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万里朝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钦安《医理真传》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3:07:25 | 只看该作者
三指说

前人于寸口之动脉,以三指按之,分出上、中、下,是将一气分为三气,三气即天、地、水,分而为三,合而为一。又于三部,而分出浮、中、沉,合三三如九之数,亦有至理,法亦可从,不得为错。其意欲借此以穷人身在上、在中、在下之脏腑、经络,以决人之疾病,可按法而治之,实属大费苦心。但理愈多,而旨愈晦,且纷纷聚讼。有云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有云左心、膻中、肝、胆、肾,右肺,胸中、脾、胃、命;有谓小肠当候于左尺,大肠当候于右尺;有云左尺候肾之元阴,右尺候肾之元阳;互相矛盾,教后人果何遵从,余更不能无疑也。疑者何?疑分配之未当也。后天以子午立极,左寸候心火,左关候肝木,左尺候肾水,是子午对针,不为错,肝布于左,居左关,合法,肺布于右,何不居右关,而居右寸,是子午对针,而卯酉不对针也。又可疑者,左尺候肾之元阴,右尺候肾之元阳,查人身二气合一,充塞上下四旁,阴、阳打成一片,何尝定要分左、右之阴、阳乎?既分左为阳,元阳应在左尺候之,右为阴,元阴应在右尺候之,何左右候之不相符也?总而言之,阴阳气机出入之道不明也,千古混淆,不得不急正之。

【阐释】三指切脉法通行较久,但左右寸、关、尺三部各何所主,则向无一定论据,以左候心、肝、肾,右候肺、脾、命说较为通行。郑氏认为三部九候之说虽有至理,但理愈多而旨愈晦,提出疑问,是有见地的。至其所谓阴阳气机出入之道,在后面略有说明,可参。
32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3:07:47 | 只看该作者
拙见解

夫人身立命,本乾元一气,落于坤宫,二气合一,化生六子,分布上、中、下,虽有定位,却是死机,全凭这一团真气运行,周流不已。天开于子,人身这一团真气,即从子时发动,自下而中而上,上极复返于下,由上而中而下,循环出入,人之性命赖焉。切脉一事,无非定这一点气盛衰耳。查后贤分配脏腑脉图,与一元真气、出入之机不符,余意当以仲景六经次序排之,方与一元真气出入之机相符。然仲景虽未论脉,而六经流行之气机,即脉也。今人不识一元之义,以两手寸口动脉,将阴阳分作两道看,不知左右固有阴阳之分,其实二气浑为一气,何尝分为二道也?不过真气运行,先从左而后及于右,从右而复及于左。左手属三阳,三阳用事,阳在外,而阴在内,当以立极之う卦形之。右手属三阴,三阴用事,以阴在上而阳在下,当以立极之ぅ卦喻之。脉体左手当以浮分取三阳,沉分取三阴,右手当以浮分取三阴,沉分取三阳,庶与气机出阴入阳,出阳入阴之理相合,亦不致将一元分作二道看也。是否有当,高明斧正之。附气机循环图于下。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3:15:31 | 只看该作者
气机循环图

气机循环图

【阐释】本段提出切脉当依仲景六经次序,始与一元真气出入之机相符。脉体左手当以浮分取三阳,沉分取三阴,右手当以浮分取三阴,沉分取三阳,始与气机出阴入阳,出阳入阴之理相合。并附气机循环图,亦不过聊备一家之说,不见得比旧说高明。
34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3:15:48 | 只看该作者
再解古脉说

