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920|回复: 1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问》名词术语“白汗”解释征求意见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4-7-1 10: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老师这个“白汗”基本解对了!赞一个。个人认为释为“大汗”更贴切些。

点评

关键是每个人的认识尺度难以把握。白,大。《吕氏春秋·简选》:“鉏櫌白挺,可以勝人之長銚利兵,此不通乎兵者之論。”《汉书·诸侯王表》:“ 陳 吴 奮其白梃。”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白梃,大杖也。”《北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1 12:20
2
发表于 2014-7-1 11: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7-1 02:52
罗先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赞一个

梁兄好!
学术讨论应该是严谨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对的要赞同,错的要改正,不能斗气。谢谢!
3
发表于 2014-7-1 13: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罗鸿声 于 2014-7-1 05:33 编辑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1 04:20
关键是每个人的认识尺度难以把握。白,大。《吕氏春秋·简选》:“鉏櫌白挺,可以勝人之長銚利兵,此不通 ...

提共几篇同时代的文献给杨老师参考


张家山汉简《引书》:“贱人之所以得病者,劳卷(倦)饥渴,白汗(决)绝,自入水中,及臣寒(极也)之地,不智(知))收衣,故得病焉。”加上杨老师所引《战国策•楚策四》和《淮南子•修务训》都是因劳累而大汗出。
《论衡•言毒篇》:“孔子见阳虎,却行,白汗交流”《晋书•夏统传》:“统勃然作色曰:‘⋯⋯闻君之谈,不觉寒毛尽戴,白汗四匝。此皆因恐惧而大汗出。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此因剧痛而大汗出。
东汉繁钦《暑赋》:“乃洒白汗,身如点漆,水若流泉。粉扇靡救,宴戏欢。庶望秋节,慰我愁欢。”此因天热而大汗出。

点评

对于先生的提供的参考资料,我会认真的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1 13:59
大汗出是肯定的,问题是在于是是否存在“突然”,比如你引证的《引书》因为劳倦饥渴,肯定是大汗,但是这个大汗表现的形式是突然,还是不存在突然的现象;《论衡•言毒篇》、”《晋书•夏统传》是否存在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1 13:47
4
发表于 2014-7-6 17: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罗鸿声 于 2014-7-6 09:57 编辑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7-5 08:38
也请罗兄谈谈”厥气留薄“好吗?

梁兄好!兄说“对于‘厥气留薄’,这个‘薄’字,可否理解为‘迫’”
我认为梁兄的看法是对的。杨老师解“留薄”为“搏击”似不太说得通,联系<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全文看,有“少阳zang独至,是厥气也”一语,即少阳一藏之气独至(少阳气太过),少阳之气太过就是厥气,厥气者,逆气也。再看"真虚 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厥气独至,真气(正气)必虚,木火相干,而致 心,此时正气已虚,已不存在正邪相搏,只有逆气滞留不散相迫,加上气虚不固,故白汗出。


说明一下,“少阳zang独至,是厥气也”因为藏为zang,   "zang独"为不良信息,被论坛自动阻止,只能用拼音了

点评

1,既然罗先生承认“木火相干”,其“干”说明是在干什么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6 18:24
5
发表于 2014-7-7 08: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6 10:24
1,既然罗先生承认“木火相干”,其“干”说明“木火”是在干什么呢?

杨老师,我写"木火相干,而致 心",属五行的内容,与本题无关,有些画蛇添足了,这句不算数.在此致歉!

点评

其他算数不算数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7 09:04
6
发表于 2014-7-7 09: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7 01:04
其他算数不算数呢?

其他算数

点评

既然其他算数,那么上文的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这个”一阴“至,指的是你理解的”少阳一藏之气“,还是应该是……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7 09:22
7
发表于 2014-7-7 11: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7 01:22
既然其他算数,那么上文的”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 ...

足少阳与足厥阴相表里,请杨老师慢慢理解

点评

哈哈,不要让俺理解,是什么就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7 11:32
8
发表于 2014-7-7 12: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鹏举 发表于 2014-7-7 03:32
哈哈,不要让俺理解,是什么就是什么。“一阴至”之前二者没有相表里?

"一阴独至,厥阴之治也"所谓独至,乃过也,太盛之气,既为厥气,此处指厥阴之厥气,但足少阳与足厥阴相表里,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关系.为何杨老师认为足少阳与足厥阴二者没有相表里?

点评

我没有说二者没有相表里关系。病与不病始终存在相表里关系。我在60楼问“这个”一阴“至,指的是你理解的”少阳一藏之气“,还是应该是……气? ”你回答则是二者是相表里关系,既然“”一阴“至,是二者相表里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7 16: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 18:13 , Processed in 0.0604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