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灵异怪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推小百科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51:18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每天三分钟搞定健康
三分钟运动是在相对医学的理论指导下的一种中年人健身锻炼方法。
  三分钟运动之一:每天腹式呼吸3分钟。仰卧,解开腰带,放松全身,然后吸足一口气,有意识地使肚子鼓足,憋一会儿再慢慢呼出去。每次呼吸要深而慢,每口气的时间越长越好。此运动有助于消食化痰,入睡前运动还可以帮助入眠。
  三分钟运动之二:头低位运动,即在起床后或临睡前,做一次“双手攀足固肾腰”,方法是站立呈弯腰低头,双手尽量俯身触地,1秒钟一次,1分钟弯60次。
  开始时可以少弯几次,由少到多,由浅入深,最后达到手掌触地。这种运动可以逐步增加脑血管的抗压力,可以预防中风。但血管硬化或有心脏病的人做这种运动时要小心谨慎,以防发生意外。
  三分钟运动之三:每天洗个冷水澡。洗冷水澡,首先要克服怕风怕冷的心理,一开始可以干洗,即用干毛巾擦身,由双臂、双腿到胸部、腹部以至全身,循序渐进。冷水浴,是全身“血管操”,特别对皮肤微循环大有好处,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51:53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颈椎病的推拿治疗
 本病发生原因很多,但以因颈椎组织的老年性退行性变化为多,即增生的骨质压迫神经、血管或刺激局部以致发生无菌性炎症,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称为颈椎综合征。中医认为年老体虚,肾气不足、气血紊乱,以致经络不通,筋骨不利而发病。患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或四肢酸软无力、头晕、心慌、大小便失禁等。目前所采用的手法治疗如下:
  
  推拿法:
  
  坐位,头微前倾,暴露颈部(体弱者可取俯卧位,胸前倾)。先在颈项部中线自风府、哑门到大椎穴,以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施术,于两侧自风池而下到大杼穴也以同法施术,反复操作5-10分钟。继之对天柱、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等穴点按5-10次,再于颈项、肩臂部施以掖法3-5分钟。
  
  再取坐位,术者立于身后,一手拇指按住患者椎体压痛处,用另一肘部手艺患者下颏,向前上方牵引,同时轻揉转动头部,往往可听到整复的弹响声。
  
  如有上肢麻木、发胀、发抖、无力等症状,再加下列手法:
  
  患者坐位,术者立后,两手分别端住患者的下颌,轻轻向上提1-3分钟,使之症状改善,感到轻松。
  
  再以一手扶患者前额,一手捍揉其两侧颈部,自风池到肩井穴,顺序向下捏揉,反复操作10-15次,如发病很久,前臂及手出现肌肉萎缩,并有头痛、头晕、头皮痛等症状行手法卑鄙,再以单手抓揉患者及手臂5-10次,并以擦法至热、捏、揉患肢内关、外关等穴各1-3分钟,捏揉合谷穴1-3分钟;以手掌大鱼际揉患侧头面部3-5分钟,以手梳抚1-3分钟,使之感到舒适。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52:25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一捻一揉治风湿
 风湿病是最常见的老年病,常见的表现就是关节疼痛。治疗此病除要注意防寒保暖、不受凉、注意休息、不能太累外,还可采取捻法、揉法等按摩方法治疗。
  
  捻法是用拇指和食指的罗纹面相对着用力捏住肢体一定部位,如捻线状地快速捻搓的一种按摩方法,多用于手指、脚趾小关节及浅表肌肤部位,要求手法灵活,用力均匀适度,切莫呆滞、粗暴。
  
