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锡民创立《神经内分泌系统阴阳平衡学》的重大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9-30 18:0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锡民创立《神经内分泌系统阴阳平衡学》的重大意义
      

创建《神经内分泌系统阴阳平衡学》以实现中西医理论的统一,无论是对于弥补中医和西医的理论缺陷,提高中医、西医理论水平并引领中医、西医向前发展而言,还是对于当前中西医理论结而不合的现状而言,都是一次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医学革命。
先谈一下中医学理论特点。
《黄帝内经》以无病(无症状、体征)者为平人(健康人)和阴阳和平之人,以静坐位脉象“九候若一”作为平人“阴阳匀平”的客观证据。据此可知,阴阳平衡(阴阳匀平、阴阳和平)态并非从体内本质属性实证而来,而是以静坐位无症状、体征和“九候若一”脉象等外在现象为据,揣测和反推体内阴阳变化而来的意象健康原理认识。《黄帝内经》据此作为判定健康的标准,并据此将偏离意象阴阳平衡态的阴或阳偏盛偏衰态作为判定疾病的标准。作者认为,这是一项极其伟大的医学发明。
然而,作者研究发现,意象阴阳平衡态并不是健康的真实阴阳原理。那么,什么是健康的真实阴阳原理呢?其实古代医家并不知道。自《黄帝内经》至今两千多年来,历代医家也无人知晓。即便翻开当今研究人体功能的《生理学》,对于健康的真实阴阳原理也同样毫不知晓。可见这是一个无人知晓的千古之谜。
作者经过几十年研究,发现健康和疾病的真正阴阳原理原来就存在于人体本能自主生命系统中枢之中,该中枢就是作者在《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一书中提出的“下丘脑自主神经-内分泌联合中枢”。在此中枢之中,下丘脑内分泌系统三级激素正负反馈阴阳平衡稳态调控机制与下丘脑交感-副交感阴阳中枢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统一,前者实为阴阳平衡调控之本,后者则为阴阳平衡调控之标。作者认为,该中枢作为调控人体本能自主生命活动的“整体系统阴阳平衡调控中枢”,既是人体生命之本和健康之本,也是疾病之本和治病之本。
《神经内分泌系统阴阳平衡学》的创建,既可弥补中医学四诊阴阳辨证对于生理、病理学机制一无所知的重大理论缺陷,又可提高四诊辨证施治的疗效;既可弥补西医《生理学》对于健康真实阴阳原理一无所知的重大理论缺失,又可帮助西医学认识健康和疾病的真实阴阳原理模式本质,进而为西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指明发展方向。
对于中医而言,弥补了中医四诊辨证对于疾病本质属性和疾病本质的不知所以然,弥补四诊辨证揣测虚拟病机和试药导致疗效不确切的先天缺陷,避免和减少辨出假证和假病机。使中医学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古代经验医学,一跃而成为“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现代原理医学。
四诊辨证具有如下五个缺陷:第一,四诊疾病现象之中既有真象,又有假象,只有真象从正面反映本质,但不易区分。若把假象当成真象,据此揣测的病机就必然是假病机,辨出的证也是假证。第二,四诊搜集的资料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没有固定的客观标准可以遵循,故易使医者产生错觉。以错觉揣测来的病机必是假病机,辨出的证也是假证。第三,当以症状、体征为据所辨之证与器官真实病理变化没有对应关系时,即使辨准“证”、用准药,其疗效也只限于对“证”有效,而对器官病理无效。第四,对于器官病变早期的局限性病灶(如小肿瘤、囊肿、炎性息肉)而言,在其尚未引起躯体症状和体征时,采用四诊方法常常无症可辨,导致无法辨证,常丧失早治疗机会。第五,疾病现象是无穷无尽的,症候群组合也无穷无尽。据当今《中药方剂大辞典》记载,目前已有一万个以上的方证。然而,医者一生所学,包括伤寒杂病论、温病和脏腑辨证等在内,充其量也只有几百个方证。很显然,以有限的几百个方证很难复盖数以万计的各种病证,随证加减也必须建立在成熟经验之上,经验不足是导致四诊辨证施治疗效不确定的最主要的原因。
正因为四诊辨证具有以上五个缺陷,所以,对于一些尚未形成治病经验的病证来说,四诊辨证和疗效不确切也就在情理之中。这是因为,四诊辨证方法辨对证的可能性只是一种现象概率,而不是本质上的规律,现象概率的大小完全决定于医者个人积累的辨证治病经验多少,其治病经验越少,辨对证的概率越小。故路志正国医大师说,“中医60岁成才”。历史上能治愈各种疑难病证的中医大家,往往是悟性极高又特别能刻苦钻研者,最终掌握了比他人更多的治病经验,才会有过人的疗效。
古代中医为了解决四诊辨证施治不准确和疗效不佳的现状,发明了以试药疗效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的方法。若试药有效则为辨证正确,守方即可。若试药无效则为辨证错误,二诊时重新辨证试药。如果二诊无效,还须三诊重新辨证试药,直至辨证准确并试药有效为止,然后守方跟进。由此可见,四诊辨证揣测虚拟病机的方法,其缺陷是经常走弯路。在现实中,确有许多疑难病患者经治疗半月、一个月、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不愈者。然而,绝大多数中医人并没有认识到四诊辨证施治方法具有缺陷,反而误以为治病疗效不高是由于医者掌握四诊辨证施治技术不精所致。
作者在几十年治疗疑难病的探索中发现,解决四诊辨证施治疗效不确切的唯一方法,就是借助理化检查方法了解疾病的本质属性,并弄清理化检查结果与辨证的内在联系,然后再结合四诊现象,通过理性思维来认识疾病本质,这样以来,形成五诊辨证方法,才能提高揣测病机的准确度。事实上,西医确诊疾病正是采用这个方法,即以理化检查发现疾病的本质属性(结构或功能属性),再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最终达到确诊疾病的目的。作者受此启发,几十年来潜心研究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于内脏、血管和新陈代谢的功能调节,逐渐发现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之间存在着对立平衡态势,内分泌系统三级阴阳激素之间也存在着对立平衡态势,恰与中医阴阳平衡原理相类似。当作者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病,作为判断阴阳平衡本质属性的依据,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治病效果,弥补了四诊阴阳辨证的不足。作者据此创建了阴阳辨证18纲。
