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桂枝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急性黄疸一例(已经出院)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3-5-11 11: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急性黄疸一例(已经出院)

关于一例急性黄疸之我见
      桂枝汤先生,除了是一位功力很深的网友之外,还是一位坚持临床的资深医师,所以能经常给我们介绍一些现实的病例,以供大家结合实际,进行有的放矢地操练.这比空对空的讨论不知要强的多。我首先向桂枝汤表示衷心地谢意,下面谈一点儿我对此病例的看法,限于水平,难免贻笑大方。
      从桂枝汤先生提供的资料看,此患者当为一例由于胆结石严重,阻塞胆道,胆汁不能正常排泄入肠道,淤积于胆囊内、肝脏内,其在肝脏内分解、渗透,逆流进入血循环,引起黄疸,及消化功能障碍;同时,过多的胆汁及其分解物大量长期地淤积于肝脏内,刺激肝脏,压迫肝脏,引起肝肿大,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失常,继发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证。除了文中所述症状:眼黄,身黄,尿黄,均微呈金色。饮食已断,语言无力,以及腹大如鼓,全身微肿,呼吸微喘外,似乎还应有注意有无发热,消瘦,腹痛,腹胀,便溏,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大便色白,烦躁不宁等症状。及肝大、脾大、莫非氏征阳性,蜘蛛痣或皮肤有散在出血点等体征。由于现病史、既往史、化验检查欠详,患者的发病时间长短及诱因不清楚,其是否有合并感染,或有恶化倾向,是否应该施行手术等,不能确定。目前,西药的治疗仅为一般的支持疗法,是否已尽善尽美,自有其主管西医考虑定夺,中医不便胡乱置喙,但所投药物中,VB6用3000mg,用量似显太大;654-2用2mg,用量又似显偏小。
      从中医的角度看,此例黄疸,均微呈金色,比较鲜明,应属阳证,但其身无热,口不渴,大便通利不秘结,舌苔白润不不黄腻,左脉弦而不数,右脉濡而不洪,又兼其语言无力,呼吸微喘,饮食已断,手拄棍子进门,却又显然不属阳热实证。然而其身黄,舌紫,腹大如鼓,饮食已断,脉弦,全身微肿,又说明其肝经存在严重的瘀滞不通,疏泄失常,而出现肝脏气血不循常道,气郁血瘀,木郁乘土,水湿内蕴,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相关症状。此病之所以发生、发展,究其罪魁祸首,则非“胆结石”莫属!所以,此病的治疗,千头万绪,首当其冲的要务,就是排除胆结石,重新疏通胆汁通路,恢复肝脏疏泄的功能。否则,其他一切措施,都无异于“扬汤止沸”。经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此病先起因于胆内结石(肝胆气郁),后渐发展而外现黄疸;先由肝气横逆,而后现脾土衰弱。故而患者目前病情,虽虚实杂陈,肝脾俱病。但究其轻重缓急,则无疑应从理气活血,疏通肝胆瘀结着手。只是亦不可忽略“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古训,还应时刻注意顾护脾胃,制方用药,不可太过苦寒和滋腻。待肝胆通畅,脾土健旺,则其他诸证,自会逐渐调理。
      经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此患者病已及肝脾,且严重至此,予后凶险,自不待言。生死一线,全悬于肝胆之郁,是否能解。尽人事而由天命,此其时也。
      具体到处方用药,桂枝汤先生已树圭臬,后效如何,且待其下回分解。
      
      





      
      





2
发表于 2003-5-14 18: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急性黄疸一例(已经出院)

再说黄疸病例,破釜沉舟,是否可用活血化瘀品?
    光阴蹉跎,桂枝汤先生所介绍的黄疸病例已逾20天了,最近,桂先生又进一步介绍了病情,患者服药后排出黑便,腹围有所减小,且能少量进食。但是否结石已消减,胆道已开通,并未述及。是否可以再作B超,以检查肝胆情况及变化。此病例既已服用排石药物,应于每次大便后进行冲筛,以检查是否有结石从粪便中排出。也不知此患者有否腹痛、恶心、发热等情况。阻塞性黄疸患者,严重时可发生白便现象,此患者不知是否有过大便灰白色的病史。
    《金櫃》黄疸病脉证篇说:“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至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说明黄疸贵乎早退,久治不愈,必定属于顽固难治之病。久病入血,病久伤络。此病例如果黄疸不见减退,化验黄疸指数不见下降,肝功不见好转,且见有黄疸色转晦暗,皮肤有瘀斑、蜘蛛痣或出血点,皮肤瘙痒,舌色青紫或有瘀点,腹痛有定处触痛明显,腹大如鼓青筋突起,大便如柏油,脉博弦涩或细涩现象,当考虑有瘀血内结,应适当选择加用活血通络之品。药物如:炮山甲,皂角刺,王不留,路路通,鸡内金,刘寄奴,白蒺藜,夏枯草等。用之得当,必能增强疗效,加大排石能力。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如患者有四肢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时,同时酌加甘温益气,辛温行气之品,如黄芪,白术,党参;青皮,枳实,摈榔,亦属必须。
     网上人多主意多,七嘴八舌不可避免,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虽众说纷纭,择善而从之者,桂枝汤先生一人也。桂先生身临其境,重任在肩,权衡利弊,决定取舍;众网友拭目以待,翘首以盼,后事如何,但听分解。
3
发表于 2003-5-17 10: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急性黄疸一例(已经出院)


