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mate--oy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让传统中医沦为谣言的制造者,伪科学治疗方法的宣传者!

[复制链接]
361
发表于 2020-8-25 21:18:06 | 只看该作者
史料记载,大名鼎鼎的抗金名将岳飞就是周侗的关门弟子,有关的事迹见诸《宋史·岳飞列传》和《说岳全传》等传奇小说。据说,周侗年老之后在大将刘光世幕府做事,在此期间,他于汤阴县遇见岳飞一家。周侗见岳飞虽然家境贫寒,却不忘刻苦习武,感动之余便将岳飞收为义子,并将毕生武艺悉数教予岳飞,甚至连最喜爱的两把弓也送给了这位勤奋的徒弟。传说岳飞正是得到了周侗的翻子拳真传,才开创看武林内让人闻风丧胆的形意拳及鹰爪功。
362
发表于 2020-8-25 22:16:5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有大侠一说,何为大侠?那就是有侠有义,有仁有情的人。身为一个有能力的大侠,要为国为民,德义高尚。在晚清时期,就有不少为国为民的功夫大侠,例如霍元甲、黄飞鸿等,这些人的侠义精神就很好的诠释了古代的大侠一说。
363
发表于 2020-8-25 22:17:58 | 只看该作者
霍元甲、黄飞鸿不是大侠功夫
364
发表于 2020-8-25 23:40:42 | 只看该作者
对于第一,小编估计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人或者是三国史爱好者,几乎没人能够说的出来。这就是董渊。在三国演义中甚至没有多少此人的记载,可是拿出他的身份来确实是属于重量级的人物,张绣、赵云的师傅,自创百鸟朝凤枪法,为武林人称谓枪王,武力值焉能不强?


因此,史书也不是绝对的,要想青史留名,绝对不能只有过人的天赋,还要能够打出一番天地,或者在一地称王。让当时的天下人所认识所称道的人物,才能入得了史官的法眼,不让只能和这位第一一样,空有实力却不为他人所知,不能不让后世之人知道他的事迹之后为他唏嘘哀叹。
365
发表于 2020-8-31 02:42:3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还知道现存的鸟类是从恐龙进化而来的,当时的恐龙并未完全灭绝,一些体型较小的兽脚类恐龙存活了下来。而始祖鸟化石的发现被认为是爬行动物和鸟类之间的过渡物种。



除了露西和始祖鸟,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名叫Tiktaalik的古老鱼类化石,可以追溯到大约3.75亿年前,这种鱼的特殊之处在于在他的肉鳍中发现了具有腕骨和指骨的结构。

这说明这种鱼已经具备了在陆地上爬行的能力。这种鱼被认为是鱼类和两栖动物直接的过渡生物,因此这种鱼和现存的所有陆生生物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人类在内。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今生物的过渡化石虽然有大量的发现,但是只有大约上千种和已知的几百万种生物化石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生物学家也给出了猜测和解释,首先化石的形成是十分偶然的过程,一个生物能够称为化石保存至今实属难得。



如果把生物的进化过程看作是一本书的话,那么现今保留下来的化石,只不过是这本书的只言片语的罢了。要想完全依靠化石来了解生物的完成演化过程是十分困难的。

其次就是根据现代生物进化学的观点认为,生物的进化阶段并不是达尔文一开始认为的是一个匀速的过程,而是一个物种会经历长时间的稳定过程,中间的过渡阶段相对于稳定阶段来说时间非常短,所以目前来看保留下来的过渡化石就比较少,甚至难以寻找。



自然选择如何保留生物的优良基因这个问题,在后来孟德尔基因遗传规律发现以后就得到了解决,父系和母系的基因不是简单的通过互相融合传递给下一代,并不是综合两者的特性。

而是会通过分离,重组的方式来遗传基因,并且生物的性状由两组基因共同起作用,分为显性和隐形基因。达尔文在那个年代根本无法了解这样的知识,所以才会出现困扰,甚至一度向反对者出现妥协。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现,我们通过对各个生物的基因进行调查和测序发现,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相似度非常高。



我们人类和黑猩猩基因相似度达到了96%,和猫的基因相似度达到了90%,和老鼠的基因相似度达到了85%,甚至和果蝇的基因相似度达到了61%。

这足以说明进化论的正确性,也只有进化论可以解释地球上的物种基因如此相似的原因,也只能说明往前追溯我们都有共同的祖先。

目前出现的差异,都基因突变,然后经过自然选择累积的结果。

虽然恩斯特·海克尔的生物复演说通过造假来支持进化论,但是真理并不需要谎言来支撑。很难想象我们数百万年前是只猩猩,数亿年前是条鱼,数十亿年前是一个单细胞生物。

因此我们人类并不是弃婴,我们有自己的来源,而曾经的那个单细胞生物才是真正的弃婴,它又是怎么来的呢?....
366
发表于 2020-9-1 23:11:2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研究健康的维持和由疾病向健康转化的目标和动力,是依靠人的自稳调节和抗病反应来决定其防治实践和进行效果评价的。因此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健康和疾病的互相转化过程。防止发生由健康向疾病转化的过程,是养生、预防医学的任务;帮助实现由疾病向健康转化,是治疗、康复医学的内容。从理论上把握转化的内在动力机制,作为防治实践的依靠对象,选择具体防治条件的价值标准,是中医理论医学的职能。
367
发表于 2020-9-1 23:40:46 | 只看该作者
医学未来学的展望认为:“一旦把调节机制和抗病反应机制的一般活动原则搞清楚,就意味着医学的发展具有质的飞跃”。中医证的理论研究内容,代表着医学发展的未来方向,关健在于“执其枢要”,讲究“求属之道”,抓住地球上进化得最高级复杂和高度有序的自稳度调节机制,中医“证”的理论研究,必将为世界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368
发表于 2020-9-1 23:44: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0-9-2 00:43 编辑

疾病最高级复杂和高度有序的自稳度调节机制无关
369
发表于 2020-9-1 23:46: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0-9-2 00:43 编辑

疾病与抗病反应机制相关
370
发表于 2020-9-2 00:45: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0-9-2 00:58 编辑

“科学的职能是总结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因此“科学就是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系统化了的这样一种知识”。西方医学是科学,中国医学也是科学。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在于它的系统化程度,张仲景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基础上编撰了《伤寒论》;吴鞠通综合古今,包括把叶天士的案例组织起来,著《温病条辨》,分别从寒温的传变规律上,提高了证的理论研究的系统化程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19:12 , Processed in 0.04930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