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代肖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09-10-20 16:08:2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好像还有些医案啊
15
发表于 2009-10-19 18:26: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案7:慢性胃炎伴失眠
马某,女,47岁,威县时庄村人,1997年6月2日初诊。
心下胀满疼痛伴右肋下胀满10余日。时感喘半截气(呼吸费力的一种自觉表现,即自觉呼吸不到位),眼涩、口苦、失眠、似有低热。在家输液7天无效。有老胃病史,曾诊为浅表性胃炎或胃窦炎。体型中等,神可,脉弦滑,舌红苔白润腐厚。上腹振水声明显,血压130~110/80~60mmHg。
处理如下:
柴胡12黄芩12半夏10党参15当归10陈皮10茯苓15竹茹10生大黄6茵陈15川朴8三仙各10。常规水煎可日进2剂。
  奋乃静片2mg晚1次;安定片5mg晚1次
  6月4日再诊:睡眠好,呼吸好转,脉象略如前,舌苔黄厚,血压120/85mmHg。
  加服成药补中益气丸9克日2次,疏肝健胃脘6克日2次。
  6月23日三诊:服上方曾经大好,近日反复略如前。脉象细弱,舌暗红,苔白厚粘。血压100/80mmHg。处理如6月4日方。
  6月27日四诊:诸证悉退,血压120/80mmHg。
按:患者有老胃病,胃潴留,有中气不足,但目前的关键环节是严重失眠,不管它是因是果,不解决严重失眠,其它症状均难缓解。浅见以为,患者的老胃病就是恶性精神刺激导致的,睡眠不佳是情志过度导致慢性胃炎的关键环节。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8 09:43: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案6:精神病遗留慢性胃炎
孟某之妻,61岁,威县大寨人,1987年3月3日初诊。
原有精神病,经治好转。近14个月来,经常上腹痛,诊为胃下垂并慢性胃炎,中西医久治不效。患者无烧心吞酸,无呕吐,可进食。身体消瘦,神情烦躁,脉滑,舌大苔略黄。
处理如下:
党参12g、黄芪15g、柴胡5g、升麻3g、干姜3g、香附10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桂枝15g、三棱5g、文术5g、川朴5g、枳实5g。常规水煎日一剂。
甲氰咪胍片0.2g日3次
香砂养胃丸6克日2次;补中益气丸9克日2次
3月5日再诊:腹痛基本缓解,觉饿,但心烦意乱。仍守上方。
3月7日3诊:补充病史说初病由于过劳,近日心乱失眠,脉滑舌大苔黄而厚。查胃潴留明显。原方加奋乃静每晚2片(4mg)。
按:患者没有再诊。但患者的表现显然不支持消化性溃疡,而且精神异常没有完全缓解。“胃下垂”和胃潴留都是慢性胃炎胃排空受阻的结果。慢性胃炎则是长期情志过度的结果。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7 16:16:0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案5:生气致慢性胃炎
  
  李某,男,47岁,威县西街人,2003年6月2日初诊。
  上年春天因生气发病,一年多来一直上腹不适,食少纳差,夜间早醒。上年中秋节前后,在邢台地区医院做胃镜诊为糜烂性胃炎。多方治疗无效。体型中等,精神倦怠。脉弦滑,舌淡苔白水滑。血压130/80mmHg。
  处理如下:
  陈皮10g、茯苓10g、半夏8g、桂枝15g、苍术8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8g、香附8g、党参10g、黄芪15g、三仙各10g、甘草5g、生姜15g。常规水煎日一剂。
  逍遥丸6克日2次;香砂养胃丸6克日2次
  安定片5mg,奋乃静片2mg睡前服
