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lyyj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可以提几个问题吗?

[复制链接]
25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6:44:18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3-12-18 05:29
风,寒,湿都是物质存在的属性; 过去古人看不见,但能感受到,就用这些词来描述, 比如风,拿现代的观点 ...

内风暂且不说了。

先生讲:风,寒,湿都是物质存在的属性; 过去古人看不见,但能感受到,就用这些词来描述, 比如风,拿现代的观点来看,也可以说是流动的氮气,氧气,微量气体,以及诸多微生物
---------------------
这样看,是把风当做一种致病物质的。既然是致病物质,从大椎而入的说法就不好理解了。古带讲风邪侵犯人体,叫做”中风",中风涵义甚多,咱们暂不讨论。可是,从《内经》到《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后世的许多医著里,中风,主要指的是一种病理变化。风,是不是一种或一类物质,好像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明确把外邪当做一种致病物质来认识的,是从《瘟疫论》开始的,而且明确提出这种邪气是和六气不同的一种物质,所以也叫异气。这种物质,是从口鼻进入人体的。

因此,把六淫看做致病物质,好像和中医传统的论述不能吻合。

点评

中风,主要指的是一种病理变化。风,是不是一种或一类物质,好像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如果就说是一种病理变化, 即风邪入侵, 体现在什么上, 这样只是注重病理表现, 而不去研究病机, 那么在治疗上的路子就不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9 05:17
三天前,我曾经回复过您关于外风致病的分类 ------2 ,不正常 风卫之间的关系: (1) ,卫病:卫气控制毛孔开合能力下降, 外风可以直接循皮肤,筋肉,筋腱入里,游走性疼痛,因为外风入侵,不循常道;所过之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9 04:53
252
发表于 2013-12-19 04:53:5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2-18 16:44
内风暂且不说了。

先生讲:风,寒,湿都是物质存在的属性; 过去古人看不见,但能感受到,就用这些词 ...

三天前,我曾经回复过您关于外风致病的分类

------2 ,不正常  风卫之间的关系:

(1) ,卫病:卫气控制毛孔开合能力下降, 外风可以直接循皮肤,筋肉,筋腱入里,游走性疼痛,因为外风入侵,不循常道;所过之处,挤压正路,引发疼痛。 这种情况是,人的个体的卫的病变, 其他人是没问题的,风也不是邪风,这风却又可以说对此人是“邪风”,故黄帝内经讲,正气若存,邪不可干。

(2)邪风:(風)--风中有虫,伤寒论论述的家人十死七八,就是这种邪风致病;站在更广义角度看,这风中的虫,就可以类比于,细菌,病毒;它们所过之处,人畜会受到感染,伤害;比如说温病学的疫毒,原因也是这样,不过是毒性的大小。 这种邪风入侵人体,与肺卫的关系,就不是协同合作的关系了,而是直接侵犯的关系,所以伤寒论把它的入侵,按六个层次来划分这只是方便于论述,而实际上,直接由经入侵脏腑的也不少。 这种邪风入侵的特点,就是干扰体内经,络,血,津液正常的运行功能;也是不同位置的体内正气与邪气进行抗争的过程。 ---------

很显然我是着重第二条来谈的, 自己正气虚,通常的风,也可以致病.

风邪入侵, 大椎是常见的临场症状.
253
发表于 2013-12-19 05:17:5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2-18 16:44
内风暂且不说了。

先生讲:风,寒,湿都是物质存在的属性; 过去古人看不见,但能感受到,就用这些词 ...

中风,主要指的是一种病理变化。风,是不是一种或一类物质,好像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如果就说是一种病理变化, 即风邪入侵, 体现在什么上, 这样只是注重病理表现,  而不去研究病机, 那么在治疗上的路子就不明, 变成,好也不知道怎么好的, 不好也不知掉为什么了.

点评

光明先生,先说一句题外话。 咱们俩在本帖还有其他帖里,争论过五行学说的意义。在这帖里,我们讨论肾精、肝脾、风邪。您发表了几十条意见,有许多自己的、有价值的见解,我受益不少。 可是,后面这几十条,您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9 20:27
前面我有几句说的不准确的,先纠正一下: 1,小儿痿证。归到风病类不恰当。虽然有的书里论及痿证初期有外感,但不是主要病机。先生前面指出了错误,谢谢! 2,病理一词,容易和现代名词混淆。应该用病态一词表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9 15:28
25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28:37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3-12-19 05:17
中风,主要指的是一种病理变化。风,是不是一种或一类物质,好像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如果就说是一种 ...

