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7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实质】申景旺:中医是经验方证一一论应当科学、理性认识传统中医与中医理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18 00:4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应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中医与中医理论
(河南·新乡·申景旺)

中医是我国汉民族的传统医学,原本单称一个“医”;在清末、民国时,为了与传入我国的西方医学进行区别,人们才开始称之为“旧医”或“中医”了。在我国除了中医外,其实还有藏医、维医、蒙医、朝鲜医,苗医、瑶医、壮医等民族医学;因为汉族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九十还多,所以也有人将中医其称为“国医”。解放以后,全国统编教材则统一称之为中医了;但《中医史》从九版教材开始又改称为《中国医学史》了,这明显就是在画蛇添足!
在中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先后受到过印度的民族医学与阿拉伯在希波克拉底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医学的影响,但都被中医慢慢消化掉了。可是,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我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至清末、民国时,随着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一些接受了西方医学、科学与哲学思想的社会名流、政府官员,认识到了中医的“阴阳五行”思想与“脏腑经络”学说不科学;尽管多数人并不否认中医的临床疗效,但为了加快推行西方医学,还是要求“废止旧医”!可中医界的人士却除了以确有疗效为由进行了抗争外,竟没有人能够提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或说法!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不但重视中医,而且还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中医统编教材的顶层设计者与编写者不仅没有搞清楚中西医之争的实质,而且在对中医理论的实质和中医诊疗疾病的真谛还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的情况下,就抛弃了传统的教材与师承方法,模仿西医的教材模式以北宋以后儒医们开创的思辨医学为主要内容编撰起了全国统编教材,将“脏腑经络学说”撰次成了中医的人体结构生理学,又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确立为中医的基本特色,尤其是将各家学说“统战”为一个辨证体系,其实是彻底消灭了中医中经验医学的成分,引导整个中医走上一个大一统的、单纯的思辨医学的歧途了!经过多版以后,不仅将思辨医学已演绎到了极致,而且掺入西医的成分也越来越多了;不但没有解决中、西医之争,又引起了学院派与传统派的纷争!其实,只要将中医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置于中国的历史大家的事情、文化哲学这个大背景下,用现代医学、科学与哲学思想理性的进行研究,就不难发现:中医就是个经验医学,中医理论正如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所言:“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而且不仅是中医,世界其他各民族的传统医学也都如此!
一、汉唐之际的医经家与经方家
早在魏晋时,皇甫谧虽然在《针灸甲乙经·序》中就说:“夫医道之所兴,其来久矣”。但是,根据先秦、两汉时与中医有关的史料和考古可知:在秦汉之际,中医仍处于零散的经验积累状态。西汉时统一、稳定与宽松的社会环境为中医的交流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西汉近二百年的时间里,中医的经验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至西汉末成帝时,已出现了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其中,医经家是原人血脉经络、阴阳表里,以针石汤火等治疗疾病,即现在的外治法;经方家则是根据中草药的性味与所主症状,用积累的经验方通过内服汤药治疗疾病,即现在的内治法。
1、医经家与《针经》、《素问》和《难经》
