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54|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洪林教授:经络是古人面对针刺循经感传反应和疗效及解剖等知识思辨出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0-25 14:4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21-10-25 14:57 编辑

对经络理论、经络实质和针刺治疗科学机制的认识https://mp.weixin.qq.com/s/yoRrviciI1v1pTuDuCDW6Q

主持人好!国内外同道朋友大家好!

感谢论坛提供这个平台让我谈谈对经络问题的看法。其实我曾经表达过多次观点了,今天把这些表达过的内容汇总一下集中放在这里,抛砖引玉。也愿意作为靶子竖在这里,欢迎不同学术见解的朋友猛烈放有学术内容的箭,提供我学习提高的机会。我将在过后选择有学术意义的内容做答复。谢谢大家!

先谈谈很多不是搞针灸的人也知道的经络问题。众所周知,经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是针灸医生临床针灸取穴的指导和依据。我最初学习针灸和用针灸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时,也是按照经络理论辨别病变部位和选取穴位。当我针刺患者手或脚上的穴位,患者会产生一下子“麻”到了整个上肢或下肢的感觉。有的更敏感的人甚至能出现从手或脚麻到头部的感觉,被称作经络敏感人。古人主要就是依据这种感觉和有限的血管等解剖知识推断人体有经络存在。现代针灸界一个共识认为这种针刺后出现的沿着一定线路传导的感觉叫作“循经感传”,并且共同认为循经感传是证明有经络实质存在的最重要依据。遗憾的是,数十年下来,电子显微镜都能看到细胞内的结构了,至今没有发现现代解剖物质外的经络实质存在!

在我上了西医医科大学具备了现代医学知识后,我对那种以循经感传为主要依据的经络实质开始持怀疑态度了。当我考取研究生专门使用现代科学方法专业研究经络实质后,尤其在我掌握了大量国内外经络研究的文献和具备了一定的逻辑学基础后,我用逻辑学方法对已经存在的一些实验事实和临床事实进行分析后,彻底否定了那种以循经感传为主要依据的经络实质存在。例如:

1、临床截肢患者,按说患者肢体被截去,“肢体上”的经络结构也随之不存在了,但是针刺这个肢体与躯干相连部位穴位,仍能出现向手或脚已被截掉不存在肢体的循经感传,有人称这种现象为“幻经络”。试问,经络已经被截掉了怎么还有循经感传出现?这个循经感传的实质是什么?众所周知现代生理学早已证明感觉产生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感觉区。这只能是针刺激发的已知神经冲动在已知中枢感觉区的已知功能反应。

2、有人在先天缺肢体人的肢体盲端针刺,受试者也会出现从其出生就不存在的“肢体”的循经感传。受试者根本没有肢体和经络存在过的体验,却出现肢体循经感传,试问,这个循经感传的实质是什么?这也只能是针刺激发的已知神经冲动在已知中枢感觉区的已知功能反应。

3、临床腰椎麻醉,麻醉前针刺其下肢时,循经感传存在;腰麻后,按理说,麻醉的仅是腰部椎管内的神经,下肢的三阴三阳经络都正常存在,但是此时针刺下肢穴位循经感传却不存在了,换言之,腰椎脊髓麻醉区域外的经络不起作用了。如果存在未知结构未知功能的经络,它们此时为什么渎职了?而在麻药失效后再针刺,循经感传又恢复了。试问,这个循经感传的实质是什么?结论也只能是与腰椎部位已知脊髓神经结构和其已知的传导功能直接相关。

4、临床颈、胸、腰椎骨折截瘫患者,损伤的仅是相关部位脊髓的神经传导路径,没有损伤下肢经络,但是别说循经感传了,下肢什么感觉都消失了,试问,这个循经感传的实质是什么?结论依然也只能是与相关部位已知脊髓神经结构和其已知传导功能直接相关。

5、有的临床病例,患者只是脑皮质部病变,其相应的对侧肢体经络没有任何病变,然而患者对侧肢体却不断出现循经感传;脑部病变消失后,对侧肢体的循经感传也消失不再出现。试问,这个循经感传的实质是什么?应该不必再浪费文字了吧!

6、针麻开颅术时,因患者意识清醒,刺激患者大脑皮层,患者出现对侧肢体的循经感传。试问,仅刺激已知结构大脑、没有刺激肢体经络却在肢体上出现循经感传,这个事实存在还有必要什么未知结构未知功能的虚无理论来解释吗?

