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9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中医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30 14:0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赵红军在 2006/06/30 02:10pm 第 2 次编辑]

转自中国中医论坛 http://www.tcmbbs.com/read.php?tid=452
[color=#00008B]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中医 ?   
   
   
       —就《“我的中医能力是靠自己拼命啃出来的” 一文读后感》答网友
                                    
                           
                            孙曼之
   
      拙作《“我的中医能力是啃出来的”一文读后感》,是有感于目前的自学、师授热而发。其中,关于究竟应该怎样学习中医的具体问题,语焉不详。承蒙网友厚爱,提出一些质疑,今一倂答复并阐述己见,希望大家指正。
   
     
   一、中医教育改革是挽救中医危亡的根本保证
   首先应该声明的是,本人绝对没有否认自学、师授的意思。相反,本人也是自学出身,因而深知自学之“在黑暗中摸索”的艰辛。本人也授徒,因而也深知跟师学习的偏狭。本人所忧郁的,正是这种学习方法所造成的“头发白了才能成功”的现象。
   本文的标题为什么要强调“今天”?因为,“今天”与“昨天”,是大不一样的。在信息闭塞的古代社会,父子相传、师徒私授,是保存学问的必经之途,甚至是唯一途径。事实上,不仅医学,大凡各种学问、艺术、工艺乃至各种实用技术,在古代都是这样保存下来的。即使贵为“国学”的儒家经典,也同样是如此才能流传于今。因而才有“守家法”、“尊师重道”、“侍师如父”等说法。这种教授方法,既然产生于信息闭塞的农业社会,因而其知识面的狭窄、局限,便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其学习效率的低下。毕竟能够跟随名师学习,只是少数人不多的机会,而名师的一生,又不可能教大量的高徒。显然,在今天知识爆炸、信息交流畅通无阻的现代社会,盲目的提倡拜师学习,实在是无异于叫现代人返回穴居。
   目前,中医事业后继无人,特别是具有临床经验的学者日益减少,中医的灭亡已在眼前。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改革中医教育,使更多的人在较短的时间内成才,确是中医界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在这里,我呼吁:中医界一切有临床经验的有识之士,大家立即行动起来,为这一项工作献计献策,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培养大量的中医人才,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事业能够永续发展!
     
     
    二、中医教育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认为,中医教育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没有设立医案课程。本来,中医基本理论只是入门知识,教学不必花费过多学时。理论学习结束后,就应及时转入医案学习。包括病机分析、诊断、处方等各种纸上推演作业,都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大部分阶段。而由于近代中医教育照搬西医模式,忽视了中医学科本身的要求和特点,结果造成了中医临床能力的阙如。
    其次,是教材编写过于浅显,不能满足指导临床实践的需要。在历次统编教材中,最不成功的,恐怕要算是伤寒教材了。伤寒教材在编写伊始,便采用柯琴《来苏集》作为蓝本。柯氏借“错简"说否认全书各条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又以所谓”六经提纲“说概括各篇内容。由于这两个预设前提阻断了全书内在规律的探索空间,又由于该教材客观上”独尊天下“的作为晋级、评职、考试标准的特殊地位,因而扼杀了学者独立思考的精神,造成了半个世纪以来《伤寒论》研究停滞不前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历次各版伤寒教材,都有与临床联系不够紧密的缺点,致使伤寒学成为脱离临床实践、只是为晋级评职服务的雾里看花、中看不中用的“显学”。
     目前的统编教材,忽于辨证论治基本知识的学习,而是照搬西医课程设置方法,把教学与学习的重点放在分科分病型上面,结果造成了“按图索骥”式的临床指导原则。实质上使辨证论治这个中医学的灵魂,被束之高阁。这一点,也是中医院校毕业生临床实践能力不过关的又一重要原因。在这里,我建议在大学设立“辨证论治”课,作为临床实践阶段的主要课程。“辨证论治”和“医案选读”两门重点课程的设置,将会使五十余年以来,从理论到理论的中医教学模式,转变为由理论到实践并以临床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
2
发表于 2006-8-2 23:25:3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中医 ?

下面引用由赵红军2006/06/30 02:03pm 发表的内容:
因而深知自学之“在黑暗中摸索”的艰辛。本人也授徒,因而也深知跟师学习的偏狭。本人所忧郁的,正是这种学习方法所造成的“头发白了才能成功”的现象。
有所得,必有所失。老子说,有无相生。
3
发表于 2007-1-4 17:25:3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中医 ?

看过,应有更多的专业权威人士站出来为中医药说话,这是必要的宣传,象过去西医的传教士一样。
4
发表于 2007-1-4 21:51:2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中医 ?

“学以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医学说到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治病救人。

-=-=-=-=- 以下内容由 壹一2007年01月04日 09:56pm 时添加 -=-=-=-=-
科学不是正确的代名词,更不是真理的代名词,只是某些知识的代名词而已。不要在科学的名义下,干些害人的勾当。

-=-=-=-=- 以下内容由 壹一2007年01月07日 02:04pm 时添加 -=-=-=-=-
自然远大于科学(nature>>science)
5
发表于 2007-1-6 15:53:1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中医 ?

科学不是正确的代名词,更不是真理的代名词,只是某些知识的代名词而已。不要在科学的名义下,干些害人的勾当。
中医要改革,中医教育也要改革.
6
发表于 2007-1-6 16:55:4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中医 ?

过于崇拜辨证论治,也是现在中医提不高的原因之一
7
发表于 2007-1-20 20:28:0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中医 ?

有道理!怎样学中医?怎样做中医确实是我们中医工作者应该严肃对待的一个话题!
8
发表于 2007-3-11 09:23:3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中医 ?

感于先生所言,必努力再三,苦修歧黄之术,光我中华国技
9
发表于 2007-3-29 18:25:5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中医 ?

有人说,中医是是实践医学,我也有同感。基础知识和理论根底当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临床实践,中医学业有成需要时间和努力双重条件。
10
发表于 2007-3-29 19:21:3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中医 ?

我很赞同 孙曼之先生的观点!
学习中医靠谁都是不行的,即便是父子也不行,关键你要到一定的层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6 16:05 , Processed in 0.09430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