古来圣圣相传,原不专在切脉一事,其要在望而知之,闻而知之,称为圣、神(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此处“神”、“圣”二字疑次序颠倒),为上一等说法也。问而知之,切而知之,称为工、巧,为下一等说法也。然考分配脉图,却不与六经气机相合。若与六经气机相合,则医家治伤寒方有实据,余甚不解何以不如斯也。再三追索,以为心肺居膈膜上,法天,故配之于寸,以为上者上也,胸喉中事也;脾胃居膈膜下,至脐,法地,故配之于中,中也者,上下之枢机也;肝肾居脐下,法水,故配之于下,以为下者下也,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此是就后天生成之定位言之,理实的确可从,即以仲景六经排之,差错不远。余按后天生成定位,乃是死机,全凭这二五合一,这一团真气,呼吸运用,方是真机。五行充塞二气之中,二气即在五行之内。二气盛,则五行之气即盛;二气衰,则五行之气即衰;二气亡,则五行之气即亡。溯治病之要,望色以有神无神,定气之盛衰;闻声以微厉,判气之盈缩;问病以饮热饮冷,知气之偏盛;切脉以有力无力,知气之虚实。以此推求,万病都是一个气字,以盛、衰两字判之便了,即以一气分为三气,以定上、中、下之盛衰,亦可。诸脉纷纷摹揣,试问天下医生,几人将二十八脉明晰?以余拙见,有力无力尽之矣。不必多求。论分配脏腑,《内经》不差;论气机出入,一定法则,仲景六经为最。从《内经》也可,从仲景也可,余不敢以己见臆说为即是,姑存之,以与来者共商。

【阐释】本段再解古脉三部配法,乃后天生成定位,全凭一团真气呼吸运用,方是真机,五行二气是二而一,理甚平实可从。论治病之要,望色以有神无神定气之盛衰,闻声以微厉判气之盈缩,问病以饮热饮冷知气之偏盛,切脉以有力无力知气之虚实,数语最为精切赅备。以脉象定气血之盛衰,并参合望、闻、问,审察细节变化,然后处方用药,是稳妥的,如专在二十八脉上揣摹,则不易掌握全面,从整体观点辨证论治。
35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3:16:07 | 只看该作者
五行说

天地化生五行,故有青、黄、赤、白、黑之说焉。肝青象木,主东方春令;肺白象金,主西方秋令;心赤象火,主南方夏令;肾黑象水,主北方冬令;脾黄象土,主中央湿令。五行各司一气,各主一经,各有生克制化。《内经》云:“肝布于左,肺布于右,心布于表,肾布于里,脾为四方之使”,历代注家,俱在方位上论,而不在一气上论,五行之实义,渐不明矣,余特直解之。夫人身与天地无异,天地以五行之气,塞满乾坤,人身以五脏之气,塞满周身,何也?骨本属肾,而周身无处非骨;筋本属肝,而周身无处非筋;血本属心,而周身无处非血;肌肉本属脾,而周身无处非肌肉;皮毛本属肺,而周身无处非皮毛。以此推之,五行原是一块,并非专以左肝、右肺、心表、肾里、脾中为主。盖以左肝、右肺、心表、肾里、脾中者,是就五行立极之处言之也。若执五方以求五行,而五行之义便失,以五行作一块论五行,而五行之义即彰。五行不出二气之中,二气即在五行之内,二气乃人身立极主宰,既生五行,又以五行为归。然五行之要在中土:火无土不潜藏,木无土不植立,金无土不化生,水无土不停蓄。故曰:土为万物之母,后天之四象咸赖焉。不独后天之四象赖之,而先天立极之二气,实赖之也。故经云:“无先天而后天不立,无后天而先天亦不生”,后天专重脾胃。人日饮食水谷入脾胃,化生精血,长养神气,以助先天之二气,二气旺,脾胃运行之机即旺,二气衰,脾胃运行之机即衰。然脾胃旺,二气始能旺,脾胃衰,二气亦立衰,先后互赖,有分之无可分,合之不胜合者也。至于用药机关,即在这后天脾土上,仲景故立建中、理中二法。因外邪闭其营卫,伤及中气者,建中汤为最;因内寒湿气,伤及中气者,理中汤如神。内、外两法,真千古治病金针,医家准则,惜人之不解耳。况一切甘温苦寒之品,下喉一刻,即入中宫,甘温从阳者,赖之以行,苦寒从阴者,赖之以运,故曰中也者,上下之枢机也。后贤李东垣立补中汤,以治劳役伤脾,是套建中汤之法也,亦可遵从。俗语云:百病从口入,是伤中之意也。余谓凡治一切阴虚、阳虚,务在中宫上用力。以上三法,皆可变通,但阴虚、阳虚,辨认不可不澈,上卷辨认法,切切熟记。

