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040|回复: 1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站精华帖:唯有破解中医本质才能汇通中西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8-8-31 21: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8-31 21:20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8-31 17:02
破解中医理论内涵是统一中西医理论的途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就提倡“中西医并重”,并投 ...

      不难看出,王教授所说的中医理论的“内涵”、“本质”,就是其所谓的“中医基础理论的元气学说、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精气神学说、六气学说、辨证施治等核心内容,都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物质基础”,其所要破解、诠释、揭示的中医理论的“内涵”、“本质”,也是其所谓的“中医基础理论的元气学说、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精气神学说、六气学说、辨证施治等核心内容,都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物质基础”,并且他已经破解、诠释、揭示了其所谓的中医理论的“内涵”、“本质”,就是其所谓的“中医基础理论的元气学说、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精气神学说、六气学说、辨证施治等核心内容,都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物质基础”。这话说的有点啰嗦,我理解他说的其实就是中医理论的解剖学基础和生理学基础,而且是中西医统一的解剖学基础和生理学基础,实际上就是中医理论的西医解剖学基础和西医生理学基础。王教授致力于创建中西医统一的解剖学和生理学,致力于统一中医学和西医学。注意:是中西医统一,不是中西医结合,不是中西医融合,更不是中西医配合,其创建中西医统一理论的目标已定,而且即将完成。目标伟大,工程浩繁,即将完成,这是多么令人羡慕、感动、激动啊,我先祝贺一下:王教授祝贺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101先生的祝贺!      

      我这一辈子追求的目标,就是完成这一件大事,为此付出了无尽的心血,并牺牲了很多的个人利益。目前由于年龄关系,只能完成中西医基础理论部分的统一工程,可以为临床部分统一指明方向,至于个人完成的临床部分,也只能是完成一部分,其余工作留给后人去做。     


点评

不难看出,王教授所说的中医理论的“内涵”、“本质”,就是其所谓的“中医基础理论的元气学说、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精气神学说、六气学说、辨证施治等核心内容,都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 13:45
2
发表于 2018-8-31 21: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8-31 21:32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8-31 17:31
祝贺完了,我做为一个中医爱好者、旁观者,班门弄斧就王教授的目标、工程说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一、所 ...

祝贺完了,我做为一个中医爱好者、旁观者,班门弄斧就王教授的目标、工程说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一、所谓中西医统一是中医现代化、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终极目标。

二、所谓中西医统一是且必须是在中医现代化、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基础上的。

三、中医现代化、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是且必须是在中医经典基础上的。

四、中医现代化、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不可以是在中医教材基础上的。

工程完工不仅要祝贺,更要审核、验收。我就说这么多。谢谢!
——————————————————————————————
            前三条都正确,想到一起去了。第四条,实际上有继承,有发展,同样是中医内涵。
      但仅有这些还不够,因为中医理论中的概念,还不足以形成完善的中医理论,必须补充创新新的概念以补其不完成,最后才能形成完善的中医理论。所谓“验收”,就是检验。当然要检验。检验的结果是,不仅符合中医理论内涵,还要诠释中医理论中的各种相关学说,此外,还要符合现代医学理论原理。更重要的是,形成的理论更精练,并能用于临床治病,易学学会,行之有效。这才是终极目标。我只须整体战略部分,就够我写15年的,然后就老的写不动了。因为国家不支持民间的研究工作,不投入,没办法,全靠个人投入,所以,能干多少是多少。量力而行罢了。

点评

祝贺完了,我做为一个中医爱好者、旁观者,班门弄斧就王教授的目标、工程说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一、所谓中西医统一是中医现代化、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终极目标。 二、所谓中西医统一是且必须是在中医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 13:49
3
发表于 2018-9-1 21: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1 21:05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8-31 17:02
破解中医理论内涵是统一中西医理论的途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就提倡“中西医并重”,并投 ...

      2、人体元气的五大内涵特征
      对于人体元气具有五大内涵特征,中医人很少知道。
人在胚胎形成之前就存在元精和元气;元气为人体整体先天之气而非肾脏一脏之气;元气是指人体整体混沌未分之气;元气是人体阴气与阳气合一之气;元气是人体五脏之气合一之气。

      3、人体元气的五大规律
      元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具有如下五大规律。
     人体元精元气二级阴阳平衡规律;人体生理状态下元气盛衰的周期性波动规律;人体元气盛衰决定健康和疾病的规律;人体元气的盛衰决定于阴阳二气弱势一方的规律;人体元气自动恢复规律及生命自救规律。
————————————————————————————————
       就上面一个元气的内容,请问,有哪位中医人研究到我认识的这个深度?如果达不到这个深度,那就叫不懂元气,拿什么与我争论?

