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牛弹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5 16:2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牛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1]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2]

作品原文

对牛弹琴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②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③。[3]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操:琴曲。
②犊(dú):小牛。
③掉尾:牛因听到蚊、虻(牛蝇)的叫声,便摇尾驱赶。
④奋耳:竖起耳朵。牛因听到小牛的叫声,便竖耳细听。
⑤蹀躞(dié xiè):小步徘徊。[3]

白话译文
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牛低着头吃草,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不是牛没有听见,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而已。
公明仪于是变换曲调,弹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牛听了,马上摇动尾巴,竖起耳朵,因为不安而小步来回走动。[3]

创作背景
牟融向儒生们宣传佛理时,往往引用《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就讲了这个故事。[3]

作品鉴赏

思想内容
这个成语用以说明: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看对象.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后人用“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比喻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讲高深道理是徒劳的。[3]

艺术特色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因为带有讥讽对方的口气,所以引用时必须区别对象。对于某些顽固的人来说,同他们讲道理,有时确实是“对牛弹琴”,白费劲儿。但是对于各种不同水平的群众来说,这个成语却不宜乱用。[4]

名家点评
东周文学家《庄子·齐物论》:“昭文善于弹琴,师旷精于音律,惠施好谈名理,他们各以自己的才能显示予世,而世人不能理解"。[3]
宋代学者载姚镕《齐东野语》载姚镕: “物之不灵,告以话语而弗听,俗所谓对牛马而诵经是已。”[4]
宋代禅师惟白《续灯录·汝能禅师》:“对牛弹琴,不入牛耳。”[5]

作者简介
牟融 (?―79)字子优,东汉官员。北海安丘(今山东安丘西南)人。少时博学,以教授《大夏侯尚书》闻名州里。初任丰县令。永平五年(62年),经司徒范迁推荐,入京任司隶校尉。八年,代包成为大鸿胪。后历任大司农.司空等职。章帝即位,代赵患为太尉,与患共参录尚书事。[6]

参考资料
[1]  墨彩书坊编委会.全新升级儿童注音版成语故事大全 春.旅游教育出版社,2014.08:第38页
[2]  王泽绘;学乐.成语趣学堂 第2阶.鹭江出版社,2014.01:第113页
[3]  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精品赏析.岳麓书社,2008.01:第214页
2
发表于 2016-12-5 17:0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6-12-5 17:09 编辑

您就知足吧!论坛里能做到对牛弹琴就很不错了。对牛弹琴,牛听懂听不懂,牛不顶你,也不犟嘴,不会东拉西扯,更不会上纲上线,阶级斗争都出来。您在论坛弹琴试试。

点评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的口头禅。估计他弹也不会弹,就是个乱弹吧。不过,他对牛倒是很生气的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5 17:33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7:33:53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2-5 17:08
您就知足吧!论坛里能做到对牛弹琴就很不错了。对牛弹琴,牛听懂听不懂,牛不顶你,也不犟嘴,不会东拉西扯 ...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的口头禅。估计他弹也不会弹,就是个乱弹吧。不过,他对牛倒是很生气的哈。

点评

那是我的错,不必生气!!哈哈哈。  发表于 2016-12-6 17:36
4
发表于 2016-12-6 17:35:51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6-12-5 09:33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的口头禅。估计他弹也不会弹,就是个乱弹吧。不过,他对牛倒是很生气的哈。

那是我的错,对牛弹琴了!!
给牛讲水气凌心!那不是我的错吗!!
不过,二位对于中医现代化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4 14:39 , Processed in 0.08321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