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吐了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行源于五星”是《内经》的杰出贡献 “

[复制链接]
391
 楼主| 发表于 2016-6-24 22:19:10 | 只看该作者
  萧铁没理啦,跑到别处骂街。  萧铁说:还有一条,先秦时五星不用五行名之时,那时已有火星(如大家都知道的诗经名句“七月流火”),那却是恒星不是行星,而且按尚书记载去追溯,五行早在夏代时已出现,就算从洪范(周初)时开始算,到春秋也有五百年,这么长的时间里竟然只有火星面没有其他金水木土四星,而这几个口水王竟然可以置这些史实于不顾,硬把内经几段文字随意摆弄,就把五星说成是五行的源头,而且是“杰出贡献”云云,只能说其脑残之程度实在超出常人想象。
-----------------------------------------
  内经的 五星不用五行名就不运行啦?五星运行就是天有五行,五星运行如同萧铁吃饭,五星不运行就不存在,萧铁不吃饭就完蛋,这道理你说幼儿园的小朋友懂不懂?【按尚书记载去追溯,五行早在夏代时已出现,就算从洪范(周初)时开始算,到春秋也有五百年,这么长的时间里竟然只有火星面没有其他金水木土四星】,内经说的是黄帝时期,以【太始天元册】为据。哪个早,是你脑残还是我脑残?你不仅脑残,还有目无珠,内经你不读,专找歪门邪道。
392
发表于 2016-6-24 23:19:1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6-24 21:52
可是《内经》十二经脉病和《伤寒论》六经病差别很大,这个如何理解呢?

比如:《内经》: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腨)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頭?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踹(腨)、腳皆痛,小趾不用。……


《伤寒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为中风。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 桂枝汤主之。……


如何理解二书内容的差别?

点评

《伤寒论》太阳病178法,有经证,有腑证,有三阳,二阳合病证,也有太少,太阳太阴合病证,先生的太阳病证不全,也就有了差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5 08:58
这是有诚意的讨论  发表于 2016-6-25 06:51
393
发表于 2016-6-25 06:40:45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6-24 20:34
万万当不起请教二字,请教的是内经。神藏,当然是藏神之脏。心藏神,肺藏魄,肾藏精,肝藏魂,脾藏意, ...

万万当不起请教二字,请教的是内经。神藏,当然是藏神之脏。心藏神,肺藏魄,肾藏精,肝藏魂,脾藏意,藏而不泄。形脏,当然是能盛有形的食物之脏,胃,大小肠,膀胱,泄而不藏。
————————————————————————————————————
       谢谢回复。
       1、应是肾藏志。
       2、我理解,心藏神是中医的本义,说是神藏还算客观,但其余四脏所藏,不宜归入神藏。
       3、另外,六腑皆为腔道器官,泄而不藏,是腑不是脏。对不对?

点评

我是学习内经,只有半瓶醋。教授是指点内经,醋溢出了瓶口。我俩不在一个档次上。【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憶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意,志,思,虑,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5 09:56
394
发表于 2016-6-25 06:4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6-25 06:51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6-6-24 23:19
比如:《内经》: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 ...

      《伤寒》六经的三阴三阳是表、半表半里和里,不含六脏六腑全部。如有足太阴只含脾,不含手太阴肺。

       内经的六经实际上是十二经,内含六脏六腑。
       另外,伤寒中体表归太阳,内经中体表归肺。
      由此可知,伤寒六经非内经之六经。其它就不多说了。

点评

伤寒论的“六经”,本来原著中没有这个词,是后人解读伤寒论的方法,很难和内经的六经对应。  发表于 2016-6-25 15:14
三阴三阳六经互为表里,表里相通。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互为表里。手太阴肺为脏,手阳明大肠为腑。教授为什么说《伤寒》不含手太阴肺?【伤寒六经非内经之六经】是教授误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5 10:08
395
发表于 2016-6-25 08:40:5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6-23 18:20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客观存在的不同医学体系;五星,无论你叫它什么,亦无论你从地心说(视运动)还 ...

【客观实体却只有一套。连这种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还要硬拗】是先生不明白:对于同一个实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运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几个相对真理!!

