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930|回复: 2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如能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今天的中医会怎样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19 17: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疑问(多年以前与部分中医人讨论过),再一次被提起,源自在我们的交流群里刘老师转发了一段文字。如下:

  胡碧玲很认真地说,
  “由于西医是不会容纳中医的,容纳的是一些技巧,但不会接受中医的理论。”
  “西医理论根本不承认中医理论中的气、经络、阴阳五行说等等。所以中医为了‘科学化’,其治疗配方中的思维就越来越接近西医的思维模式,现在选药越来越不按传统的性味模式相配,而是按西方科学的药理作用相配。”胡碧玲说,“现在中国在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中医和中医的病名来诊断一种疾病。”
她不客气地指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误区,是完全的西化。同时,她以为即使要中西医结合,应该是中医容纳西医。
  “从我自己个人的角度来看,惟一能沟通的方法是把西医融进到中医里面,而不像现在,把中医融进到西医里面,由于中医看病是在生命的层次看病,西医看病是在肉体的层次看病。”


不谈阴阳五行:不久的将来,现代医学必将承认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不是替代医学关系,而是互补医学关系。气、阴阳和经络也会承认的,因为这些已经可以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解释清了。

杨金峰:互补,完全支持。

我:(帖子题目的完整表述)不知有人思考过没有,如果中医(中国传统医学)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成果,中医与西医会呈现今天这状况吗?

不谈阴阳五行:你提出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科技发展对现代医学的影响比较大,对中医理论的影响比较小,现代科学对中医理论的帮助主要遇到两个问题:1是现代科学不清楚中医所需;2是中医所需对现代科学来讲尚难达到。这两个问题都存在。

我:你理解和回答可能有误。
1、追根溯源,哪一项现代科学发明(据英国学者统计,从旧石器时代至公元2008年,共产生了1001项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的目的是直指现代医学(或西医)所需的?
2、适时引入当代科技发展成果运用到中医(以传统中医思维为主导)的诊断、治疗中,就那么难吗?为什么呢?

欢迎所有关心中医药发展的朋友们参予交流、讨论。请各位不要出口伤人。谢谢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18-7-19 22: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gl0101 发表于 2018-7-19 19:56
第一,中医需不需要吸收现代科技?需要。

第二,现代科技能不能满足中医需要?能满足。
第三,中医能不能吸收现代科技?能也不能;将来能,现在不能。

  举个例子吧,洛阳平乐正骨传人郭春园在X光(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发现,算现代科技吧)下给患者接骨,能算中医吸收现代科技发展成果的一例应用吗?!如不算,给出理由。
  不能一提现代科技,就把本来实际的内容,谈的太玄乎了,这样对中医发展没有星点好处,反授某些人以口舌攻击中医。

点评

不算,因为吸收和利用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7-20 09:45
3
 楼主| 发表于 2018-7-20 23: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谈玄说虚 发表于 2018-7-20 21:02
administrator
毛线都不懂,就知道扣帽子。再重新复习一遍1楼的内容吧。  发表于 昨天 22:38
---------- ...

  你揭了什么底?你语文难道是跟你师娘学的?像你这样水准把中医当成爱好就挺好了,不要当真,那是错觉。不要给江苏人丢脸。送你2句话。
  你的幸福感来自于:1、对世界的无知。2、对现实的无视。
4
 楼主| 发表于 2018-7-20 23: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gl0101 发表于 2018-7-20 09:45
不算,因为吸收和利用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你这是在人为割裂吸收和利用。再认真复习一下这两词的解释吧
5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00: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7-20 07:23
【   洛阳平乐正骨传人郭春园在X光下给患者接骨,  】
=========================================== ...
如果是医生直接暴露于X光下操作,违反了X光操作规程!医生容易患癌症。
  谢谢李老师参予,您说的正是,郭春园就是因为长期暴露于X光下操作,才导致最终罹患癌症(郭春园事迹宣讲团的说法)。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中医可以吸收利用科技发展成果应用于中医,并不是提倡这样具体的有害于医生身体健康的操作方法。
6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01: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7-20 12:11
不谈阴阳五行先生说的这句话【1是现代科学不清楚中医所需】,我认为很重要。

  杨老师,这个“不清楚”可能存在,但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完成这项工作的人应该是跨学科的中医人才,论重要程度,确实很重要。
7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01: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llyyjj 发表于 2018-7-20 15:42
总结、讨论这几十年的发掘成就与失误,是非常有意义的,请大家发表高见。

  李老师,有些话,现今情况下,可能还不能说的太直白了,还是委婉些哈。
8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01: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gl0101 发表于 2018-7-20 15:43
不会,中医的状况会比现在好得多,至少与西医平等,绝不会在西医之下。

  个人认为,此观点极其正确。
9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19: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llyyjj 发表于 2018-7-20 15:43
哲学博士当邓铁涛的弟子,学什么专业?改行学中医的话,那可费时间。

  李老师,实际我也挺感兴趣的,若是中医史专业不会有问题吧。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7-21 19: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gl0101 发表于 2018-7-20 16:10
1.科学与医学息息相关,中医经典中本来就有许多至今依然领先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有待挖掘整理。

2. ...

  你说的第2条,有些道理,就是不知西医界是否有“哲学西医”、“文化西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5 14:57 , Processed in 0.05941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