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lyyj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可以提几个问题吗?

[复制链接]
2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09:08:30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3-12-12 05:16
痉挛、抽搐、麻木、不遂等症状的一种病理变化--这个是病的症候, 但内风的病机说的不是很好。这样只能从 ...

这段论述,基本可以看做是中医理论里的一种假说:

中医基础告诉我们,在经脉内,有以液态存在的血液,也有以气态存在的营气,还有流注的经气
---------------------------------------------
这三种东西,在中医典籍里都有论述,可以说是中医理论固有的内容。因为这些概念,并非出于一人一时,所以应该整理并明确起含义。

痉挛,抽出等,多作用在筋腱上,故这种症状多与肝有关联;所以内风应归类到肝系统上。
-------------------------------------
这就是肝风概念的来由。我以为还要分两类,一类是从肌肤、经络有病到筋骨的。一类是从内脏有病到筋骨的。前者如痹证,后者如各种中风。(我说各种中风,是因为现在中医受西医影响,把中风和脑血管病对应起来。实际中医中风病的范围比脑血管病的范围大)。

我的看法:风病,是一大类疾病,中风是其中之一、中风也是一类病,不是一个病,脑血管病是中风之一。

而内风存在的两个前提是 1,血亏;2 气亢--不能有规律的行使于脉道的邪气。血热生风,阳亢生风归到根源都是这两个原因
血亏、 气亢确实是内风存在的重要原因,还有没有其他原因,我们可以继续探讨。-

从治疗的药物看:全蝎,蜈蚣,僵蚕之类的药物,给的作用就是,平肝熄风,这种熄风,其实就是把脉道中的邪气去掉,而使得经脉的气变成有规律的运行,但血亏是另一个根本,所以必用补血药。
---------------------------------


以虫类药为代表的祛风药,一般解释是通经络,先生认为是驱邪为主,请再祥论。补血还需补气,在中风上尤其明显。

点评

从非虫类药,来治疗内风,比如,石决明,龙骨,牡蛎----通常是用来平肝潜阳---就是把肝气过于升发--不受控制的无序的升发,给降下来,变成有序的升发--从这点可以理解用于治疗内风时,是控制气的亢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2 10:05
通经络本是个泛泛之言,按六郁之证来讲,只要解郁,就可以说是通经络; 在这里的虫药,主要是针对内风而来的,当然也有外风直中而体现相似的痉挛麻痹抽搐。 无论如何,血虚,气亢是形成内风的主要原因; 先生说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2 09:38
212
发表于 2013-12-12 09:28:43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2-11 10:46
老铁先生就会混淆是非,能将否定经络循行路线言论,等同于否定经络学说;能将否定五行言论,等同于 ...

老铁接过了铁杆教邓教主的衣钵,专会打棍子、给人扣帽子
213
发表于 2013-12-12 09:38:33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2-12 09:08
这段论述,基本可以看做是中医理论里的一种假说:

中医基础告诉我们,在经脉内,有以液态存在的血液, ...

通经络本是个泛泛之言,按六郁之证来讲,只要解郁,就可以说是通经络; 在这里的虫药,主要是针对内风而来的,当然也有外风直中而体现相似的痉挛麻痹抽搐。 无论如何,血虚,气亢是形成内风的主要原因; 先生说补气,那是后期,正气衰竭要用的;内风症的初期,其邪气为盛。当以虫类药搜刮,补血,活血为辅助;其它的随症治之。 

点评

先生讲的是临床常用原则与方法。赞同。 我想再深入一点,可是有想不出如何深入,这样吧,我们对不同风病的治则和用药来探讨。 比如,痹证,(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例)和中风后遗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这两种风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2 09:59
2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09:59:25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3-12-12 09:38
通经络本是个泛泛之言,按六郁之证来讲,只要解郁,就可以说是通经络; 在这里的虫药,主要是针对内风而 ...

先生讲的是临床常用原则与方法。赞同。
我想再深入一点,可是有想不出如何深入,这样吧,我们对不同风病的治则和用药来探讨。

比如,痹证,(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例)和中风后遗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这两种风病的区别对待,先生有何高见,请介绍。

点评

中风脑血管后遗症,脑血管病种类也很多, 杜塞,淤血,溢血等脑血管病很多种;脑血管病,不一定引起中风;引发中风的脑血管病,可以理解成脑部的气血运动不协调,比如脑部失血后,其气也溢出,不循正经,成为邪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2 10:58
我比较喜欢传统中医说的痹症; 类风湿关节炎我知道是免疫问题,只拿个病名就治病,不是我们中医的特色,也治不了。以类风湿关节炎证之一种,风湿寒来讨论吧。  风湿寒,故名三意,有三种邪,风----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2 10:41
215
发表于 2013-12-12 10:05:29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2-12 09:08
这段论述,基本可以看做是中医理论里的一种假说:

中医基础告诉我们,在经脉内,有以液态存在的血液, ...