  6月6日再诊:病小好,脉无弦象,但略数。舌象略如前。仍守上方。
  6月11日三诊:病情大好,脉象接近正常,舌苔白略厚。处理如前。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19:03:2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案4:生气引起慢性胃炎
田某,女,40岁,威县五马坊村人,2006年6月6日初诊。
上腹胀满、轻度疼痛、饮食锐减20多天。输液8天,完全无效。近来常感心慌。两次去县医院就诊,曾做B超、胃镜、肝功等检查化验。诊为胃窦炎、胆囊壁增厚。患者体瘦,精神淡漠,脉滑而弱,舌苔白厚腻。睡眠不佳,二便可。患者和陪同就诊的丈夫都承认,生气后不久即发病。
处理如下:
柴胡5g、当归10g、白芍15g、苍术5g、茯苓10g、川芎6g、香附10g、川朴6g、枳实6g、陈皮10g、连翘5g、三仙各10g、茵陈10g、甘草3g。常规水煎日一剂。
逍遥丸6克日2次
大黄苏打片2片日2次
奋乃静片2mg、安定片2.5mg睡前服
按:病史20多天,可以诊为慢性胃炎。
6月11日再诊:上腹饱胀和疼痛大好,食欲仍不佳。脉有弱象,舌苔退去大半,但中心略厚而黄。今日补充说:生气因为婆媳之间对一件事看法不一。因为丈夫不善解劝,曾经多次“休克”(按:应是歇斯底里发作)。近来再无“休克”,也不再心慌。处理如前。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12:55: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案3:生气致慢性胃炎
  
刘某,男,50岁,威县大宁村人,2006年5月8日初诊。
  上腹不适一年,一直未间断治疗,从无明显效果。曾做胃镜诊为慢性胃炎。不适非疼、非胀,难以描述。近一个月来食欲锐减。其人精神淡漠,面色萎黄。脉象细弱,舌淡嫩无苔。问发病前有无精神刺激,患者犹豫。陪同就诊的妻子立即肯定说:就是生气之后发病的。
  处理如下:
  陈皮10g、茯苓10g、半夏8g、香附10g、川芎8g、党参10g、黄芪15g、桂枝20g、柴胡3g、当归10g、白芍10g、川朴5g、枳实5g、三仙各10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剂。
  逍遥丸、香砂养胃丸各6克日2次
  多酶片3片日3次
  嘱咐患者的妻子设法缓解其不良心态。
5月15日再诊:病情大好,处理如前以巩固疗效。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09:24:1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案2:生气致慢性胃炎
  
李某,女,36岁,威县沙河辛村人,2005年6月13日初诊。
  2月前做胃镜诊为胃炎,经治好转。近来又食少、噫气、乏力、心慌并睡眠不好。上年曾有类似发作。患者承认发病与生气有关。正在服用丽珠得乐、吗丁啉等,无明显疗效。体型中等,面色略见晦暗。脉象大致正常,舌质淡嫩,中心多裂纹。
  处方如下:
  陈皮10g、茯苓10g、半夏8g、香附8g、苍术10g、桂枝20g、川芎8g、三仙各10g、五味子8g、党参10g、黄芪10g、当归10g、白芍15g、乌药8g、厚朴6g、甘草5g、龙骨粉10g、生姜20g。常规水煎日一剂。
  8月25日再诊:服上方后即大好,近日似欲反复,以上腹隐痛和轻度饱满为主。脉舌象略如前。仍守上方。
  9月19日3诊:服上方后即好,近日有轻微反复。上方加多酶片3片日3次。
  10月10日4诊:缓解后又略反复。目前以隐痛为主。他医曾给以庆大霉素口服,无效。脉舌象略如前。患者称,反复与心情急躁有关。又担心变成癌症——这又是一种恶性心理状态。于是,耐心解释。用药如前。
  患者和家属都说上方很灵,每次都是一服即效。但是,病情却多次反复。根本原因还是没有解决不良精神因素。据我观察,患者的心理环境比较好。她的丈夫是个明白人,也很能干,家庭经济条件也比较好。这就是为什么,她的病相当轻。
  2006年12月7日再诊:近来两乳攻胀伴左臂攻沉。已做B超和颈椎片,无异常。服乳消灵、芬必得无效。
