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柳之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寡未必因曲高 ——闲谈气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07: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甲:那你将三类气区别开了,不玄虚化了,又能怎样呢?

   我:就通了!

   路人甲:本来就通啊,原先哪有不通了?

   我:嗯……比如说读《内经》吧,读《四气调神大论》,我先抄一点来: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这个“春气”到底是什么?如果是“细微的物质”,是不是在春天可以将“春气”收集起来,等到夏、秋、冬再撒出来,那就四季如春了?

   路人甲:收集春气?还再撒出来!你这不扯淡嘛!幼稚!无聊!

   我:不是我幼稚,你如果觉得我的说法是胡闹,这就说明气是物质的说法是不通的!

   路人甲:你你你!......呵呵,那么,依你,该怎么讲这个“春气”?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10: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7-9-29 10:39 编辑

我:依我说,春气当然就是春天的特性和春天的作用。

路人甲:呵呵(鄙视眼),春天只是一个时间而已!

我:人甲兄是个聪明人!上句说的确实不严谨。如果要严谨,必须说清楚时间、地点、事物、事件。如果再严谨下去,还要说明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将来会怎么发生。

因为我们闲谈的气,是中医的气,中医理论主要来自《内经》,据专家们考证,《内经》所言之事多指中国华北地区、黄河流域。所以,我们所说的地点,就先默认为此。

那么,就可以这么说:

春气是自然万物在春天的特性和作用。

路人甲:你这个还太笼统,具体点呢?

我:因为是概念,所以必须要概括来说。具体说起来,春气就复杂多样了。

用《内经》的话来说就是:“生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云云!还有春天太阳对大地的作用使得气温慢慢升高等等,春天里自然界万物“生发”的这些特点和相互作用,甚至也包括抑制万物“生发”的各种特点和作用,合起来,就是春气。

路人甲:《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等等是“春气之应”,就是大自然对春气的回应,并非春气本身。
经典白纸黑字,斯人红口白牙!你这是离经叛道!

我:嗯,说我离经叛道,也有道理。但这不妨碍我对古圣贤的敬仰!如果没有历代圣贤的思考和总结,我可能连“气”这个词也没听说过,更何况“春气”!

还是那句话,对圣贤的尊敬,不妨碍我有自己的思考。我不是圣贤,但见贤思齐,可以吧?

之所以古人说是“春气之应”,就是因为古人认为气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这也是气一元论的思想基础。这正好也是我经过思考,没有接受的古先贤思想之一。

路人甲:你不是红口白牙,你是伶牙俐齿!

你别高高在上的说什么春气,如果落实到治病方药上来,你怎么讲你的“气”。一个不会看病的人却高谈医理,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15: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智海 发表于 2017-9-29 15:14
中医的气是运动方式。就这么简单。所有的问题都能解释清楚,且能与代表时间的气进行区别

感谢高先生光临。

中医有气虚、气脱的病机,“运动方式”可以“虚”、可以“脱”吗?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 14: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光临鄙帖的老师,双节快乐!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5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7-10-5 08:35 编辑

    路人甲:你别高谈什么春气、秋气了,如果落实到治病的方药上来,你怎么讲你的“气”。一个不会看病的人却高谈医理,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我:嗯嗯,外行谈医理是有点怪,但外行也有外行的用处。

    路人甲:嗯?

    我:你是中医内行?

    路人甲:不是不是,否则还叫路人甲吗?

    我:那你一个外行的路人,却说我哪里不对!你有资格这么说么?

    路人甲:呵呵,如果我说:你所说的有道理呢?

    我:你看,连一个路人都说我有道理,可见我真的有道理!(偷笑)

    路人甲:哈哈,你这是,胳膊肘只往里拐呀!拐回刚才说的,落实到方药上,你怎么解释你说的“气”?

    我:你说,哪首方子呢?

    路人甲:你自己说!

    我:你说!

    路人甲:你说!

    我:你这礼让,是让我多占字数,但这又没有稿费。那好,就从补气方剂中选最基础的四君子汤说说。

    路人甲:洗耳恭听!