点评

王老师认为的元气与中医经典的元气不同。  发表于 2018-9-2 06:21
王老师你认为的元气在临床上怎么看到诊断?内经说的是可以看得到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2 06:19
这些规律是怎么总结出来的?现代科学怎么证明这些规律是存在的?而且是正确的?  发表于 2018-9-2 05:18
这个您先得给出元气的定义才好讨论,不然都不知道您说的啥,自然看不懂。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639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1 21:44
4
发表于 2018-9-3 06: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3 06:30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9-1 21:44
这个您先得给出元气的定义才好讨论,不然都不知道您说的啥,自然看不懂。

http://www.gtcm.info/forum ...

这个您先得给出元气的定义才好讨论,不然都不知道您说的啥,自然看不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说的在理。
      元气的定义,当然是中医理论中的元气的定义。不是随便定义的。要从历代中医理论中理解才行。     
     《内经》中没有元气的概念,有真气的论述。元气一词首出自《难经》,同时又有原气一词。从两书的论述来看,真气不是元气,元气也不是原气。但此时都没有定义,内容不全。
      后世医家继承了真气、元气概念,并有了发展。如唐、宋、明、清医家的发展和补充,但仍无定义。
      直到《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提到元气、宗气、卫气、营气共四种气。才算有了概念和定义。
       我的研究,首先是基于内、难、历代医家的认识,提取其本义的精华部分。
       但是,要知道,元气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它不能独立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之外,必须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有其位置,也必须与其它概念具有横向联系,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概念。很显然,历代中医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教材,都没有完成,没有融会贯通。
       本人不才,根据中医理论内涵,首次补充、提高和完善了元气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元气理论体系。


     

点评

这个您先得给出元气的定义才好讨论,不然都不知道您说的啥,自然看不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说的在理。 元气的定义,当然是中医理论中的元气的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3 06:26
5
发表于 2018-9-3 06: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9-1 21:44
2、人体元气的五大内涵特征
      对于人体元气具有五大内涵特征,中医人很少知道。
人在胚胎形成之前 ...

        2、人体元气的五大内涵特征
      对于人体元气具有五大内涵特征,中医人很少知道。
人在胚胎形成之前就存在元精和元气;元气为人体整体先天之气而非肾脏一脏之气;元气是指人体整体混沌未分之气;元气是人体阴气与阳气合一之气;元气是人体五脏之气合一之气。
      3、人体元气的五大规律
      元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具有如下五大规律。
     人体元精元气二级阴阳平衡规律;人体生理状态下元气盛衰的周期性波动规律;人体元气盛衰决定健康和疾病的规律;人体元气的盛衰决定于阴阳二气弱势一方的规律;人体元气自动恢复规律及生命自救规律。
       一一王氏中医学,赞一个。
————————————————————————————————————
     
  谢谢陈总版的理解。
      以上理论的确是我对于元气概念的创新、提高和完善,已构成完整的元气理论体系。
      但应指出的是,我建立的元气理论,仍然是基于历代中医理论中原汁原味的概念之上,从中挖掘、发现了元气的内涵和规律。也就是说,是对于中医理论的发展和提高。

点评

中医没有阴阳平衡而是阴阳平和。是因为平和为动,平衡为静;平和则生,平衡则死。例如。一个体重140斤的人,人其体内70斤为阳,70斤为阴就是阴阳平衡。但这种情况下,人是活不了的。所以,中医讲调和阴阳而不说调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3 18:49
【 人在胚胎形成之前就存在元精和元气; 】 请问先生:1 胚胎,是中医概念还是西医概念?2 元精和元气的概念是什么?3 西医的胚胎与元精和元气是什么关系?有什么证据?怎么样证明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3 07:03
6
发表于 2018-9-3 06: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3 18:41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9-2 05:44
一、“精”与“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医学的“精”与“气”概念始于《内经》,是两个不同内涵的 ...

一一《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将"精气"混为一谈。
      不知道王教授学习的是哪个版本的《中医基础理论》,将"精气"混为一谈了?
     ————————————————————————————————————
      我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元气的,当时的《中医基础学》教材是四版和五版,书中就是将“精气”混为一谈。我花费了几年时间,研究了古代哲学和内经,才弄清四版、五版教材的认识是错误的。所以,在拙著中,批评了这种认识。
     (未完待续)
7
发表于 2018-9-3 18: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9-3 07:03
【  人在胚胎形成之前就存在元精和元气; 】

      请问先生:1   胚胎,是中医概念还是西医概 ...