从非虫类药,来治疗内风,比如,石决明,龙骨,牡蛎----通常是用来平肝潜阳---就是把肝气过于升发--不受控制的无序的升发,给降下来,变成有序的升发--从这点可以理解用于治疗内风时,是控制气的亢奋的;钩藤,刺蒺藜等来看---是直接清理过于升发之肝气,带有发汗的特征,这种发汗,非太阳,肺卫表症;而是肝胆巡行区间的发汗,发散出内风邪气。
216
发表于 2013-12-12 10:41:12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2-12 09:59
先生讲的是临床常用原则与方法。赞同。
我想再深入一点,可是有想不出如何深入,这样吧,我们对不同风病 ...

我比较喜欢传统中医说的痹症; 类风湿关节炎我知道是免疫问题,只拿个病名就治病,不是我们中医的特色,也治不了。以类风湿关节炎证之一种,风湿寒来讨论吧。 

风湿寒,故名三意,有三种邪,风----湿---寒;

风,湿,寒痹为外邪直接从经络侵入而得的关节痛症

因为我们中医的经络,不是线状的经络,是立体状的, 如同一个松树的枝干,很多横枝,枝上出枝,在到叶部;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孙络,浮络。络脉,正经等;所以外在的风邪入侵人体,是可以从皮肤外直接侵袭关节部分的,自然环境,如就在湿地,冷库工作,容易导致关节部分出问题。 

正常的关节:有液体来濡养,就是中医说的津“液”的,液这个部分,其性质稍微粘稠而滑,具有很好的润滑关节的作用。 

外邪入侵:寒邪:使得关节活动产生凝固感,屈伸不利;
     湿邪:使得关节的营养液质量发生问题,即废的无用的液体沉着在那里,发生“重着”感觉;
     风邪:干扰关节液的代谢活动,发生时轻时重的感觉
三邪都形成了对于流经关节部分的气血阻碍,故都有痛的表现;寒邪阻碍重,故痛大; 湿邪:痛而沉重感大;风邪变异,痛而串动。这种病,其实都是三邪夹杂,临床上,看具体的表现,以什么为主,比如沉重而痛,就以湿为主,游走而痛就以风为主等。 

既然三痹是从外而来,比然用祛邪之法。

先生要从风病为主来谈。

自然治理中,首选驱除外风的药了;像:羌活,防风,独活,秦艽, 威灵仙,之类的药都应选用;这些药的特点,有引邪从关节间出经络,皮肤腠理的作用。 

217
发表于 2013-12-12 10:58:5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2-12 09:59
先生讲的是临床常用原则与方法。赞同。
我想再深入一点,可是有想不出如何深入,这样吧,我们对不同风病 ...

中风脑血管后遗症,脑血管病种类也很多, 杜塞,淤血,溢血等脑血管病很多种;脑血管病,不一定引起中风;引发中风的脑血管病,可以理解成脑部的气血运动不协调,比如脑部失血后,其气也溢出,不循正经,成为邪气,引发颤抖,而正气溢出,原来的经脉中的气就减少,导致气虚,不能在经脉中巡行,就产生瘫症,这种瘫症必须要极其大量的补气。

颤抖:以虫药来驱邪;气虚至瘫以大量补气药补之,如黄芪可用100克以上,同时仍然需要佐以补血,其它随症治之。 

点评

就脑血管中风,先生从邪气溢出与正气不足两方面认识,有新意。 正气不足者,大剂量黄芪为主,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出,已经形成临床的常规。该方中配活血化瘀药、虫类通络药。一般解作益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先生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2 19:19
21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9:19:21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3-12-12 10:58
中风脑血管后遗症,脑血管病种类也很多, 杜塞,淤血,溢血等脑血管病很多种;脑血管病,不一定引起中风 ...

就脑血管中风,先生从邪气溢出与正气不足两方面认识,有新意。
正气不足者,大剂量黄芪为主,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出,已经形成临床的常规。该方中配活血化瘀药、虫类通络药。一般解作益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先生讲“颤抖”是邪气所致,这邪气可否理解为“风”邪?虫类药对颤抖症状是否明确有针对性?请先生继续。
219
发表于 2013-12-13 06:01:02 | 只看该作者
颤抖:内邪之风,对应的追风,驱风之类药:羚羊角,僵蚕,全蝎,蜈蚣;其作用原理是驱除邪风,走经络之路而散出体外; 在临场上,内外风兼具证多,这时也要配以羌活,独活,防风之类的药物。 

而活血类虫药:土鳖虫,地龙,水蛭,红娘子。但有个前提,就是这中风是血虚生瘀,或夹热;就是说,这瘀是“虚瘀”, 因此没有补血药,只用活血虫药,会越通越瘀。如果中风,伴随着脑出血,这时通力强的虫药,就不能用,因为会引发二次出血,只能从双向作用的活血止血药来考虑,比如说三七,和 蒲黄。 

点评

伴随着脑出血,这时通力强的虫药,就不能用,因为会引发二次出血,只能从双向作用的活血止血药来考虑,比如说三七,和 蒲黄。-------------------------------- 高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3 09:29
先生都是经验之谈,佩服,有临床指导价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3 09:28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9:28:55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3-12-13 06:01
颤抖:内邪之风,对应的追风,驱风之类药:羚羊角,僵蚕,全蝎,蜈蚣;其作用原理是驱除邪风,走经络之路而 ...

先生都是经验之谈,佩服,有临床指导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19:11 , Processed in 0.07753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