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代医家关于营卫的认识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18:38: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9-1-12 11:38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9-1-12 00:45
王先生您好!感觉您的路子和王锡民教授的路子很接近呢。关键是概念,不仅是营卫的概念,和营卫相关的概念都 ...

谢谢支持。接近,不过我的路子和王锡民教授的不一样。我主张的是营卫。

关键是概念,还有和营卫相关的概念,古人有古人的局限,今人有今人的眼光。不应该只是附会某一点,而是应该和中医理论里的各个方面都要给与合理的解释才可能是成功的,中医理论里可能只有营卫能担当这一点。

也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这个想法,找出不足。

点评

我说您的路子和王锡民教授的路子接近,指的是您和王锡民教授对于中医概念的处理,即王锡民教授所谓的梳理。我说的古人的局限和今人的眼光,指的是古人和今人对于概念的处理,古人和今人是不一样的。今人要突破古人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12 19:32
82
发表于 2019-1-12 19:3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9-1-12 19:59 编辑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9-1-12 18:38
谢谢支持。接近,不过我的路子和王锡民教授的不一样。我主张的是营卫。

关键是概念,还有和营卫相关的 ...

我说您的路子和王锡民教授的路子接近,指的是您和王锡民教授对于中医概念的处理,即王锡民教授所谓的梳理。我说的古人的局限和今人的眼光,指的是古人和今人对于概念的处理,古人和今人是不一样的。今人要突破古人的局限,要胜过古人。营卫不是孤立的概念,营卫与气血、经络、藏府、阴阳、五行等概念、原理、理论相关联,所谓系统,所谓整体,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至于突破点,哪个都可以是突破点,突破了就是突破点了。
8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19:38: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9-1-12 11:40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9-1-12 11:32
我说您的路子和王锡民教授的路子接近,指的是您和王锡民教授对于中医概念的处理,即王锡民教授所谓的梳理 ...

恕我迟钝,前面说的都能理解。

为何营卫不是?能说明理由么?

点评

呵呵,手抖了一下,帖子没写完呢就发出去了。已经编辑重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12 19:47
8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19:43:00 | 只看该作者
营卫——今人要突破古人的局限

可是这却要有一个回归的过程,因为现代的中医由于对营卫理解不充分,把营卫忽视了。现代的中医理论已经不能代表《内经》理论的原貌,必须先回归,然后才能谈发展

点评

您说的完全正确,我很赞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12 19:48
85
发表于 2019-1-12 19:47:24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9-1-12 19:38
恕我迟钝,前面说的都能理解。

为何营卫不是?能说明理由么?

呵呵,手抖了一下,帖子没写完呢就发出去了。已经编辑重发。
86
发表于 2019-1-12 19:48:33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9-1-12 19:43
营卫——今人要突破古人的局限

可是这却要有一个回归的过程,因为现代的中医由于对营卫理解不充分,把营 ...

您说的完全正确,我很赞同。
8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20:06:38 | 只看该作者
营卫——古人和今人对于概念的处理,古人和今人是不一样的

以卫来说吧:古人的处理:通过类比得出概念,通过对临床疾病现象的反推把握防卫系统变化的特性,通过阴阳五行术数协助建构理论,再反过来指导临床。《内经》之后,历代医家以注疏为务,大多以重复和总结《内经》的话语为宗,卫气学说实际上长期没有进展,甚至有所异化,《内经》成了中国医学理论的最高峰。

防卫系统是西医认识最晚的一个领域,在中西医交流之初,西医所长在于解剖和微生物学、以及巴甫洛夫的神经学说,但是防卫系统是被西医一直忽视的,长期存在错误的认识,这导致当时中医卫气在西医那里没有合适的对应物,中医卫气也就成了近代史中医被误解最深的概念之一,乃至于被中医自己抛弃了。

建国后卫气被边缘化,中医陷入百年困惑,中医发展滞后的关键是长期基础概念认识混乱。

点评

同意,尤其最后一句话,说的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12 20:37
88
发表于 2019-1-12 20:37:26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9-1-12 20:06
营卫——古人和今人对于概念的处理,古人和今人是不一样的

以卫来说吧:古人的处理:通过类比得出概念, ...

同意,尤其最后一句话,说的很好。
8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20:48:00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中医(《内经》)是把营卫作为一对核心概念,以之为基础建构理论,而不是阴阳。经络是营卫流行的通路,五脏是影响营卫功能发挥的各个器官子系统,因为营卫的相互作用受各个脏腑的功能影响,反过来营卫的功能状态又影响各个脏腑;阴阳是用以古人用以整理营卫的一个说理工具;气血在《内经》中就是营卫,其实后代的医家也是这样认识的,只是现代的中医理论里才改了。

古人的认识受时代的局限,营卫流行的具体途径和过程在古人的条件下是没有可能研究清楚的,所以有很多臆想的成分,他不得不借助当时流行的术数来帮忙说明问题,建构理论,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至少在《内经》理论建构的当时,它的理论是自恰的,也符合当时观测到的事实。

至于以后观察到了更多的事实,那是以后的事,理论应该随着事实的积累不断发展。不过中医没有循着《内经》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前一千年《内经》辗转存亡,差点散失掉了,《素问》到了唐朝已经散乱,缺第七一卷,《灵枢》更是到了宋朝才重新找回来,所以前一千年关键字是保存,把《内经》流传下来。后一千年中国又崇古遵经,理论上发展很少。我看到的历代中医书是在不断摘抄和重复《内经》的话,没有几个是真正搞研究的。

我们现在根据西医的知识已经知道防卫系统并不是只存在于血管以外,这本身就是对“卫行脉外”的一个突破。可笑中医还死守“卫行脉外”,不知改进。不过人体的防卫系统到底是怎么运行的,西医的知识也没有这一块,我们看到的只是些散在的碎片,这是中医应该进一步弄明白的内容。

不过西医对于防卫系统的认识主要建立在实验和分析的基础上,而中医卫气主要来源于临床表现的反推,西医是还原,中医是系统,两者的认识观、疾病观、乃至衍生的整个理论结构都是不同的。

点评

很好,希望看到您研究的结果。其实真正研究进去了,理论研究也是很有意思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12 20:57
90
发表于 2019-1-12 20:57:43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9-1-12 20:48
我认为中医(《内经》)是把营卫作为一对核心概念,以之为基础建构理论,而不是阴阳。经络是营卫流行的通路 ...

很好,希望看到您研究的结果。其实真正研究进去了,理论研究也是很有意思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01:07 , Processed in 0.06741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