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然居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导航中医药交流群”精彩言论集——2019年5月~2019年9月

[复制链接]
314
发表于 2020-2-16 12:35:09 | 只看该作者
现代科学的一些研究只能印证中医理论。却不是中医理论体系本身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1:31:08 | 只看该作者
2019927
阙名:
高枕无忧散
治心胆虚怯,昼夜不睡
陈皮,炙半夏,茯苓,枳实去芯,竹茹,麦冬祛芯,龙眼肉,石膏,各一钱半,人参五钱,甘草一钱半
水煎服

312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1:29:50 | 只看该作者
2019927
阙名:
历代医家诊病,用药心法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癥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癥瘕类》
癥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癥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311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1:28:42 | 只看该作者
2019927
于建成:
中医科学化,是针对中医是手艺、中医是经验、中医是哲学、中医是玄学、中医是易学、中医是道、中医是西医的一部分,等等这些言论而言的。

于建成:
中医科学化,不是中医西医化,而是纠正西医化。

于建成:
中医科学化,首先要明确中医是一门医学,而这门医学不同于西医是生物学的应用学科。@北丰?

Ning Chen:
中医科学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确立中医在医疗体系中的位置和上下的基础性关系。

于建成:
至于以后怎么利用生物学和其它学科的成果那是中医现代化的事了。

Ning Chen:
中医理论的基础是西医,中医是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基础。

Ning Chen:
生物学不是中医科学化方向

Fa. 阿贝尔:
中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要在社会视野中展开,解决当下中医的困局的方法,不在于狭隘的现代科学视野对中医的揭示,而在于中医本身理论体系的健全和正确

于建成:
原卫生部长崔月犁曾主编《中医沉思录》,书中说:"众所周知,中医学正面临着前所未遇的困惑、危机与挑战。关于其生存与发展,经过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反复实践,不断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方法与对策,对振兴中医起到了重要的启示和导向作用。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努力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中医学尚未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事实说明,不从中医学内在的突出问题着手,就不可能走出学术低谷,客观地说,中医学中没有比概念和思维混乱更为严重的问题了,冷静地剖析这方面问题,或许能够找到普遍认同的摆脱困境的可行性方法。"这是总结了近五十年的经验教训得岀的结论。值得深思。

Fa. 阿贝尔:
现代科学的一些研究只能印证中医理论。却不是中医理论体系本身

于建成:
国家队容易做,无论人力物力财力,可人家不做,做了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民间组队当然好,但总得道相同才能为谋吧,把几个意见相左的人放在一起就算组队了?