  揉法是用指、掌、拳、肘在一定部位或经穴上,作柔和旋转运动。运动时,指、掌、拳、肘不要离开所接触的皮肤。揉法力度不宜过大,频率也应较慢,一般说来以每分钟50~90次为宜。以上两种方法具有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温脾健胃的作用,再配合良好的饮食,对治疗风湿病确有显著疗效。患有此症的老年朋友不妨试试。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52:55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头皮按摩有助健康
 我们知道,头皮上有很多神经末梢。有些神经末梢距离大脑很近,头皮上的信息,很容易传入大脑。手指在头皮上按摩,能轻柔地刺激头皮上的神经末梢,通过神经反射,使大脑皮质的思维功能增强。当人们遇到某些问题想不到良策时,常好用手指在头皮上挠来挠去,使思路开阔,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挠头,就是最简单的一种头皮按摩法。经常按摩头皮,大脑皮质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兴奋和抑制过程互相平衡,生命力就会增强,使全身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大脑是身体的主宰,大脑的功能增强了,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就会增强,身体也就更加健康。其次,按摩头皮能刺激头皮上的毛细血管,使它们扩张变粗,血液循环旺盛,供给大脑组织更多的养料和氧气。大脑的营养充足了,精力就会更加充沛。头皮血液循环改善了,还有利于头发的生长发育,防止头发脱落和变白。老年人经常按摩头皮,能够延年益寿。
  
  另外,头皮上有很多穴位,像上星、百会、脑户、前顶、玉枕等,针灸这些穴位,能够防治疾病。按摩这些穴位,虽不像针灸那样强烈,但是按摩的面积较大,动作轻柔,同样能够通经活络,起到防治神经衰弱、头痛、失眠、老年性痴呆、健忘症的作用。按摩头皮的方法简便易行,立位、坐位、卧位均可,按摩时将左手或右手的五指伸开,用手指头在头皮上轻轻按摩,先前后方向按摩,再左右方向按摩,最后转圈按摩,一般5~10分钟即可,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时间长了,你就能体会到按摩头皮的好处。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53:38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伤科专用手法:过伸旋转法
方法:
  
  ①患者屈膝90°坐位,腰部放松微屈。医生行背部推法。
  
  ②助手固定两下肢,医生站于患者身后。左(右)手自患者左(右)腋下握住患者右(左)手,稳力牵扯拉患者左(右)使患者腰部向后左(右)侧旋转,同时医生右(左)手将患者右(左)肩向左(右)侧推压,使旋转角度加大,至最大限度时停留片刻,然后以同样方法进行对侧。
  
  ③患者坐位,助手固定如前,医生一手托住患者项背部,令患者腰部后伸,同时左(右)膝顶于患者腰骶部,当后伸达到极限时,医生膝部行颤抖动作3-5遍。
  
  ④患者直坐,腰部微屈行推法。
  
  要领:
  
  助手需固定好双下肢,方可旋转或后伸角度加大,以达到治疗效果。
  
  作用:
  
  活动腰部小关节,解除小关节嵌顿。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9:21:49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伤科专用手法:捶法

  方法:
  
  双掌紧握,掌心相对,腕关节挺直,上肢肌肉完全绷紧,肘关节屈曲70°左右,以肘关节伸屈约10°左右的幅度,用双拳快速交捶打髌骨上、下缘约10秒钟叫捶法。
  
  要领:
  
  施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捶打时要有反弹感。
  
  作用:
  
  振奋筋脉,加强组织液循环。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9:22:13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搓耳美容又健康

  耳与全身的生理、疾病有密切关系,不少的养生学家也以“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的理论为指导。平时,如能坚持采用搓耳、捏耳等简单方法,就可强健身体。
  搓耳:双手掌轻握双耳廓,先从前向后搓49次,再从后向前搓49次,使耳廓皮肤略有潮红,局部稍有烘热感为度,每日早、晚各1次,搓后顿有神志清爽、容光焕发的效果。若患某些慢性疾病,在搓耳之后,还应搓相应区域,如高血压患者,用拇指搓耳轮后沟,向下搓用力稍重,向上搓用力要轻;低血压者,用力的程度恰好相反而搓之。捏法:据资料所载,人之双耳在外的形貌,颇似倒卧在母体腹中的胎儿。因而,恰当地握动双耳垂,则能收到抗衰美容的效果,其重点是运用拇指、食指轻巧而有节奏地捏压耳垂的正中区域,每日2~3次,每次1分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既美容,又能增添双目的神采。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9:22:35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按摩经穴防感冒

