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耀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西医是能够很好结合的,但是很困难。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9-8-21 18: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中西医是能够很好结合的,但是很困难。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8/20 08:47am 发表的内容:
    希望能够交流著作,进一步深入交流。
   《中西医融合观》与《伤寒论现代解读》两本书我可以与先生的《破解中医》互赠!
请告诉我先生的地址与邮编。
你好李先生:我的地址与邮编已经发到你的邮箱里,盼望早日拜读你的大作。祝好!
谢谢!
42
 楼主| 发表于 2009-8-27 10: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中西医是能够很好结合的,但是很困难。

患者男,三十六岁, 急性阑尾炎经西医保守治疗临床治愈,后因劳累、生气、饮食不节复发数次,每次间隔时间数月至一年多。西医力主手术治疗,患者有一些医学知识,知道阑尾是一个免疫器官,不愿意切除。又一次急性发作时,我们用西医药保守治疗的同时,给以中医药调治,方剂为大黄、丹皮、当归、白芍、柴胡、元胡、茯苓、金银花等,嘱咐患者注意情绪、饮食、劳逸、起居。近十年没有复发。单纯使用西医药没有这样的效果;而单纯使用中医药效果也比较慢、控制细菌感染有些被动。
43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4: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中西医是能够很好结合的,但是很困难。

经过与“不吐不快”先生的讨论(这种讨论非常好,有利于思维的扩展,理论的提升),看到“中西医融合观”先生有关高血压病因、病机的提示,受到“悉尼张有和”先生的启发,把即将录入《破解中医药》(修订版)的有关中西医结合的一些草稿段落登出,与大家讨论。
中医虽然没有提出过高血压的概念,但是,已经认识到血压和高血压的存在,比如血热妄行、迫血外溢就与血液压力的升高有关。中医从脉象的洪、大、弱、细、脉微欲绝等可以大致判断血压的高低。中医已经认识到这些,像随机、双盲、可重复、模糊思维、广义亚临床等一样,只是先人没有首先提出这个概念而已。
恣甘(甜、高热量、‘高盐’)厚肥(脂类),运动过少,可以增加血液粘稠度;肝阳上亢可以导致阴虚火旺,阴虚火旺可以出现津液亏损,津液亏损往往导致血液粘稠;粘稠的血液流速变慢,增加了血液对血管的侧压,加快了胆固醇等在“脉”管壁的沉积而加重动脉硬化;痰浊淤阻也可以加大血管阻力,促使其“硬化”,使得管腔变细、弹性降低、阻力增加,继而血压增高。
发怒、忧郁导致气机紊乱,血压调节机能受到抑制;气血瘀滞、气滞血瘀同样可以导致血管阻力增加;
紧张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它与七情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惊、恐、怒等等。它们可以导致心火上炎、心肾不交、肝肾阴虚、甚至损伤“肾脏”,导致肾脏缺血,引起高血压;
肝风内动导致小脉管挛缩,也是高血压的成因之一。
“气”壅脉满、“络”脉绌极失柔、弹性下降、阻力增加,“微循环”障碍,更是高血压的重要病机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 21:38 , Processed in 0.04564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