   妇女受恶性精神刺激,也很常见乳房和腋下憋胀不适,有时向上肢放射。患者问我是什么病,我说是“气儿”。这时她才告诉我来看过胃炎,而且说没有再犯。于是查出上述记录。联系上述病史,她的病就是气滞无疑。
  一般情况比上年好,脉象大体正常,舌质梢嫩,已无裂纹。处理如下:
  柴胡6g、当归10g、白芍15g、白术5g、苍术5g、茯苓10g、川芎8g、香附8g、川朴6g、党参10g、五味子10g、桂枝15g、三仙各10g、甘草4g。常规水煎日一剂。
  数月后患者再诊,称服上方一剂即效。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6:36:0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讨论:患者是门人带来的,故处方之后当着病人与门人讨论此病。
先问门人患者的诊断。
答:有多次胃镜检查结果,目前仍以食少饱胀为主,应该是“慢性胃炎”。
再问按西医方法当如何治疗。
答:目前市场上治胃的药物种类甚多。患者曾经和正在服用的有:三九胃泰、快胃片、胃友、胃必治、吗丁啉、丽珠得乐、庆大霉素、摩络丹等等。似乎应该有效,不知何以无效。
再问患者为什么患此病。
答:不很清楚。
于是我说:此病十分之九因为“生气”(即严重恶性精神刺激)发病。患者的病不应该从上年才开始。
这时,患者应声说:“对啦!五年前,生了一场大气,病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到处看,看不好,以为得了癌症呢!害怕得不得了!”我接着说:总之,此病因情志过度而起,必然会因为新的恶性心理刺激加重。无论中西医治疗,不祛除病因,病情自然不可能根本好转。不惟不能好转,治疗不当,往往加重。现在的情况就有部分是治疗不当的结果。
门人问:生气为什么会发生慢性胃炎呢?
答:按中医理论,情志过度损伤五脏,但机会不是均等的。其中,肝郁、气滞最常见。故常见西医所谓慢性胃炎。按西医理论,凡精神刺激较为严重,首先造成中枢紊乱,大多会影响睡眠。故凡心因性疾病,多半从影响睡眠引起。换言之,生气之后,睡眠基本正常,一般不会发病,发病也很轻。这种情况,或者因为患者的脾气不容易真生气,或者已经得到宣泄。总之,严重心因疾病,首先造成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睡眠是判断有无此种紊乱的主要依据。正常人严重睡眠不足,必有各种严重不适。心因病患者的不适,最初与常人偶尔因故严重睡眠不足没有大区别,只是由于时间较长,后来会表现为某一系统或脏器紊乱为主。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消化系统,特别是“胃”。此外,在妇女还很常见月经紊乱,乳房憋胀不适等。高血压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也是恶性精神刺激。但须知,任何系统和脏器都可以受损。所以,保证睡眠对此病非常重要,必要时可以使用强镇静药。
门人问:如何去除病因呢?
答:自然是要进行心理治疗。首先是告知患者此病因“生气”所致,不要担心它会变成癌瘤。要想病好,首先是不再生气,而且不要认为病情后果严重。若有家属陪同就诊,说明病因,一般能够得到他们的配合——患者生活在他们之中而且利害相关。医生说话最管事的是:肯定不是不治之症,也不是严重疾病。这样患者就逐渐获得信心。有时立即表现乐观,病情迅速缓解。“生气”的具体原因人人不同,但都造成严重而长期的愤怒、焦虑、恐惧、紧张、忧愁或绝望等是一样的。医生不能直接介入病人的生活,但要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不愿意倾诉时不要勉强),而后给以同情、安慰和解释。
门人又问:生气不是也可以诱发癌瘤吗?
答:生气确可诱发癌瘤,不过,这个患者目前肯定不怀疑癌瘤。
按:即便是癌瘤,也要保护患者,一般不能仓促直言相告。据我30多年经验,性情旷达,视死如归,听到癌瘤诊断而反应积极者几乎没有一例。
门人又问:除了心理治疗和镇静药之外,如何进行其它药物治疗呢?