  1、搓大鱼际。
  大鱼际在大拇指下方,肌肉隆起之处,用两手上下交替搓摩大鱼际。
  2、按揉太阳穴。
  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用两手中指分别按摩左右太阳穴。
  3、推摩双颊。
  用手掌向上推摩两侧面颊,推摩轨迹如一个“0”字型。
  4、刮擦鼻旁。
  用两大拇指在鼻梁两侧自上而下刮擦。
  5、按揉迎香。
  迎香穴在鼻孔两侧,鼻唇沟内模平鼻中点。用两手食指分别按住迎香穴按揉。
  6、按摩风池。
  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相平处,用食指、中指一起按摩风池穴。
  按摩时须注意:
  1、穴位要正确,按摩要轻松;
  2、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按摩30—50次;
  3、剪短指甲,洗净双手,防止细菌感染。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9:23:33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自我按摩防治高血压
  对于高血压病来说,除注意情绪调节和药物治疗外,自我按摩保健也是一种很好的防治措施,现介绍几种按摩方法:
  推头用两手大小鱼际按住头部两侧揉动,由太阳穴揉到风池穴,然后改用两手拇指揉风池穴,以达到酸胀感为度。
  抹前额取坐式,双手食指弯曲,用食指的侧面,从两眉间印堂穴沿眉外抹到太阳穴处,至少10遍。
  顺气双手平放在胸上,掌心贴胸部,用鼻深吸一口气,接着用口呼气,双手慢慢向下抚到小腹部,反复做10遍。
  浴腰两掌手指并拢,紧按腰背脊柱两侧,从上往下挤压至臀部尾骨处,每次20遍。
  捏手掌心血压急剧上升时,捏手掌心可作为紧急降压措施。其方法:先从右手开始,用左手的大拇指按右手掌心,并从手掌心一直向上按到指尖,然后,返回掌心,直到每根指尖都按到。然后再照样按左手掌。
20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9:28:00 | 只看该作者

针推小百科

灸罐疗穴促保健

  在农村,每到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艾叶便是餐桌上一道不可少的“供品”,据说在这一天,喝上一碗艾叶汤,即可除百病。殊不知,艾叶不仅能入药,在家中自制灸罐配艾叶进行艾灸疗法,操作方便,还不失是一种简单易学的养生法。
  艾叶,为菊科灌木状草本植物。中医学认为:艾叶,味苦、辛,能通十二经,为中医之草。《本草纲目》中说:“艾叶能灸百病。”研究证明,艾叶可宣通气血、温暖经络,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同时,还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常言道: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
  灸法是针灸治疗的一种方法。以艾叶配灸罐疗穴,其应用如下:操作:
  将艾叶放在手心搓成直径大小约8毫米的小艾球,用火柴点燃后放置在灸罐内,再将灸罐移到关元穴(关元穴为任脉的穴位,在脐下正中线的三寸处———编辑注)或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处———编辑注),进行艾灸。中医认为关元穴和足三里穴是保健穴、长寿穴,经常艾灸可以保证肝、肾、脾三经的协调舒畅。
  用量:根据被施灸者年龄、体质的不同,每次可灸2~5个球,每周可灸2~5次。
  特点:1.艾球点燃后,所散发的热量在灸罐中能较为集中地作用于经络上的某一段,通过火热透达穴位,可起到宣通气血、温暖经络的保健功效。
  2.艾灸疗法是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保健方法,且艾叶价格低廉。同时艾灸的操作过程简便易行,无须他人辅助。
  注意:
  1.因关元穴在腹部,半躺位为较理想的姿势。
  2.艾球燃烧时会冒出一股香烟,烟过后,罐内达到最高温度,要等余热散尽后再加入第二个艾球。
  3.每次灸后,一定要等艾球燃尽,再把灰烬倒入水池。并保持灸罐的清洁卫生。
  此外,每周用艾叶在室内熏蒸1~2次,不仅可净化空气,还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疾病的发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08:57 , Processed in 0.04917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