    我:四君乃参苓术草,功效“益气健脾”。这个“气”,是益的什么气?当然是“脾气”。不是发怒的“脾气”,是中医特有的脾脏之气。

    按我说过的,中医特有的气,是事物自身的特性和对外作用。那么脾气就是脾脏的特性和对外作用。再那么,四君的益气就是恢复和增强脾的特性和作用。

    脾脏的特性有很多,其一是恶湿喜燥。就是说,湿越少、燥越强则脾的特性越强,脾的作用就越强,即脾气越强。
白术燥湿、茯苓渗湿,就是顺应脾脏的这一特性,从而增强脾脏的“气”。

    并非脾“气”是脾里的一种精微物质,白术和茯苓也有这种物质,可以给脾脏补充。

    脾主运化,就是脾对身体内物质的作用。
    所谓人参益气,就是直接增强了脾的运化作用。他的作用最强大,因此是君药。白术、甘草也有直接增强脾的运化作用的作用,但后两位这个作用稍弱,就只能往后排,是佐使药。

    同样结论,脾“气”不是一种精微物质,而是一种作用,运化作用!所谓参、术、草的补脾气,就是增强了脾的运化作用,而不是给脾补充“精微物质”。

    人甲兄,落实到方药上,就更显示出气是事物的特性和作用,而不是一种精微物质。我这样说可否?

    路人甲:呵呵,也稍稍算自圆其说!但人参的功效是大补元气,与你这里说的可不一样啊!

    我:还“稍稍”!哦!是了!对“人参大补元气”,又有的聊了!第一,元气是什么?第二,从啥时候开始,人们说的人参大补元气?

    路人甲:我去搬个板凳坐坐!
    我:可这荒郊野外,哪来的板凳?我们且路边稍息一会儿吧!



1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5 10: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7-10-5 11:33 编辑

    我:我们且坐下,从人参的大补元气说起。

    人参的功效,《本经》说: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按我外行来说…….

    路人甲:我看你好像不以外行为耻,反以外行为荣!

    我:哦,人甲兄是个聪明人,一看就看出我的心思。我给你讲个故事:两岁的小侄子来我家玩,和我混的还很热乎。
    弟媳趁机对我说:哥,这小子不愿意去理发店,看你这里也有理发推子剪子的,你给他理理吧。
    我说好!于是拿起推子剪刀,对小侄子说:来,我给你剪剪头!
    小侄子双手捂头:不要剪我的头!
    我忽然明白,哑然失笑!成年人听到“剪头”当然是剪头发,小孩子却直接理解原意,“剪头”当然就是剪他的头!

    人甲兄,我们作为外行,看到医学名词,当然理解的是文字原意,而不是成见。

    路人甲:你以为你理解的是原意,但,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我:对,也许我理解的是我的成见。所以,我才到这个闲聊的地方闲聊。

    路人甲:请继续,按你外行来说……

    我:哈哈,按我外行来说,《本经》所谓人参补五脏,不是像修房子一样,五脏哪里有个洞了,拿人参来去补上!而是增强五脏的作用,按我的说法,就是补五脏之气。

    但,《本经》并未说人参补元气,更何况大补元气。

    按我了了所知,大概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说过人参补元气,他的学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也说,人参之甘,补元气。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在人参的功效中却并未说“补元气”的事儿,只是记录了李东垣有这么个说法,且记载李东垣说的是,人参补肺中元气。似乎李时珍并未赞同李东垣的说法。

    至于“大补元气”,就是在现在的《中药学》教科书上见到的,出自谁手,我没有能力考证了。

    那么,以我所知推断,人参的大补元气说,当来自金元时期医家的人参补元气说,后人又增益之为“大补元气”。

    路人甲:那你的意思是说,人参大补元气是古人杜撰的?

    我:不不不,我是在考虑古人说的真实意思是什么。

    古人说元气是先身生之精气,但在方论中所言,总的意思是说,元气很重要,一旦不足,必须马上补,再不补,人就死了!用什么补?人参黄芪,最重要最有效的是人参!

