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51|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填好的问诊表-七岁孩子患有横纹肌肉瘤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3-10-23 22: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填好的问诊表-七岁孩子患有横纹肌肉瘤

根据liuyongwen 先生提供的网页资料,整理如下:
病人资料→ 姓名:璐璐 性别:女 身高:1.25 年龄:7
第一次手术记录(2002年05月15日):取肿物为中心纵行切口,约8CM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见腹直肌前鞘被肿瘤顶起,纵行切开腹直肌前鞘,分离腹直肌,见肿物约3×3cm2,表面光滑有完整被膜与腹直肌呈膜性粘连。其基底与腹直肌后鞘愈着紧密,上缘紧邻肋弓,下与肋软骨呈浸润性,不易分离,沿肿物周边锐性分离,切除部分腹直肌,切开腹直肌后鞘、腹膜进腹,见肿瘤基底与腹直肌后鞘及腹膜呈浸润生长 ,突向腹腔,但腹膜光滑无结节,沿肿物周边切除腹直肌后鞘及腹膜,沿肿瘤上缘锐性切除部分肋弓、肋软骨,先整移出肿物,探查腹腔,肝左叶,腹膜未见结节,检视肿物除基底与腹膜粘连外,其它部位均有完整。
病理检查报告书(2002年05月24日):
病理检查所见:4×3×2.5cm3部分包膜之肿物切面灰白色,局部有出血。
为肿瘤组织,是瘤组织大片状坏死,癌细胞分布在坏死组织面,细胞分化幼稚,不成熟,为园形、不整形、成小短棱形,核有间变,多形性深染,可是少数核分裂,多处形成似腺样。胞浆部分丰富嗜酸性,多核、巨核癌细胞。
病理诊断:(腹直肌)横纹肌肉瘤(腺泡状)

肿瘤相关因子检测(2002年05月24日)
项目 结果 意义
免疫组织 LCA 灶状(+)
HHF35(+) EgA(-)
V:(+) NSE(-)
EMA(-) Mg(-)
第一次手术后化疗过程(2002.06.10-2003.07.06):
(注:在化疗间歇期服用了广安门中医院药方① 太子参5g 炒白术5g 参5g 女贞子3g 夏枯草8g 浙贝母3g 生龙、牡砺各10g 生麦芽15g 鸡内金10g 廿草3g 百花蛇草10g 山药10g 半枝莲10g 茯苓5g
②软坚消瘤片 1片/次 3次/天)
血清检验报告单(2003.09.17):
No 注释 项目 结果 提示 参考值 单位
1 谷丙转氨酶   15.00   0.0-40.0   
2 谷草转氨酶   24.00   0.0-40.0   
3 谷草/谷丙   1.6 H 0.8-1.5   
4 碱性磷酸酶   277 H 15.0-112.0   
5 谷氨转酰肽酶   12.00   0-50   
6 总蛋白   72.4   60.0-80.0   
7 白蛋白   51.00   25.0-55.0   
8 球蛋白   21.4   20-35   
9 白/球比值   2.38   1.5-2.5   
10 总胆红素   0.2   3.4-17.1   
11 直接胆红素   3.79   0.0-8.5   
12 间接胆经素   2.41   0.0-14.0   
13 直接/间接   1.89 H 0.0-0.0   
14 尿素   5.36   2.29-7.00   
15 肌甘   35.00 L 44.0-132.0   
16 二氧化碳   26.10   20.-30.0   
17 胆碱酯酶   340.2   203-406   
18 癌胚抗原   0.21   0.0-15.0   
免疫力测试(T细胞亚群)2003.09.17)(略)
2003.9.17复查转移至胸腔与心包成膜性粘连

2003.9.25肿瘤医院骨软科手术(病理:腺泡状横纹肌肉瘤3.5×3×3cm)