310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1:26:25 | 只看该作者
2019927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好了,我们开始早课,昨天我们谈完验案,又接着讲了一部分许公岩的脉学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看,希望大家喜欢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知道,脉诊乃四诊中的重要环节,要证实望、闻、问三诊之是否,就必须验证于脉诊,而且寸关尺分主人体上中下三部的病苦,也有一定的核实价值,那么如何探测它的机理,这又是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急需解决的课题,大家喜欢这个话题不?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今天早课,就把常见的几种脉象和临床实践中,许公岩老师新观察到的脉象分析一下,感兴趣的打11111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先看一下第一个浮脉:
    浮脉就是切脉时用指轻按即明显地感觉脉搏的跳动,不需用力重按,仿佛脉搏就象浮在上面一样。因此,前人就名之曰浮脉。乃血管扩张,其弹性阻力反而降低,但心脏之排血量增加。每见于外感风寒束表时,机体加力拒邪,使浅层动脉充血的抵御,故血管比平时之弹性阻力降低,正说明风寒束表形势。这是浮脉的原理,也是风寒束表的一般作用于人体的规律。如寒的性质较强,束表的力量则大,而心脏排血力量亦必相应再加,血液充盈度即增,由于血管的弹性阻力为邪所抑制,不能适应来自心脏之过盛冲力,脉象即呈浮紧状态;许公氏认为若脉见浮滑则属于心脏排血量较小,血管之弹性阻力如常,乃风寒之邪轻微,或仅为风邪;如脉呈浮数则为风与热合,在风寒束表之后机体聚力加热以抵邪,虽血管扩张,只以内有潜伏之势,两热相加,非惟浅层动脉之血液充盈,而且心脏受此过热之刺激,搏动加快,其排血量也大大增加。大家能理解不?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血管弹性阻力相应就有所升高;另许公氏观察,临床上还有浮迟之脉,前人认为表热里寒,实际则是心气衰微动力不足,脉管松软,已失其弹性之阻力,心脏就努力兴奋之象,此时之表热乃虚性兴奋,里寒则非实有之寒邪,为体温之不足,生理之动力低减之故。所以此时脉浮不能与真正的表实脉象同论。应该知道,脉象呈浮,其一般原理在机体有力驱邪之情况下,它是心与血管配合抗邪的表现,如若正气已衰,脉浮即属心脏虚性兴奋之暂象,这样虚实判然。盖依脉辨证,必须紧紧与望闻问三诊相结合。虽脉呈浮象,也仅是心与血管受内在病理之影响,至于所能引起变化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的,从复杂的病理中,用四诊参合才是合理的运用脉诊的方法,这一点是应该强调的。也希望大家临床中慢慢体悟。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接下来我们再看沉脉:
沉脉就是切脉时,重按沉取方有,乃周围血管收缩、心脏排血量减少、血压降低。一般脉象见沉,多属病邪在里,亦机体心脏力弱,不足以驱邪,致使病邪得以蛰存于内,或暴邪中人、乘虚入里,机体努力斗争的情势。许公氏认为若心力之衰系一时由于误治之伤,因而脉象见沉,不久心力渐苏,排血量立即充实,则脉呈沉而兼滑脉即渐起;有时因内蓄痰饮有形之湿邪,由于积湿病理而影响到血行欠利,日久致血管壁之神经纤维拘急使其弹性阻力增加,此等久病情势心脏之排血量自难充足,但是机体欲改善局面,相应则血压增高,脉即见沉弦。总之,脉象见沉,无论属虚属实,悉为心力不足,前人谓沉为病位在里,实是经验之说。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第三个脉象迟脉:
迟脉是脉搏跳动迟慢;每分钟不足60次。即一息少于四至者。乃心与血管之运血动作迟缓之故。在有些病理影响下,脑和脊髓之神经失常,迷走神经受刺激而兴奋,致神经中枢受病,血行失于正常调节,脉即见迟。中医在临床实践中认为,迟脉乃寒邪为病,或衰败虚亏之证,属机体之动力不足,不但气血运行缓慢,而且精神体力以及脏腑活动俱皆明显失常。究竟何以引起脉象迟缓的原因,许公氏认为这实为心脏神经传导系统失常之故。但其根本原因还是机体之热能衰弱,难以应付抗争局面。具体到每一疾病,则又有邪正虚实轻重的差异,例如迟而兼滑是心动迟缓,血管之张缩动作如故,为一时或局部受寒邪阻及血运,因而影响脑脊髓神经反应欠灵,邪去血运自复;迟而兼缓则又属邪势轻微,正未大伤,故此等脉象实际就是怠惰之象,病后乍复之际多见之,不能视为病脉;迟兼浮弱,心力既衰,气血又复双竭,心动弛缓,血管松软,弹性阻力低,心脏排血量减少,一派动能低降情况,乃机体无能为力之势,属于久病衰败,又非寒邪为病者。
总之,脉迟虽属心动弛缓,又惟病之新久寒邪盛衰易见矣!心力强弱之标尺,强者迟中兼紧兼滑,结合望闻问三诊,予以祛邪之治,心力自复;弱者迟兼浮兼弱,乃气血频于竭绝,必争予大力强心,虽亦有邪亦应扶正以敌之。所以依脉辨证实为首要。这样来讲,大家能理解吧。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第四个脉象数脉:
数脉亦以至数言,与迟脉相反,一息六至,每分钟在90次以上,乃心跳过速,脉搏之加快。为心肌与交感神经受热毒之病邪刺激而异常兴奋,相反使迷走神经麻痹,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但有时由于心肌力量减弱,心搏代偿性增加,以维持血液输出量,所以就不能一律以数为热看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它呢?应知无论是迷走神经麻痹,或是心搏代偿性增加,都是机体主动改善病理的措施。但是前者属于热邪致病,乃机体运用聚力加热之自卫功能而心动加速,后者则为心力之不足,机体促使心搏代偿以期改善心肌之动力,病情不同,虚实有分。如果仅以脉言脉,不结合望闻问三诊,即不得谓之全面,就不能辨认出疾病的实质。如临床见滑数之脉,乃心动亢进,排血量充实,此时心搏与体温相应上升,为热邪与增加之热力相结合所形成之高热情势,给临床以邪实的征兆,必须据以求邪的本质。如果执定脉数为热而予以退热,势必削弱正气,邪必益形嚣张。若数而微弱,脉搏虽快而应指无力,乃心力不足,血流减少,为动脉神经之虚性兴奋,多属慢性久延疾患,机体气血俱虚,无能改善,犹强力挣扎以为补充,时有脱竭之危,故亦不能以数为热。总之脉数是心动过速,动则热加,乃一般机理。但在整个病理上,热加仅是暂时现象,依正邪斗争为论,在辨证论治时应视热之高低进退,作为施治的目标。如系邪实为病,更须辨明邪之实质,邪除正复,所谓脉静身凉,热已自去。这就是许氏公的一些观点,希望大家慢慢体悟理解应用。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还有几种脉象,我们明天早课继续,一天一点点,持久坚持就会成长起来,对就是又得到一寸,尽管很小,也是正确的,凡事贵在认真二字,在学习中医的路上更是如此,急不得,快不得,只有日积月累,放可入得医门,感恩大家相伴,明天见!