    也有说(大体意思):元气是先天之气,与后天水谷之气并而充养全身。

    那么,我来打个比方:一个人一毕业,家里就送给了他一笔10万元启动资金让他创业,(注意是送,全属于他的,而不是借的,还要还。)就像元气一样。
    然后,他自己就要不停揽生意,挣更多的钱让自己的事业壮大,自己挣得钱就像后天水谷之气一样。
    经营一段时间,他的资金规模已经到了100万。但,再后来,或经营不善或遇到意外,亏了,资金仅剩9万了,那么,这9万是原先的启动资金里的9万呢?还是启动资金已经花了,这是自己后来挣的钱里边的9万呢?这其实是不可能分得清的!

    换句话说,如果元气是先身生之气,与后天水谷之气一起充养身体,所以长大了。
    后来病了,气虚了,身体之气不足了,这不足的部分,是先天之气呢还是后天之气呢?

    用人参去补,只能补先天的元气吗?人参也是后天之物啊!

    这其实也是分不清的

    所以,《本经》只说人参补五脏,这是实事求是的。

    东垣老人在《脾胃论》的方论中所说人参补元气,其实是指,这时人身所需的气很重要,再不补上,这个人就得死了!但他在理论上仍然继承了老师的补元气说,而且明言元气是先天之气。

    路人甲:那你的意思是说,元气也不存在喽?

    我:我何时说过元气不存在?

    元者,原也,根也,始也!

    按我这外行的理解:
    元气,就是事物开始时的气。
    元气不是某种精微物质,
    元气就是事物刚开始时的特性和作用。
    人的元气,就是人生命刚开始时的特性和作用。

    人参补五脏,就是人参能增强五脏的作用,也可以表达为:人参补五脏之气。

    元气,是没法补的,他只能被后天之气慢慢替换更新掉。

    李东垣等古医家所说的人参补元气,其实是指补关键的重要的气。

    人们俗语所说的伤元气,也是指人体伤气伤的很厉害,人的各方面功能下降,比如无力干活了,就是人实现其对外作用的能力严重下降了。

    人甲兄,你还在听吗?

    路人甲:嘿嘿!我在想,怎么将你的话传播出去,你就等着被口诛笔伐吧!

    我:哈哈,那又怎样?反正又伤不到我的元气! 再说了,谁屑的理咱们两个外行的闲聊?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08: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7-10-9 09:41 编辑

    路人甲:伤不了你的元气,还伤不了你别的气?

    我:嗯哼?啥嘛意思?

    路人甲:你说的,气是事物的特性和作用。那么,中医的理气方剂,是治疗什么的?是理事物的特性和作用的?

    我:很对!

    路人甲:你细细说来,看如何圆起你的谎话来。

    我:好,且看我如何圆起来。
    传统上,中医的病证与气有关的,有气虚、气滞、气逆,其实应该还有气盛。中医方剂分类也与此相对应,气虚则有补气剂,气滞则有行气剂,气逆则有降气剂,气盛……气盛包括温病学里的卫分证和气分证,《内经》所谓“阳不胜其阴则脉流薄急”者也。

    路人甲:你要插播阴阳?

    我:哦,不!这里不能讲,否则就乱了。等有时机,咱们闲谈阴阳。
    拐回来,继续谈气。传统上,治疗气虚的归到补益剂,治疗气盛的一部分归到清热剂,哦我说的这个“气盛”不是传统。你所说的理气方剂,只是治疗气滞和气逆证的,那么我缩小下范围,具体点,只圆一下治疗气滞的行气剂的谎?

    路人甲:请!

    我:OK!那就从越鞠丸说起吧。越鞠丸方歌曰: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湿食火因。也就是说,传统上认为,越鞠丸可以治疗气郁、血郁、痰郁、湿郁、食郁、火郁。郁者,郁结不行;滞者,滞留不行,可以看出,这里郁也就是滞,气郁,也就是气滞。

    路人甲:按你的说法,气是事物的特性和作用,气必须依附于某一事物而存在,那么,事物的“特性”或“作用”还能郁结?滞留?这不滑天下之大稽吗?请继续圆谎!