【阐释】五行说虽不尽合于科学,但古医家以配五脏而进行诊治,亦有一定效果。只是有些医家过于拘泥,坚持在方位上立论,自不免有扞隔之处。郑氏认为五行不出二气之中,二气即在五行之内,二气乃人身立极主宰,而五行之枢要即在中土。人日饮食水谷,入脾胃化生精血,长养神气,而先后天之阴阳二气始旺,故治病用药机关,当在后天脾土上用力。仲景立建中、理中二法,以分治外、内、寒湿之邪伤及中气,李东垣立补中益气汤以治劳役伤脾,亦套建中之法,俱因能掌握五行之枢要为治病之根本准则,故能历久应用不替。末段谓凡治一切阴虚、阳虚,务在中宫脾胃上用力,只要将阴虚、阳虚辨确,三法皆可变通,将五行说落到实处,实较一般空论更有价值。



问曰:《内经》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可另有说乎?

答曰:冬月既伤于寒,岂有延至春月始发之理?然亦有说焉。以为天地闭塞,阳气潜藏,人身之气机亦潜藏,感之轻者,随气机而潜藏,不即为病,至春日春风和畅,气机发泄于外,这点寒邪种子亦向外,故病作。如春日布种,而夏日收割,夏日布种,而秋日收割,病温之说,其意如斯也。推之“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理无二义也。余亦有说焉。夫冬月寒令,天地之气寒,人身之气亦寒,潜藏是天地自然之机,人身同然,此正气也。客寒乃外之贼邪,邪正原不两立,无论一丝一毫客邪,着于人身,未有不即病者。感之即轻,不能闭塞气机,遇经气旺时,邪亦可以默化,感之若重,邪气即能蔽束气机,未有不即病者。况冬月伤寒而死者亦多,以此推之,此说殊不尽然。余再三追索,疑是内伤于生冷之寒湿,不能闭其卫外气机,故不即病,伏于其中,感天地闭塞,潜藏之气机裹束,不能发泄,延至春月,寒气化为热邪,随气机发泄而外出,春月温和,故名之曰温病。如此推求,方得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实据。诸书纷纷言温,而曰风温、寒温、温热、湿温、温燥,更立大头、杨梅、捻颈、软脚诸瘟,难以尽举。各家之说,以春为风温,夏为温热,长夏为湿温,俱在六气节候上论之。余意春月温和节令,而加以温之名方妥,外此候而名温,即属不当。所谓寒温者,指发病之来脉说也。所谓风温者,指发病之时令言之也。所谓温热者,指寒变为热言之也。所谓湿温者,指挟内湿言之也。所谓温燥者,指邪入阳明燥地,伏而不出言之也。如此言温,而温之名始不错,舍此而在六气节候上言温,而温之名即诬,六气各有发病,试问又当何名?再按温病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以后但热而不恶寒,明明是春月温和节中不正之气则为温邪,温字即热字看,先犯太阳,太阳为寒水之区,热不胜寒,故直趋阳明,伏于膈间,阳明主燥,燥亦热也,此刻温燥混为一家,故但热不憎寒,乃为阳明的确不易之症。仲景立麻杏石膏甘草汤,早已为此等症候具法也。按麻黄开腠里,杏仁利气机,石膏清阳明之肌热,甘草和中,俾邪之从太阳而入者,仍从太阳而出,真丝丝入彀之方也。后人立升降散一法,解表清里,而曰此为风温设也,不知此刻气机,气即是温,温即是气,气即是风也,何必多方立名?后人不得其旨归,即以此方为风温设,而不知与麻杏石甘汤同一法也。他如白虎汤、人参白虎汤、苍术白虎汤,因其所兼而用之也。温病总是一热病,是二阳之正病也。他书纷纷讲解,愈出愈奇,不可为法,学者须知。