前面我有几句说的不准确的,先纠正一下:
1,小儿痿证。归到风病类不恰当。虽然有的书里论及痿证初期有外感,但不是主要病机。先生前面指出了错误,谢谢!
2,病理一词,容易和现代名词混淆。应该用病态一词表示。不用病机一词,是因为中医用病机,往往之具体的病变原理,我这里是泛指,所以不适合用“病机”。

先生上面提到:
很显然我是着重第二条来谈的, 自己正气虚,通常的风,也可以致病.

风邪入侵, 大椎是常见的临场症状.

-------------------
这话我理解两个意思:
1,风,是否成为侵犯人体的病因,主要取决于人体的抗病能力。也就是卫气的御邪能力。
2,风邪入侵,容易在大椎附近出现症状。

大椎附近出现症状,“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卫气虚之人,正常的吹风也可以引起疾病。

这两条意思综合起来,很显然,所谓风,是指一种病变的状态。至于分析病机,大家都熟悉,不必说了。

既然风是得病以后才能认识到的,那就只能是对疾病性质的一种认识。所有的风类病变,不是因为有共同的病因,而是因为有共同的病机,或者有共同的病变特点。
如,善行数变、风性清扬等等。

点评

然风是得病以后才能认识到的,那就只能是对疾病性质的一种认识。所有的风类病变,不是因为有共同的病因,而是因为有共同的病机,或者有共同的病变特点。 如,善行数变、风性清扬等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0 04:45
25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20:27:45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3-12-19 05:17
中风,主要指的是一种病理变化。风,是不是一种或一类物质,好像还没有明确的说法。------如果就说是一种 ...

光明先生,先说一句题外话。

咱们俩在本帖还有其他帖里,争论过五行学说的意义。在这帖里,我们讨论肾精、肝脾、风邪。您发表了几十条意见,有许多自己的、有价值的见解,我受益不少。
可是,后面这几十条,您一直没有提到五行学说,也没有用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来解释您的观点。这是不是可以说,当我们探讨中医理论,要深入的时候,就不需要五行学说了呢?

呵呵,这是题外话,不影响我们现在内容的继续。

点评

先生客气了,相互学习,相互相长; 五行学,有它一定的适用范围, 否则也不用发展,六经,三焦,温病之卫气营血, 以及脏腑辩证了。 我以为讨论过,就过了, 先生要是喜欢从五行学角度看问题,可以提示一下,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0 05:13
256
发表于 2013-12-20 04:45:4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2-19 15:28
前面我有几句说的不准确的,先纠正一下:
1,小儿痿证。归到风病类不恰当。虽然有的书里论及痿证初期有 ...

然风是得病以后才能认识到的,那就只能是对疾病性质的一种认识。所有的风类病变,不是因为有共同的病因,而是因为有共同的病机,或者有共同的病变特点。
如,善行数变、风性清扬等等。----------------

古代,风邪入侵,只能从,病人的表现来反推; 现代的技术发展了, 所以出现脉浮,项强,恶寒,直到有这样的结果; 但也可以找病源, 病因, 比如 H1N5 作为风邪之一,来侵犯人体,初期体现的太阳表证。 这个地方就是为邪风的类型,给一个很好的结论, 然后可以从邪风入人体的渠道,去认识它;

比如:H1N5型邪风(病毒), 首先直入肺系, 引发鼻塞,咳嗽,呕逆;传变迅速,2-3天,即可入气分,引发高烧,大热; 4-5天可入营分,引发高烧,发斑,出血等证。 (实际上不一定是这样), 但是通过这种对于风邪,“ 源 ”的认识, 总有一天会对相应的病菌,病毒,以中医的语言去描述它们的作用。 
257
发表于 2013-12-20 05:13:4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2-19 20:27
光明先生,先说一句题外话。

咱们俩在本帖还有其他帖里,争论过五行学说的意义。在这帖里,我们讨论肾 ...