(查到的关于横纹肌肉瘤的介绍及治疗,请帮忙参考
横纹肌肉瘤的介绍(一)
中国纪钧治癌网软组织肉瘤专科

这里,是全国示范中医院;这里,让众多软组织肉瘤病人走向康复。
    软组织肉瘤是一种原发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有纤维肉瘤、滑膜肉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和间皮肉瘤等。
    软组织肉瘤多发生于肢体、躯干的腹膜后间隙。
    软组织肉瘤以血行转移为主要远处转移途径,常见转移部位是肺、骨、脑和肝脏等,也有不少通过淋巴系统转移。
    软组织肉瘤在西医治疗方面,以手术、放疗、化疗为基本手段,不同软组织肉瘤治疗结果有很大的差异。凡是低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早期发现,经正确治疗,预后尚好。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治疗效果较差,表现为复发和转移。   
    单纯采用西医方法治疗,效果之所以不满意,是由于上述方法均为治标之法,经验表明,结合中医药治病求本,可大大提高疗效。
    江苏省通州市中医院肿瘤科三代名中医经过艰苦的研究,探索出“中医三联疗法”(中成药金米冲剂和中药软组织肉瘤合剂内服,中成药瘤炎消软膏外敷)铲除病根的治本之法,
并与西医治疗相结合,不仅使5年生存率超过80%,而且还让许多病人重新返回到健康人的行列。
     金米冲剂原方为江苏名中医曹筱晋祖传秘方,曹老毕身对此进行了探索,后经其学生——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季光教授反复进行药物筛选,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我们作为其门人在此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药物有效成份提炼,研制成金米冲剂,本课题1995年列入江苏省八五、九五攻关课题,2000年获国家世纪高新科技成果论文金杯奖。   
    所谓引经药,即引药直达病灶处(即软组织肉瘤病灶处)的药物——软组织肉瘤合剂作为特异性载体起到运载药物直达软组织肉瘤病灶处的作用。
    同时配合瘤炎消软膏于肿瘤体表部位的外敷,内引外联,里应外合,形成了对软组织肉瘤组织强有力的围攻态势。     
    许多被判决将于三个月、六个月内执行死刑命令的“绝症”患者,在江苏省通州市中医院肿瘤科却神奇般地返回到健康人的行列,事实说明,软组织肉瘤不等于死亡,软组织肉瘤晚期也不等于生命的晚期
横纹肌肉瘤的介绍(二)
软组织肿瘤
2002-5-1 16:40:34阅读534次
起源于粘液、纤维、脂肪、平滑肌、横纹肌、间皮、滑膜、血管、淋巴管等间叶组织并且位于软组织部位(内脏器官除外)的肿瘤称为软组织肿瘤。其种类繁多,名称繁杂。良性者称为瘤,恶性者称为肉瘤,冠以组织类型的名称。两者的界限基本上是以有无转移能力
为标准,介于两者之间者称为交界瘤。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据统计,软组织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73%~0.81%。常见的肉瘤是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滑膜肉瘤、横纹肌肉瘤(在儿童年龄组中是第五位常见肿瘤)、平滑肌肉瘤。
  间皮肉瘤和未分化肉瘤。患者多为青壮年,性别分布一般无明显差异。 防止血行播散是治疗软组织肉瘤的重要环节之一。检查时动作不够轻柔、错误地进 行理疗、不恰当的活检、手术时的挤压等都可能导致肉瘤细胞的血行播散。少数几种软组 织肉瘤除有血行转移外,还可伴有淋巴道转移,而且往往早期就有淋巴结转移。如滑膜肉 瘤中17.6%、横纹肌肉瘤中15.6%有淋巴结转移,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很特殊,约3人的病例伴有淋巴结转移。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等也偶有淋巴结转移。
  软组织肉瘤治疗后的局部复发率比较高,其中以横纹肌肉瘤、滑膜肉瘤、间叶肉瘤较 为突出。
  大约有20多种不同的软组织肿瘤,每种都有不同的组织学及生物学特性。大约有15%的肉瘤由于组织学上变化多端而不能分类。
  恶性软组织肿瘤通常生长迅速、体积巨大,浸润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肿瘤本身可有坏死、出血及继发感染,并且经常有广泛的血行播散转移至肺、骨、皮下、脑、肾上腺、胰腺等脏器。患者往往死于恶液质,严重出血及广泛转移;各种类型的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恶性程度也有显著差别,根据其血行转移多少可粗略地分为三类:高度恶性的有圆型细胞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肉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滑膜肉瘤、血管内皮肉瘤、淋巴管肉瘤等;中度恶性的有深部恶性巨细胞瘤、多形性横纹肌肉瘤、透明细胞肉瘤、平滑肌肉瘤等;低度恶性的有上皮样肉瘤、浅部恶性巨细胞瘤、纤维肉瘤、高分化的粘膜脂肪肉瘤等。
  软组织肉瘤共同的特点为:体积比其相应的良性肿瘤大,一般都无包膜。但肉瘤因生长迅速而将周围正常组织压缩,可形成假包膜,镜下观察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
[临床症状]:
  软组织肿瘤可发生在全身各处的软组织,不同类型与发生部位不同的肿瘤各具特点。
  软组织肉瘤表现为进行性增大的肿块,常为无痛肿块,但有时也伴有疼痛。转移至肺可引起咳嗽、胸疼、闷气等,如腹膜后的肿瘤可引起肠、输尿管梗阻。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散结
七叶一枝花15 白毛藤20 鱼腥草24 莪术12 桔梗12 玄参15 云苓15
百部12 牛膝12 路路通10 陈皮8 白术20 熟地18 黄芪10 白芍12
2
发表于 2003-10-24 21: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填好的问诊表-七岁孩子患有横纹肌肉瘤

