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匿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10-8 22:36:31 | 只看该作者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下面引用由病去如抽丝2004/10/08 07:40pm 发表的内容:
以下处方是现在给我看病的大夫开的:
脾肾虚寒,寒湿中阻.所用方合此方向,可能时机或未切合.我亦从黄疸开始调理.
柴胡40克 黄芩15克 白芍15克 半夏20克 大黄10克 枳实10 枝子10 生姜25 大枣7枚
茵陈30      三剂 ...
我认为很好。
12
发表于 2004-10-8 23:14:00 | 只看该作者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肝郁脾虚兼湿热,治以香砂六君丸加茵陈。
13
匿名  发表于 2004-10-9 09:33:45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可以参考:

乙肝之我见
  四川绵阳 蒲志孝

  乙肝就病机而言,系劳损;属于中医“内伤”病的范畴,其症状与中医所称“萎黄”相似。乙肝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一)体力劳动过度,肝为罢极之本,过劳所伤。(二)脑力劳动过度,肝主谋虑。(三)妇女生育过多,失血过多,肝为藏血之脏。(四)长期营养不良。(五)长时间心理失衡,如忧郁、愤怒、恐惧等。(六)先天因素(父母系乙肝患者,胎中感染)。
  由于乙肝较难治,易恶变,往往形成谈乙肝色变的情况。其实,不必过分紧张,只要自身免疫力强,还是不易感染的,经常见到一个家庭中某一成员患乙肝多年,仍与家人同吃住,家人却并未感染,就是极有说服力的证据。《黄帝内经》中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高度的概括。
  乙肝大致可分为气虚、气阴两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等型,兼症则有气虚挟湿、湿郁化热、痰瘀互阻等虚实兼见的症型,但乙肝病的“本”属虚,其“标”则为实。千万不可将标本混淆。如果仅有表抗阳性,而无自觉症状,此类患者最轻;如果既有表抗阳性,而又自觉身倦乏力、消化力减退、头昏、失眠这一类症状者,病情又较重一些;有大三阳,又有肝功能损坏者,这一类患者就比较严重了。如果兼有极度乏力、气短、心悸怔忡、五心烦热、胁痛腹胀、自汗盗汗、遗精、腰痛、月经减少、面色黧黑,此类患者即属阴阳气血皆伤,最难速愈。
  乙肝既属本虚标实,因此在治疗上应以补为主,兼顾其它。气虚者可选用四君子、六君子;挟湿者可选香砂六君子之类;气阴两虚可选人参养营、天王补心;阴虚挟热者可选用一贯煎等;气血两虚可选八珍汤加味、当归补血汤等;阴阳两伤、精血虚损者可选补天大造丸、龟鹿二仙胶等。如标实突出,所谓标实,指以湿热、气滞、痰瘀互阻等病机突出时,可选藿朴夏芩、柴胡疏肝、龙胆泻肝、通瘀煎之类。应注意此病的标实仅是兼夹,切不可作为主导,不然就会犯攻伐太过的错误,应是攻攻补补,不可拘泥一法。
  兹举病例三则,以见一斑:
  彭某某,男,22岁,北京某科研单位职工。
  89年6月因考研昼夜攻读,劳心过度,自觉头昏、失眠、饮食锐减、浑身泛力,经检查患乙肝(大三阳)HBsAg高达1:512,在京治疗两月丝毫无进展,回川来我处求治。患者形容消瘦、面色黧黑、步履蹒跚、语声低微、巩膜微黄、脉象沉弱,显系脑力过用、气血大伤,嘱其停止考研攻读,以绝病源,处以逍遥散、八珍汤、乌鸡白凤丸等加减进退,一月后诸症大减,HbsAg下降至1:32,两月后各项指标消失,追访5年一切正常。此属谋虑太过伤肝,若不潜心静养,单靠药物难收全功。
  李某某,女,40岁,城镇居民。
  患者91年来诊,自述患有乙肝(小三阳)五年,消化力减退、疲倦乏力、脱发、头昏、耳鸣、月经量少、大便无力,经常卡在肛门上,憋得浑身大汗,气短欲绝,经常服清热解毒、润肠通便药,不但无效,各症还加重。患者舌质微红而少津,渴不多饮,脉弱无力,先扶其阳,每日“益元散”2g十余天,胃纳增加,精神好转,但口渴加剧,五心烦热,大便结燥,脉虚数,此为阳复阴末复,改用一贯煎加减,以后两方交替服用,半年左右完全康复,精神焕发,头发乌黑亮泽,肤色白嫩,追访五年,一切正常。
  朱某某,男,47岁,绵阳市游仙镇干部。
  97年11月初诊,自述96年初即感肋痛、疲劳、烦燥易怒,多次检查为乙肝(大三阳),DNA阳性,服清热解毒药数十剂皆无效,因上述症状加剧前来求治,脉症合参属阳气、精血两伤,为处补气温阳补血之“益元散”每日2g,并随症辅以汤剂,一月后,上述症状减轻大半,三月后,肋痛、疲劳、烦燥易怒等感觉完全消失,乙肝各项指标皆接近正常,DNA转阴,头顶脱发处全部长出又黑又硬的新发,精神饱满。98年底追访时,病者自述:“今年工作量倍于往年,异常艰苦劳累,若是以前早已卧床,今年丝毫不觉疲劳,皆得‘益元散’之力”。
