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78|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评】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冷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18 18:1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刘世峰

近读山西中医大师李可编校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笔者认为他言过其实,对他的观点不敢完全苟同。李老认为:“读彭子遗书,深感她不仅是医病之书,更是一册“医医病书”,久历临床者读之,更如醍醐灌顶,格外亲切。犹如长者在侧,耳提面命。”,“彭子遗书的问世,将唤醒国魂医魂!将引起中医界高层的沉痛反思,将引导老、中、青三代中医走出误区和迷阵,开创中医复兴的新世纪!”,“中国的古中医学派,必将逐一攻克世界十大医学难题中之心、肺、肾三衰,肿瘤等奇难危重急症,为全人类的健康长寿作出重大贡献。”,真的有那么神奇吗?读完《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后,你就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你就会觉得李可大师吹得太离谱了。
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彭子(李可大师对彭承祖的尊称),对我们的古中医贡献了什么,他的主要“贡献”用李老的话说,就是发现了《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科学实用的系统科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李可序)并用圆运动之理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及治疗用药。于是整个中医学就被他曲解了,篡改了。不但仲景《伤寒杂病论》被他歪曲窜改,就是后世温病学成就也遭到他的否定,并塞入“私货”。
我们再来看一看他气升降圆运动中医学理论的危害,因为彭子发现《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可以用于中医学,于是乎人体一切生理病理都能够得到清楚解释,没有再进一步探索的必要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诺贝尔奖”早就应该发给他了,还有探索的必要吗?中医学可能就在这种超稳态结构下,永远停滞不前。稍微有一点生理常识的人都清楚,就连一个普通中学生都明白,人体生理结构异常复杂,人类至今都还在探索之中。诚然中医自有一套说理的工具,问题我们不能夸大其辞,自我陶醉,只能把它看着一种假说,或者一家之言,仅供学习参考。没有必要把它抬得过高,吹得太神。否则,中医学永远都会停滞不前。彭子正是在他这一“伟大发现”指导下,用气升降圆运动理论曲解仲景一切病证和方药。为什么说是曲解呢?因为仲景从来没有这么说过,不是仲景本意。仲景之所以被称为医圣,是因为他创立了六经辨证和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他的辩证方法思路至今都有效指 导着中医临床实践,他为我们提供的方剂、药物绝大多数至今仍然很有效验。他的《伤寒杂病论》没有什么理论分析和说教,因为他实事求是,因为有的机理他也没有搞清楚。没搞清楚就不说,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他深知中医的精髓在辨证论治,在疗效,中医始终不能脱离临床实践,靠疗效说话。不像《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作者彭子,任何病证都用五行气升降圆运动理论去解释。于是乎,天下没有解释不清的病,也没有不能治疗的证。难怪引起李可大师: “世界医学的有识之士,必将受她的启示重新认识‘生命与宇宙整体观’,借鉴彭子学说,实现战略突破,从困境中脱茧而出。”,“我尊他为彭子,是因为他是‘中医复兴之父’,是继 医圣张仲景之后第二位医中圣人。”,发自内心的由衷赞叹! 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事实上用“圆运动”原理什么都解释得通,什么也没有解释清楚,离客观实际和事实相去甚远;什么都能治,实际上什么都可能治不好,反而阻碍了科学的进一步探索,阻碍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彭子是怎样运用他的“圆运动”学说来解释《伤寒杂病论》经文的吧。比如他在解释疟疾病时说:“《金匮》云:疟脉多弦。弦者,木气郁结不舒之象。……金气主收敛,既降不下于土气之下,俱敛结于土气之际,于是木气与金气敛结,疏泄不通,大气之中,常有偏于敛结作用。人气感之,遂病疟而现弦脉。”,“恶寒,发热,或单寒不热,汗出病罢,起居眠食,一如平人,为普通疟疾。方用麦冬草果仁乌梅方,麦冬三钱,草果仁一钱,乌梅三枚,切细吞服,发病前服一剂,煎服亦可。服后胸腹响动即愈。小儿减半。麦冬开金气之结,草果仁开中气之结,乌梅开木气之结,故病愈也。”(《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多完美的解释啊!不由你不信,可谓机理清楚,疗效确切,可是事实上呢?
更有甚者,无视中医温病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否定温热病邪从皮毛、口鼻而入,将中医清热解毒,祛邪为主治疗温病大法弃而不用,妄加抨击,取而代之的是按他“圆运动”原理推导出的温病以正气虚为主,“温病者,人身木火偏于疏泄。金气被冲,而失收降之令,水气被泄而失封藏之能。水不藏则相火益事飞腾,金不收则风木益事泄动。上焦则津液伤而热气冲塞,下焦则相火泄而元气空虚,中焦则中气衰败,交济无能。”,“温病实证少,虚证多。”(《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温病的意义》)而采用什么乌梅白糖汤,扁鹊三豆饮治疗,(乌梅白糖汤。肥乌梅五枚,白糖一两。扁鹊三豆饮。黄豆、黑豆、绿豆各三钱。)严重脱离临床实际。对鼠疫的解释更加荒唐可笑,“鼠穴地而居,向来在大气中和的中心点生活。今土中的阳气拔根,中和变成毒疠,鼠感受最切,失其生活之常,所以鼠死。人之感受在鼠之后,所以鼠先死,人后死。……福建鼠疫盛行时,飞机飞过疫地境内,常常自己坠落,有疫的地方,大气的圆运动含有鼠疫的逆性故也。”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这种荒诞谬论居然还有市场,还受到大力宣扬和吹捧,简直不可思议。如果我们不明辨是非,听信李大师、彭子胡言乱语,妄加效法,势必草菅人命,成为愚昧的帮凶,成为“含灵巨贼”!
面对中医阵地萎缩,中医现代化遭遇“瓶颈”,能够正确运用中医思维诊病的中医人员越来越少不断的呼声,中医界掀起了“学经典,做临床”热潮,试图通过对中医经典的学习温课,继承中医传统理论的精髓,走继承发展、创新之路。无疑是正确决策,无疑是明智之举!欣喜之余,不免又带几分隐忧。学习经典固然没有错,因为那是中医的根,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精华,能够培养中医思维,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但是笔者认为,中医是科学,是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实践性很强的东方科学,而不是什么“超科学”。作为医务工作者,首先是唯物主义者,不迷信权威,坚持中医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发展中医始终不脱离临床实践理念,奉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是读山西中医大师,老前辈李可编校作序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读后却令我寝食难安,大失所望。作为中医前辈怎能为了满足其复古情结,不分青红皂白,不辨是非,不负责任地胡乱吹捧,信口开河。因此笔者经过反复思考认为:如果不予提出商榷意见,以正视听,将会“谬种”流传,贻害无穷;将会愧对中医前贤、同仁和后学;将会愧对自己几十年来所走过的弘扬中医之艰辛路!于是寅夜“挑灯”,执笔批驳谬误,捍卫真理,以保持中医学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是谁坏了中医名声,健康报《中医专刊》早就有人撰文探讨过,主要归结为电杆广告,江湖游医等。今天在我看来,那些江湖骗子比起当今掌握着话语权的中医大师、教授们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李大师他们的危害岂可小视。他们以发现“中医绝学”为己任,不辨是非,夸大其辞,“化腐朽为神奇”,把垃圾当精品,误导中医。使中医脱离临床,偏离实践第一轨迹;使中医不讲求实际,崇尚空谈,不思进取,从而滑向唯心主义泥沼。简直就是要把中医发展引入歧途!葬送中医。笔者为了坚持真理,故尔撰文讨论,不遗余力驳斥谬误,捍卫中医的科学性,以正视听。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8:15:28 | 只看该作者
李老认为:“读彭子遗书,深感她不仅是医病之书,更是一册“医医病书”,久历临床者读之,更如醍醐灌顶,格外亲切。犹如长者在侧,耳提面命。”,“彭子遗书的问世,将唤醒国魂医魂!将引起中医界高层的沉痛反思,将引导老、中、青三代中医走出误区和迷阵,开创中医复兴的新世纪!”,“中国的古中医学派,必将逐一攻克世界十大医学难题中之心、肺、肾三衰,肿瘤等奇难危重急症,为全人类的健康长寿作出重大贡献。
3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8:17:40 | 只看该作者
《圆运动》出版很多年了,李可也仙逝好几年了,世界十大医学难题攻克了吗?
4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8:28:48 | 只看该作者
我读过很多中医书序言,没有一篇像李先生这样神吹的。可见李老先生江湖习气重,不负责任善神吹。
5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8:32:05 | 只看该作者
写序者戒!虽然为书作序有推荐的意思,但不能罔顾事实胡乱吹捧。白纸黑字是要经受历史检验的。看文章可以看人品。很多李粉不赞同我观点。
6
发表于 2021-6-18 19:0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7800238272 于 2021-6-18 19:10 编辑

