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2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现在正处炎夏,中暑也多,特发暑热一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7-22 13: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冯某,男,22岁,药学生
患者7月20日时,言天气太炎热,突然觉得发热不恶寒,测的体温39。C,口渴喜饮,全身乏力,不觉重浊,观其人脸通红,唇红,触之全身灼手,舌质红绛,苔薄白,脉滑数略弱。
暑热——气阴两伤
《温热经纬》清暑益气汤加减:
南沙参40,黄连10,麦冬12,石斛15
淡竹叶12,知母12,连翘10,银花15
石膏50,滑石30,西瓜皮1斤,生甘草6
           2剂
水煎服450ml,服第一次后,过3小时后热没退再服第二次,以后每8小时服一次。
患者言服用第一次,过3小时后,顿觉全身舒服,热已经退,体温正常,并继续服药。
二诊:只见患者唇红,舌质红,脉滑数症状,故言:“余气未清也。” 以原方治疗。并嘱多喝水。
2
发表于 2006-7-22 14:11:0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在正处炎夏,中暑也多,特发暑热一案

不错,有进步
就是药还能再斟酌斟酌
“暑伤气阴,以清暑热而益元气”

益元气体现的还不是太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06-7-22 14:36: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在正处炎夏,中暑也多,特发暑热一案

下面引用由薄涛2006/07/22 02:11pm 发表的内容:
不错,有进步
就是药还能再斟酌斟酌
“暑伤气阴,以清暑热而益元气”
益元气体现的还不是太好
斑竹言:“益元气体现的还不是太好”,确实如此,在下本想用西洋参10,但是考虑患者也是学生,故用南沙参40大剂量代替。
4
发表于 2006-7-22 15:54: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在正处炎夏,中暑也多,特发暑热一案

请问楼主,为什么中暑会表现脉滑数?我是不明白所以才问,不是要挑刺的,谢谢。
5
 楼主| 发表于 2006-7-23 15:45:5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在正处炎夏,中暑也多,特发暑热一案

下面引用由杏林白马2006/07/22 03:54pm 发表的内容:
请问楼主,为什么中暑会表现脉滑数?我是不明白所以才问,不是要挑刺的,谢谢。
并不是中暑就要表现滑数脉,脉象的的表现主要根患者体质和邪气性质、强弱决定。
脉象要表现出来,必须有三个条件:一是完整的脉道;二是充足的血液;三是气阳的推动。此案中,滑数脉都是因为患者感受暑邪,而为阳邪,其性酷烈,加快血液运行而致。
很多人认为滑脉只表现在孕妇身上,其实也可以表现在青年男性身上和热证。
79年五版教材《伤寒论》:“伤寒,脉浮滑,此表里俱热,白虎汤主之。”(181)
这一条文不但说明了脉滑,也说明了脉浮,都可以出现在热证。
6
 楼主| 发表于 2006-7-23 16:53: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在正处炎夏,中暑也多,特发暑热一案

请问各位:
在下本想在开始时方中加上贺香12,佩兰10,可否?说明理由!
7
发表于 2006-7-23 21:06:2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在正处炎夏,中暑也多,特发暑热一案

      如暑中夹湿,可加!
8
发表于 2006-7-23 21:55: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在正处炎夏,中暑也多,特发暑热一案

[历代名医良方注释];以治疗暑热病气津俩伤者为宜,若温而夹湿,呕恶吐泻者忌用.
9
发表于 2006-7-23 22:43: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在正处炎夏,中暑也多,特发暑热一案

下面引用由DSAASD2006/07/23 04:53pm 发表的内容:
请问各位:
在下本想在开始时方中加上贺香12,佩兰10,可否?说明理由!
贺香是什么?是藿香吧。
10
发表于 2006-7-24 11:40:0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现在正处炎夏,中暑也多,特发暑热一案

谢谢dsaasd的回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4 11:22 , Processed in 0.0915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