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医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知识体系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8: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8-11-25 07:55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11-5 10:22
中国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一个区别于西方科学的知识体系,这是确定无疑的,中国知识分子应该有这个自知和自 ...
西方知识体系 - 科学的根本 - 物学



     科学这个知识体系是西方的,无可置疑。即使以中国人认识,也脱离不了“物质” - 形态结构这个根本。并且,科学本身就是以分科、割裂来研究形态中的结构,结构中的形态,和华夏人的思维不能相合。

点评

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5 18:56
52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9: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8-11-25 07:56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1-5 10:05
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日心说。在这个理论体系没有被认识到的时候,地球还是绕着太阳转,但是地心说认 ...

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日心说。在这个理论体系没有被认识到的时候,地球还是绕着太阳转,但是地心说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同一个客观事实,两个知识体系,我认为这两个理论都是相对真理,都是正确的。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离开地心说,我们就无法生活。地心说、日心说都有缺陷,各自运用的范围不同,采用的参考系不同。



人类观察自然的习惯 - 自我中心说:




      先生的看法是正确的,地心说本身的意思应该不是天文学(当然有人扯到了天文学),而是对事物研究方法的表现。地心说展现了从内到外的认识方法。如果作为一种从内到外的认识方法,则“自我中心说”是正确的,它符合人类从近到远的认识规律。
     跟语言的语序一样,只要叙述清楚就可以。如一个人在房子里看书,
     中国语序是:他在房子中看书。
     西方人则是He is reading in the room,翻译过来就是“他读书在房子中”。语序反应了人类观察方法的差异,也就是思维的不同。从这个语言中,反应了东方人喜欢以整体来看 - 从外到内看问题,而西方人则喜欢从自身出发 - 从内到外看问题。立足点的不同,就会得出的结论也有一定的差异。

      华夏的知识体系立足于环境,而西方的知识体系立足于环境中的个体。而环境的变化就关系到气 - 能量学说:环境是环境内一切变化的基础;个体的变化就是物质本身的变化。但这样的观点会造成个体形态结构的变化是个迷。
     但人类都知道生命随四季变化,但西方科学就是无法把个体和环境连接起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9: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8-11-6 08:29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1-5 10:11
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在古代,欧洲人也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即地心说,欧洲怎么没有产生出阴阳五行学说 ...





        欧洲没有产生五行,是因为他们立足点在可见的形态结构上,因此不可能产生五行学说,并且对气 - 能量的描述方法不只是五行,有阴阳、四气、六经、八卦等等。
        当然思维也是受气 - 能量的影响,决定了地域中人的思维。今天准备叙述这个现象。
5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9: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2006年的那场交流中,医源发现先生的思维已经趋向于中国的知识体系,并且思维相当敏锐,也抓住了中国知识体系的脉络,但从最近的交流中,发现这几年思维反而又转回去了,反而退回物质层面去了,估计是在研究中碰壁了,没有突破障碍,又被科学局限了。

点评

谁知道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5 21:06
5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9: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gl0101 发表于 2018-11-5 10:31
习近平讲中医是解开中国文明的一把钥匙,他讲的不错,但是这把钥匙不是哲学、文化、玄学而是科学,这个他不 ...




        习近平先生懂不懂中医没有关系,只要他放宽中医的生存土壤,则百花自然开放。国家的法规就是道,只要没有严苛的条件局限,则道内 - 法律规范中的思想就会蓬勃而生,既是是草根也可以绽放出小花。

点评

谁知道呢。道就是个坎儿,过去了你就一通百通,过不去你就一不通百不通。道很重要,道最重要,没有比道更重要的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5 21:12
56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20: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8-11-5 12:20 编辑

    用气 - 能量的变化来分析中西方思想的差别及变化的原因。


      中西方的思维的对比,人的注意力就放在了其他上面,忽略了根本“气 - 能量”的作用。西方和东方的区别,很多人以人种来区别,但主要根源则是人类熟知的寒热。西方寒冷,东方温暖。老子言“上善若水”,用水来演述大道。水在寒冷的地方容易结冰成形,在温暖的地域则无常形,容易流动。因此西方人的思维以成形的物质为基础观察万物;而东方人则是以无形的思维去观察万物。(注:还有深层的解读)
       地球温度在提升,这是众人皆知的,物质在高能量下裂解变小,也是人所共知的。而寒冷下的冰也融化成了无形的水,因此西方的知识体系也随着能量的升高开始关注“气”,思维向着华夏知识体系延展。
       看似是人类自然的前进,其实与气 - 能量有莫大的关系。即遵循大道的规律变化(有很多实例可以证明的)

