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uest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特别患者的“问诊单”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8-19 21:29:58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特别患者的“问诊单”

1.次数:14次左右/每天,量多,不禁,色淡黄
2.乏力倦怠,少气懒言
3. 舌体:湿润,胖,有齿痕
      以上是明显的气虚湿阻

4 舌苔:光洁如镜
5.发热,出汗,怕热,牙龈出血,心烦,易恐
6.多,喜凉
7.站立觉累,骨发空,骨发热,梦遗

   以上虚热也
8.脉象:每分钟90-96次
   虚热不重,低热也
左:无力,细,沉
气阴两虚
右: 有力,粗,浮
湿邪化热

9..头:前额部胀。
颈:僵,重,胀,侯颈部,中午重,活动加重
胸:胀,热
胁:双侧胀,热
肩:双侧凝,酸,胀
背:全背部酸,胀
腰:双侧酸,重,热,胀,无力直立
腿:重,胀,热,软,左侧为重
膝:双侧热,软
足:双侧麻,胀,凉
足跟:双侧热,胀
足趾:双侧热,胀

特点是:热,胀
湿阻,气滞,化热

10.以前用的方子都是补肾、活血、通络、祛风之品
没有驱湿、清热、养阴、升提中气之品。

11.楼主做过颈椎片没有?





-=-=-=-=- 以下内容由 DSAASD2006年08月19日 09:36pm 时添加 -=-=-=-=-
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合四妙散加减:
党参20,苍术10,当归12,陈皮10
黄芪20,柴胡12,升麻6,葛根30,
怀牛夕10,鸡血藤30,苡仁30,黄柏10,甘草6,生地黄20


-=-=-=-=- 以下内容由 DSAASD2006年08月19日 09:41pm 时添加 -=-=-=-=-
在下还认为楼主的“火”,除了阴虚之火,还有李东垣所言的“阴火”
12
发表于 2006-8-19 21:37:2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特别患者的“问诊单”

[这个贴子最后由薄涛在 2006/08/19 09:40pm 第 1 次编辑]

  “热邪久羁,吸灼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瘈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原书方后云:“喘加人参,自汗加龙骨、人参、小麦,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
大定风珠
生白芍30克 阿胶9克 生龟版12克 干地黄25克 麻仁20克 五味子8克 生龙牡各15克 麦冬20 炙甘草15克 鳖甲12克(生) 甘松10 茯苓10,参须10、淮小麦30克,菖蒲6克
三付
水煎20分分俩次服
加大枣5枚
煎好放温后加生鸡蛋黄2枚
13
发表于 2006-8-19 21:45:3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特别患者的“问诊单”

“时时欲脱者”
先生也认为有脱象吗?
先生开的方子中是否应加入焦三仙之类的?
14
发表于 2006-8-19 21:51:01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特别患者的“问诊单”

薄涛版主:
每次出现都是引经据典。为何不分析一下案例!
理法方药
洗眼躬看!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21:53:31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特别患者的“问诊单”

谢谢各位专家的悉心指点!该患者多次颈椎X片无异常,该患者因久病曾做过各种检查,但无明显异常发现,2002年曾因腰椎间盘脱出手术治疗,之后恢复良好!
    请教各位专家:饮食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食疗也应该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吧?绿豆汤可以喝吗?据说绿豆也是解毒的,对于该患者有效吗?
16
发表于 2006-8-19 21:54:07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特别患者的“问诊单”

下面引用由DSAASD2006/08/19 09:51pm 发表的内容:
薄涛版主:
每次出现都是引经据典。为何不分析一下案例!
理法方药
洗眼躬看!
有必要,呵呵
在下也旁听

-=-=-=-=- 以下内容由 神术散2006年08月20日 08:34am 时添加 -=-=-=-=-
大定风珠多用于热病后期,阴虚动风。
在下认为,本案固有气阴两伤,但火势未折,理当清火为先,或清火和滋阴并重,不可鲰投大队滋阴之药,以免闭门留寇。薄斑竹以为如何?
17
发表于 2006-8-20 08:36:5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特别患者的“问诊单”

绿豆汤可以喝吗?据说绿豆也是解毒的,对于该患者有效吗?

在下认为但喝无妨。绿豆不要煮开花,喝汤就行了。
18
发表于 2006-8-20 14:12:5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特别患者的“问诊单”

[这个贴子最后由薄涛在 2006/08/20 03:01pm 第 1 次编辑]

僵人综合症者,肌肉呈持续性收缩,手指内收强直,下肢抽搐疼痛,渐至颈项强,下肢僵直瘛疭,不能下地
临床上观察,此乃内虚暗风,确系阴阳两虚,而阴虚者为多,与外来风邪迥别,
设若误用辛开风燥之剂,
则轻者变重,重则将死
患者久服苏合香丸,这个药绝对不能久服
《成方便读》:“此方汇集诸香以开其闭,而以犀角解其毒,白术、白蜜匡其正,朱砂辟其邪,性偏于香,似乎治邪中气闭者为宜耳。
《医方考》:医者但可用之以救急,甚勿令人多服也。

久服苏合香丸,患者一派阴劫气脱之相,正所谓神倦瘈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一个也不少,甚至小便14次左右/每天,量多,不禁---出汗,肢体震颤,心慌气短,乏力倦怠,头重脚轻,少气懒言,不喜卧,站立觉累,骨发空,骨发热,梦遗         种种症象皆见