《神经内分泌系统阴阳平衡学》的创建,将中医从四诊辨证升级为五诊辨证识病技术,明显增加了辨证的精准度,弥补了四诊辨证的先天缺陷。当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加以完善。除此之外,还可根据需要将大生化、血常规、尿常规、心电、脑电、病理检查等指标,经过筛选纳入四诊辨证之中。
再谈一下西医学的特点。
《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弄清了神经和内分泌激素纵向调节器官和血液循环功能,并弄清了器官的微观结构功能。但是,对于整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横向阴阳平衡调节却一无所知。《生理学》虽然也认识到交感、副交感神经之间存在着相互拮抗的对立统一关系,但是,这只是一种哲理认识,毕竟不能代替真实的医理,故不能用来区分健康和疾病的本质。
就西医临床思维而言,其哲学指导思想源自几百年前的机械唯物论和还原论,将人体看成是以器官部件为核心所构成的一架机器,误以为器官可以随便切除和更换。其最大缺陷是,没有认识到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器官都是在整体系统调控之下的器官,而且都是整体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没有认识到器官久病可引起整体系统功能阴阳失调,反之,整体系统功能阴阳失调也可导致器官疾病。从表面上看,慢性病虽表现为器官疾病,但实际上,器官疾病早已与整体系统功能障碍融为一体,难分难解。西医之所以不能治愈器官慢性疾病,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纠正整体系统功能阴阳失调的方法。无奈之下,也只能将用药靶点盯在疾病的末节,即外周器官及其支配它的传出神经上,这样虽能暂时降低指标或暂时缓解症状(掩盖症状),但毕竟是权宜之计,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西医治病所具有的四大优势之中,其实也存在着无法弥补的劣势。
手术是西医学的第一大优势,能够治愈各种外伤性疾病。但是,对于器官慢性病灶(如肿瘤、息肉、囊肿等)而言,切除后的疗效并不理想,还会长出新的病灶。这是因为没有治愈慢性病整体系统功能障碍的缘故。可见手术疗法不能根治器官慢性病灶。
抗生素是西医学的第二大优势,可以治愈除病毒感染之外的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感染。但是,由于没有从根本上纠正整体系统功能障碍,就无法改变患者体质虚弱和免疫力低下的状态,所以,这类患者治愈后仍然比健康人具有更多被感染的机会。
理化检查是西医学的第三大优势,对于确诊疾病、了解病情和指导手术定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是,能确诊疾病并不等于能够治愈疾病。
急诊急救是西医学的第四大优势,可以挽救部分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但是,对于体质已严重衰弱、其自愈力和免疫力均低下的急危重病人而言,急救成功率并不高。究其原因,是因为急救措施中并没有促进自愈力提高和逆转危重病情的整体系统疗法,故只能等待患者衰弱的自愈力和免疫力自行恢复,这样以来,能否抢救成功,无法做到心中有数。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也只能听天由命。
治疗功能性疾病和慢性疾病是西医学的两大劣势。作者研究发现,所有功能性疾病和慢性疾病都存在着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的阴阳失调问题,而且慢性疾病还同时存在着器官病理性变化。治疗这两类病的关键,就在于必须纠正神经内分泌功能阴阳失调,慢性病的器官病理变化在此基础上才能好转或痊愈。然而,由于西医学没有认识到这个治病规律,也就无法研制出纠正整体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阴阳失调的治本药物。在现实中,几乎所有治疗功能性疾病和慢性病的药物都是得过且过的权宜应付性药物,其特点是,药物作用部位都在疾病的外周环节(传出神经或器官局部),依靠持续用药维持指标或暂时缓解症状和掩盖症状,但是停药后指标仍会回升,症状依旧存在。由此决定了西医不可能治愈慢性病。由于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远远大于中药,长期服用还可能导致各种药源性疾病发生。
以此而论,西医治疗功能性疾病和慢性难治病的权宜理念,比中医整体治愈功能性疾病和慢性病的经验医学理念落后两千年以上。对此,钱学森院士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就曾高瞻远瞩地提醒过,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神经内分泌系统阴阳平衡学》的创建,不仅可弥补西医《生理学》对于整体阴阳平衡原理认识的重大缺失,而且也可弥补《病理生理学》对于整体阴阳失调原理认识的重大缺失,为西医今后正确诊断治疗功能性疾病、慢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发展方向,使其从只知诊断治疗器官疾病之末的落后理念,脱胎换骨,直接升格到整体系统调控阴阳平衡原理的高度。
综上所述,《神经内分泌系统阴阳平衡学》的问世,实现了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医学革命。既可弥补中医四诊辨证施治的先天缺陷,又可弥补西医缺乏整体阴阳平衡诊断治疗技术的先天缺失,为中西医两种医学治疗慢性难治病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这对于我国的中西医结合事业来说,可使其从中药加西药配合治疗的临床结合阶段,直接升格为中西医理论统一阶段。无论是对于中医学习西医,还是西医学习中医而言,架起了中西医之间的直通车桥梁。

