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透刺法治疗肩峰下滑囊炎疗效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15 07:2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透刺法治疗肩峰下滑囊炎疗效好
  肩峰下滑囊炎以肩部外侧疼痛、上臂外展外旋疼痛加剧和活动受限为主症,是一种滑囊水肿增厚的无菌性炎症,在临床上,常将其与肩部的关节、韧带、肌腱等病变统归于肩周炎范畴进行治疗,缺乏针对性,以致于部分患者日久不愈而出现滑囊壁内粘连,甚至肌肉萎缩的严重后果。《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第26卷第4期报道了新疆农三师医院孙巧玲医生临床采用透刺法治疗肩峰下滑囊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其收治的48例患者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3岁;病程最短者4天,最长者4年。全部病例均经骨伤科确诊。其中由肩部遭受直接撞击或肩部外展时受间接暴力所伤者36例,继发于冈上肌肌腱炎者12例。
  治疗方法:主穴:巨骨透肩髃,“肩峰下”(约肩峰下0.3寸处的痛点)透巨骨;配穴:臂臑、肩井、曲池、外关。操作:患者取坐位,将患肢置于桌面,尽可能呈外展位。局部常规消毒后,以30号2.5寸毫针沿皮透刺,进针约2寸,接G91-A电针仪,采用疏密波,留针30分钟,局部配合艾灸。肩痛向三角肌止点放射者,向上斜刺臂臑,继发于冈上肌腱炎者斜刺肩井至冈上肌。1次/日,10次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显示: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半年内未复发者)28例;显效(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在劳累时患部轻微痛,休息后消除者)14例;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恢复50%以上,且半年内复发者)6例;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0例,总有效率为100%。治疗最少6次,最多40次。肩峰下滑囊位于三角肌下面、冈上肌上面,顶部和肩胛部、肩峰紧密相连,底部与短小旋转肌及肱骨大结节连接。其主要功能在于保证肱骨大结节进行外展活动。一旦肩部受到直接或间接外力撞击,即可致急性肩峰下滑囊炎,此外也可继发于慢性冈上肌肌腱炎,从而导致肩峰下肿痛,外展受限,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该病多因外伤或劳损导致局部气血瘀滞,经络不通。而肩关节周围炎包括由肩胛骨、锁骨和肱骨,关节中任何部位的炎症,痛点出现在肩周的任何部位,功能障碍可能表现为外展、内收、前屈、后伸、内外旋转困难。临床上应注意鉴别。
  孙巧玲医生指出:本治法针对该病变发生的具体解剖结构选穴透刺。巨骨,位于锁骨肩峰端之上。针刺上述穴位可使针感直接“气至病所”,加上局部温灸,使水肿尽快消除。该法对于急性肩峰下滑囊炎见效快,治愈率高。若日久已发生粘连者,可在沿皮透刺时,手托患肢酌情做外展活动,以利于粘连局部的松解。
  肩峰下滑囊炎,虽然可影响其附近的很多组织,但从临床上看,以冈上肌受累为主,尤以冈上肌的下端肌腹和位于腱袖内的冈上肌腱影响最为严重,常表现为肌肉萎缩、与周边组织粘连等。其原因多为怕痛而缺少活动,加之炎性渗出波及所致。而透刺法最大限度地透过了病变的周边部位,促使炎性渗出液吸收,加速炎症恢复,并可对冈上肌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使冈上肌在腱袖内发生较大限度的滑动,防止粘连的产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7 03:54 , Processed in 0.0583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