    我:嗯,人甲兄够犀利!我喜欢!

    这就引出古人对气的认识的又一个欠妥之处:将事物的作用和作用施加的对象相并列而称。这也是将气理解成一种精微物质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作用”是一个很概括的说法,包含了所有自然界的事物,具体到人体,比如五脏,就是五脏功能。
    在这里,在越鞠丸证中,传统上认为,气郁,指的是肝脾气郁,实际上,是肝脾的功能下降。肝的功能是疏泻,脾的功能是运化。其中,这里疏泻的是胸膈脘腹内的某些物质。疏泻功能下降,那么这些该被疏泻的物质就郁结不行了。这些物质是什么?在越鞠丸证中,是血、食、湿、痰!

    不是气郁,是气弱导致血、食、湿、痰郁结。
    香附是干啥的?增强肝的总体疏泻功能的;川芎,是辅助增强疏泻血的功能的;苍术,是辅助增强疏泻湿的功能的;神曲,是辅助增强疏泻食的功能的。

    这才是越鞠丸理气的本质。气不是某种精微物质,是事物的特性和作用。这里血、食、湿、痰是作用施加的对象!

    路人甲:那栀子呢?火郁呢?你漏项了啊哈哈哈哈哈!哦哦哦,不是漏项是露馅了啊哈哈哈!

    我:越鞠丸证中有热象吗?有热吗?有热吗?有热吗?重要的事说三遍!

    路人甲:没有热象为何用栀子?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0 21: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上热点了?多咱退出热点再继续吧。

补充内容 (2017-10-11 09:45):
也应该不算啥吧,无所谓吧。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0: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18.6667px]    路人甲:没有热象为何用栀子?

    我:栀子能清热,毋庸置疑。但从教科书来看,越鞠丸中的栀子,并不是用来清热。且看教科书中越鞠丸的功效:行气解郁;越鞠丸的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或疼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看看看看,哪里有热?
    《丹溪心法》是说过热郁,也叫火郁:热郁者,瞀闷,小便赤,脉沉数,治疗方剂用栀子、青黛、香附等。且,《丹溪心法》中越鞠丸的本意也是治六郁,包括热郁,但为什么教科书中越鞠丸的主治中,没有诸如头晕、小便赤、脉沉数等的热郁的描述呢?我想这是后世医家根据实际治疗情况得出的结论。

    路人甲:既然不关热郁的事,那后世医家为什么不把栀子去掉?

    我:嗯,我为人甲兄竖个大拇指!
    单按清热来说,是该去掉栀子!
    但说起栀子,很容易想到另一个方剂:栀子豉汤!看看栀子豉汤的主治症候,除了诸般热象外,是不是有胸脘痞满、不欲食?
    然后和越鞠丸主治比较,是不是症候相似的有胸膈痞闷、恶心呕吐?
    两方剂相同的药味呢?就是栀子!那就是说,栀子用来治疗[size=18.6667px]胸膈痞闷、恶心呕吐!
    再看《本经》,栀子:主胃中热气。《纲目》比《本经》有扩充,但总体上的印象是:栀子主治的范围在胃,主要对中焦胃部区域的不舒适,恶心呕吐有治疗效果。这个可以互证。

    用我的话来说,栀子可以治疗胃的功能下降,即治疗胃气不足的,也可以说,是补胃气的。

    路人甲:栀子性寒,如果胃寒呢?还能用它来补胃气吗?

    我:如果有寒象,当然不能用栀子。可越鞠丸证有寒象吗?没有!

    路人甲:如你所说,也没有热像啊!

    我:对!疗寒以热,治热以寒,这原则没错。但如果不寒不热呢?我从诸方剂主治中领会到,这个原则可以扩展,就是:无寒可用寒,无热可用热。
    这里无寒象,则可用栀子这个苦寒药,如果另一个病证中没有热象,则大热的附子也可以用。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汤,有秦艽、羌活相配伍,性较平,适用范围较广。我在使用时,对无热象或有寒象的疼痛症患者,更加附子,就疗效大增。这就是无热可用热的实践。

    路人甲:您高明,在您这里,栀子成了补气药!还是补胃气!呵呵呵呵,我要大声呵呵!