       这就是从寒热之下的知识体系不同的原因,及其寒热在变化时,西方科学现在的发展轨迹来对照,应证能量和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

点评

我觉得,比玄学还玄。  发表于 2018-11-6 07:12
5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5: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gl0101 发表于 2018-11-5 13:12
谁知道呢。道就是个坎儿,过去了你就一通百通,过不去你就一不通百不通。道很重要,道最重要,没有比道更 ...



      是的,多看古籍,少看现代的,先生现在拥有的现代知识在古学问中够用了,但缺乏古代知识的熏陶,用华夏古人的思维去看自己拥有的现代知识,将它熔化进华夏知识中,慢慢的就有眉目了。

点评

啊,我看书少而杂,不认得几个字。请问您这个知识体系和中医有啥关系啊?是您独创的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6 19:49
58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5: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1-5 14:54
西方寒冷,东方温暖。
======================================
        根据是什么?同一纬度, ...

    1、 根据是什么?2、同一纬度,东方、西方温度差多少?
    3、   寒热与思维相关?! 比玄学还玄!


       问的好!
       1、根据能量。能量是什么?可以用仪器来测量,但更多的是生命的感知。春夏秋冬的能量变化,在没有温度计时,动物身上的皮毛变化、动物的迁徙,生命统一的变化就在气 - 能量变化中形成的。人人都在遵循,但能够提出来的甚少!
       2、不要同一纬度,我们用同一地域,春秋之间的温度差是多少?
       但还要注意的是:没有温度计,寒热就不变化了。这些自然就不会被科学承认了?先生应该多用自己的眼睛,现在科技发达,坐在家里可以看到整个世界,但看到不用大脑思考还是无用的!欧洲寒冷的表现不用医源去在介绍给你吧?
       寒热与思维相关,人类认识自然,首先要以自己身边的环境开始,但环境的变化不是寒热演变是什么?寒冷禁锢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也限制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就是知识体系的完成。怎么是玄学,不要用自己的思维的局限便随便乱下定义。这样解释合不合理,玄不玄?

点评

“寒热与思维相关,人类认识自然,首先要以自己身边的环境开始,但环境的变化不是寒热演变是什么?寒冷禁锢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也限制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就是知识体系的完成。” 赞成! 老子说:道法自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6 15:29
59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5: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1-5 14:54
西方寒冷,东方温暖。
======================================
        根据是什么?同一纬度, ...

     根据是什么?同一纬度,东方、西方温度差多少?

        寒热与思维相关?! 比玄学还玄!


       这是医源已经压着演述,没想到跨度还是大了。自身思维的限制决定了对自然认识的缺陷。如果说以前对“气”的认识归之为玄学,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微观来支撑,如果现在还纠结“华夏知识体系”玄,那是你们自己没进步,西方的科学没有学好。
      环境决定了生命的特性,环境规律性的能量生成了环境中的形态结构,也就决定了不同环境中的生命对本环境的能量规律 - 自然,认识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知识体系,但它们都是根植于“气 - 能量”的,因此,把握了能量的规律,就可以自然将各种知识体系融合起来,而这个体系,就是华夏知识体系 - 道。

点评

华夏知识体系 - 道,这个题目可以讨论。这个体系与寒热具有多大的关联?与阴阳关系密切,大家还比较明白。  发表于 2018-11-6 15:53
6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5: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8-11-25 07:58 编辑
柴胡汤 发表于 2018-11-6 07:29
“寒热与思维相关,人类认识自然,首先要以自己身边的环境开始,但环境的变化不是寒热演变是什么?寒冷禁 ...
“神”,也是知识体系的另外一种称呼:


             是的。

       《内经》有:“气生形,形生神”,原文可能长,暂时就这两句来看环境和知识体系的关系。
       环境有一定的气机 - 能量规律,在这个能量规律中生成相应的形态结构。而人类就是就是观察环境能量规律生成形态结构的过程及其随环境能量规律变化,形成了“神” -知识体系或思维理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9 19:23 , Processed in 0.05634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