但是,经东汉、三国至魏·王叔和著《脉经》、皇甫谧撰次《针灸甲乙经》时,可参考的却只有《素问》、《针经》与《难经》了,所以皇甫谧就推测《素问》、《针经》即《黄帝内经》;唐·王冰也附和其说,而且始称《针经》为《灵枢》;虽然也有人曾提出过异议,但其论据却不充分。其实,在“一般情况下是社会思想影响医界,而不是相反”,“医学往往落后其他科学一步”;因此,只要研究一下《白虎通义》、《春秋繁露》、《淮南子》、《吕氏春秋》与《管子》就不难知道:《素问》、《针经》与《难经》是东汉时的《白虎通义》成书以后,医经家在西汉·董仲舒的“天人相应”、“人副天数”与“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下,以西汉医经七家的针灸知识与对人体方面的认识汇编了三位一体的《针经》、《素问》与《难经》了;不但为医经家针灸时,避开脏腑、循经取穴针灸治疗疾病,尤其是生理病理、病理方面的解释提供了支持,而且也保留了西汉末年时的医经七家的医学知识。
2、经方家与张仲景和《伤寒论》、《金匮要略》
根据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序》与南北朝时梁·陶弘景的《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再结合思邈本、高继冲本、宋本《伤寒论》以及《脉经·卷七》的内容可知:张仲景是在西汉《汤液经法》二旦、四神大小十二方证的基础上“论广《汤液》”;可惜王叔和不理解张仲景的三阴三阳六病的真谛,在撰次“仲景遗论”时,为了“以广其法”就搜采了其他经方家治疗伤寒热病的方证、与大量的医经家关于治疗伤寒热病方面的空论,还将自己对伤寒热病的认识与感悟穿插其中,将张仲景的“论广《汤液》”撰次为一本《伤寒论》了。北宋时,林亿辈在校修《伤寒论》时,用《伤寒卒病论》集”、“辨脉法第一” 、“辨脉法第二”与“伤寒例第三”等进行了包装,不仅搞乱了张仲景的学术渊源,而且又进一步将《伤寒论》狭义化了;以致后人真正理解《伤寒论》者少之又少!
致于《金匮要略》,只要将《金匮玉函要略方》的内容、《脉经》卷七、八、九,以及西汉经方十一家的目录比较即知:翰林学士王洙于蠢简中见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源头应该是:经方十一家中治疗杂病和妇人、小儿病的经验方证。《金匮要略》只是将《金匮玉函要略方》的中、下两卷的章节稍作调整后,前面附上了“脏腑经络先后病第一”,又在《千金》《外台》上选择一些类似的经验方证,附于部分篇章之末了;因此,《金匮要略》根本就不是张仲景的个人著作!
3、在汉唐时,中医是医经家与经方家相互争鸣的时期
根据皇甫谧以《针经》、《素问》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撰次为针灸的精简本《针灸甲乙经》后,一直传承有序;而《素问》至唐时已严重脱简,《针经》至宋时也几近失传,即使唐·杨上善奉敕撰注的《黄帝内经太素》至南宋时也仅存三卷,就说明了《素问》与《针经》是为针灸为主的外治法提供理论基础的书籍,而且也反证了与汉唐时用中草药、经验方治疗疾病的经方家不存在什么关系!再结合《脉经》、《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与《合剂局方》即知:在汉唐之际,医经家与经方家就像现在的中医与西医一样,虽然都是为人治病,但是两个不同的诊疗体系!
二、经方医学的衰落与思辨医学兴起
至两宋时,因为朝廷重文抑武、重视医药,所以医生的社会地位就被提高了;尤其是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言论,更是为落地学子和官场失意的士大夫们找到了归宿,因此儒医便诞生了!在理学的影响下,他们“以术为不可恃,而必推求其理”,所以就开始用《素问》、《针经》中的理论注解《伤寒论》,导致温燥之剂滥行于外感热病;尤其是朝廷设立的和剂局编撰、并出版的《和剂局方》,不但扩大了一些经方的方证范围,而且还将很多汤剂变为煮散,因此改变了这些经方的用量,所以就出现了方不治病的怪象!因为从北宋开始整个朝野非常迷信五运六气,为此朝廷每年都要发布“五运六气历”;到了宋金时,以张元素为代表的一些儒医们就简单地将其归咎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于是就逐渐抛弃了汉唐千余年的经方医学,一本岐黄之术,走上思辨医学的歧途了!清·《四库全书》中说:“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其实是这些儒医们对本来就非一家之言的《素问》、《针经》包括《难经》的认识或切入点的不同而产生的所谓学术上的争执!
例如刘完素的“六气皆从火化论”,就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十九病机”归纳总结出来的一个错误的结论。其实,中医的病因就是医者对病人的症状与特征所作出的一个高度概括;有时虽然也是真正的病因或诱因,但多非现代医学意义上的真正的病因;但是古人却将其当真对待了!正如陈延之《小品方》所言:“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治之疾,时行瘟疫是毒病之气,而论治者不判伤寒与时行瘟疫为异气耳,云伤寒是雅士之辞,天行瘟疫是田舍间号耳,不说病之异同也”。明清时的温病学派,其实都是误读了《伤寒论》,因为“脏腑经络学说”搞错了人体的结构生理,又轻信明·张腾鹤“柴胡伤阴说”,所以不敢用柴胡剂治疗温病!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其实就是四个病位混乱、名不副实的症状群;吴鞠通用“三焦辨证”,既非人体结构、也非病理层次,更非有规律的症状群,纯粹就是为了标新立异!尤其是他们应用《素问》中的物理的对抗性法则治疗人体疾病,根本就不符合人体自然的祛病机能;而且还引发了中医界处方用药的寒凉之风!其实,伤寒、温病只是病人在病初时的症状与体征不同;实际上温病学派讨论的范畴只是张仲景的三阳病除去太阳伤寒的部分内容;所以几百年来的伤寒、温病之争,就是一场大误会!