309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1:24:52 | 只看该作者
2019926
老树:
我们这里煎药,箅药时,过去用一块麻纸或白纸盖在锅上,用筷子压住,药汁从锅沿和纸之间流下,大部分渣滓也就挡住了。
现在药店都准备一个小纱网,给抓药的顾客每次送一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08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1:21:40 | 只看该作者
2019926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昨天我们谈了两种疾病的许氏公思想,大家还记得不,一个季节性发热,一个反复口腔溃疡,对不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今天我们再接着看一类疾病的验案,然后我们看看许氏公对脉学的理解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仍然先看一下病情案例:
刘某某,男,50岁。初诊日期:1986年10月12日。主诉:患者胸脘不舒一年余,食后伴有疼痛,气胀,呃逆,发噎,恶心或呕吐等症状。经某医院钡餐造影,诊为食道憩室,合并胃下垂,经服多种中西药物未见好转。症状逐渐加重,食纳少,口不渴,气短,全身无力,大便溏。诊查:语音低弱,面容苍黄消瘦,舌暗淡,苔白满腻欠津;脉细弦滑,沉取寸关有力。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许氏公辨证:脾胃虚寒,肝郁气滞,胃失和降。
治法:温脾益气,舒肝和胃,化湿降浊。
处方:干姜30克、生甘草30克、白芷15克、炒吴萸6克、清半夏15克。
二诊:药服3剂,自觉食后胸脘痛胀较前好转,食纳有增,仍有呃逆、气短、乏力、心悸等不舒之感。舌苔退薄,脉则未变。方药尚属对症,因病久体弱,疗效势难明显,再依上法化裁:干姜30克、生甘草30克、清半夏15克、白芷15克、乌梅15克。
三诊:上药连服12剂,形证较前明显减轻,仍有轻度气短、乏力等症。上方继服7剂,患者自觉病情痊愈,故心情欢快,又作钡餐复查,结果胃下垂好转,憩室未见,许氏公叮嘱患者将此方研成面药继服,每天饭前温开水冲服一匙,以便巩固,恢复体力。
半年后接到患者来信云:服完上药后病情完全消除,食量大增,面容丰满,体重增加,一直全天工作。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好了,这个病案大家看完了吧,关于食道憩室这个病,大家可有听说?对这个病可否了解?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继续来看一下关于这个案列,这个案例许公岩谈的是胃下垂伴食道憩室。消化道憩室,本是胃肠襞层,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的圆形袋状突出,常多因食管贲门上端扩张引起之食管张力和蠕动减低的纵行肌和环行肌纤维增厚肥大,并有浆膜层及粘膜层积湿肿胀所致的膨隆,为形成憩室的常见现象。根据本病四诊表现,消化能力减弱,是患者平素饮食不节,素嗜生冷或暴饮暴食等损伤脾胃,湿蕴成积,致使脾胃长期不健,舌暗淡,说明中虚已久,食纳少,苔白腻,也证明胃亦虚寒,舌欠津不渴又属湿浊中阻,气阴并亏之象。这些常识和现象大家刚才在案例中关注到了没有呢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在这里,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湿浊之蕴,并非一日所积,常因久而无力运化,则气阴即无从补充,加上脉细弦滑,属于久虚之象,结合脉象寸关沉取有力,则湿邪又只限于中上二焦(这是许氏公对脉学的分析,很是到位,大家在临床上可否关注到了呢,刚才的案例中可否分析到了呢,我们下月的线下交流活动中亦会提及)。脾肺亏虚,气化无权,中气下陷,就成为胃下垂及食道憩室发生的直接因素。胃下垂虽属器质性病变,也属消瘦身躯的韧带松弛,憩室则是浆膜粘膜下积湿水肿所致之局部膨隆。许氏公用温中健脾化湿之法,方中辛味干姜,甘味生甘草,一辛一甘合用,达到辛甘化阳和补中益气的作用,清半夏和白芷宣散胃中湿浊兼能和胃,炒吴萸温中下二焦,共同达到湿去、肿消,憩室即行消失之目的。
大家能看到方中无一多余之药,而且剂量轻重恰当,真乃仲景后之大家莫属,环环相扣,画龙点睛,值得我们学习。用仲景魂而陷仲景方,走进去跳出来,这才是中医之发展。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大家看完了吧,我们学习完许氏公的几则验案以及相关评析后,我们再接着走进他关于脉学的一些论述,希望依然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大家知道,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内在病理变化的方法之一。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而任何事物的现象,又必定是它的本质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脉诊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在人身体的动脉能够诊察出搏动的地方进行接触的。这一科学的自然现象应该没错吧。观其外而知其内是中国文化最有特色的内容之一。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看:
(一)脉象的生理脉象就是脉搏跳动的形象,是每一心动周期血流从心脏进入动脉造成的压力波,使动脉扩张和回复而产生的搏动。脉象则又是脉搏速度造成的速率,跳动规律的节律应指感应力量的强度,显示深浅的位置和大小粗细的形态等组成,与心排血量,心瓣膜功能,血压高低,血管内的血液充盈度,以及末梢血管壁的紧张度等有关。这些虽只是由心与血管方面的变化所支配,实际则受脏腑功能病理改变的影响。通过错综复杂的现象,显示出脉搏形象的变化,从而把疾病的变化和脉搏的变化有机地联系起来,也才能从中找出辨认病理的迹象,找到论治疾病的理法方药依据。中医脉诊也就是在逐步探索,逐步实践,逐步认识真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个基础大家应该先清楚。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二)脉象的种类  脉搏搏动的多种形象,既是心与血管受机体病理影响所形成的变异,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表现,由于疾病的种类繁多,故临床所见的脉象亦表现多端。前人有24脉、27脉、28脉及危绝脉共40余种之多。尽管如此,仍未能将临床脉象种类纪录完全。这是前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生活条件,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不同疾病上所反映的认识差异。因此,我们必须从发展中看问题,认识其复杂多样是其客观具体条件所规定的。由于社会的不断进化,新的事物对人体的刺激和机体的反应也有一定的更易,因此,脉象的显示更是不能仍囿于旧的范围。

