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根据经脉走向判断病因是个好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 12:0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                   根据经脉走向判断病因是个好方法
    目前,中医医疗界对患病病因的判断,基本上采用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这种传统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没有学过医道的人,掌握和运用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最近我在自我治疗过程中,摸索出根据经脉的走向判断病因的方法,这个方法即使没有学过医道的人,只要明白一些简单的经络知识,就完全可以掌握这种治病的方法。
    有一段时间,在我身上曾经连续两次出现病情的反应,出现病情以后,没有通过脉诊判断病情,而采取经脉的走向判断病因,然后,按照病因加以治疗,竟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这个方法既简单而且又快捷,只要根据病痛的部位,确定所隶属的经脉,就可以准确的判断患病的病因。采用这种判断疾病的方法纯属偶然,但他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问题,对疾病地判断,不仅仅局限于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这种传统的方法诊病,以及当代的各种先进的仪器的检查,应该要不断探讨新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在民间有很多没有学过医道的人,通过自我治疗,摸索出很多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广泛的流传,这些方法的产生,在于不断的探索和有心罢了。
    如、我的左耳后根部,突然间感觉到像跳脓样胀痛,好一阵差一阵,当时想这种病情可能是一过式的,病症发作后一会就过去了,用不着急于治疗,因此,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到了第二天,病情又开始复发,这次病情发作不仅没有停止,而且有些加剧,这时我才开始意识到,这些症状并不是脏器的功能失调,而是病理上的一种反应,需要立即治疗了,不能再延误治疗的时间。
    任何病症的治疗,都有个最佳治疗时机的问题,耳根胀痛也应如此,如果不及时的给于治疗,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就会促使病情加重,为治疗带来难度。治疗之前,首先要判断患病的病因,诊断病情通常使用脉诊的方法判断病因,这次我萌发一种新的想法,不通过诊脉判断病因,根据胀痛的位置,经络的走向判断病因,看看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如何?因为我运用的治疗方法,是经络调整法,当然要从经脉上观察患病的位置。耳后根部的胀痛,是出现在三焦经偱经的通路上,是气滞血瘀引发的三焦经运行受阻,是病在三焦。病因确诊后,因为病情不重,就采用了简单的拔火罐的方法治疗,取左侧三焦经脉上的三髎穴;小肠经脉上的天宗穴;胆经脉上的肩井穴,这些穴位均在耳根部旳下端。火罐拔有近四十分钟的时间,拔后胀痛感有所减轻。第二天按着这些穴位又重新拔了一次,耳根部立即就不胀痛了,仅此两次治疗,病情就痊愈了,以后病情再也没有复发。
    又相隔几天,我的左小腿外侧突发酸痛,也就是腿肚部的外侧,大约近两寸长的一段距离,感到发沉、发涨,发酸、也属于阵发性的发作。发作时腿部发病的这一段,感到疲乏无力,上来这个劲使整个腿部有站立不稳,欲倒欲摔失控之感,为了研究病情,我连续几天品查病症的变化,其病症根本没有好转的迹象。
    根据病痛部位的隶属关系,应在胆经经脉偱经路线的范围内,是胆经经脉严重供血失调,经脉运行受阻所致,是胆患病。病因确诊后,也采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根据“左病右治”的原则,选用与左腿相对应的右腿,取胆经的阳陵泉穴、风市穴、外丘穴拔火罐,拔近一个小时,腿部症状立即恢复正常,仅此一次治疗,腿部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以后再也没有复发。
   以上的这两个医案,是自我采用新的诊断方法的一种尝试。通过对病情的诊断以及治疗地实践,充分地验证:按病痛所属经脉的走向判断疾病,是判断疾病的一个好方法。
为什么按病痛所属的经络走向判断疾病,而且选用拔火罐疗法治疗,会取得如此好的疗效呢?从人体的基本结构及其经络传递的关系上看,自然就会明白了这个道理。
   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器官,“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是为脏腑提供营养物质,输送气血的通道。在经脉当中,经和络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经是纵向的、是大的干线,主干道、是定向的,每个脏只有一条经络,六脏六腑总共有十二条,称之为经脉,经脉标志着气血运行的走向;络是横向的、是小的干线,支干道,有若干条,布满全身,在经脉之间起到联络作用,称之为络脉;经脉是通过络脉将五脏六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在经脉上又布满若干个“点”,这些“点”称之为穴位,每一条经脉,正是由于经脉偱行路线中这些“点”的主动转运,才把气血物质输送到脏腑,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穴位转运的工作状态,决定气血运行的速度,脏腑的阴阳平衡,身体的健康。
    当脏腑发生病变,或脏腑功能失调,就会作用于所属的经脉和络脉传导异常,同时,造成经脉和络脉周围组织的传输受阻,血运不畅,气滞血瘀,在身体某个部位出现病痛点。
在我身上发生的这两种病情,实际上是三焦和胆的功能失调,致使相对应的三焦和胆的这两条经脉失去平衡,经脉走向的某一段路线气血运行不畅,局部形成气滞或者血瘀,穴位转运受阻,从而导致耳根后部及左腿外侧出现了病痛点。病情判断后,根据患病脏腑相对应的经络,选择有关穴位拔火罐治疗,通过火罐产生的真空,将穴位周围组织中的邪气排出体外,增加血的容量,加快三焦和胆经气血运行地速度,使其三焦和心包,胆和肝脏腑的阴阳平衡,促进周围组织的新陈代谢,缓解病痛点,恢复身体健康。
    运用经脉走向判断病因这个新的方法,经过广泛的临床运用,均获得好的疗效。
如,盛女士,三十九岁,因腹胀来我处诊治,治疗一月后的一天,来诊时说,我昨天开始就感到脐下左侧不舒服,可能是岔气了。我听后笑着说,岔气一般都在两肋的部位,你不舒服的部位是腹腔,腹腔内只有大肠和小肠,大肠和小肠是永远不会岔气的。另外,岔气后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就过去了,不会停留几天都过不去,你的这种病症是属于大肠的功能失调所致。是由饮食不节,或风寒侵入等原因,引起肠壁蠕动异常,局部出现气滞,或者血瘀造成的。病在经脉偱行的路线上,因病为初发期,还没有侵入到脏器,病情并不严重,所以,这种病症治疗起来非常简单,你自己完全可以治疗。
    病症和病因搞清楚以后,我说,根据“左病右治”的原则,在“岔气”右侧相对应的位置,你看着我用手指按住这个点压住不放,有一两分钟就会缓解。按的部位大约有一分钟的时间,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消失了。盛女士说,你开始按住这个部位的时候,我就感觉舒服,现在这个部位,一点“岔气”的感觉都没有了,我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手到病除。
   运用经络走向判断疾病的方法判断病因,对于功能失调,病情较轻,而且游离经脉之间,没有侵入到内脏的一些疾病的判断和治疗,不仅准确而且治疗后的疗效非常好。



[/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8-1-22 12:17: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根据经脉走向判断病因是个好方法

经络的一般作用:
1、生理作用
2、说明病理变化
3、指导临床辩证归经
4、指导治疗
5、其它:药物归经、导引保健等
3
发表于 2008-1-23 19:37: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根据经脉走向判断病因是个好方法

挺有意思!
4
发表于 2008-1-27 00:15:4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根据经脉走向判断病因是个好方法

支持这个说法!我也试过,效果可以,还可以根据时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7 01:39 , Processed in 0.0510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