再如张元素的《脏腑标本药式》,明显是根据《脏器法时篇》机械的推演出来的!按照五藏的生克图式:外周连续两个相生就出现一个相克,这就组成了一个三角形,因此外周就是由五个相互交织的五个三角形组成;中间连续两个相克就出现一个相生,这又组成了一个三角形,同样也是由五个相互交织的五个三角形组成;所以五藏系统就是由两组相互交织的十个三角形组成的一个非常稳定的系统。因为脏腑又互为表里,所以脏腑如果出现了问题,根本就不需要治疗,系统内部完全可以自已平衡!但事实上,五行生克并非就具有规律性;而且与《素问》中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也明显不符。其实,近两千年来的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只要具备初中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错误的!        
致于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完全是因为误解了《素问》中的“年四十阴气自半”,根据天地、日月的大小推论出来的一个错误的结论。张景岳之流的“命门学说”,就是以北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为依据,炮制出了人体的先天、后天,肾阴、肾阳等名词,不仅发明了一套所谓的治疗先天方法,而且也使本来就不太正确的中医理论,又更加复杂虚玄了!另外,像吴又可的“膜原论”,与黄元御、彭子益以及近几十年来个中医界个别人发明的所谓中医的新理论,其实都是些岐黄之余论!只有李东垣的“脾胃论”是言仲景之所未言,清·郑钦安对张仲景的三阴病多有发挥;但是,他们的治疗方法都没有张仲景方证对应的恰如其分。
三、应该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中医与中医理论
在汉唐之际,中医是医经家与经方家相互争鸣的时期。所谓医经家并非就是专门研究中医理论,而是指用“针石汤火”等外治法在人体表治疗疾病者;因此,医经家就格外重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机病因。由于科技条件的限制,最终他们在两汉时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下,走上了“形而上”的天人医学之路;与同世纪罗马盖伦的“形而下”的动物解剖实验,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经方家则是用积累的经验方证治疗疾病,所以就注重的是病人的症状、体征与脉象。但比较而言,汉魏时期的经方药味较少,方证对应较严谨,尤其是从《汤液经法》到《伤寒论》中的方证,临床疗效都非常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时的经方,药味明显增多了,而且方证叙述也比较宽泛简单,所以一般人都不易使用!
从北宋开始,儒生们不但用岐黄之术注解《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而且还通过司外揣内、广泛思辨推测人体的结构生理、病机病因,描述中药的功能归经,并指导临床诊断、处方用药;因为岐黄之术的核心理论“脏腑经络学说”是一个“天人模型”,与人体真实的结构生理、病机病因想去甚远;所以不但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解释的一塌糊涂,而且也中医走上思辨医学的歧途了!在现代的辨证唯物主义影响下,现在很多中医都误认为中医理论都是来自临床实践;其实,只有张仲景的“三阴三阳六病理论”与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是来源于临床实践;可惜“卫气营血辨证”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天人模型”基础之上。张仲景则是根据病人的症状与体征,为经方家在不知道人体结构生理、病机病因的情况下,正确应用经验方证制定了一套操作规范;也是传统中医中唯一的一套系统的、名副其实的疾病分类方法!
其实,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真谛:就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经无数病人反复实验而来的经验方证。一个经验方证就是一个定理,只要方证对应,其效如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解释的方法可能需要不断地进行改变或完善,但其疗效却始终如一!如果中医界能够解放思想,像北宋以后的儒医们用《针经》、《素问》中的理论注解《伤寒论》一样,用现代医学知识重新解释《伤寒论》中的经验方证,不仅可用现代语言表述经验方证的真实内涵,而且还浅显易懂;以此为契机,不仅为中西医结合找到了一个切入点,也很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重新构建一套新的、现代化的中医理论体系!让我国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取长补短,共同造福于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

