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童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二个病案:吞咽时食物涌进后鼻腔,欢迎朋友们讨论

[复制链接]
105
发表于 2019-2-14 19:3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2-14 23:45 编辑

保肠散,主治湿热泄泻。湿热下迫
104
发表于 2019-2-14 19:28:33 | 只看该作者
103
发表于 2019-2-14 18:31:40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9-2-14 18:14
用什么药方都现成,?

中药各有何用途早有人总结,难道是你总结的,中医各种书籍是你编写的?没现成的,你倒可以用用别人都不认识的药,只有你认识的药,可惜啊,没见你用你独创的药。
若能用上你的小分子酶也是可以,若你的小分酶是别人都未发现的物质,才算你独创了
102
发表于 2019-2-14 18:14:53 | 只看该作者
用什么药方都现成,?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9-2-14 18:03:5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2-13 23:35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因食管神经肌肉运动功能障碍,下段食管括约肌呈失驰缓状态,食物无法顺利通过, ...

谢谢李先生解释!我对本案的诊治过程己发在86楼,请指正!
100
发表于 2019-2-14 17:07:56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9-2-14 16:47
肺阴虚,渴,麦冬,石斛

口干咽干
99
发表于 2019-2-14 17:06:49 | 只看该作者
心下微痞,半夏
98
发表于 2019-2-14 17:05:54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9-2-14 17:05
平素常嗳气,心下微痞,

胸脘痞闷,------------------半夏 前胡满瓜蒌 结胸,胸痹 天南星 胀闷
97
发表于 2019-2-14 17:05:18 | 只看该作者
平素常嗳气,心下微痞,
96
发表于 2019-2-14 17:0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2-14 23:39 编辑

内热也叫内火,中医证名。又称为“火热内生”。指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宜辨虚实。常见症状为胸中烦热,午后潮热,五心发热,口苦,溲赤等。有阳虚和阴虚之分,如《明医杂著》卷一记述:“内伤发热,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乃阳虚也,故其脉大而无力,属肺脾;阴虚发热,是阴血自伤不能制火,阳气升腾而为内热,乃阳旺也,故其脉数而无力,属心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8 07:43 , Processed in 0.0506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