  除药物治疗外,乙肝患者一定要清心寡欲,切不可思欲太重,不然药物再好也难奏效。乙肝患者还要加强营养,但并不是什么营养价值高就多吃什么。饮食一定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有些患者纳呆、厌油,饮食就应以素食为主,想吃荤时适当进一点荤,但一定要荤而不腻,如鲫鱼炖汤、清汤丸子、黄豆、花生磨浆煮稀饭,补充营养宜少吃多餐,更要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不然就适得其反。患者病退接受油腻能力强,病重则接受力减弱,越厌油病越重。乙肝由于长期积劳所致,所以治疗、康复所花的时间相对要长,最轻的也须三月以上,稍重者往往须半年、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康复。患者求治心切,服药过多过急,想几下子就痊愈是不现实的,甚至反而加重肝脏负担,使病程延长。婚期在即的乙肝患者,最好把婚期后推,已婚的乙肝患者,待病愈后再养孩子,以免影响下一代。乙肝易转为肝癌,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但绝不是所有的乙肝都会转成肝癌,久治不愈的乙肝患者、重症乙肝患者,身体已严重损伤,具备了恶化的条件,这时如能清心寡欲,抓紧治疗,合理营养,完全可以扭转恶变的势头。要强调一点的是,患者的心理状态十分重要,若整天忧心忡忡,食不甘味,寝不安枕,十分恐惧“患了乙肝会转成肝癌”。恐怕什么名医良药也难奏效。
  以上管见求证于诸同道。

  地址:四川●绵阳临园路中段78号新华小区7幢1-1
  电话/传真:0816-2313399 邮编:621000
14
匿名  发表于 2004-10-9 09:34:46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蒲志孝, 男, 汉族, 1941年生, 四川省梓潼县人。中医副主任医师。历任梓潼县红十字医院院长、梓潼县中医院名誉院长、梓潼县医药卫生学会副理事长、梓潼县政协副主席、绵阳市人大代表、绵阳市政协常委、四川省青年中医学会理事、蒲辅周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其业绩被收入“大陆名医大典”“中国医学文库”“世界名人录”等书。
  他出生于中医世家,为蒲氏中医第四代传人。其父蒲辅周先生,生前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中南海门诊部中医组组长、国家科委中医专题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周恩来总理曾评价他是一位“高明医生,又懂辨证法。”是当代杰出的中医学家,被尊为中医界的一代宗师。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在近代医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蒲志孝幼承家训,全面继承了蒲老真传,并遵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教诲,努力学习各家之长且潜心现代医学,通过几十年的积累,形成了独有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思维方法。用于临床屡起沉疴大症,在治疗咳嗽、哮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缺血性心脑病、肝炎、胃炎、类风湿、痛风、痤疮、褐斑、习惯性便秘等方面皆有其独到之处,往往药到病除,深得病家信赖,求治者遍及海内外。经他改进的祖传秘方“蒲氏益元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抗衰老作用。用于治疗黄褐斑、脱发、头发早白、贫血、肾虚、性功能减退、痛经、月经不调、习惯性感冒等疗效十分显著,被众多患者赞誉为灵丹妙药。该药获1997年全国保健医药学术研讨会突出贡献奖。
  六,七十年代,通过对数百例过用苦寒、清热,利湿之法而使病情加重的肝病患者的救治,总结写出了“肝气、肝阳虚简论”,该文从理论到实践指出了“肝无虚寒证、亦无温补法”的观点是片面的,此文在1979年第3期《新中医》刊用,并被收入《中医年鉴》,得到了中医界同仁的认可,此论及他的很多学术观点得到了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承及夫人等称赞。经推荐,患早期肝硬化合并高血压的原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陈伯钧上将得到了蒲医师的诊治,陈院长1964年作了脾切除,至1972年冬全身浮肿,大便一日三次不成形,饭后轻度神昏,蛋白倒置,每周输10克浓缩人体白蛋白,多方医治,-疗效不显,经蒲医师采用温阳益气健脾法,半月后各症明显好转,蛋白不再倒置,血压得到控制,疗效得到陈院长等的肯定与赞扬。
  2000年9月应原国防大学政委李德生家属邀请,赴西安参加对李老的抢救工作。借助于现代医学的检测方法准确辨证,精当用药,使当时已昏迷、高烧4天之久高龄(84岁)老人转危为安。并与西医同道一起成功互送李老安抵北京,入住301医院继续治疗。入院时检查所有生理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军委卫生部领导在抢救工作总结会上,肯定了他作出的贡献。国防大学并向梓潼政协致了感谢信。
  2000年9月下旬,在京抢救百岁老将军童陆生。当时童老已下达死亡通知月余,24小时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余焰。童老在鼻饲中药一小时后竟奇迹般清醒过来。以后几天,精神明显好转,仅偶尔使用呼吸机,童老家属惊叹有“回天之效”!