       你至今也不懂,中医是取象比类的理论,是什么意思。你仔细看看内经,讲明白了几个概念?
8
发表于 2018-9-3 18: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3 20:10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9-3 07:41
对于人体元气具有五大内涵特征,中医人很少知道。
===========================================
...

喻家言  此观点,来源于道医理论,绝对不是所谓的“原创”。
————————————————————————————
          我只知道家有气功理论,也知道中医理论和武术理论,没见过有道医理论。“混沌”等词,无非是打比方借用古人的名词而已,但古人没用于人体。      

       喻先生说来源于道医理论,绝对不是原创,请问有何证据?见于哪一本书上,还望赐教。
      人体元气的内涵和五大特征,均是我在挖掘中医理论内涵过程中的创新和补充。道理很简单,在拙著之前,没有人写过这样的理论。如果前人有的话,就不叫创新,而是引用,需要注明出处。


点评

《道医学》2009年出版 作者:熊春锦,字厚金,号空净,生于1948年,祖籍湖北麻城。当代国学名家,中华道德根文化研究实践者,现任北京德慧智教育科技中心董事长、榆林市老子研究学会名誉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7 20:49
王老师你师传那个道家门派?各个门派共同认为的“精气神”是什么?实际怎么操作“精气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4 06:15
9
发表于 2018-9-3 18: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9-3 18:42
【我只知道家有气功理论,也知道中医理论和武术理论,】,可否请王先生给我们大家谈谈您所理解和认识的 ...

           谢谢杨先生信任。我这些年一直想谈,王叔文总版读过拙著,曾建议我解读一下,并建议我重写一本《中医基础理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条件的确不允许。白天有工作,要照顾老人,还要生活琐事,晚上还要写书,加上年龄导致的精力不足,确实拿不出精力来。
       如果我直接说出我最后总结提炼的元气概念,论坛上的李同宪先生等奇芭头脑空空,上来定会胡搅蛮缠,因为其认识还没有入门,没法进入这个层次。如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解释得他们明白了,最后连一个谢字也没有,净说气人的话。所以,一直谈不了。
      如果象梁院长那样,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看出来是创新就点赞,并肯定其价值,所以,我经常谈一些新观点。如今没有那样的气氛,也缺少梁院长的认识深度,自然就没有动力了。
     关于元气一词,《中医基础理论》九版教材,王全年先生是编委,主管“精气血津液神”这一部分。他有过专门评价。
      等我有时间时,想一想该介绍哪一部分。

点评

王老师临床上怎么诊断治疗元气?元气在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4 06:10
如果象梁院长那样,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看出来是创新就点赞,并肯定其价值,所以,我经常谈一些新观点。如今没有那样的气氛,也缺少梁院长的认识深度,自然就没有动力了。 ………………………… 梁院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3 21:09
王叔文总版读过拙著,曾建议我解读一下,并建议我重写一本《中医基础理论》。 ………………………… 这个建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3 21:07
人才济济,王全年先生也是本坛会员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9-3 21:00
10
发表于 2018-9-3 20: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3 20:03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9-3 07:03
【  人在胚胎形成之前就存在元精和元气; 】

      请问先生:1   胚胎,是中医概念还是西医概 ...

请问先生,以下的词汇:  胚胎、元精、人体整体先天之气、人体整体混沌未分之气、人体阴气与阳气合一之气、人体五脏之气合一之气。哪一个概念你能够说清楚?这些概念说不清楚,怎么用这些说不清楚的概念,去定义一个未知的的概念??

       后人对一个概念进行定义,必须是在前人已经明确的概念基础上制定的,也就是用已知概念定义未知概念,如果以前的中医人都不知道,不清楚,先生你的概念定义是从哪里来的,没有继承,哪里来的创新?所谓创新必须是在旧有的基础上创新,没有基础,哪里来的创新?
——————————————————————————————————
         1、以上元气内涵和五大特征,大家以前没听说过很正常,因为那都是我个人对元气内涵的补充和创新。无论哪一个概念,我都能说清楚。
       2、以前的中医书提出一个术语,很少介绍含义,直接就说,故含糊不清,实际上是盲人摸象似的见解;后人沿用,也不深究,还有开发,但仍不全面。正是因为不全面,所以,需要发展,到了《中医基础理论》阶段,才开始形成元气的概念。但无人论述元气的具体内涵和特征。由于是我在2012年1月出版书,所以说,中医人当然不知道。
       3、胚胎等概念,中医理论中当然没有,但是,没有这个词,不等于没有这个事。我提出新观点,完全可以借用现代医学名词来说中医理论中的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7 23:01 , Processed in 0.1114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