【阐释】《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一种伏气温病。温病学派所谓风温、寒温、湿热、湿温,温燥诸症,多是时令温病。郑氏提出春天发生的温病,是由于内伤生冷寒湿潜伏而发,并且只有在春月发生的始可名为温病,这只是一家之言,自不能为治温病学者所同意。但谓温病是热病,是二阳之正病,故多但热不憎寒,仲景麻杏石甘汤及诸白虎汤,俱可应用于此等症候,则是确切的。温病学派导源于金刘完素的火热论,其弟子马宗素认为凡有发热症状的,不论其是内、外所伤,不论其发生季节,不论其伤于何邪,都是热病,不能作伤寒医治,持论未免过偏。后经明代吴又可的《瘟疫论》,及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诸家著作的阐述,使温热病的病因病机的特殊性,于伤寒之外,自成体系,从理论到临床,均有一定价值,不能认为都是不可为法。如吴鞠通《温病条辨》谓伤寒之邪原于水,须遵六经辨证;温病之邪原于火,须按三焦辨证。“伤寒是伤人身之阳,故喜辛温、甘温、苦温以救其阳;温病伤人身之阳,故喜辛凉、甘寒、甘咸以救其阴。”都是比较全面的持平之论。至其说“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若真能识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亦极允当。故有人谓温病派学说并非与伤寒对立,而实可羽翼《伤寒论》,丰富《伤寒论》的内容。郑氏所云,亦有未尽当处。
36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3:16:30 | 只看该作者
认病捷要总诀

发热类

发热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发热而身不疼,饱闷吞酸者,内伤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发热身疼,不恶寒,舌黄而饮冷者,热伤于里也(白虎汤加桂枝、干葛)。发热身疼,恶寒,口不渴者,邪入少阴也(麻黄附子细辛汤)。素禀不足,无故身大热,舌青欲饮极热者,元阳外越也,亦有口不渴者,皆同(吴萸四逆汤)。小儿发热,气粗口热者,表里俱病,内有热也(人参败毒散加芩、连、栀子)。发热出气微温,而口不热,小便清长,大便不实,素有疾者,元气不固也(理中汤、六君子汤之类)。

疟疾

寒热往来而有定候者,真疟也。一日一发而在上半日者,邪在三阳为病也(宜小柴胡加桂、葛)。一日一发而在下半日者,邪在三阴为病也(宜理中汤加柴、桂)。二日一发者,病深一层也(按寒热轻重治之)。单热无寒,渴饮冷不休者,病在阳明也(宜白虎汤)。单寒无热,欲饮热者,病在太阴也(宜理中汤)。饱闷不舒,而发寒热者,食疟也(平胃散加查曲、柴胡)。先吐清水,而后发寒热,欲饮极热汤者,脾阳外越,似疟而实非疟也(宜吴萸四逆汤)。

鼓胀

单腹胀而四肢不胀,舌青欲饮热者,阴邪伏于中而闭塞清道也(宜理中汤、或吴萸四逆汤)。单四肢胀,而腹不胀者,脾阳不固,发散于四末也(宜理中汤加西砂)。有周身鼓胀,不渴不欲食者,元气涣散也(宜收纳,切忌消肿,如理中、回阳之类)。有胀而皮色如血者,阴乘于上而作也(宜补阳以消阴,如阳旦汤、潜阳丹)。有胀而皮色如水晶,内无他病者,水气散于皮肤也(宜五皮饮)。胀病亦多,握定阴、阳辨诀治之,决然不错。

积聚

腹中有块,无拘左右,痛而始有形,不痛而即无形者,瘕症也(宜活血行气,如当归补血汤,加桂、麦芽)。不痛而亦有形,按之不移者,疒征病也(宜三物厚朴七气汤),有嗳腐,大便极臭,而腹中有块者,宿食积聚也(平胃散加大黄,莪术)。有痰涎不止,腹中累累觉痛,作水声者,痰湿积聚也(宜桂苓术甘汤、理中汤加砂、半)。有小腹硬满,小便不利者,血积聚于下焦也(宜五苓加桃仁、红花)。总之喜揉按者,阴之积聚,由于阳不化阴也(宜温解)。手不可近者,阳之积聚。由于气不活而血壅甚也(宜攻破)。治积聚亦不出阴、阳两法。

痰饮

痰饮者,水湿之别名也。脾无湿不生痰,水道清则饮不作。痰清而不胶者,胃阳不足以行水也(宜温中、理中汤)。痰黄而胶,喜生冷者,火旺而津枯也(宜鸡子黄连汤)。痰白、痰青、痰咸,皆由于阳不足(宜温、宜补)。痰臭、痰吐如丝不断,痰结如砂石者,皆由于阴亏火旺(宜五味子汤养血汤)。《金匮》列五饮之名,亦当熟看。