先生客气了,相互学习,相互相长; 五行学,有它一定的适用范围, 否则也不用发展,六经,三焦,温病之卫气营血, 以及脏腑辩证了。 我以为讨论过,就过了, 先生要是喜欢从五行学角度看问题,可以提示一下,我可以尽量从五行学来讨论问题。 

点评

我以为讨论过,就过了, 先生要是喜欢从五行学角度看问题,可以提示一下,我可以尽量从五行学来讨论问题。 ---------------------------------- 我提出这个现象,想说明,五行学说不是讲中医理论必须使用的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0 22:38
25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0 22:38:07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3-12-20 05:13
先生客气了,相互学习,相互相长; 五行学,有它一定的适用范围, 否则也不用发展,六经,三焦,温病之 ...

我以为讨论过,就过了, 先生要是喜欢从五行学角度看问题,可以提示一下,我可以尽量从五行学来讨论问题。
----------------------------------

我提出这个现象,想说明,五行学说不是讲中医理论必须使用的理论。更不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或核心。五行学说,可以是中医阐述医理时借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方便时了,中医用一下,不需要了就不用,甚至完全不用也可以。咱们讨论外邪的时候,就谁也没有想起这个五行理论。

所以,我以前打比方说,五行理论对于中医,就像我们的拖鞋。进了屋子,穿上方便一点,不穿也行。出门就不行了。您觉得呢?

点评

确实有各自的实用范围, 比如温病用六经辨证就有问题, 尽管他们说是广义伤寒,但具体的方子还是温病的方子好使; 比较实用的是脏腑辩证, 但它对于外感又描述不细致,所以中医发展的过程,正是用这不同种类的辩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1 04:54
259
发表于 2013-12-21 04:54:39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2-20 22:38
我以为讨论过,就过了, 先生要是喜欢从五行学角度看问题,可以提示一下,我可以尽量从五行学来讨论问题 ...

确实有各自的实用范围, 比如温病用六经辨证就有问题, 尽管他们说是广义伤寒,但具体的方子还是温病的方子好使; 比较实用的是脏腑辩证, 但它对于外感又描述不细致,所以中医发展的过程,正是用这不同种类的辩证,来相互补充。

点评

我们对五行学说的一个共识,就是五行生克理论,在中医认识病机时,有时候可以作为一种说理方法,一种比喻。不是唯一的认识方法。更不是中医理论的好像和基础。 五行说过了,继续风邪的话题: 先生前面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1 15:37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5:37:32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3-12-21 04:54
确实有各自的实用范围, 比如温病用六经辨证就有问题, 尽管他们说是广义伤寒,但具体的方子还是温病的方 ...

我们对五行学说的一个共识,就是五行生克理论,在中医认识病机时,有时候可以作为一种说理方法,一种比喻。不是唯一的认识方法。更不是中医理论的好像和基础。

五行说过了,继续风邪的话题:

先生前面讲:

代,风邪入侵,只能从,病人的表现来反推; 现代的技术发展了, 所以出现脉浮,项强,恶寒,直到有这样的结果; 但也可以找病源, 病因, 比如 H1N5 作为风邪之一,来侵犯人体,初期体现的太阳表证。 这个地方就是为邪风的类型,给一个很好的结论, 然后可以从邪风入人体的渠道,去认识它;

比如:H1N5型邪风(病毒), 首先直入肺系, 引发鼻塞,咳嗽,呕逆;传变迅速,2-3天,即可入气分,引发高烧,大热; 4-5天可入营分,引发高烧,发斑,出血等证。 (实际上不一定是这样), 但是通过这种对于风邪,“ 源 ”的认识, 总有一天会对相应的病菌,病毒,以中医的语言去描述它们的作用。

-----------------------------------------------

只能从病人的表现来反推。说明。风,是中医对疾病表现、机理的一种认识,不是病因。也即是,风,是对疾病的认识而不是对病因的认识。

风是这样,寒热也是这样。湿与燥也是这样。例外的是暑。
我以前推出一个观点,六淫中,有五淫不是病因,而是对外感病的分类。暑邪例外,既是病因,也可以做分类。

分类,就是分成不同的疾病类型。具体说就是证型。证型一旦确定了,治法和方药也相对固定了。
风寒、风热、风寒湿感冒、温燥、凉燥。以及各种暑病。

点评

风既是病因,也不是病因 针对病人: 1 外卫不足,外风入侵,这就是病因 ; 2厉风(鼠疫,天花等),所过人畜大多数皆病,它也是病因; 针对健康人: 风是和煦之风 ;正气若存,厉风也不可干。 至于:寒温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22 07: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19:24 , Processed in 0.04920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