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医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什么是“精”及“先天之精”

[复制链接]
14
发表于 2018-9-30 16:5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30 17:00 编辑

          医源先生说:       先天之精的定位,有好几个层位的,处于不同的时代、或不同生命对应的就不同,以人为界,受精卵就是先天之精。若打破受精卵,即以受精卵为界,则精子与卵子又各有自己的先天之气、先天之精的!
————————————————————————————————————————
              1、不管怎么说,医源先生认可“以人为界,受精卵就是先天之精。”就是对我的观点的认可和有力支持。反映了医源先生的理解能力是很强的。
       2、精子、卵子是父母代的先天之精(多种细胞之中生殖细胞)的产物,它与普通的细胞有所不同。

13
发表于 2018-9-30 16:44: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30 17:15 编辑

医源 发表于 2018-9-30 01:04
锡民先生的破解有点简单,并且很不严谨。如果说第一个发现并说出“受精卵”是“先天 ...

锡民先生的破解有点简单,并且很不严谨。如果说第一个发现并说出“受精卵”是“先天之精”就是破解,如果第一个提出,也不无不可,但这种破解确实有点急功近利了。
       说先生不严谨,是“受精卵是先天之精”这句话中,应该加一个“从受精卵变成一个正常生命”这样一个范围,则受精卵对于其发育成生命而言是正确的!如果不加这个,则精子、卵子也是细胞,也是生命,它们的先天之精又是什么?依次前推,若能推到中医的气为终点,你才能发现真正的“先天之精”是什么?这才是真正的破解。先生截取了这一小段,就谓之破解,确实有点急于显摆了。如果顺着医源所提的思路,你不但会发现“先天之精”的真正面目,并且会明白“先天之气”的来由。
————————————————————————————————————————————
              谢谢医源先生的提醒。
       不过,医源先生多虑了,先生想到了地方,都已完成发表过了。也不是急功近利,而是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对此,我要解释两点:
      1、我说的破解,并不只是先生理解的“受精卵就是先天之精”这么简单,要比医源先生所说的“从受精卵变成一个正常生命”这段话更为全面。
      我破解的完整意思是,“先天之精是指受精卵及其分化出来的胚期所有细胞、胎儿期一身的所有细胞,以及出生后人体一身所有器官组织的细胞;元气就是人体一身所有器官组织细胞的整体功能”。
也就是说,从《内经》中推导出,三段经文中的“精”就是指现代医学中的“受精卵”,但还有下文:受精卵是先天之精,由受精卵分化而来的胚胎及出生后的一身细胞都是先天之精。受精卵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不能说“从受精卵变成一个正常生命”;甚至每一个细胞也同样都是一个生命体。人体是由无数个细胞生命体共同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多层次、多系统的复杂生命体,所以说,细胞又是构成人体生命的一个基本单位。
      2、受精卵来源于父母的精子、卵子。但必须分清,精子、卵子是父母代的生殖之精,而受精卵则是子代的先天之精。
      3、先天之精与生殖之精的关系。生殖之精包括男人的精子和女人的卵子,精子是由男性生殖腺睾丸中的精原细胞经过转化、减数分裂而最终形成的,简述即: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精子细胞——精子。很显然,精子是生殖细胞的产物,也就是先天之精的产物,实际上相当于半个细胞。卵子的发生,是指从胚胎发育早期开始,经过胚胎期、出生、直至性成熟才完成的由原始生殖细胞形成到卵原细胞(oogonia),再由卵原细胞形成成熟卵细胞的过程(过程省略)。
      由此可知,精子、卵子都是父母代(成人)的生殖细胞分裂转化而来的,而生殖细胞是人体多种细胞的一种,所以,生殖细胞也是先天之精中的一部分。但是,精子、卵子已不再是普通的细胞(先天之精),而是先天之精转化、分裂而来的“种子”。特别是精子就不是完整的双倍体细胞,而是单位体的半个细胞。所以,精子、卵子不适合再称为先天之精,单列为“生殖之精”更为准确。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称为生殖之精。拙著中指出:“先天之精是指受精卵及其分化出来的胚期所有细胞、胎儿期一身的所有细胞,以及出生后人体一身所有器官组织的细胞;元气就是人体一身所有器官组织细胞的整体功能”。生殖之精是“先天之精”之中的生殖细胞转化、分裂而来的产物“种子”。
        