咳嗽

咳而兼发热身疼者,外感也(小青龙、麻黄汤之类)。咳而不发热身痛,饱闷嗳腐臭者,饮食为病也,亦间有发热者(宜平胃散加麦、曲)。咳而身大热,喜极热汤,唇舌青白者,元阳外越,阴气上干清道也(宜吴萸四逆汤)。咳而身如瓮中,欲饮热者,肺为寒痰闭塞也(宜苓桂术甘汤加细辛、干姜、五味子)。咳而口干喜冷饮,二便不利者,肺为火逼也(宜泻白散中加苏叶、桅子)。干咳而无痰者,肺燥血虚也(宜补血汤合黑姜甘草汤,加五味子)。咳而痰水如泉涌者,脾阳不运也(宜理中加砂、半、吴萸、茯苓)。咳症虽多,总以阴、阳两法辨之即可。



喘而发热、身疼者,寒邪闭塞肺窍也(宜麻黄汤倍麻)。喘而不发热、身疼,舌青、二便自利者,元气上腾也(宜潜阳丹)。喘而身大热,面赤如硃,口不渴,唇、舌青、白者,元阳外越也(宜吴萸四逆汤)。

呕吐

呕吐水谷,尚欲饮冷者,热隔于中也(宜黄连生姜汤)。呕吐而欲饮极热者,寒隔于中也(宜理中加吴萸)。呕吐身热头痛者,挟外感也(宜桂枝汤倍生姜、加吴萸)。呕吐身大热而无外感,尚欲饮热者,脾阳外越也(宜附子理中加吴萸)。凡吐症发热者多,因吐气机向外,故身亦发热,以身不痛为据。

霍乱

腹痛吐、泻交加,而欲饮水者,热隔于中,阻其阴、阳交通之机也(宜五苓加炒枝)。吐、泻交加而欲饮热者,寒隔于中,阻其阴、阳交通之机也(宜理中汤)。

呃逆

呃逆来饮水即止者,胃火上冲也(宜大承气汤主之)。呃逆来而欲极热饮者,阴邪上干清道也(宜吴萸四逆汤)。

痢症

痢症不拘赤、白,舌黄、脉有神者,燥热为病也(宜大黄木香汤)。痢症红、白,脉无神而口不渴者,下焦阳衰,不能化下焦之精血也(宜附子理中加小茴、安桂)。痢症红、白,身大热而渴饮极热,或不渴而舌青滑者,元阳外越,而内无阳以化肠胃中之精血也(宜吴萸四逆汤)。若大热、舌黄,饮冷不休,日数十次者,胃热极也(宜白虎汤加柴、葛)。痢疾初起,发热身疼脉浮者,外感也(宜人参败毒散)。

头痛

头痛如裂,身无他苦,舌青、不渴,或身大热,或脉劲者,此皆元阳外越,暴脱之候,切忌发散,法宜收纳(宜四逆汤,或潜阳丹)。头痛、身热、颈、背强痛者,风寒袭于太阳也(宜桂枝汤)。六经各有头痛,须按法治之,此不过明其危险者。

耳、目、口、鼻、唇、齿、喉$

各部肿痛,或发热,或不发热,脉息有神,舌黄、饮冷,二便短赤,精神饮食一切不衰者,气有馀之症也(宜清凉、升解、攻下,如小柴胡、甘桔、白虎、凉膈、导赤之类)。各部肿痛,或发热,或不发热,脉息无神,脉浮大而空,或坚劲如石,唇、口、舌青白,津液满口,喜极热汤,二便自利,间有小便赤者,此皆为气不足之症,虽现肿痛火形,皆为阴盛逼阳之的候。市医往往称为阴虚火旺,而用滋阴降火之药者极多,试问有阴虚火旺,而反见津液满口,唇、舌青滑,脉息无神,二便自利者乎?吾愿天下医生,切切不可见头治头,见肿治肿,凡遇一症,务将阴、阳、虚、实辨清,用药方不错误。