这段话就告诉我们,脉搏的变化是万万千,千千万,我们一定不能局限于几十种脉象,而是要把握脉象之规律,洞察其奥秘才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

许彦民:
说的太对了,千万不要被二十几种脉局限,摸脉有个大纲,统领无数种脉象。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所以说脉象的种类只会越来越多,将来或可能更多,以至于不可胜数。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掌握呢?这就需要给它以由博返约的认识了,对不。既知脉象之成仅属于心与血管的运血动作所搏动出来的形象,依脉诊病也仅是四诊的一种方法,只要弄清它是机体病变影响心脏与血管方面的异常,根据变异进而内测病理脉诊的意图即属达到目的。但是有些人认为脉象的种类过于繁多,实际应用不过浮、沉、迟、数的变化,无疑地就承认疾病上限于表里寒热四种了。这显然又过于简单。还有人又加上滑涩两象,共成六种,实际诊病亦难付应用,所以他们不得不将这六种亦繁化起来。在浮脉中以浮而极有力之革脉,浮而柔细之濡脉,浮沉均有力之实脉,浮而中空之芤脉皆为浮脉;沉而着骨之伏脉,沉而有力之牢脉,沉而无力之弱脉,皆为沉脉;怠缓不前之缓脉,缓而时止之结脉,动而中止,因而变动之代脉,皆为迟脉;数而不齐之散脉,厥厥动摇之动脉,数时一止之促脉,数而无伦之疾脉,皆为数脉;按如琴弦之弦脉,弦如转索之紧脉,皆为弦脉;如循长串之长脉,来盛去衰之洪脉,皆为滑脉;如是之形,应指而回之短脉,细软欲绝之微脉,如微有力之细脉,皆为涩脉。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勿论其这样分法已有不少错误,只就其意欲简化,仍是将28种强置于六纲之中,即知其牵强附会,悬想臆断,并非真知。应该明确,今天我们看待脉诊,不但要发扬它的用途,而且要掌握它的科学性,因此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它的形象上,认识它在心与血管受机体病理变化而异常的原理,是特别重要的环节。所以脉搏变化后的异常形象,脉象实际是心与血管的功能和器质性变异的结果,而器质性则又以心脏本身为明显。当然这是由于心脏对血液运行所担负的责任较多,就要有复杂构造的设施(心房、心室、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如果受内外病理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这些设施某一处或多处的改变。加上心脏本身的肥大或心肌内膜的变化,对脉象的呈现就形成了变异,而血管的责任则只是帮助血液运行,所以构造简单。但是硬化和栓塞也是有的。明乎此,在讨论脉象种类时候,就必须以这种思想做主导,才是正确的。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其次是寸关尺三部的配属问题,由于它是中医诊断技术方面的独特成就,是从实践中长期体验总结出来的方法,不但能准确地说明疾病对内在脏腑生理改变的情况,而且还可以揭示出来,形成病理改变的程度。应该知道疾病的机体在脏腑由于一时性病理情况的反应,而脉象则是心与血管受脏腑病理影响显示出来的变化。当然仅以直接的脉象和脏腑关系方面作说明,在目前我们的知识范围尚难达到,可以完全相信,这样复杂的现象是通过一定的病理途径显示出来的。例如:心悸患者,左寸动数明显;久嗽则右寸细数;肝气不舒,左关沉滞;食欲欠佳,右关缓怠;腰腿疼痛,尺部见弦。事实证明,寸口脉象呈现六部单一时极少,这就说明在病理影响下应该是矛盾重重的现象。依脉诊病,也正是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做好辨证论治的过程,对不?大家认同不?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好了,时间关系,关于许氏公的脉学之论,我们明天早课再继续,今天的早课就到这里,一天一小时,每天都会进步,学习是日积充电的过程,急也不得,慢也不急,只需稳稳前行,感恩大家相伴。