[这个贴子最后由秦越人在 2003/10/24 09:33pm 第 1 次编辑]

只有病史,几乎没有中医辨证的资料可提供,对这个具体病例的有效帮助真是难。
从病史推测,这个病属中医"癥瘕"范围,病因類型大多是痰核血瘀互结而致病。从手术过程检查出肿物组织形态也较相似。
中医治"癥瘕",正如桂枝汤先生指出的"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这是必由之路。要注重打持久战。 "但是目前病孩的身体状况正处在手术后恢复调整期,当以配合恢复为要。
处方:参苓白术散加味
红参片5  白术12  炒扁豆10  山药10  陈皮3  茯苓12   炙甘草6
莲子15  生薏苡18 春砂仁6   桔梗10  内金10  大枣2枚  配五剂
每日一剂,五碗水煎取两碗,返渣以2碗水煎取1碗,不拘时服。
请试用,然后告知小孩服药的感觉。
附注:刚看到小孩问诊单、体质反应与上述处方完全吻合。
仅供参考
3
发表于 2003-10-25 21: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填好的问诊表-七岁孩子患有横纹肌肉瘤

治肿瘤病,特别是治手术后和化疗后的病人,身体的正气损伤极重,在没有看到较详细的会诊单时,参苓白术散加内金换红参方稿已贴上去。然后才看到问诊单,之后再作重新审核,果然病孩术后体质如所料般呈虚损迹象,更加自信参苓白术散加内金将党参换红参的处方是对病孩帮助十分适合的。
对hg2588先生,江滿月圆先生,学海无涯三位先生的意见,在下再三考虑,丝毫找不到目前选用梔逍遥散和清热解毒抗癌药的契入点。
假如病孩未经手术或化疗,上述两方均可考虑,但主治癥瘕的主治方,上述两方皆非正治方,只可作为整个治疗过程中的辅助、当然还需根据临床实际病变而定。
肝郁脾滯化热,丹梔逍遥散合拍;气阴两虚热毒亢炽,健脾养阴解毒清火可用。从问诊单实时反馈,已正气大损,无粮之师,焉可再战!
实症可疏肝,疏肝必耗必散;肝虚宜解郁,解郁不可去实;肿瘤毒火亢炽宜清宜洩宜解,清降、洩热、解毒必损气机。大虚损的体质,怎能再遭此劫。

4
发表于 2003-10-26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填好的问诊表-七岁孩子患有横纹肌肉瘤

母庸置疑,此病孩病情是十分危重的病例,网上诊治病人比临床诊治病人难度要高。我们对待每个网上病例,都希望能通过会诊,讨论研究,透彻地将病情了解,既可以帮助病人,又提高了网上会员的知识、正是本论坛开设这一功能的要旨。
手术后,化疗后的癌肿病人,也是中医介入协助治疗的最佳时机,这个判断科教书上没有讲,全凭个人经验总结得出的看法。
中医治癌(不是肿瘤),有好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治疗指导思想不同,应用的治法方剂和辅助手段不同。但是,不管在那个阶段,中医治疗均处于被动弱势的地位。如果用西医病理学的习惯观点看,中医治疗根本是完全不可能有效的。可是,中医人没有办法卸下这副担子,不是中医人要逞强,而是患者的迫切需要,需要中医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期望中医能创造奇迹,挽颓危于一线。
尽管这种几乎将中医学送上神坛行为,正是制造借口毁灭中医学生存发展的最佳选择,但是,中医人仍然要"入瓮"。
1972年,我从先师临床的第一例危重病人,恰恰就是与这个病孩相似的"癥瘕"病,西医的诊断也完全相同。当时我们到病人家中,病床旁边停了一副空棺,病人家属全部集中等待最后一刻,病人躺在床上,骨瘦如柴,面色恍白,全身能活动的只有一双眼珠。结果这个病人被先师用中药救活了,几个月后,该病人扶着拐杖走上亍头,知情者无不赞叹中医术的神奇。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治疗全程,完全没有用过类似学海无涯先生提出的处方。
近十年,在下接手诊治多例放疗,化疗,手术后的癌肿病例,其中艰巨困难程度非文字可以言及,其危重程度比这病孩有过之而无不及。所幸,这些病人至今仍健康存活在世,而所有病人的处理、无一不是以扶正固本为先。这又是科教书上没有记載的,取得疗效完全凭经验,包括先师几十年积累的治疗癌肿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 11:10 , Processed in 0.0481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