,不见大好。曾经B超诊为胆囊炎,服舒胆片,病益重。曾经做肝功化验、胃镜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曾经便秘,近来好转。神倦而躁,脉象弦滑有力,舌稍淡,苔略厚。血压不高。正在服西药奥美拉唑(抗溃疡药)。
  病史不典型,没有B超支持,诊断就更加模糊。
  不过,患者是一位老赤脚医生,是附近有名的接生员。他叙述的病史,应该相当可靠。又,患者是我邻家的外甥女,自幼对她很熟悉。她身材高大,不胖不瘦,精明强干,性格开朗,一向身体好。家庭条件也比较好。详细询问没有恶性精神刺激,没有理由怀疑单纯肝气郁滞。目前脉象弦滑有力,应是病久不愈,心情焦虑的结果。她自己也说,从来没有什么病,这次长期不好,常感烦躁忧虑。
  由于胆囊炎90%以上伴有胆道结石,患者应该有胆道结石。
  然而,上述脉证,不宜单纯使用清热利胆法。
  处方如下:
柴胡5g、当归8g、白芍10g、厚朴5g、枳实5g、陈皮10g、茯苓10g、半夏8g、香附子8g、川芎8g、豆豉10g、茵陈10g、黄芩8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香砂养胃丸6克日2次。
方子很杂,兼用解郁、理气、温胃、除湿、利胆5法。
为什么不能见胆囊炎和胆道结石就用清热利胆法,上面已经反复说明。按上述脉证,使用上方,是比较合适的。
服上方15剂,大便一直不实。脉象略大,不再弦滑有力,舌后部苔黄厚。于是改用清热利胆、活血理气之剂。处方如下:
茵陈10g、栀子3g、生大黄5g、柴胡5g、黄芩8g、半夏8g、川芎5g、白芍10g、厚朴5g、甘草5g。常规水煎日1剂。
服上方35剂,症状消失。数月后,患者见到我,说不久前陪同病重的弟媳去省城看病时,自己也作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所以,可以认为胆道结石和胆囊炎痊愈了。
6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0: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案8:中药治愈胆道结石
  
  蒋某,女,51岁,2003年8月12日初诊。
  患者和我是同乡,但是在武汉工作。经亲友介绍,专程回乡就诊。
  自述患肝内及胆总管结石12年,有过上腹疼痛、黄疸等典型症状,曾在武汉多家医院诊治并找专家治疗,至今不愈。
  又,自幼胃纳不好,目前仍以食欲不佳、消化不良为主。身形消瘦,面色萎黄,脉象细弱,舌质大体正常,舌苔白润,厚而不腻。半年前大便常干,近来正常。
  如果没有比较典型的既往史,上述脉证是不宜用清热利胆法的。我的经验是:没有明显寒象(以舌质淡为主要指征)就可以使用清热利胆法。于是疏方如下。
  茵陈10g、栀子3g、(碎)生大黄5g、(碎)黄芩6g、陈皮10g、厚朴5g、枳实5g、香附子5g、白芍10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患者几乎不间断地服上方90剂,病情逐渐好转。服用60剂后,食欲和消化即接近正常,面色转红,体重略增。其间脉象逐渐好转,尽管最后仍然稍微细弱。舌象逐渐正常。
  至此,还不能说胆道结石彻底治愈了。因为即便做先进的B超,也不能肯定结石彻底清除。但是,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至少给了患者很大的信心。
患者曾经在几个大医院治疗,并曾看专家,特别是曾经3次使用“总攻”疗法。但是,她说从来没有见医生给她使用过茵陈,而上方中最显眼的是茵陈。我告诉她,如果想巩固疗效,可以单煎茵陈每天30g。茵陈恰好是故乡就出产的地道药材,所以,她回武汉时带了2公斤。
6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6: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案9:可疑胆石症
魏某,男,52岁,威县魏沙寨人,2002年7月4日初诊。
右肋下疼痛月余。疼痛无定时,按压益重。在县医院做B超可疑胆囊炎,并怀疑黄疸型肝炎。住院输液多日,益重。初病时有心下及满腹痛,曾经呕吐,从未发热。一般情况可,饮食、二便可。右肋下饱满、叩痛。脉有弱象,舌暗苔白。
处理如下:
茵陈10g、生大黄5g、柴胡5g、黄芩5g、当归8g、白芍10g、川芎6g、香附8g、丹参6g、红花5g、川朴5g、枳实5g、三仙各10g、生甘草5g。首煎20分钟空腹服,二煎40分钟空腹服。
逍遥丸6g、龙胆泻肝丸6g日2次。
7月9日再诊:肋下、肋内再未痛,肋沿有小痛。服上方后大便日3~4次。一般情况可。脉象仍见沉细,舌润。仍守上方,但首煎不必快煎。5日后即单服人参健脾丸12g日2次。
6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6: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案10:可疑胆囊炎
本村村民某,女,54岁,2003年11月2日初诊。
近2年中发作性上腹疼痛五六次,多因饱食发病。从未发热,亦未出现黄疸。前几次都是禁食输液,而后服中药好转。因患者输液很困难(体胖,血管很难找),此次让她去检查并最好住院。她没有住院,B超诊为胆囊炎。
处理如下:
茵陈15g、栀子5g(碎)、生大黄5g(碎)、柴胡6g、黄芩6g、白芍15g、陈皮10g、茯苓10g、川芎6g、三仙各10g、生甘草5g。首煎20分钟空腹服,二煎40分钟空腹服。
共服上方24付,至2007年未复发。
6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16: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脏病
  