李可绝非庸俗之辈,但他一生也没有找到中医门径,最后归依了火神派,并借火神派火了一把。
7
 楼主| 发表于 2021-6-18 19:25:11 | 只看该作者
17800238272 发表于 2021-6-18 11:08
李可绝非庸俗之辈,但他一生也没有找到中医门径,最后归依了火神派,并借火神派火了一把。

很多人被蒙骗,极善吹牛逼。

点评

还真有两下,绝非平庸之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18 19:29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6-18 19:29:41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21-6-18 19:25
很多人被蒙骗,极善吹牛逼。

还真有两下,绝非平庸之辈!
9
发表于 2021-6-18 20:08:57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的圆运动,基础是中医的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中医的基础之一,但不能夸大。分析病证与开方,升降只是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而已。
10
发表于 2021-6-18 20:09:1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复兴,中医人的追求,需要回到中医三大临床辨证体系的掌握上来。脏腑,伤寒,温病三大临床辨证体系。
三大体系,各由其一整套概念与方证组成。有其框架与基础理论,不仅有具体方证,也有作为上层建筑的一套组织逻辑。中医教材的弊端,在于虽然整理中医各个理法方药部分比较全面,但只是注重了“鱼”,没有注重梳理与授教中医作为方法体系的“渔”。
中医界现在的乱象,要么是胡乱创新胡说八道,要么仅仅抓住中医辨证体系的某一侧面当做全部,并作为自家的独家秘术。其实中医真正的体系是公共的,需要的只是健全系统的掌握,在此基础上才能谈自家学习应用的体会,才能说原有理论的不足与自家思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1 16:04 , Processed in 0.0560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