307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1:18: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泰然居士 于 2020-2-16 11:19 编辑

2019925
周现强:
传统中医的"内丹术″[内源性药物的正负回馈于正态(正气)的自动化调控],激活了人体自身干细胞的自主修复作用,是治愈这么多疾病缠身的根本理论基础,只有站在"自然生态医学″的理念上,才能见到如此高端的疗效。

周现强:
传统中医学的理论自洽与秩序体系,来源于中华文化源流的秩序整合作为,也是"道物辨证法″(道中运物、物中载道、万物在道中不断守度的化生)的坚强后盾!拒绝了那些逻辑不通的怪论,是"物予道守度能通为用"的坚实基础,才能理顺当前中医学那些不成熟的恍兮惚兮的流弊,促使中医学走向概念界定与高端立论的指导方向。

周现强:
对于那些自始至终的徘徊在传统中医、现代医学、中西两医结合或相融而不能完满自洽与秩序的恍兮惚兮的医学,还处于摸索、又不能自洽和守度与守序的东西,只是处于低端的徘徊过程之中,不能高眺远瞩到"自然生态或系统医学″的妙处,希望同道们猛醒。

周现强:
传统中医的"内丹术″[内源性药物的正负回馈于正态(正气)的自动化调控],激活了人体自身干细胞的自主修复作用,是治愈这么多疾病缠身的根本理论基础。

      这个理论基础,是深入挖掘整理我国"丹道″和"得度″(无太过与无不及一一概率论一一"正气″的准确认知)文化与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的有机秩序序贯整合而成的,运用到临床中,具有运用之妙。

周现强:
只有把传统中医的博大精深之处,深入挖掘阐幽而出,运用"物予道守度以通为用″领会到位,一切临床难题就迎刃而解。
306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1:13:16 | 只看该作者
2019925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昨天我们讲的案例,大家还记得不?是关于哪方面疾病的?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好了,昨天我们讲了动脉硬化症,对吧,今天我们再看几则季节性高热,许公氏是如何分析辨证的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早课欣赏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先看第一个案例:
柴某某,男,6岁半。初诊日期:1984年8月5日。主诉:突发高烧两天,体温38℃逐渐加至40℃,咽痛、口不渴、咳嗽、痰粘难咯出、脘满欲吐、不思食、素嗜生冷、溲黄少、大便今日未行。诊查:舌胀苔薄湿腻,脉细弦滑数。
辨证:内外寒湿合邪,脾肺失于升宣。
治法:表里双解。
处方:公英15克、苍术10克、麻黄2克、元明粉6克(先冲服)。
二诊:服上方2剂后体温至37℃,大便仍未泄,舌尖红苔未变,脉滑数。咳嗽欲吐,治宜和胃导滞。方药:豆豉15克、白芷3克、前胡10克、生姜3片、元明粉10克(先冲服)。
三诊:药服2剂,虽服元明粉后仍是恶心但大便得泄,掌心犹热,体温正常,乃滞积亦动,舌苔薄腻,肠胃尚未泄净,故脉细滑少弦。治宜再予推化。处方:白芷6克、瓜蒌15克、胡黄连6克、当归6克。
四诊:上方服3剂后,咳嗽咯痰,恶心欲吐均除。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从这则医案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呢,辨证之当,处方之妙,用药之精?你看到了什么,大家一起说说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再看第二个医案:
郭某某,男,74岁。初诊日期:1984年8月5日。主诉:高烧体温38℃以上10余日,服多种中西药及注射退热剂,烧仍不退,咳嗽咯痰黄粘难出,胸痛,咽痛,口渴饮多,思凉饮,脘满闷,食纳少,溲短赤,大便秘结7日未行。诊查:面红目赤,舌暗红,舌苔满黄、厚腻,脉弦滑数有力。
辨证:肺胃素蕴实热,外感风邪。
治法:表里双解。
处方:公英30克、苍术12克、麻黄3克、生军12克。
二诊:药服2剂,汗出便泄,烧退至37℃,咳嗽明显减轻,胸脘满闷,面红赤均除。舌苔满腻,脉弦滑,仍宣散推化湿浊。
处方:瓜蒌30克、白芷10克、豆豉30克、熟军10克。
三诊:上药服3剂后,咳嗽,胸脘满闷均除。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第三个医案:
韩某某,女,4岁半。初诊日期:1984年8月9日。主诉:(患儿家长代述)10余天前突发高热,经内服西药及注射退热剂后,体温曾下降至37-38℃,半日后,体温又回升至40℃,呕吐不能进食,曾又服中西药烧仍不减,便秘、溲黄、倦怠。诊查:精神萎靡,烦躁不宁,舌湿腻,脉滑数。
辨证:湿浊中阻,外感风邪。
治法:化湿降浊,清热解毒。
处方:苍术10克、麻黄3克、公英10克、元明粉10克(先冲服)。
二诊:服上药一剂,得汗出,大便得泄,烧即退至36℃,舌苔薄白,脉转细滑,久病体弱,邪去而正未复,治宜改用和中。
药用:焦三仙各6克、藿香6克、白芷3克、甘草10克。
三诊:上方服4剂后,体温恢复正常。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这三个案例均属夏末秋初染疾,内蕴湿邪,外感风寒,属于表里合邪,以高热见症突出表现。经注射退热剂后,乃持续发热不退。三例均属表里合邪,病机亦相类似,故许氏均以苍术、麻黄疏散寒邪为主。不过因内蕴之邪有水湿、食滞、湿浊的不同,采用推降里邪之泄药也因人而异。许氏公对舌苔厚腻而大便干者用胡黄连或生军泄浊,舌苔湿腻兼见大便不爽者,用元明粉泄水祛湿。