答:此病的早期,最常见两型。即肝气郁滞型和肝胃不和型。故应采取疏肝理气和疏肝健胃法。时间稍久,比如一两个月之后,必然兼虚。道理很明显,进食和睡眠长期不好,怎么能不虚呢!目前这个病人,一眼望去就是一派虚象。其面色苍白,舌质淡白,故又有寒象,自应治以补气健脾温胃法。切记不可使用苦寒、破气药,包括一切有胃肠反应的西药,如各种抗菌素,止疼药等。吗丁啉、西沙必利等近年发明的胃肠动力药,作用略同理气、行气中药,均有破气作用。吗丁啉即便有效,也要中病即止。西沙必利则完全不宜使用。西医无补气法,久用吗丁啉等必然破气。其表现是:“胃病”不好,反而加重,特别是越来越乏力。
对于慢性胃炎,有两种西药是有利无弊的,即多酶片和食母生。单用它们不可能治好此病,但作为辅助药物是最佳选择。
  以上是当着病人讨论的。由于此前没有询问患者是否有过严重恶性精神刺激(故乡群众通称“生气儿”或“着事儿”),病人听到上面的话,自然对我很相信。不过要记住,医生的目的不是获得患者的一时信任。真正的信任必须是持久的,即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这种信任,首先是使病人获得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紧张的情绪立即放松。
  8月12日再诊:食欲好转,但不能多食,仍不能进食馒头。脉象仍见沉细,已无弦象。舌上裂纹消失,舌质接近正常,舌苔略长。
仍守上方,并嘱注意节劳——过劳每使病情加重。
  此次患者补充说:前年秋天在威县县医院诊断为胆道结石,院方介绍她去邢台市人民医院住院。住了几天,做过多项检查,说她的病不是胆道结石,让她出院了。市人民医院否定胆道结石是正确的,但是,让出院却引起患者误解——以为是不治之症。于是,出院不久,患者精神崩溃。将近半年时间精神恍惚,食少不睡,痛苦莫名。曾经长期输液支持,同时做按摩等治疗,渐渐精神好转。可见,医生否定某种诊断时,也要详细解释。
  又,凡利胆药,无不苦寒,患者的寒象,应该和服用利胆药有关,因为利胆药一般不会只服几次。
  2006年3月16日3诊:上年就诊两次即大好,可正常进食,甚且食量超过常人。近10日来,因为不慎强食旧病欲复发,但比上年轻。服用丽珠得乐无效。脉稍弱,舌苔白。仍守上方。
  3月25日4诊:病情缓解。
  患者又曾两次就诊,均一诊即效,不再记述。但应该说明,此类患者想2、3次就彻底治愈是不可能的。该患者两次就诊即大好,却停止治疗,其中有各种原因。主要原因大概有二。一是病久不愈,长期治疗花费很多,经济上会有些困难——尽管在我这儿的花费是微不足道的。二是病大好时恰逢摘棉季节,患者不但停止了治疗,还勉力劳动,没有短时间内严重复发就不错了。故虽然已经嘱咐患者要节劳,却未能做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2 20:37: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验案】
  
案1:生气致慢性胃炎
  
吴某,女,37岁,威县固献村人,2005年9月7日初诊。
  患者面色苍白,严重消瘦,两肩耸起,瘦削的脸上,眼睛显得特别大。这是患者给我的第一眼印象。好在精神尚可,面色不是毫无生机,否则就是恶病质了。问其病史,自称近十四个月来只能进流食,而且每餐不能超过一小碗。即便如此,仍然经常感到上腹烧灼感,但不反酸。若稍微多食,甚至多饮几口水,立即严重饱胀不适。在省市县医院多次做胃镜,曾经诊为糜烂性或浅表性胃炎,还曾诊为胆道结石等,故多方求治。曾经两次住院治疗,服用中西药物不计其数,不但无效,多数反而使病情加重。患者极其焦虑,自以为不治——患了癌症。曾经数月严重精神异常。已经花费二万余元,所服中药最贵每付30元,大多无效,甚或加重,故常常服用2、3剂就将其余丢掉。曾购买“防癌抗癌药”,一次花费上千元,毫无疗效。
  脉象沉细而弦,舌淡多裂,苔长。
处方如下:
  陈皮10g、当归10g、白芍10g、茯苓10g、半夏8g、苍术5g、白术5g、党参10g、黄芪12g、川芎10g、桂枝20g、香附6g、厚朴6g、甘草5g、三仙各10g、生姜20g。常规水煎日一付。
  香砂养胃丸6克日2次;人参健脾丸12克日2次
  多酶片3片日3次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2 16:29: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概说】
近年来,慢性胃炎的诊断很常见。医家每用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口服治疗,似乎胃炎就是感染所致。此种理解完全是错误的。
  今可一言以蔽之:目前的慢性胃炎,十九以上是恶性精神刺激或情志过度所致。故严格说来,多数慢性胃炎的诊断并不准确。患者的食少、饱胀等不过是神经调节紊乱之一。胃粘膜的变化则是纤维内窥镜发明后,容易看到的。
或问:近年西医认为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研究者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尊见与主流医界的看法完全相背,不是很难让医界接受吗?