    我:甲兄你说的很对!

    路人甲:对个P!我说的反话好不好!

    我:我是反话正听好不好!哈哈哈哈!

    路人甲:你这么能扯,你再给我扯一段《内经》的经文中的“气”耍耍如何?

    我:那一段?

    路人甲: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size=18.6667px]
[size=18.6667px]
[size=18.6667px](阴险脸)![size=18.6667px](阴险脸)![size=18.6667px](阴险脸)![size=18.6667px](阴险脸)![size=18.6667px](阴险脸)![size=18.6667px](阴险脸)!




补充内容 (2017-10-11 21:41):
这个发重了,烦请路过的斑主顺手删掉!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10: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17-10-11 10:30 编辑

    路人甲:没有热象为何用栀子?

    我:栀子能清热,毋庸置疑。但从教科书来看,越鞠丸中的栀子,并不是用来清热。且看教科书中越鞠丸的功效:行气解郁;越鞠丸的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或疼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看看看看,哪里有热?
    《丹溪心法》是说过热郁:热郁者,瞀闷,小便赤,脉沉数,治疗方剂用栀子、青黛、香附等。《丹溪心法》中越鞠丸的本意也是治六郁,但为什么教科书中越鞠丸的主治中,没有诸如头晕、小便赤、脉沉数等的热郁的描述呢?我想这是后世医家根据实际治疗情况得出的结论。
    路人甲:既然不关热郁的事,那后世医家为什么不把栀子去掉?
    我:嗯,我为人甲兄竖个大拇指!
    单按清热来说,栀子可以去掉。
    但,说起栀子,很容易想到另一个方剂:栀子豉汤!看看栀子豉汤的主治症候,除了诸般热象外,是不是有胸脘痞满、不欲食?
    然后和越鞠丸主治比较,是不是相似的有胸膈痞闷、恶心呕吐?
    两方剂相同的药味呢?就是栀子!
    就是说,栀子治疗胸膈痞闷、恶心呕吐。
    再看药书。《本经》栀子:主胃中热气。《纲目》比《本经》有扩充,但总体上的印象是:栀子主治的范围在胃,主要对中焦胃部区域的不舒适,恶心呕吐有治疗效果。
    这可以互相印证。
    用我的话来说,就是治疗胃的功能下降,即治疗胃气不足的,也可以说,是补胃气的。

    路人甲:栀子性寒,如果胃寒呢?还能用它来补胃气吗?

    我:如果有寒象,当然不能用栀子。可越鞠丸证有寒象吗?没有!

    路人甲:如你所说,也没有热像啊!

    我:对!疗寒以热,治热以寒,这原则没错。但如果不寒不热呢?我从诸方剂主治中领会出这个原则可以扩展,就是:无寒可用寒,无热可用热。

    这里无寒象,则可用栀子这个苦寒药,如果另一个病证中没有热象,则大热的附子也可以用。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汤,有秦艽、羌活相配伍,性较平,适用范围较广。我在使用时,对无热象或有寒象的疼痛症,更加附子,就疗效大增。这就是无热可用热的实践。

    路人甲:您高明,在您这里栀子成了补气药!还是补胃气!呵呵呵呵,我要大声呵呵!

    我:甲兄你说的很对!

    路人甲:对什么对!我说的反话好不好!

    我:我是反话正听好不好!哈哈哈哈!

    路人甲:你这么能扯,你再给我扯一段《内经》的经文中的“气”耍耍如何?

    我:那一段?

    路人甲: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阴险脸)(阴险脸)(阴险脸)(阴险脸)


点评

我:人甲兄,你这是要我破解内经吗?一下说出来一大段经文。 路人甲:我现在才不指望谁能破解了内经,我好学学呢!10年前就听说有人已经破解了内经,可是到现在《内经》还是囫囵个着!我是看你表面好像很谦虚,骨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5 18: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3 07:29 , Processed in 0.0590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