许氏善察脉舌象,常于细微处见精萃。如他认为:舌湿脉滑为水湿停滞;舌红苔腻,脉弦滑为湿积化热;舌苔腻,脉滑弦为湿积等。季节性高热一病,具有发热突然和表里合邪为病的特点,治疗上虽应采取双解原则,但总以先降高热为要务。许氏采用“通、和、宣”双管齐下的治则,给我们治疗本病以启迪。

这是现在这个季节,大家可能都会面对的一类疾病,希望大家重视许氏公这些经验。用于临床之中。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这个季节性病案欣赏完,我们再接着看许氏公对于口疮这种疾病的辨证分析,希望也对大家有所启发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仍然先看病案:
例一:谢某某,男,40岁。初诊日期:1987年4月12日。主诉:患口腔溃疡8年,经常出现口腔粘膜及舌面多处溃烂,伴有全身困倦,身重。近月来口疮加重影响进食,经服多种中西药无效,口不渴,素嗜生冷茶酒,大便日一行,不爽。诊查:口内溃烂多块。口疮面偏白而湿,舌体胀,苔中根厚腻湿,脉沉滑。
辨证:寒湿伤脾,积湿滞肠。
治法:健脾化湿,推降积滞。
处方:苍术12克、麻黄6克、胡黄连12克、泽泻15克、当归12克、公英15克、生甘草15克。
二诊:服上药7剂后,口疮明显消退,能进食自如,大便泄出粘物量多,舌苔根部仍厚腻,脉滑稍弦。上方继服7剂,后经追访,口疮完全愈合。3年来仅因感冒来诊,口疮未复发。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看完后,我们再接着看第二个验案:
李某某,女,32岁。初诊日期:1986年4月20日。主诉:患口疮已5年,口疮反复发作,此伏彼起,终年不断,甚则影响进食,平素口渴思饮,素嗜酸、茶饮,大便干,尿浑色黄。诊查:口内有溃烂多处,疮面白腐边红,舌质红,苔满腻中厚,脉沉滑。
辨证:湿热蕴结,热重湿轻。
治法:推化湿热。
处方:胡黄连12克、莱菔子15克、公英30克、生甘草15克、当归15克、泽泻30克、苍术12克、麻黄6克。
二诊:药服6剂,大便得泄,口疮明显消退,烦热口渴诸症均减轻,舌苔较前退薄,仍湿腻,脉弦滑左滞。治以化湿导滞,方药:胡黄连12克、苍术12克、泽泻30克、公英15克、当归10克、生甘草15克。
三诊:服上药7剂,口疮基本消退,渴、热已除,舌苔薄腻,脉细滑。
处方:继服分清止淋丸5袋,早晚各服1/3袋,日服2次。后追访2年口疮未发作。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好了,看完后,我们总结一下:
对于口疮,大家可能都知道,它为常见病,可是一些总反复发作,不易根除成了人们最痛苦的事了,对不?

许氏公在70年的临床实践中,治疗了大量的顽固性、复发性口腔溃疡。通过临床切实观察到,口腔溃疡患者大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功能异常。追其原因,常见有素嗜茶酒或暴食生冷及嗜食辛辣、葱蒜等,久而久之,伤及脾胃运化功能,影响肺的宣发肃降,致使水道不通,津液不布,而使水液潴留于粘膜之下,造成粘膜水肿,加之说话等与牙齿的摩擦,导致口腔粘膜破裂,而形成口疮。同时患者不戒辛辣、暴饮暴食、茶酒生冷之嗜好,使水肿加重,造成口疮反复发作或长期不愈。

许氏治疗口疮,不但重视局部辨证,如口疮面的红与白、湿与腐,同时也重视全身症状及舌脉变化、平素偏嗜等均结合起来辨证,达到万无一失,辨证准确。在治疗上许氏采用利水、消肿为大法。方中苍术健脾燥湿,麻黄宣肺,一宣一散,共同达到通调水道的作用,泽泻利水以消除粘膜之水肿,公英清热解毒,清血分之湿热,胡黄连推荡肠胃之湿浊,辅当归、生甘草为缓解胡黄连引发之腹痛,又能补中,扶人之正气,待肿消水去,口疮即行愈合,平素再戒偏嗜之习,方能根除,防其复发。

