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326|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周一案》胸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8 08:3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周一案》胸闷。
一女性,年近二十,学生。自诉每天胸闷,呼吸不畅。询问及发病原因,是两年前,因天热,二餐未进食,喝了冷饮后,所引起。每逢春末夏初发作,进入秋季则无此症状出现。问及主体表现,承认上楼梯则加重,下楼症状减轻。动则加重。静则症状减轻。有时,在睡梦中,被胸闷闷醒。查体:二便如常,饮食如常,双脉微现沉迟。舌瘦薄白苔,质淡白而现微紫色。
在发作期,曾作心电图检查,无明显病变。
按中医分析;此是何证?如何处理?用何方?下何药?
按西医分析:此是何病?还要进一步作什么检查?应当如何处理此病?
仅请同道们给予关注。
2
发表于 2004-5-8 13:53:30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气虚下陷复有寒饮。
升陷汤合苓桂术甘汤。
3
发表于 2004-5-9 10:39:02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该患是否有心悸症状,心下有何不适?尽量多问一些相关症状出来。
4
发表于 2004-5-9 11:21:30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从五行而论,春末夏初,当是火气渐旺,克制肺金。秋初金当渐盛,而病自轻/
从阴阳而论上为阳下为阴,动为阳静为阴,而此患者上楼加重下楼减轻活动加重安静减轻当属阴不制阳,
疑点;安静是减轻为什么晚上睡下安静时却时时闷醒?
5
发表于 2004-5-9 17:25:48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辨证为:胸痹,属寒饮瘀血阻滞经脉,治当温化寒饮,化瘀通络,方用苓桂术甘汤合丹参饮化裁。桂枝15白术15茯苓15甘草10丹参20檀香10砂仁12瓜壳15半夏15生姜15
6
发表于 2004-5-9 18:18:08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苓桂术甘汤即可.
7
发表于 2004-5-12 09:27:57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春末夏初发作,进入秋季则无此症状出现.
春天是金克木,夏天是火克金,季节交换使得肺金由制人变为被制,肺气不足!
进入秋季则无此症状出现
秋天是肺金气盛之时令,肺气不足的现象得以缓解,故无此症状。
是两年前,因天热,二餐未进食,喝了冷饮后,所引起。双脉微现沉迟。舌瘦薄白苔。
病因是脾土受寒凉且有湿气,致使脾不生足金。
承认上楼梯则加重,下楼症状减轻。动则加重。静则症状减轻。
这些症状都仅仅是肺气不足的一种外在表现。
治当:培土生金。
8
发表于 2004-5-12 10:56:24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振肾阳以制心火,肺金自生,脾胃气足,胃口开,则无忧矣
我看用四逆汤即可
初学中医,贻笑大方,呵呵~~
9
发表于 2004-5-12 19:02:56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1既在中医论坛,自当先以中医论之:患者女性,年值弱冠,经谓三七,肾气平均。本系身强之季,奈何冷饮铸疾。寒邪凝胸使胸闷时作,阳气受困致呼吸不畅。以脉论之。微现沉迟,属虚寒之象。以舌观之,淡白而瘦,乃血虚之征。寒邪外袭,气血俱累,难免其症上楼而重,下楼而减。自然应有动则为甚,静则为缓。想来睡梦憋醒亦在情理之中。缘为寒夜阴气上乘,阳气收敛,寒邪肆虐,尽发其威使然。春末夏初之时,阳气蠢蠢欲动,阴寒恋恋不舍,二者刀枪相见,互不相让,患者活活受罪,顽疾频频折磨。入秋以后阳气蜇伏,阴气渐盛,无与寒邪抗衡,其自黯然收敛。尚有一症未显,估量之,应有月经不调之状。皆为气血虚寒使然。学生医理辨此,还望老师明鉴。证辨胸痹。治以温阳益气,通痹散寒。辅以化瘀之品,以去舌之紫变。方剂乎,当归四逆为好,八珍加减相伴。用药兮,初登宝坛,不敢放肆,留请诸师赏赐。不过我以为附子以不用为好,弱冠之女,大热大毒戕害,还望手下留情。
2西医分析:既有胸部憋闷,心电图正常,我以为应拍胸片,以排除呼吸道疾病。如此为阴性。西医就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算了。给点营养神经类的药物吃吧。若无效,请心理医生治呗。
以上分析,仅是学生赧颜而试,还望老师斧正。
10
发表于 2004-5-12 19:07:12 | 只看该作者

《每周一案》胸闷。

新郎中 先生很有判断力,自称学生太客气了,还请桂枝先生给出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7 23:20 , Processed in 0.0564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