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杏林童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仝小林:态靶辨治,克服中医短板,汇通中西医构建新医学!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22-6-18 09:01:20 | 只看该作者
          构建融古汇今、衷中融西的新型中医诊疗体系——
         在现代科技背景下,用科学语言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机理和疗效,重新认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中医药人必须思考的课题。
===========================================
          建立一个中西医融合的新医疗体系,是共识。
10
发表于 2022-6-18 08:10:45 | 只看该作者
      方态体系与态靶体系的区别?方态体系是由(方—证—病理状态—相对应的西医的诊断治疗方案)这个公式从临床的角度总结、推导出来的。而态靶体系是西医的疾病为基础,研究中药药理得出来疾病的特效成分 例如降压素之类的靶向治疗药品。

     态靶治疗,就是希望用一个方剂活或者提纯一种化学物质,针对西医的疾病标准,主要指标进行治疗。例如降压素,降脂素,青蒿素等等。这不符合中医的理论体系,把中医理论的辩证论治精神就去掉了。

9
发表于 2022-6-2 06:20:20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2-5-25 18:47
但另一方面,不同医生对于“证”的认识,往往是基于个人经验所作出的理解和判断,因而具有差异性和 ...

简直不可理喻
8
发表于 2022-5-26 07:38:16 | 只看该作者
        方剂君臣佐使具有严格的规定,并不是随随便便的几个中药拼凑的。
”明代何柏斋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可见“君臣佐使”的含义是经过不断补充而逐渐完善的。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必不可少的,其药味较少,药量根据药力相对较其他药大。臣药协助君药,以增强治疗作用。佐药是协助君药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和峻烈性,或为其反佐。使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证所在,或调和方中诸药作用。例如:《伤寒论》的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组成,主治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属风寒表实证。方中麻黄辛温解表,宣肺平喘,针对主证为君药;桂枝辛温解表,通达营卫,助麻黄峻发其汗为臣药;杏仁肃肺降气,助麻黄以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麻黄、桂枝峻烈发汗之性为使药。由于“君臣佐使”为封建政体名称,现多改称“主辅佐使”或“主辅佐引”。
7
发表于 2022-5-25 19:30:05 | 只看该作者
以高血压病为例,有一类高血压患者脸红、手红、眼红、便干、口干,中医辨证(态)为肝火炽盛。治疗时,泻肝火即为调态之治,降血压即为打靶之治。选择什么中药既调态又打靶呢?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发现清热泻火类中药黄芩、夏枯草、钩藤等,既可以降压,又可以清泻肝火,这就是针对该类患者的“态靶”同调药。


一一此案例中,高血压应当属于什么靶?病靶?症靶?标靶?另,高血压与肝火炽盛的本质关联是什么?是相兼相并(可以降压,又可以清泻肝火),还是互为因果(或标本),相互转化?
6
发表于 2022-5-25 19:14:4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治病讲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擅长“调态”,即从宏观入手,通过取类比象、司外揣内等方法,判断疾病的状态。进而用药物之偏性调整机体之偏态,改善疾病发生发展的内环境,充分调动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最后是“态”强而“靶”弱。“态”即传统中医的“调态”理念,“靶”分“病靶”“症靶”和“标靶”。“病靶”指直接针对疾病本身的治疗,“症靶”指针对症状或体征的治疗,“标靶”则指针对现代医学理化指标的治疗。对于“症靶”来说,中医传统文献,包括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皆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内容。而“标靶”是现代中医的短板,比如什么药能降转氨酶,什么药能降尿蛋白,什么药能降肌酐,什么药能降压、降糖、降尿酸等,古人没有研究过,也没有记载,因而“标靶”是当代中医必须直面的问题。

