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877|回复: 3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4-10-8 19:17:18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请详细填写下列条目——
  
   性别 男    年龄 32  职业 职员  婚否
   身高 1。66 体重 105 肤色  白   籍贯
  
   主要症状:疲倦乏力,右肋疼痛,睡眠不太好,精神状态较差,脱发,头昏,人偏瘦。
   发病经过:我于六年前一次手术后(手术中流了不少血),术后未很好调养和休息,导致肝功异常,2对半检查2,4,5阳性(现在也是),转氨酶升高(80左右)出现黄疸(大概在50左右),休息一个月后转氨酶正常,但黄疸就是反反复复难以恢复到正常(总在30左右徘徊)。手术前我的肝功能一贯正常,2对半好象是1,5阳性(93年化验还是阴性),开始服用过熊去氧胆酸片。
  99年4月至2001年4月年间没有治疗。
  2001年4月症状明显,右肋疼痛,影响休息(常常半夜醒来,又难以入睡)胃口不好,疲乏,精神状态很差,人很抑郁,这几年头发在不知不觉中掉了很多(现在头发稀疏,尤其头顶部位)。后在当地吃过中药和消炎利胆片,胆唯它,效果不佳。
  2003年一月开始又吃了半年中成药,接着服用了护肝胶囊。后又于2003年11月在网上求助中医治疗至今,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发现现在性欲越来越淡,营养不太好,所以配合治疗上有一定困难。
   西医病名:乙肝,黄疸
   面色:白
   眼象:巩膜内偏黄
   舌象:偏白苔,中间白苔中夹杂黄苔,苔薄,中间苔稍厚。
   脉象:把不好
   2、请选择下列身体部位所具症状——
   耳:
   目:偏昏花(可能电脑看多了)
   口:无味
   鼻:
   咽:
   胸:闷
   乳:
   胁:右肋肝区部位隐隐疼痛(时间有很长了)
   腹:稍涨
   外阴:痒
   心:偏烦
   心下:闷
   胃:偏胀,偏满
   头:昏(注意力难以集中)
   项:
   肩:
   臂:
   手:冬天手很涼
   背:
   腰:
   腿:
   膝:
   足:冬天足很涼
   跟:
   足趾:
   3、请选择与下列项目对应的身体状况——
   饮:喜温
   食:偏少,厌油腻
   睡眠:睡眠质量较差,易醒,多梦
   大便:一日一次,一般都粘,湿,稀糊。偶尔干燥就便血。稍受凉或饮食不注意,就腹泻,肠胃不太好。
   小便:喝水多次数多,早上起来或喝水少情况下小便色黄。
   4、请回答身体经常有如下哪些症状——
    怕冷,便血,乏力倦怠,少气懒言,嗜卧,站立觉累。
   5、七情何者为重——
   忧郁,思虑
  
  
2
匿名  发表于 2004-10-8 19:26:37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0/09 07:40pm 第 4 次编辑]

这是我去年11月份的问诊单,现在仍在一个网络中医那看,在网上先后看过好几个中医。主
要症状改善不是很理想,如:肋痛,疲倦发力,脱发,消瘦,睡眠。但是头昏较开始有所好
转,注意力有所集中(不象刚开始那么昏),手,脚也没有开始那么冰凉,尤其是手(现在
感觉暖暖的,可能天气还不够冷);现在大便基本一天一次,开始还能成型,后稀糊;小便
正常;舌苔白;头发脱落的很多,尤其头顶和前额更严重;吃饭偶尔有想呕吐的感
觉,半夜常醒来,过会才能入睡;有时睡觉流口水;人郁郁寡欢,不爱说话,缺乏活力。
请各位大夫共同分析下此病,为何如此难治疗,非常谢谢!!!
3
匿名  发表于 2004-10-8 19:31:15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0/08 09:30pm 第 2 次编辑]