       见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72962&extra=&page=7
       (王锡民破解先后天之精系列讲座之一 ——《内经》“人始生先成精”的“精”就是受精卵
12
发表于 2018-9-30 16:26: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30 08:29 编辑
dffaaoo 发表于 2018-9-30 08:09
是属于更微观的,没有至尽……这个就涉及到现在的物理层面了。

中医基础理论里的精,研究对象是人的生理活动部分,属于生理生化学的内容,与物理学、哲学无直接关联。
11
发表于 2018-9-30 10:57: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30 02:59 编辑

不然你定义一个精,他定义一个精,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各定义一个精,大家讨论了半天,议的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一个对象,一个事物~
10
发表于 2018-9-30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30 02:49 编辑
医源 发表于 2018-9-30 02:25
这是本人根据古人之意将“精”定义出来。《道经》有云“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这里的精,也可 ...

这是本人根据古人之意将“精”定义出来。

一一理论体系中的概念,如果内涵规定明确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自洽,没有矛盾,就不能随意变动。如果认为概念有问题,逻辑不能自洽,可以专门讨论修正之,以达成新的共识。只有在有共识的概念基础上,才可以深入讨论理论中的其它问题。
9
 楼主| 发表于 2018-9-30 10:25: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医源 于 2018-9-30 02:30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9-29 22:08
什么是精?凡是在天地规律中生成的物质,均为“精”。精,含有高能物质的总称。先天之精,就是在某个形态结 ...



      这是本人根据古人之意将“精”定义出来。《道经》有云“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这里的精,也可以指整体的生命,但详细理解,又是整体中的核心。就如人构成了社会,但引领社会前进的就是集团首脑。即形中之形谓之精。
      这句话似乎矛盾,其实不矛盾,因为对立面在变化。当注意整个环境时,环境中的生命就是高能物质聚合而成,故谓之精;在论形体之中对比时,就又有了高下,可以说精中之精,或形中之精;社会中的精英,思维缩到自身时,又有了精的定位。
      中医思维不受空间限制,只要理通,就可以互相借鉴,或互喻,但读的人要明白古人说的是哪个层位。但很多人没有掌握,因此就出现了好多疑问,因为解读的人知会以人来解读。

点评

你学过精气神呢?你是哪个门派的师父教的?  发表于 2018-10-9 22:01
不存在  发表于 2018-10-9 22:00
8
发表于 2018-9-30 08:38:50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9-30 07:13
精子、卵子……拿到西医理论中没有任何意义。反之亦然,精拿到西医理论中也没有任何意义。

西医对此采取“拿来主义”,方法最简单,然而实用价值、正确率最低。
7
发表于 2018-9-30 07:58:1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大家对先天之精的本质一时难以理解,也可以换个角度入手,比方说,可以先把后天之精的本质弄清楚,弄精确。后天之精的概念要简单容易些。
6
发表于 2018-9-30 07:5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9-29 23:54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9-29 23:09
既然大家讨论到了这个深度,我就谈谈个人的看法。
     1    首先要把中医的精的概念搞清楚。中医发展 ...

无论你把精说成是精子、受精卵、、胚胎、基因……,都不可能与西医的细胞、组织、胚胎三胚层……等等概念一一准确衔接。

一一不一定能精确衔接,大致的衔接是可以做到的。科学概念,是对事物客观存在与客观规律的概括与理解,总是对应着某种客观的存在,不是虚无。
5
发表于 2018-9-30 07:44:3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9-29 23:09
既然大家讨论到了这个深度,我就谈谈个人的看法。
     1    首先要把中医的精的概念搞清楚。中医发展 ...

中医的精,不仅仅包含了精子、卵子、受精卵、胚胎……而且还包含着由精子卵子结合……直到胎儿出生的这个过程以及整个过程的机理、调控、甚至于外界环境对于生殖过程影响(天人合一)。

一一这是生殖之精,狭义之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7 04:15 , Processed in 0.11389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