以上事实让我们看到,相关部位已知的神经结构和功能正常,循经感传才正常出现;反之,相关已知神经结构和功能不正常,循经感传也立即直接受到影响表现为出现或消失。这个有明确因果关系的逻辑事实不可辩驳地告诉我们,证明存在经络实质公认的最重要依据循经感传是与已知神经系统结构为唯一物质基础的功能存在,仅此而已。那种先入为主认定经络是人体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或者是未知结构的未知功能,这种观点不仅不符合科学规范,而且也不符合基本的逻辑学认识。我的这种判断其实早在1993年就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发表过,这几年也经常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在一些中医群,至今没有遇到界内有点儿逻辑素养的不同看法。

我们的古代先贤习惯用天人相应和取类比相等思辨的方法认识解释世界,这种传统习惯至今对包括中医界在内很多国人还有强大的影响,这也是逻辑学、科学没有在中国最先出现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经络实质认识和中医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再简练准确点

我看对经络有不同见地的主要内容分为经络理论、经络实质和针刺治病科学机制这几个不同部分。简言之:

经络理论是古人在他们那个时代在有限的血管等解剖知识基础上,以传统习惯的天人相应、取类比象等方法思辨出的一种自圆其说的认识或说法;

经络实质是从古至今针灸界以循经感传为最主要依据形成的认识。我已用临床事实和实验事实为依据的不可辩驳的逻辑断定这种感觉传导不过就是已知神经系统的已知功能而已,不存在离开神经系统外的经络实质,任何对神经系统外的经络实质的寻找都是做无用功;

数千年来,积累了宝贵的丰富的卓有疗效的针灸临床经验,这种只能以神经内分泌调控理论揭示的针灸现代科学机制研究是非常值得大力深入进行的。

到目前科技方法能认识到的水平为止,整个人体只有神经内分泌一个调控体系,这是个讨论包括针刺治疗等任何调控机制都不能离开或忘记的大前提。这种调控的落脚点是反射弧。

针刺足三里能立刻缓解胃痉挛疼痛,是足三里处神经感受器受到针体物理刺激形成神经冲动经中枢整合后传出到胃部即时调节了胃的功能。这种当时刹那间产生的疗效,必然是现代医学公认的神经内分泌调控系统完成的,不会有第二个。至于后续反应会有什么物质和机制参与,需要提出假说实验证实,不可随意认为。

让我说经络是什么?经络是古人面对针刺循经感传反应和疗效及有限的血管解剖等知识思辨出的一个认识和说法。实际就没有那个让多少人痴迷不悟的东东。

针刺的循经感传和疗效只有神经内分泌调控一个机制,不必忙乎了,木有其它。

在神经内分泌调控外的所有经络实质发现与历史突破,不是假货就是实验方法有严重问题实验结果不可信。

在古人思辨认识实际不存在的虚无基础上去“深入”,是无用功,是浪费!早日回归人体唯一神经内分泌调控体系认识问题,是发展和提高针灸疗效唯一途径。

既然承认神经内分泌调控系统的唯一性,又要去寻找其它电子显微镜都看不到的虚无东西解释针刺机制,这是舍本逐末自相矛盾逻辑思维有问题。

仅欢迎与我有不同学术认识的人,拿出符合基本逻辑规范的学术论述与我交流。


转自纽约中医论坛群
经络实质之我见

特邀发言嘉宾
张洪林教授,胡追成博士,郭松鹏教授
特邀主持人:彭增福教授
录音:李麥克医生

美东时间
2021年10月22日周五晚7pm
美西时间
2021年10月22日周五晚4pm
北京时间
2021年10月23日周六早7am

主场:纽约中医论坛7群
同步转播:纽中论坛各群


37
发表于 2021-11-25 08:58:22 | 只看该作者
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36
发表于 2021-11-25 08:57:05 | 只看该作者
外有六腑,以应六律。人体的横切面存在六经信息的聚集府库,可以反应六经的均布。六律建阴阳诸经,翻译:运动六经的均布可以引出阴阳十二经脉。
35
发表于 2021-11-23 15:02:23 | 只看该作者
用人体运动可以引出十二经脉
34
发表于 2021-11-23 15:01:22 | 只看该作者
合,对接。
33
发表于 2021-11-23 15:00:52 | 只看该作者
建,引出
32
发表于 2021-11-23 15:00:10 | 只看该作者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地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
31
发表于 2021-11-23 14:57:47 | 只看该作者
取类比象就是看看是不是共振
30
发表于 2021-11-23 14:55:5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古代先贤习惯用天人相应和取类比相等思辨的方法认识解释世界,这种传统习惯至今对包括中医界在内很多国人还有强大的影响,这也是逻辑学、科学没有在中国最先出现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经络实质认识和中医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连现代基本物理学就不懂
29
发表于 2021-11-23 14:52:22 | 只看该作者
当我针刺患者手或脚上的穴位,患者会产生一下子“麻”到了整个上肢或下肢的感觉。有的更敏感的人甚至能出现从手或脚麻到头部的感觉,被称作经络敏感人。古人主要就是依据这种感觉和有限的血管等解剖知识推断人体有经络存在。
临床实践不在同一个级别,无法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0 03:38 , Processed in 0.0518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