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到食物的香气,看见烤肉滋滋冒油,甚至仅在脑海想象,就能调动我们身体一系列的反应,正如古人望梅止渴,想起梅子酸甜的滋味,不禁分泌口水。 不过,最近科学家有了新发现,那就是——食物对视觉、味觉、嗅觉的刺激以及咀嚼食物产生的感觉(本体觉)竟然会引起脑内炎症因子释放增加。 “炎症因子释放增加”,乍一听就不像什么好事,那不是说明美食当前,我们连看一看、闻一闻、脑海里想象一下都不行了? 诶,先别急着下定论! 实际上这篇研究讲的是:食物刺激引起大脑炎症因子短暂增加,进而激活支配胰腺的副交感神经,在食物还未引起血糖变化前,就促使胰岛β细胞提前释放胰岛素,对降低餐后血糖、维持血糖稳态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脑内的炎症因子参与调控了胰岛素的释放。该研究发表于Cell Metabolism。
在食物进入消化系统分解产生营养物质,引起血糖变化前,食物对视、味、嗅、本体觉等感觉的刺激,就能引发胰岛素释放,称为“头相胰岛素释放(cephalic phase insulin release)”,这一过程在食物刺激2-4分钟后发生,并且在不摄入食物的情况下还能持续8-10分钟。 禁食过夜的小鼠吃下第一口食物后(模拟食物对感觉的刺激),迅速将小鼠取出笼子进行采血,尽管此时小鼠血糖水平并未发生变化,但是胰岛素水平却明显上升,但如果是面对大小、形状与食物相似的橡胶塞,小鼠则不会发生血液胰岛素水平升高,说明只有真正的食物刺激,才能诱发“头相胰岛素反应”。 头相胰岛素释放”有多重要呢,和没有经历过“头相胰岛素释放”的对照组小鼠相比,经历了“头相胰岛素释放”的小鼠,在口服糖耐量试验中分泌的胰岛素更多,葡萄糖耐量更好。
即使在口服糖耐量试验前给小鼠静脉注射小剂量胰岛素,也不能做到像 “头相胰岛素释放”一样改善小鼠葡萄糖耐量,说明“头相胰岛素释放”不仅在早期促进胰岛素分泌,还对餐后血糖稳态起到一个整体调控的作用?
胰岛素的释放受到副交感神经支配,三种副交感神经阻断药物(毒蕈碱受体拮抗剂),只有能够穿过血脑屏障的阿托品作用之后,“头相胰岛素释放”才被抑制,提示“头相胰岛素释放”需要中枢神经的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