圣济总录》:盖肾脉挟舌本。肾气内夺,气厥不至舌本,故不能语而为瘖。肾脉循股阴,行内踝,入足下,肾气不顺,故足废而为俳。”
患者上为舌僵不言,下者肌无力站立不起,不能行走
下元虚衰,筋骨失养
处以大定风珠
方中阿胶补肺阴,五味子收肺气,白芍和脾,鳖甲育肝阴,龟版潜肾阴,牡蛎敛阳和阴,麦冬、熟地养金壮水,麻仁润肠,甘草立中,鸡子黄取其混元之意,酸甘化阴,咸降其火,庶几水火有既济之效,心神宁而得安寐也。若转虚喘汗,则加人参以补气,龙骨扶阳和卫,小麦敛阴止汗
加甘松《本草汇言》说它“大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又说”香而不燥,甘而不滞,至和至美。”
此物,既有扶脾顺气、开胃消食之功,以防诸药浊腻,而无香燥之弊。又有解郁安神之功
神术散先生问,开的方子中是否应加入焦三仙之类的?这就是了

参须性平、味甘而苦,功同人参而力逊,无人参生火助阳之弊
《本经逢原》:"治胃虚呕逆,咳嗽失血等证。"
《本草从新》:"生津补气。"
《本草正义》:"生津止渴,潜阳降火。"

茯苓健脾利湿,既可防滋阴药腻滞敛邪,又可防滋阴药助湿生痰
菖蒲开心窍、通舌本,交通心肾,使肾阴上承则舌本滋荣,而本身就有化痰之功




19
发表于 2006-8-20 15:10:3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特别患者的“问诊单”

[这个贴子最后由薄涛在 2006/08/20 03:13pm 第 1 次编辑]

张介宾曰:经曰诸暴强直,皆属於风,诸风掉眩,皆属於肝,何也,盖肝主风而藏血,血病则无以养筋,筋病掉眩强直,诸变百出,此皆肝木之化,故云皆属於风,後世不明此义,不惟类风认为真中,而且以内夺暴厥等证俱认为风,误亦甚矣。夫外感者,邪袭肌表,故多阳实,内伤者,由於七情,故多阴虚,凡藏气受伤,脾病者,病在肢体,或多痰饮,肾病者,或在骨髓,或在二阴,心病者,或在血脉,或在神志,肺病者,或在营卫,或在声音,肝病者,或在筋爪,或在血脉,此五藏之类风,未有不由阴虚而然者,惟东垣独得其义,曰:有中风者,卒然昏愦,不省人事,此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故多犯之,岂非阴虚之病乎,夫人生於阳,而根於阴,根本衰,则人必病,根本败,则人必危,所谓根本者,真阴也,人知阴虚惟一,而不知阴虚有二,如阴中之水虚,则病在精血,阴中之火虚,则病在神气,盖阳衰则气去,故神志为之昏乱,非火虚乎,阴亏则形坏故肢体为之废弛,非水虚乎,今以神离形坏之证,乃不求水火之源,而犹以风治,鲜不危矣,试以天道言之,其象亦然,凡旱则多燥,燥则生风,是风木之化从乎燥,燥则阴虚之候也,故凡治类风者,专宜培补真阴以救根本,则风燥自除矣,然外感者,非曰绝无虚证,气虚则虚也,内伤者,非曰必无实证,有滞则实也,治虚者,当察其在阴在阳而直补之,治实者,但察其因痰因气而暂开之,此於内伤外感,及虚实攻补之间,最当审其有无微甚而酌其治也,甚至有元气素亏,卒然仆倒,上无痰,下失禁,瞑目昏沉,此厥竭之证,尤与风邪无涉,设非大剂叁、附,安望其复真气於将绝之顷哉,倘不能察其表 ,又不能辨其虚实,但以风之为名,多用风药,不知风药皆燥,燥复伤阴,风药皆散,散复招风,以内伤作外感,以不足为有馀,是促人之死也,景岳全书曰:凡类中风之多痰者,悉由中虚而然,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在脾者,以食饮不化,土不制水也,故治痰而不知实脾堤水,非其治也。余尝闻之俗传云:痰在周身,为病莫测,凡瘫痪瘛 ,半身不遂等证,皆伏痰留滞而然,若此,痰饮岂非邪类,不去痰邪,病何由愈,余曰:汝知痰之所自乎,凡经络之痰,盖即津血之所化也,使果营卫和调,则津自津,血自血,何痰之有,唯是元阳亏损,神机耗败,则水中无气,而津凝血败,皆化为痰耳,此果痰也,果津血也,岂以津血之外,而别有所谓痰者耶,若谓痰在经络,非攻不去,则必并津血而尽去之,庶乎可也,否则安有独攻其痰,而津血自可无动乎,津血复伤,元气愈竭,随去随化,痰必愈甚,此所以治痰者不能尽,而所尽者惟元气也,矧复有本无痰气,而妄指为痰,以误攻之者,又何其昧之甚也,故凡治痰之药,在元气无伤而有壅滞者,乃可暂用分消,岂云无效,若病及元气,而但知治标,则未有日用而不日败者矣。
[glow=255,red,2]文字[/glow]

-=-=-=-=- 以下内容由 薄涛2006年08月20日 03:14pm 时添加 -=-=-=-=-
20
发表于 2006-8-20 15:14:43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特别患者的“问诊单”

下面引用由DSAASD2006/08/18 01:08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不足,清浊不分
“中医不足”,向你学习!
请问:中医不足在哪个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3 13:51 , Processed in 0.05000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