  请桂枝汤先生,能不断地公布患者的病情。以便大家及时了解患者的近况。
4
发表于 2003-5-18 11: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急性黄疸一例(已经出院)


80年代后期,那时流行从猪胆汁中提练胆红素。对胆汁接触得多。通过实地操作,才明白胆结石的形成,才知道它的来龙去脉。
当把胆汁用水稀释后,你只要加进几滴稀盐酸,容器中的胆汁,立即变成清亮的一杯水,而所有的胆中的物质,就凝成了一团如弹子大的东西,棕黑色,相当硬,几乎用槌子也槌不破。
如果,的这种情况下,你在容器上再加入点氢氧化钠(烧碱),就那末硬的一团物质,马上溶解,变成一杯,金黄色的液体,用滤纸也滤不出任何物质。
--------------------------------

    以上是桂枝汤先生的一段话,他这些话颇发人深思,似乎此种揭示了一个真理或者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古人没有对胆结石的成因和病机,作出明确的解释。可是,难道我们就没有责任和没有能力解开这个千古疑团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桂枝汤先生当属于一个有心人。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往往都是起始于灵感一现,桂枝汤先生的这个灵感,说不了可以引发一场治疗胆结石的医学革命。善于异想天开,或标新立异,并不一定都是外门邪道!要创新,必须要有突破啊!
5
发表于 2003-5-18 11: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急性黄疸一例(已经出院)


80年代后期,那时流行从猪胆汁中提练胆红素。对胆汁接触得多。通过实地操作,才明白胆结石的形成,才知道它的来龙去脉。
当把胆汁用水稀释后,你只要加进几滴稀盐酸,容器中的胆汁,立即变成清亮的一杯水,而所有的胆中的物质,就凝成了一团如弹子大的东西,棕黑色,相当硬,几乎用槌子也槌不破。
如果,的这种情况下,你在容器上再加入点氢氧化钠(烧碱),就那末硬的一团物质,马上溶解,变成一杯,金黄色的液体,用滤纸也滤不出任何物质。
--------------------------------

    以上是桂枝汤先生的一段话,他这些话颇发人深思,似乎此中揭示了一个真理或者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古人没有对胆结石的成因和病机,作出明确的解释。可是,难道我们就没有责任和没有能力解开这个千古疑团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桂枝汤先生当属于一个有心人。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往往都是起始于灵感一现,桂枝汤先生的这个灵感,说不了可以引发一场治疗胆结石的医学革命。善于异想天开,或标新立异,并不一定都是外门邪道!要创新,必须要有突破啊!
6
发表于 2003-5-25 05: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急性黄疸一例(已经出院)

使用川芎可以治疗由于胆道痉挛所引起的黄疸,是不是与此病例并不适合?这个患者是胆囊及胆道充满结石而导致的黄疸。此时,胆囊及胆道已经极度扩张。再促使其舒张有利吗?
7
发表于 2003-5-26 16: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急性黄疸一例(已经出院)

文字“那么,在此案中,用何药以实脾?——五味子。”

五味子不是实脾药
   
   桂枝汤先生在治疗此例黄疸病人时重用五味子,收到了很好的疗效。五味子,《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至今仍为临床常用药,其五味咸备,既收且补,标本兼顾,气血并通。应用得当,确实能发挥较满意的作用。而且颇受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视,其能镇咳祛痰,兴奋呼吸中枢;能调节神经平衡,增强智力活动;能强心扩冠,治疗心肌梗死;和人参、刺五加一样,含有适应原样物质,能提高人体的应激性。尤其对肝脏作用显著,正如桂枝汤先生所说:“五味子。现代医学,降低转胺酶(肝功能)就是用它的提取物。临床中,我也是常用它来降肝功能的。去年治了一例“谷丙转氨酶ALT 1985U/L 其参考值为5-45”的病人,仅用了22天,“ALT”降至“47U/L”五味子功不可没。(当然,也用了其他的药,但,无五味子,转达氨酶就莫想降)现代医学对它的评价我选几句:……能利胆,降低血清转氨酶。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
    虽然如此,五味子也不是实脾药。五味子虽五味具备,究竟还是以酸味独专,其主治亦在酸敛之功。《神农本草经》载曰:“五味子,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现代中药学言其主要功用为:敛肺补肾;涩精止泻;敛汗生津。而实脾者,健脾也。健脾也就是增强脾的功能。脾的功能主要是:主运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升清降浊,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脾藏意,主思虑,使人能办事能严密周到;脾统血,能约束血液沿脉道运行。其性喜燥恶湿,在体位肉,开窍于口,与胃腑相表里,脾胃和称“后天之本”。而五味子作用虽大虽多,毕竟不是健脾要药,本经言其“益气”,主要是说其能收敛肺肾散失之阴精,益肺肾之精气。凡一切气血耗散脱竭之证,表里无邪者,皆可同补药用之。因其性温,故凡咳嗽遗滑,属肺肾虚寒者,尤为相宜。现代试验研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护肝解毒作用,能保护肝细胞,降低转氨酶,还能促进肝组织的再生。这与中医所说的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的作用虽有联系,但五味子健脾益气的作用,毕竟不能与党参,白术等甘温益气、苦温燥湿之类等量齐观,更不能取代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11:32 , Processed in 0.07445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