以下是近几个月的服用药方(按时间顺序):
 第一个医生:
  柴胡20克,黄芩10克,党参15克,半夏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8片,大枣7枚(掰开)桃仁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 3包
===========================================================================
  菟丝子30克、杜仲15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党参15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三七10
===========================================================================
  麦冬10克,五味子5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附子15克,泽泻10克,丹皮5克,桃仁10克,桂枝15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 3包
==========================================================================  麦芽10克,白芍20克,炙甘草20克,茵陈10克 3包
 ========================================================================
  白术100克,枳实20克,白芍30克 2包
 ========================================================================
  白芍60克,炙甘草60克 3包
 ========================================================================
  炙甘草60克,干姜50克,黑附子40克,茯苓30克 5包=========================================================================
  炙甘草120克,干姜100克,黑附片80克,茯苓60克 2包
==========================================================================
  炙甘草60克,干姜120克,黑附子180克 12包
 =========================================================================  桂枝60克,当归60克,白芍30克,桃仁30克,茯苓15克,丹皮5克,陈皮20克,细
辛10克,麻黄20克,黑附子50克 3包
===========================================================================
  当归20克,白芍20克,桂枝20克,炙甘草10克,细辛5克,通草5克,大枣5枚(掰
开),川芎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 3包
===========================================================================
第二个医生:
 柴胡15克 黄芩10克 人参10克 半夏10克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天花粉20克
 干姜10克 附子10克 大黄10克 没药15克 山药40克 牡蛎30克 炙甘草15克
 细辛8克 五味子15克 7包
==========================================================================
第三个医生:
  绵茵陈30克 蒲公英30克 蜂房10克 苍术15克 白术30克 生麦芽30克 炙甘草15克。 三剂。
=========================================================================
 绵茵陈60克 蒲公英30克 蜂房10克 苍术20克 白芍15克 枳壳15克 山楂15克 炙甘草10克 三剂。
===========================================================================
  绵茵陈30克 赤芍15克 枳实10克 生麦芽15克 苍术15克 白术30克 山楂15克 蜂房10克 炙甘草15克 三剂。
===========================================================================
 绵茵陈30克 蒲公英30克 干姜15克 苍术15克 生麦芽15克 枳实15克 山楂15克 党参15克 茯苓20克(捣碎) 生甘草15克 三剂。
==========================================================================
 绵茵陈30克 金钱草30克 凤尾草30克 山楂15克 白术30克 生麦芽15克 炙甘草15克。 三剂。
 =========================================================================
 生麦芽30克 风尾草 香砂养胃丸
=================================
 去年冬季还服用2个多月的桂附地黄丸,立春后服用补中益气丸
====================================
在网上看病之前,曾长期服用过一种治疗乙肝的中成药(抗病毒),97年6月-98年7月和2003年1月-6月,前后约一年半时间。药的主要成分:冬虫夏草,柴胡,丹参等多种中药组成。
4
匿名  发表于 2004-10-8 19:36:46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凉药太凉,热药太热,散药太散,无章法无章法!!
5
匿名  发表于 2004-10-8 19:40:21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以下处方是现在给我看病的大夫开的:
脾肾虚寒,寒湿中阻.所用方合此方向,可能时机或未切合.我亦从黄疸开始调理.
柴胡40克 黄芩15克 白芍15克 半夏20克 大黄10克 枳实10 枝子10 生姜25 大枣7枚
茵陈30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温三服.

上方续进三剂。
接下来温阳健脾利湿。
红参10 白术10 苍术10 干姜10 炙甘草10 附子15 茵陈30  三剂。
上方续用三剂。
再用三剂。
茯苓40 白术20 干姜20 甘草20   三剂。
红参15 白术15 干姜15 炙甘草15 黑附片15 柴胡5 枳实5 白芍5   三剂。
茯苓40 白术20 甘草20 干姜40 黑附片30   三剂。
红参15 白术15 炙甘草15 干姜15 黑附片15  三剂。
当归15 桂枝15 白芍15 细辛15 广木通10 甘草10 红参15 白术15 干姜15   三剂。
上方续用三剂。
续用前方三剂。





6
发表于 2004-10-8 19:40:45 | 只看该作者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黄芪键中汤原方.
7
匿名  发表于 2004-10-8 19:52:11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我目前的右肋疼痛和疲倦乏力严重影响我,治疗这么久,为何如此难以消除疼痛,请问右肋疼痛是肝区引起的吗?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恳请大夫们共同会诊下,提出实质性的建议,在下先谢谢了!!!
8
发表于 2004-10-8 21:13:02 | 只看该作者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本病复杂,肝脾肾皆病,但从肾入手难一时凑功,而脾为后天之本,食物药品都通过脾运转输方能发挥作用,倘后天之本不固,药食皆徒劳无功,在下认为先应健运脾气,从患者便溏来看,应有脾虚夹湿,因此愚以为参芪大补似乎目前不宜,而更从健运着手,化湿兼顾行气,使病人能吃得下饭以养脾气才是当务之急。
苍术12白术15黄连5厚朴15茯苓15陈皮12青皮12木香10怀条20莲子15芡实15扁豆15半夏12建曲10山楂12
此病治起来很慢,不要太着急,情绪急躁于病有害无益。
请指正
9
匿名  发表于 2004-10-8 21:20:10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0/08 09:32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惊蛰2004/10/08 09:13pm 发表的内容:
本病复杂,肝脾肾皆病,但从肾入手难一时凑功,而脾为后天之本,食物药品都通过脾运转输方能发挥作用,倘后天之本不固,药食皆徒劳无功,在下认为先应健运脾气,从患者便溏来看,应有脾虚夹湿,因此愚以为参芪大 ...
谢谢惊蛰先生,我目前还吃得下饭,饭量不算大,吃饭不香,有时吃饭偶尔想呕吐。
10
发表于 2004-10-8 21:32:06 | 只看该作者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在下认为只有在脾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药石方能见功,因此调理脾胃一是使您正常饮食(正常排泄)增强体质(恢复正气),二是为以后用药打基础。凡药皆偏性,如果脾胃虚,不仅无治病之效,反伤脾胃,何以养脾胃?在下以为最好的是三餐饮食。而所用之药皆草根树皮之类,果真能补吗?愚以为它不外是增进食欲,以达到以谷气养胃气,方是正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05:09 , Processed in 0.0573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