2
发表于 2021-6-18 08:09:54 | 只看该作者
先生考据功夫确实厉害,《内经》成熟于西汉,这从文法上也可以看出来,我比较认同。至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解它的前提是得弄明白作者理解的阴阳的真正含义,如果理解为阴虚阳虚之阴阳,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把阳理解为有余之气,可能较符合临床。至于北宋以后各医家错解伤寒,这是大部分学者都认同的,然而温病学的理论尽管不完善,但是临床应用确实有效,它的不足之处我也深有体会,但是再我们还创新不出更好的理论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虚心学习它,尽管它并不完美,可是世界上又有什么很完美的理论呢,毕竟你我都是沧海一粟,茫茫宇宙中一尘埃,自然万物的规律是无限的,人类认识规律的能力是有限的,希望先生能创造出更好的理论出来,把温病学家拍死在沙滩上。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点评

没有成熟于1万年前  发表于 2021-6-18 11:39
张仲景不完美,温病学派治疗方法错了,如果理解中医病因,称认脏腑错误,可能就容易理解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8 08:2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
发表于 2021-6-18 08:21:47 | 只看该作者
谈笑风生 发表于 2021-6-18 08:09
先生考据功夫确实厉害,《内经》成熟于西汉,这从文法上也可以看出来,我比较认同。至于“阳常有余,阴常不 ...

张仲景不完美,温病学派治疗方法错了,如果理解中医病因,称认脏腑错误,可能就容易理解了。
4
发表于 2021-6-18 10:47:2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需要的是中医理论的实质性内涵而不是夸夸其谈

点评

中西医学临床诊治的本质区别 The Intrinsic Qual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悉尼 张有和 Zhang You He Australia 【内容提要】临床实践是检验医学理论的最好尺度,也是中、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20 18:05
我提出问题、′抛砖引玉,其他靠自己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8 12:18
我是抛砖引玉,你想吃现成?没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8 12:15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21-6-18 11:48:1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理论指导中医临床,中医临床经验丰富了中医理论。中医的理论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也需不断改变、锤炼,纵观历来的医经家、经方家也是为不断完善中医经验学做了重要贡献,新时代的中医人正是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才足以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点评

平庸的见识是难成一位名医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8 12:2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21-6-18 12:15:52 | 只看该作者
张诚敬 发表于 2021-6-18 10:47
现在需要的是中医理论的实质性内涵而不是夸夸其谈

我是抛砖引玉,你想吃现成?没有。
7
发表于 2021-6-18 12:18:03 | 只看该作者
张诚敬 发表于 2021-6-18 10:47
现在需要的是中医理论的实质性内涵而不是夸夸其谈

我提出问题、′抛砖引玉,其他靠自己了。
8
发表于 2021-6-18 12:22:02 | 只看该作者
桑泡儿 发表于 2021-6-18 11:48
中医的理论指导中医临床,中医临床经验丰富了中医理论。中医的理论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也需不断改变、锤 ...

平庸的见识是难成一位名医的。
9
发表于 2021-6-18 12:23:29 | 只看该作者
至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解它的前提是得弄明白作者理解的阴阳的真正含义,

作者弄没弄明白阴阳的真正含义

点评

讲讲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8 13:59
10
发表于 2021-6-18 12:28:2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把阳理解为有余之气,可能较符合临床。

有余之气是人体何物质,有余之气是生理物质病理物质还是不存在

点评

别掐复杂了,古人不知道生理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8 14: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1 19:03 , Processed in 0.0625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