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代医家关于营卫的认识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 18:48:56 | 只看该作者
原来说经络是神经是这样来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2
发表于 2019-1-11 20:39:38 | 只看该作者
   从这些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早期中西医汇通派是怎么样用西医解释中医的,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按照这个方法解读、破解中医,概念直接对接,凭想象、猜测意会中医。
6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 22:16: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9-1-11 14:25 编辑

中风论 清·嘉庆 熊笏 公元1644-1911年

  《中风论》 内科理论著作。 ①清·熊芴撰于1821年。一卷。本书将中风病的病理、诊法及治疗等有关问题分为18论进行讨论,反映了上自《内》《难》,下迄清代的重要学术论点。并附医案数则。现有《三三医书》本。 ②吴锡璜撰。一册。阐述了吴氏对中风病病因和症候的认识,并介绍了各种病型的治疗。现有1922年上海文瑞楼本。

论经络浅深

  (此卫气所行也。卫行脉外)人身头与手足是一壳子,五脏六腑皆在壳子之内者也,十二经络皆在壳子之外者也。然此壳子又有浅深不同,今分列于后。

  第一层为太阳所行之地,手太阳二,足太阳二,阳跷二,督脉一,凡七脉为卫气极盛之地。

  第二层为阳明所行之地,手阳明二,足阳明二,凡四脉为卫气总汇之地。

  第三层为少阳所行之地,手少阳二,足少阳二,凡四脉为卫气初出之地。

  以上三层皆名为表,少阳近里,为半表半里之界。

  第四层为太阴所行之地,手太阴二,足太阴二,凡四脉为卫气初退之地。

  第五层,为少阴所行之地,手少阴二,足少阴二,凡四脉为卫气退藏之地(任脉亦在此层,当云五脉)。

  第六层为厥阴所行之地,手厥阴二,足厥阴二,凡四脉为阴尽阳生之地(过此则入脏矣)。

  以上三层皆名为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4
发表于 2019-1-11 22:4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1-11 22:48 编辑

第一层为太阳所行之地,手太阳二,足太阳二,阳跷二,督脉一,凡七脉为营气卫气极盛之地。
65
发表于 2019-1-11 22:45: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1-11 22:48 编辑

手太阴二,足太阴二,凡四脉为营气卫气初退之地。
66
发表于 2019-1-11 22:45: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1-11 22:48 编辑

手少阴二,足少阴二,凡四脉为营气卫气退藏之地
67
发表于 2019-1-11 22:46: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1-11 22:48 编辑

手少阴二,足少阴二,凡四脉为营气卫气退退之地
68
发表于 2019-1-12 03:50:58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9-1-11 22:44
第一层为太阳所行之地,手太阳二,足太阳二,阳跷二,督脉一,凡七脉为营气卫气极盛之地。


第一层为太阳所行之地足太阳一,足少阳一,足阳明一,督脉一,为营气卫气极盛之地
69
发表于 2019-1-12 03:53:26 | 只看该作者
手太阴一,手少阴一,手厥阴为营气卫气极盛之地
70
发表于 2019-1-12 06:19:34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9-1-11 10:48
原来说经络是神经是这样来的

神经是怎么传导的?他也没有解释,说明他的西医知识也糊涂,说:然却有异焉,就是自己糊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08:54 , Processed in 0.1067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