心痛

心中气痛,面青、肢冷、舌滑、不渴者,寒邪直犯于心君,由君火衰极也(宜四逆汤)。心中气痛,面赤、舌黄、欲饮冷者,热邪犯于心包也(宜桅子大黄汤)。

胸、腹、胁、背、腰、肘、胯、膝,痛、肿

各部肿与痛,而不喜手按者,或发热,或不发热,恶寒喜热,舌黄、便赤、脉息有神,乃为气血壅滞,皆有馀之候(宜活血、行气清凉之品)。各部或肿或痛,而喜手按者,或发热,或不发热,舌青喜热饮,二便清长,脉息无神,人困极者,乃阳衰不能运行,皆为不足之候(宜温中、行气之品)。

二便病

二便不利,腹胀、烦躁、舌黄、饮冷,脉息有神者,乃阳邪闭结也(宜清凉分利、攻下之品)。二便不利,腹不满,人安静,口不渴,喜卧,脉息无神,舌青滑者,阴邪闭于下,由阳不足,不能化阴也(宜温补、回阳之品)。

辨认脉法

气有馀:所现浮、洪、长、大、实、数、紧之类。(倘病现阴色不合脉,舍脉从病)。

气不足:所现沉、迟、细、微、虚、短、涩之类(倘病现阳色不合脉,舍脉从病)。

辨认诸症法

气有馀:所现脉息、声音、面色、饮食、起居,一切有神。

气不足:所现脉息、声音、面色、饮食、起居,一切无神。

辨认疮法

气有馀:所现红肿、高凸、痛甚、烦躁,人有神者,痈也。

气不足:所现皮色如常(慢)〔漫〕肿,不痛,人无神者,疽也。

辨认痘法

气有馀:所现痘色紫红,或夹斑疹,顶焦、唇红、便闭之类。

气不足:所现痘疮灰、陷、平塌、寒战、唇口青白、便利之类。

辨认目疾法

气有馀:所现红肿、痛胀、眵翳、障雾、赤脉、泪多、烦躁之类。

气不足:所现痛胀不甚,翳雾障膜虽多,不觉大苦之类。

辨色法

气有馀:所现色紫红,口唇如硃,烦躁不宁。色不合病,舍色从病。

气不足:所现色滞暗,青白无神,唇口嘿青。病不合色,卒闭须知。

辨舌法

气有馀:所现舌黄、干白、紫红、黑黄、纯干黑,烦躁,饮冷。

气不足:所现舌青滑,润黄、黑润、干黑色、或青中带黄,或黄中带白,黑而润,津液满口,其人安静,而喜热饮之类。

辨口气

气有馀:所现气粗,气出蒸手,出言厉壮之类。

气不足:所现气微、气短、气冷,出言微细之类。

辨口流涎水

气有馀:所现流涎不止,口热,思水饮者,胃火也。

气不足:所现流涎不止,口冷,思热汤者,胃寒也。

辨二便

气有馀:所现尿短赤、黄、红、粪鞕、羊矢、极臭、极黄之类。

气不足:所现尿清长,间有黄者,粪溏、色白、色青之类。

辨皮毛肌肤

气有馀:所现皮干枯、皮粗、毛干枯、肌肤燥痒之类。

气不足:所现皮肉光润、毛泽,肌肤虽瘦,无燥痒之形。

辨饮食

气有馀:所现食多易消,善饥,喜饮汤水。

气不足:所现食少难消,反饱,喜硬食物。

辨起居性情

气有馀:所现身轻,喜动游,怒骂,喜笑、狂叫之类。

气不足:所现身重,嗜卧,不言不语,愁闷忧思之类。

【阐释】认病捷要总诀共二十九条,前十六条分别论述发热、疟疾、鼓胀、积聚、痰饮、咳嗽、喘、呕吐、霍乱、呃逆、痢症、头痛、耳、目、口、鼻、唇、齿、喉、心痛、胸、腹、胁、背、腰、肘、胯、膝痛肿、二便病等十六种病症的病因、病象、病机的辨认法,及其应用的方药,均直切了当,便于实用,本此以辨症,方不致误,不愧称为捷要总诀。十七条至廿九条自辨认脉法至辨起居性情,皆以气有馀及气不足两大纲分列其要点,亦皆宝贵的经验之谈。原文简洁明晰。笔者常用此以辨病,从未有错。
37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3:16:53 | 只看该作者
辨饮食