2
发表于 2025-10-1 10:31:12 | 只看该作者
从基础理论看不是中医,是西医理论,用他理解的阴阳运用于西医领域。中医的阴阳是言大道。
3
发表于 2025-10-1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为什么把进城的贴都删了?

点评

师兄弟  发表于 2025-10-3 08:38
删错贴时误删的,抱歉  发表于 2025-10-1 17:11
4
发表于 2025-10-1 12:31:55 | 只看该作者
这种网站这些人还想研究医学,研究中医药!
管理就会删贴吧!

点评

只容许你从小学到大学转一圈搞研究,不容许他人做  发表于 2025-10-3 08:37
5
发表于 2025-10-3 08:10:38 | 只看该作者
自己不行看谁都是错的,因为你在打他的脸。
6
发表于 2025-10-3 08:15:57 | 只看该作者
从小学到大学转一圈,没有进过大学的成了文盲。他不是文盲有文凭。沾沾自喜,满世界的炫耀他是大学生,成了美人。成了仙佛。
7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为王锡民教授点赞!!!!
有学习,有感想、有思想,并玩成著述。
辛苦了祝贺!!!!!
8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辛苦啦
9
发表于 前天 15:22 | 只看该作者
They are all just random thoughts and arbitrary connections with no value for research findings at all.
10
发表于 昨天 07:33 | 只看该作者
有学习,有感想、有思想,并玩成著述。
Translation
They engaged in learning, formed reflections and insights, and even turned their explorations into writings.Well done—congratulations!!!!!!
Can scientific research be approached as "play"?Has "playing around" ever led to scientific discoveries?Is the person conduc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treating their work as "play"?Are you praising them, or belittling and disparaging the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0-14 00:06 , Processed in 0.1281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