  答:理性和经验都告诉我,HP不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详说请看“消化性溃疡”。至于慢性胃炎,和HP感染的关系就更小。抗感染是西医最擅长的手段。假如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抗HP感染的药物(先锋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羟苄青霉素和四环素等),对慢性胃炎就应该速效。那样,众多曾经上市和目前正在流通的“胃药”就几乎都应该淘汰。下文所举病案的治疗也就毫无根据。显然情况不是这样。慢性胃炎没有因为HP的发现迅速减少(而是更多),使用抗HP感染的药物大多会加重病情。
  再问:饮食不节、不洁等,不是可以发生急性胃炎进而变成慢性胃炎吗?
  答:是的。不过,在目前的生活条件下,饮食不洁发生的急性胃肠炎很少见,反复饮食不洁的情况更少见。故急性胃炎反复发作而变为慢性胃炎的病例很少见。饮食不节主要是过饥和过饱。过饥和过饱密切相关,即过饱一般是由于过饥。什么人会过饥呢?目前已经很少有人因为食物不足而过饥。不能按时进食的人,几乎都是因为工作或生活紧张。换言之,当代人的饮食不节,本质上还是精神因素引起。
  据我的经验,紧张还不是引起慢性胃炎的最常见的因素。最常见的是气恼、惊恐、郁闷、忧愁等。由此便可理解,为什么慢性胃炎比较难治而且容易复发。更要记住,治疗慢性胃炎不能单靠药物,也不能单单治胃。
  近年的广告中,鼓吹治胃病的“新药”大概种类最多了。有不少还是国外引进的。可惜没有一种提到需要配合心理治疗。今可断言,任何药物都不能包治慢性胃炎,我也没有见过一种效果很好的。
西医把慢性胃炎分成很多型,比如浅表性、肥厚性、糜烂性、萎缩性、胆汁返流性等等。随着纤维胃镜的普及,很多病人也知道上述术语。其实,即便单从西医角度看,此种分型对治疗也没有什么帮助。因为此类诊断没有说病因是什么,对病理的判断也不全面。
也许需要提及,西医认为萎缩性胃炎容易癌变,因而曾经是慢性胃炎的研究热点。很有一些关于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报告,还发明了一些“专治”此病的新药。可惜,有关研究均未强调此病的心理性病因。于是,所谓新药不可能有满意的疗效。
或再问:按照尊见,多数慢性胃炎不是应该视为“神经官能症”而归入“精神病”吗!
答:按上述拙见,自然是的。但是,不能由此认为,“慢性胃炎”不需要药物干预。更不是说,患者的胃完全没有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变化。中西医结合地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至少大多近期疗效相当好。问题是:中西医“专家”们,碰到这样的患者,无不在“胃”上找病因。他们治此病,就是一心通过药物纠正宏观的病理变化。
故有必要强调,医家对情志病的认识不能不如群众。
我的乡人有一句俗话:无气不生病。
这个气,就是生气。慢性胃炎主要是生气导致的。生气一般指恼怒。故群众称不好生气的人为“没气没恼”。不过,群众也把“生气”的含义泛化——包括一切恶性精神刺激。有时又称为“着事儿”——碰到不愉快的事儿。群众不但知道生气使人病,而且认为这种病比头痛脑热后果严重,因而求医是必要的。就医时一般也不隐讳生了气。他们还称这种病是“细病”——复杂、难调理的意思。群众也知道,“细病”最好找中医,去大医院找西医一般是治不好的。当然,随着生活和医疗条件提高,此类患者还是常去大医院请教西医。这就是为什么“胃镜”那么行时。
希望本书的读者,不要看不起群众的常识。如果承认“慢性胃炎”主要是情志病,治则就不难掌握。
笔者如何中西医结合地治疗此病,请看病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5-23 18:28 , Processed in 0.08818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