气有馀:所现食多易消,善饥,喜饮汤水。

气不足:所现食少难消,反饱,喜硬食物。

辨起居性情

气有馀:所现身轻,喜动游,怒骂,喜笑、狂叫之类。

气不足:所现身重,嗜卧,不言不语,愁闷忧思之类。

【阐释】认病捷要总诀共二十九条,前十六条分别论述发热、疟疾、鼓胀、积聚、痰饮、咳嗽、喘、呕吐、霍乱、呃逆、痢症、头痛、耳、目、口、鼻、唇、齿、喉、心痛、胸、腹、胁、背、腰、肘、胯、膝痛肿、二便病等十六种病症的病因、病象、病机的辨认法,及其应用的方药,均直切了当,便于实用,本此以辨症,方不致误,不愧称为捷要总诀。十七条至廿九条自辨认脉法至辨起居性情,皆以气有馀及气不足两大纲分列其要点,亦皆宝贵的经验之谈。原文简洁明晰。笔者常用此以辨病,从未有错。
38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3:17:09 | 只看该作者
气不足:所现食少难消,反饱,喜硬食物。

辨起居性情

气有馀:所现身轻,喜动游,怒骂,喜笑、狂叫之类。

气不足:所现身重,嗜卧,不言不语,愁闷忧思之类。

【阐释】认病捷要总诀共二十九条,前十六条分别论述发热、疟疾、鼓胀、积聚、痰饮、咳嗽、喘、呕吐、霍乱、呃逆、痢症、头痛、耳、目、口、鼻、唇、齿、喉、心痛、胸、腹、胁、背、腰、肘、胯、膝痛肿、二便病等十六种病症的病因、病象、病机的辨认法,及其应用的方药,均直切了当,便于实用,本此以辨症,方不致误,不愧称为捷要总诀。十七条至廿九条自辨认脉法至辨起居性情,皆以气有馀及气不足两大纲分列其要点,亦皆宝贵的经验之谈。原文简洁明晰。笔者常用此以辨病,从未有错。
39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3:18:06 | 只看该作者
钦安用药金针

余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部诸病,不问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搞,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后列二图,学者细心参究。

寒邪外入图

寒邪外入图

今以一圈白色,喻人身一团正气,黑色喻外入之寒邪。邪犯皮肤第一层,乃太阳所主,病现头项腰背疼痛,发热恶寒,邪既入于皮肤,如盗贼之入墙垣也。看其何处空虚有隙,便得而乘之,故不必拘定一日二日之说,或入于手足之阳明,或入于手足之少阳,或入于手足之太阴,或入于手足之少阴,或入于手足之厥阴。仲景以太阳一经,包括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论传经,是六步流行之定理,论圆通,是六步之化机,仲景恐人不知贼之去向,故标出六经提纲病情,与夫误汗、误吐、误下、当汗不汗、当下不下、当吐不吐、用药失宜、变逆匡救之道,俱在一百一十三方之中,学者务宜留心,不必执定伤寒邪入如是,须知六客亦如是也。更要明得外邪入内,闭束皮毛气机,遏郁而为身热疼痛,故发汗散邪,为治外邪初入第一要着。苟外邪从阳经而入内,寒邪亦化为热邪,热甚则伤阴,轻浅者,仲景有人参白虎、小柴胡之类以存阴,最重者,仲景有大、小承气之类以救阴。苟外邪从阴经而入内,阴寒混为一家,阴盛则阳衰,轻浅者,仲景有大、小建中、理中之类以扶阳,最重者,仲景有四逆、白通之类以回阳。余谓此即仲景治外邪入内之子午针也。