这一临床心得,值得大家学习感悟,当然了也期待大家临床去应用,实践出真知,验证过的才能成为我们自己的,好了,一个小时的学习又该结束了,感恩大家相伴于每天早七点,感恩中医路上的伴行,祝大家工作愉快,幸福开心。




305
 楼主| 发表于 2020-2-16 11:10: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泰然居士 于 2020-2-16 11:15 编辑

2019924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昨天早课我们欣赏了许公岩老师治疗肺胀的一则验案,大家还记得不,今天我们接着看他的另一则医案,关于全身动脉硬化的一个验案,希望大家喜欢,同时继续从这些案例中走进许氏公的学术思想。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先看一下具体的病案情史,然后仍然是自个先在脑子里过一下,自己先分析一下,我们再公布答案。
孙某某,男,53岁。初诊时间:1977年7月22日。主诉:一年来四肢经常抽搐,以双上肢为重,抽时两手指痉挛不能张开,双下肢沉重,乏力且行走困难。腹部疼胀,有明显抽感,胃纳尚可,但食后打呃、嗳气,时有呕吐。大便溏而粘滞不爽,并有下坠感,口淡不渴,尿黄。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虽架双拐,走路亦须有人搀扶。曾经某医院治疗,诊为全身动脉硬化症,治疗后病情非但不见好转,且日渐加重,遂求许氏诊治。诊查:面容晦暗憔悴,目睛无神,步履艰难。舌淡暗胀,中嫩红,苔薄白满腻如水渍,唇色黧黑,脉右弦缓大,左弦缓,寸紧。
周现强:
传药不如传方,
传方不如传艺,
传艺不如传法,
传法不如传识,
传识不如传智,
传智不如传铭。
铭著正鎏天下!
:于先生"正名百姓。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这个病案能说明什么呢,大家说说看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我们来看许氏公是如何来辨证分析处方的:
许老辨证为:寒湿内结,脾肾阳衰。
治法:温阳驱湿。
处方:野党参60克、干姜30克、乌附片60克(先煎)、白芥子15克、桂枝15克、当归6克、槐米15克。
从这个病案和处方中,我们再观察,体悟许老的处方窍门和辨证思维。大家记住本月早课以及10月下旬我们的中医药线下交流活动和采药识药活动的重点内容就是这个——《你真的会处方吗》,从给植物看五官,到从许公岩的学术思想切入中医临床处方的奥秘,坚持前行,相信我们入门并不困难。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继续看二诊(7月29日):
上方服7剂。药后得汗,自觉精神略有好转,但仍感气短,两手抽搐、麻木及少腹抽紧,大便溏日二行,舌转暗淡湿腻,已不胀,脉弦滑,两寸紧亦消失。根据舌脉变化可知茶、酒、冷饮停积之甚。机体之阳气虽稍有恢复,终不敌邪。尤以沉寒下蛰于肾者难除,邪似已动,必加强机体之功能方可驱之使去。仍依前法,将附片改为川乌以加强温经散寒之力。
处方:干姜60克、生白芍30克、桂枝12克、甘草90克、制川乌21克(先煎)。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大家紧跟思维,开动大脑,方能环环入扣,走进许氏公的学术领域之中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再来看三诊变化(8月2日):
上方服4剂后,手抽有止时,食后打呃消失,纳加知饥。少腹仍感抽坠,大便不爽,尿频少。舌暗,苔满薄白,脉转弦滑有力。说明正邪抗争,此心脾之阳气已振,驱邪之力有增之象。奈寒邪过甚,以川乌与附子并用,另以宣肺之麻黄以复气化之通调,合白芥子驱浊,以加强下输之能。
处方:干姜45克、乌附片30克(先煎)、甘草90克、制川乌21克(先煎)、麻黄6克、白芥子30克。
大家注意方中该重则中,该轻则轻,轻重缓急,动静结合,万法由心,随心所欲之灵动性,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说许氏公是继仲景之后的另一代大家,可以说其学术与仲景并立,尤其其处方是继仲景之后绝学。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接着看四诊(8月23日):
上方服3周后,左半身已不抽,右上肢及少腹抽搐时间亦大大缩短,程度亦减轻,已弃拐自能行走,大便恢复日一行。但患者肩背发痒,此乃湿邪将尽,气阴犹虚,血脉难周之象。舌不紫,苔满白,此乃食纳虽加而化力尚未恢复。脉右滑弦为气弱,左细乃阴血不足。治应酸甘合化,加疏风祛湿舒络止痛之羌活、青风藤之类,另佐服活血主力丸以温散活络。处方:木瓜30克、甘草60克、生白芍18克、生芪60克、羌活12克、青风藤10克、活血主力丸两包,每次4丸,每日3次服。
三诊基本摸清病情,处方调整到位,所以守方不变,服用21剂。这就是一般临床上碰到杂症时,先轻后重,先少后多的原则。这是医患之间的一种探索探路——临床上称投石问路之策。