  2001年两次应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之邀,赴武汉抢救原武汉军区副政委叶明。叶系帕金森氏病,京,汉多家医院皆认为无法救治。经蒲医师处方用药后,在一天之内止住滑泻,一月后全身状况明显好转,在不到两月的时间内竟可坐圈椅短暂的活动。家属惊叹创造了奇迹!
   为了更好的发扬其父蒲辅周先生的学术思想,1981年他在《山东中医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蒲辅周医话。论调神》,此后《医话》在《山东中医杂志》上连载了三年之久,中医界同仁认为该书与《蒲辅周医案》珠联璧合,是阐述蒲老学术思想的佳作。
  1991年5月在《山东中医杂志》发表“附子、肉桂、干姜保胎举隅”,为阳虚,湿胜孕妇保胎另创新法。
  1992年他的论文“认真学习,认真实践的一生”荣获《齐鲁杯》第一届中医药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0年4月出席了“2000年生命科学及临床医学国际会议”论文“乙肝之我见”被翻译成英文介绍至海外。
  VOI.23NO.2.Junc《中医杂志》发表了“温阳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2002年4月出席全国疑难杂症诊疗经验研讨会,论文“益元散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被评为一等奖
15
发表于 2004-10-9 11:24:50 | 只看该作者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谢谢,詹姆斯邦得
16
匿名  发表于 2004-10-9 19:56:16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谢谢诸位大夫们!!
请问詹姆斯邦得先生,我的病您认为(乙肝)严重吗?有好几个医生说我的乙肝不严重,不需要治疗,因我的化验单2对半是2,4,5阳性,按西医说法是产生了抗体,属于恢复阶段,只不过是略有残余黄疸(因而疏忽了治疗)。
请问惊蛰先生,我的病您认为至少要多长时间才能基本治愈呢?病情严重吗?请不妨直说,没有关系的,几年前比现在还更糟糕,现在正在往好的方向恢复!
同时也非常感谢wonghaishui, 喻生2位大夫!!  
目前情况:
舌苔:偏白
大便:今早开始大便成型,颜色深褐色,后较湿,稍微成型,色淡黄。
乏力略有缓解,其它没很大感觉。
现晚上入睡较晚(11点半左右),半夜一定要醒来一次。
  

  
17
发表于 2004-10-9 21:22:32 | 只看该作者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未交代六年前是何手术?
18
匿名  发表于 2004-10-9 22:02:36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愚意本病乃伤寒之少阳、太阴并病也。少阳既已运枢不利,久则伤及太阴,阳运转阴,故病势缠绵矣。诸医虽工,然惜唯重阴阳,忽乎气血,致功亏一溃也。可按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合方出入,庶乎将有得。
柴胡12 桂枝10 干姜10  天花粉3 牡蛎6
茯苓10 当归10 川芎10  赤  芍6 白术12
泽泻6  枳壳10 白芍10  炙甘草6
不知当否?置诸高明。
19
发表于 2004-10-10 09:54:02 | 只看该作者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很难说一个具体的痊愈时间,根据以前的经验,至少得三个月症状才能全面解除,这只是我个人的体会,亦有高明者辨证用药精确效捷,疗程远少于此。
20
匿名  发表于 2004-10-10 22:36:18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下面引用由詹姆斯邦得2004/10/09 09:34am 发表的内容:
蒲志孝, 男, 汉族, 1941年生, 四川省梓潼县人。中医副主任医师。历任梓潼县红十字医院院长、梓潼县中医院名誉院长、梓潼县医药卫生学会副理事长、梓潼县政协副主席、绵阳市人大代表、绵阳市政协常委、四川省 ...
向蒲辅周老致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07:04 , Processed in 0.07545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