寒邪内生图

寒邪内生图

今以一圈白色,喻人身一团正气。正气旺者,外寒不入,内寒不生。夫内寒之生,由于内之正气不足,正气不足一分,身内之阴寒便生一分。故经云:气不足便是寒。究不足之原,因房劳过度者,则损肾阳;因饮食不节者,则损脾阳;因用心过度者,则损心阳。阳者气也,阳气损于何处,阴寒便生于何处,积阴日久,元阳便为阴所灭也。在上者,仲景用桂枝以扶心阳;在中者,仲景用建中、理中以扶脾阳;在下者,仲景用四逆、白通以救肾阳。阳虚日久,不能化生真阴,阴液日亏,积之久久,血枯而虚阳又炽,反为客邪,此真可谓阴虚也,法宜甘寒养阴,切切不可妄用苦寒,故仲景有炙甘草汤、桂枝龙骨牡蛎汤、甘草黑姜汤之法,从阳以引阴,滋阴、化阴。余谓此即仲景治内伤之子午针也。诸书称痨字从火,皆是从损阳一语悟出也,惜乎解理未畅,后学无从下手,遂使由痨症而毙者多多矣。学者务要明得损阳而阴象症形足征者,照上卷阳虚门法治之。损阳不能化阴,阴液枯竭,肌肤枯搞,神气短少,吐痰胶粘,有火形可验者,照仲景炙甘草、龙骨黑姜汤之法治之,阴虚门方,亦可择取。又要识得外邪从阳经入内,以致热伤血者,亦可谓阴虚,若此而论者,是谓之真阴虚。从外而致者,苦寒、清凉、升解俱可治之,若此论者,只宜甘温微寒,从阳养阴以调之,内外之法,至此详矣。余于上卷将阳虚阴虚症形实据列出,乃辨症认症之子午针也;辛甘化阳,苦甘化阴,乃用药之子午针也;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乃犹是一元中之子午针也。学者务宜潜心默会,期于明白了然,幸甚幸甚。

【阐释】本节是全书最后一段,标题为钦安用药金针。自谓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可说是郑氏用药独特性的总结。主要有几点。一、只要具备阳虚症状,即外现诸种火形,大热肿痛,亦当用阳药;只要具备阴虚症状,即外现寒形,身冷如冰,亦当用阴药,都是百发百中。二、外邪入内,必先侵及太阳所主之皮肤,故发汗散邪为第一要着。若外邪从阳经入内,则必化热伤阴,轻浅者用人参白虎、小柴胡之类以存阴,深重者用大、小承气之类以救阴。若外邪从阴经入内,阴寒混合必伤阳,轻浅者用大、小建中以扶阳,深重者用四逆、白通之类以回阳。三、寒邪内生,源于正气不足,用心过度者损心阳,宜桂枝汤;饮食不慎者损脾阳,宜建中、理中汤;房劳过度者损肾阳,宜四逆、白通汤。四、阳虚日久,不能化生真阴者,不可妄用苦寒,只宜甘寒及甘温微寒养阴,从阳以引阴、滋阴、化阴,用炙甘草汤、桂枝龙牡汤、甘草黑姜汤类以治之。痨症亦多属此类,不能纯用阴药。只有外邪从阳经入内以致热伤血之阴虚,始可治以苦寒、清凉、升解之剂。五、辛甘化阳,苦甘化阴,乃用药之总则。明白切实,精妙圆通,真是用药金针,深堪宝贵。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3:18:35 | 只看该作者
附:禳久病不愈,一切怪症奇疮善法小神作祟亦同

凡人家中,最难免者疾病,感之轻浅,医药可愈。设或感之太重,三年两载,医药无功,此等疾病,非前世罪孽冤缠,即今生不知检束,积罪累愆之所致也。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弟,为人兄,为人夫者,急宜反身修德,多行善功,或终身戒食牛犬,或全家斋敬九皇,或买鱼物而放生,或施棺木而修路,方便时行,阴功广积,斋诚涤滤,虔具悔罪祈恩,解厄消灾疏文,先申中宫,次申城隍,次申东岳,当空焚之,或可转危为安。余常以此法教人,应验屡屡,亦可以补医药之不逮处(“处”:原书为“出”)。

【阐释】附录所说,随顺当时迷信习俗,认为可补医药之不逮,早已失掉作用,应予扬弃。为保持原书面貌,仍然未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3 07:13 , Processed in 0.04864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