案1:一望而知肝病严重         案9:治愈自己的肝脾肿大
案2:一眼断肝炎               案10:软肝散治愈门脉高压大出血
案3:一望而知肝病死证         案11:肝脾消癥散治愈肝硬化脾肿大
案4:一望而知肝病死证         案12:肝硬化无条件调养死亡
案5:肝硬化操劳郁闷致死       案13:肝硬化腹水合并糖尿病
案6:重症肝硬化长期生存       案14:肝硬化合并心脏病
案7:危重患者告诉我他的经验   案15:代偿期肝硬化
案8:输全血治疗肝硬化腹水
6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9: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概说】
  
肝脏病中,第一大病是传染性或病毒性肝炎。
大约从1960年代起,病毒性肝炎就是我国传染病院,或综合医院传染科住院患者的主要病种。那时,传染病住院患者中最常见的是细菌性痢疾,其次就是肝炎。近20年来,痢疾逐渐少见,到大医院就诊或住院的痢疾患者更少。于是,肝炎后来居上。目前,传统上的传染病中,肝炎的发病率应该仅次于流感。但是,肝炎导致的卫生保健问题比流感难解决。流感无疑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在短时期内不药而愈。比较严重或出现合并症,才需要认真治疗,但病程不会像肝炎那样长,而且很少留下后遗症。病毒性肝炎则不同。西医至今对肝炎没有特效疗法,免疫防治效果也不满意。所以,肝炎虽然也可以不药而愈,但是,部分患者表现为慢性病程。其中一些人终生不愈,部分人最后因肝硬化或肝癌死亡。
肝炎是很古老的疾病,对它的认识比较深入则是相当晚近的事。1942年才证明它的传染性。1944年才大体确认它的病因是病毒。1947年才有甲型和乙型肝炎之说。
和其它许多疾病不同的是:随着病毒研究进展,肝炎的类型不断增加。现代手段可以诊断出没有自觉症状的肝炎病毒感染。这给中西医都提出了新问题。
对中医来说,没有症状就无证可辨。怎样辨证论治呢?
对西医来说,类型众多的肝炎病毒给免疫预防提出了难题,而且至今没有特效手段治疗。
看来,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炎势在必行。
甲型肝炎病毒大概像流感病毒一样常常迅速发生变异,想彻底消灭它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反,一旦条件具备,即可呈暴发流行,正如1988年上海地区甲肝大流行一样。乙型肝炎不会像甲肝那样大规模暴发流行,但是,现症病人和病毒携带者远比甲型肝炎多,而且预防和治疗更困难。
不过,总的来说,对肝炎也不必太恐惧,其中道理已见“病毒性肝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3 20:15 , Processed in 0.05725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