四诊沉寒已化, 所以加强舒筋通络之力,这个思路是相当的清淅,我们要好好体悟。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五诊(9月18日):
患者自觉右上肢及肩背、颈抽搐、串疼及右面部发痒均消除。饮食、二便均好转。舌苔薄白,左脉已起,右细滑稍弦,此机体之阳气仍虚。治宜益气温阳,着重温阳。处方:生芪45克、乌附片30克(先煎)、桂枝12克、制川乌15克(先煎)、细辛9克、生白芍24克。
通络之后,马上加强温阳益气,这是步步为营,步步逼进之表现,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实乃大家之风范。许氏公学术值得研究。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六诊(10月17日):
患者自觉抽筋之感至此方大见减轻,力加纳增,精神焕发,为治疗3个月来首见之佳象。口渴止,便有时再行。苔转满白,犹有水湿如渍。脉弦滑,左寸独动,乃心力犹有不足,亦属邪去正虚之象。治法改用补益气阴以敛心气仍兼利湿。
处方:五味子24克、甘草60克、泽泻18克、云茯苓30克、桔梗12克。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七诊(10月20日):
药服3剂,心气已安,左寸脉独动除,疗效已见,即须停服上方。舌犹如前,是湿邪尚在,脉见弦滑稍大,治宜益气养阴活络。
处方:生芪45克、木瓜60克、制川乌24克(先煎)、当归10克、桔梗10克、党参60克。
处方精简,量大效宏,重剂沉疴之思想尤见。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再接着往后看第八诊(12月12日):
到此患者手抽及背肩发痒症均消除,近月来食纳增,体力较前亦有恢复,舌紫暗苔薄白脉滑缓,治以健脾燥湿,调补肝肾。
处方:生芪30克、二芍各10克、桂枝10克、木瓜30克、苍术30克、当归24克、全蝎10克、桔梗10克、升麻10克。
这个处方中的全蝎,至此才出现,这说明什么,用药要用到时机上,在错误的时机里使用正确的药,也难以凑效,大家认同不?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继续看九诊情况,3月14日:
上方连服两个月,月余来药已服少,肩沉腹坠所存亦少,然稍发作即能自止,在便复纳佳的情况下,病情已接近全复。虽舌仍稍暗,苔薄湿,脉缓稍弦,此乃病后中阳尚未全健之象,所以日后应争取在生活上注意饮食调养之外,治疗以补气养肝作为断续辅助即可。处方:桔梗10克、升麻10克、生芪45克、木瓜15克。收尾
八诊药方巩固,故服药时间较长,九诊只做善后,故方用轻灵,这是很有玩味的地方,大家要注意这些细节。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好了,此病案共做了九诊八个月的时间诊疗,可算疗程较长,病情复杂的一个验案了。通过这几次复诊就诊记录,我们能学到什么,学会了什么,学懂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希望大家慢慢体味。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好了,最后我们再综观一下本案例的诊治过程吧。
患者系北京市外贸局职工,病发前两年出差至缅甸执行公务。当地天气炎热潮湿,而室内有空调冷气骤激发病。患者长期被寒湿之邪所侵袭,加之早年烟、酒、茶及厚味之嗜,已使脾胃功能受损,终致寒湿之邪内外夹击,使机体难于抵御而急剧发病。患者初诊时面色晦暗、唇色黧黑、脉弦缓大,可以了解其先由寒湿之邪内结不去,积湿渐伤于心肾之阳。据阳衰无能流畅气血的机理,毅然以参附汤法为主。初服一周,终以寒湿积滞过甚,虽舌脉略有好转,阳气不能即为充复,故形证的变化不显。遂将温肾之附片改为川乌以加大温散之力,增其驱寒之力。服后方有明显改善,尤其打呃消除,食加知饥,这就给治疗开辟出一条有利的途径。如是连续服25剂之多,患者除弃拐能自己行走外,面容神采亦基本恢复,故自觉身轻爽畅,是以久病得愈。
山西*医中子(郭振峰)186*****189:
还有在调养禁戒方面不免有大意之处,此案在长服辛燥之剂,虽未见明显阴伤,然气与阴之并伤,即此后注意之处。终以阳伤过甚,中气之复亦时见不给,是以又曾几次方中加入升补之味,直至10月底服药,方改间日一剂。依病情好转已接近痊愈的大好形势看来,病根亦将尽。末方即以补气养肝法为主,俾遂其生升之能,以竟全功。回顾本例治疗过程,8个月间在严格的辨证论治下,认定寒湿伤阳的机理,并不受中间出现的少数形证而更易大法。前后计用乌附片3684克,干姜315克,川乌2091克,如此辛温助阳药物共约7千克。非患者有如此毅力,方药再对证,恐亦难奏殊功。
这也是我常说的辨证精当,一定要咬紧青山不放松方会收功,否则意志不坚,改弦易辙,也常会以失败而告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6 13:13 , Processed in 0.05927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