日心说和地心说(与随之而来的视运动)当然是人类对天体运动的两个认识体系,这就是我们常说实事求是中的“求是”部分;当我们说天上只有一个五星时说的是客观实体,即“实事”的部分。“求是”即认识部分是需要实践来检验其正确性的,并不是某人或某书说了算。经不起客观实践检验(譬如说什么五星与所谓“天道”相交成五方或什么28宿定四方之类)的认识/学说(求是结果),是注定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所以日心说取代地心说是历史的必然。


虽然如此,地心说仍然值得学习了解,这是因为不仅由此我们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是如某口水王扯的那样,好像抬头望天见到星星运行就说是运动规律,实际上是经历一个(有时是漫长的)发展过程的;还因为古代的许多观测纪录是在这种认识指导下作出的,故需要从这角度去解读前人的记载才能有效还原利用古人所留下的“宝藏”。但这绝不是说只要回到地心说,关起门来就仍然是“相对真理”的大王。像融合观先生这样,一碰到有什么矛盾或解释不了,就说有两个,一个是我认可的,一个是其他的,老是说别人不明白,以为这样就可以逃避实践的检验,其实只是自己欺骗自己。


当地心说已经被证明不能反映客观真实而被日心说取代后,不是根据新知识去改造建基于旧认识体系的中医学说,而是喋喋不休地扯什么两个五星或天道什么的,妄想以此来延续已经被证明错误的观念/理论,其实扯出来的,都是些伪知识、假学问,偏偏几个口水王却热衷于此,乐此不疲,还摆出一付我最维护中医的架势,只能给世人开历史倒车、不可理喻的观感和印象。







点评

你说的不少,一会说五星五行是对的,一会又说过时了。翻手为云,翻手为雨,自相矛盾。你的思维是不要事实,不要根据,想咋说就咋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5 16:13
日心说,地心说是物候学吗?  发表于 2016-6-25 12:09
天上只有一个五星时说的是客观实体,“实事”的部分。“求是”即认识部分是需要实践来检验其正确性的, ------------------------------------------- 萧铁,你的汉语基础可是太差了。【实事】是真实,眼见为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5 11:11
396
发表于 2016-6-25 08:55:2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97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08:58:3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6-24 23:19
比如:《内经》: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 ...

《伤寒论》太阳病178法,有经证,有腑证,有三阳,二阳合病证,也有太少,太阳太阴合病证,先生的太阳病证不全,也就有了差别。

点评

要把太阳病找全也不太难。不过,伤寒论太阳病主要是脏腑病变。内经太阳病主要是经络循行路线上的病变。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办法,把内经太阳经的病症拿出来,和伤寒论太阳病对照,如果内经的太阳经病,大部分在伤寒论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25 16:28
398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09:56:34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6-25 06:40
万万当不起请教二字,请教的是内经。神藏,当然是藏神之脏。心藏神,肺藏魄,肾藏精,肝藏魂,脾藏意,藏 ...

  我是学习内经,只有半瓶醋。教授是指点内经,醋溢出了瓶口。我俩不在一个档次上。【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憶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意,志,思,虑,智都是神的范畴。【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所以,内经之肾藏精与志是一致的。而心藏神,心为君主之官,下属安敢各从其事?神为脉,脉行营卫,气行血行,五脏之藏为心一统。教授,你看,其余四脏所藏,应不应归入神藏。
  脏腑之别在于神与形,形神既分,脏腑无别。
399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10:08:57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6-25 06:48
《伤寒》六经的三阴三阳是表、半表半里和里,不含六脏六腑全部。如有足太阴只含脾,不含手太阴肺。 ...

三阴三阳六经互为表里,表里相通。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互为表里。手太阴肺为脏,手阳明大肠为腑。教授为什么说《伤寒》不含手太阴肺?【伤寒六经非内经之六经】是教授误读。
400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11:11: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吐了之 于 2016-6-25 15:54 编辑
萧铁 发表于 2016-6-25 08:40
日心说和地心说(与随之而来的视运动)当然是人类对天体运动的两个认识体系,这就是我们常说实事求是中 ...

天上只有一个五星时说的是客观实体,“实事”的部分。“求是”即认识部分是需要实践来检验其正确性的,
-------------------------------------------
  萧铁,你的汉语基础可是太差了。【实事】是真实,眼见为实,看到五星五行是事实。【求是】是认识,认识其规律。及作用。实践捡验的不是【实事】,捡验的是【求是】,是理论与真实的统一。日心与地心,相对关系没有区别,日绕地,地绕日是同一天道,365天度,都有五方。东西南北中,五方都有参照物。你信吗?不信,你说地绕日的天周是什么?五方是什么?如果【日心说取代地心说是历史的必然】。那么,日出东方,日落西方,应怎说

点评

是你的阅读理解能力太差啦。建议你这次得听听老懂的话,不然,老是不懂装懂,只能是自曝其丑。  发表于 2016-6-25 16:15
拗口,除非自己懂,不知道的现代科学知识,最好别谈,一谈就说胡话。  发表于 2016-6-25 12:0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21:36 , Processed in 0.05790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