……提出基于宏观态(证)与微观靶相结合的“态靶结合”用药模式



一一作者所谓的态靶结合,态即是证,换了个名称。同时,作者对态(证)内涵的认识:疾病的状态。后面又出现了三个靶:病靶(直接针对疾病本身的治疗)、症靶、标靶。不知态(证)与"病靶"是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一个是"疾病的状态",一个是"疾病本身"?"疾病的状态"与"疾病本身"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5
发表于 2022-5-25 18:47:35 | 只看该作者
        但另一方面,不同医生对于“证”的认识,往往是基于个人经验所作出的理解和判断,因而具有差异性和模糊性,这导致中医的疗效难以稳定、无法固化,诊疗经验不易传承。
         如何有机融合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如何融合“宏观”与“微观”,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
         “态靶辨治”体系覆盖中医的“诊断、用药、剂量”三个核心环节,融汇了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中药量效关系研究等新颖思路,使中西医的特色优势得以互补。目前,其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多发病领域已经获得验证。以高血压病为例,有一类高血压患者脸红、手红、眼红、便干、口干,中医辨证(态)为肝火炽盛。治疗时,泻肝火即为调态之治,降血压即为打靶之治。选择什么中药既调态又打靶呢?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发现清热泻火类中药黄芩、夏枯草、钩藤等,既可以降压,又可以清泻肝火,这就是针对该类患者的“态靶”同调药。
          二为用药之创新,提出基于宏观态(证)与微观靶相结合的“态靶结合”用药模式,将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回归到临床中,使得中医在降糖、降压、调脂、降尿酸、降尿蛋白、降肌酐、降转氨酶等一系列指标上取得突破。
======================================
       使得中医在降糖、降压、调脂、降尿酸、降尿蛋白、降肌酐、降转氨酶等一系列指标上取得突破。简而言之,在中药里制造出:降糖素、降压素、调脂素、降尿酸素、降尿蛋白素、降肌酐素、降转氨酶素等等,如同:青蒿素、黄连素、麻黄素等等一样。无需辨证论治了!
           这种思维方式的根子在于:不同医生对于“证”的认识,往往是基于个人经验所作出的理解和判断,因而具有差异性和模糊性。在仝小林这些中西医结合派的院士头脑里,“证”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实际上是他们根本没有认真学习伤寒杂病论与温病条辨的中医临床经典著作!热实结胸证,在《伤寒论》里,概念是非常明确的、确切的:病因、病机、前因后果、鉴别诊断、方剂及其加减变化,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温病条辨》中白虎汤,有四条禁忌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到底,这些院士们对于中医没有自信。




点评

简直不可理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6-2 06:20
4
发表于 2022-5-25 18:1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2-5-25 10:50 编辑

……总之,“态靶辨治”是一种融古汇今、衷中融西的新型中医诊疗体系,其在中医逻辑上是自洽的,符合传统中医的理念,同时融合了现代医学在认识和诊疗疾病方面的优势。因此,该模式充分体现了中西医汇通之“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的原则,是中西医融合的未来发展之路。


一一自成体系,自圆其说,自说自话。

点评

“态”状态是模糊(生物)医学,“靶”(现代病因病理)是理化数的精准医学,两者的思维 理论和操作体系完全不同,且不相容,临床实践的具体內容和领域,各有侧重和盲区。这正是中医与西医长久並立,互相不能取代...  发表于 2022-5-30 14:10
3
 楼主| 发表于 2022-5-25 18:00:44 | 只看该作者
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只知道近年来西医有靶向治疗的先进技术,未见有精准打靶之说。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也就是靶标,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蛋白分子,也可以是基因片段,设计出的相应的靶向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性选择致癌位点,通过干扰癌症生长、发展和传播,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相比较于化疗,靶向治疗能够更加精准的消灭肿瘤,作用时间持久,副作用更小,已经成为肿瘤治疗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可见靶向治疗是分子水平上的新技术,这一先进治疗方法主要是用于癌症的精准治疗,并不是用于常见病、普通病的治疗。常见病、普通病的靶点在哪里、西医怎么确定?中医怎么去辨靶?

点评

癌症专业梁利民搏士说:“靶向”治疗实践不怎么样。  发表于 2022-5-30 13:52
2
 楼主| 发表于 2022-5-25 17:5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22-5-25 10:09 编辑

什么叫中医整体“调态”?出自中医学哪部经典?哪本教材?
什么叫西医精准”打靶“?靶是什么?精准打靶适用于什么疾病?
近年只闻西医有靶向治疗癌症,尚未见到打靶之说!
提出的概念虽然标新立异,意欲创新,但却大有滥用词语,概念不清之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2 23:04 , Processed in 0.0786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