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10|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经研读】申景旺:正确解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2 00:0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正确解析《伤寒论》与《金匱要略》
        (河南·新乡·申景旺)
北宋时,校正医书局林亿辈以高继冲本为基础校修了《伤寒论》;根据王洙在蠹简中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将中、下两卷又校修为《金匮要略》,而且都署名为汉·张机。自从朝廷将《伤寒论》刊行后,儒医们就开始用《素问》《灵枢》中的理论进行注解,历经宋元、明清,随着注解人数的增多逐渐形成了辨证论治派、重订错简派、维护旧论派与五运六气派;清末、民国时,因为西学东渐与《皇汉医学》的影响,又出现了一个中西汇通派。据不完全统计:有关研究《伤寒论》的专著我国不下1600种,日本汉方学者也有300多种;而打开仲景之门的三阴三阳六病理论,至今已出现了四十多种学说,虽然他们各有其道,但在应用《伤寒论》中的处方时,还是靠背诵条文、方证对应治疗疾病。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没有搞清楚班固《汉书·艺文志·方剂略》中所谓的医经家与经方家,二、没有搞清楚《素问》、《灵枢》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渊源,三、没有搞清楚张仲景三阴三阳六病的真实涵义;对于清末以后的医者来说:四、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医之门户分于金元”?五、更不能用现代医学、科学与哲学思想理性的认识、中医诊疗疾病的真谛与中医理论的实质。
一、汉唐时的医经家与经方家
根据先秦、两汉时与中医有关的史料和考古可知:在秦汉之际,中医仍处于零散的经验积累状态。西汉时统一、稳定与宽松的社会环境为中医的交流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西汉近二百年的时间里,中医的经验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至西汉末年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侍医李柱国在校方技时,将医书分为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其中,医经家是原人血脉经络、阴阳表里,以针石汤火等外治法治疗疾病;而经方家则是根据中草药的性味与所主症状,用积累的经验方通过内服汤药治疗疾病。
至魏时,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说:“夫医道之所兴,其来久矣”。“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上古神农,始尝草木而知百药”;“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将《素问》《针经》与针灸、张仲景的著作及其学术渊源讲得非常清楚。而且至南北朝时,阮孝绪著《七录》仍将医书分为医经八种、经方一百四十种。      
另外,根据皇甫谧以《针经》、《素问》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撰次为针灸的精简本《针灸甲乙经》后,一直传承有序;而《素问》至唐时已严重脱简,《针经》至宋时也几近失传;即使唐·杨上善奉敕撰注的《黄帝内经太素》到南宋时也仅存三卷,就说明了《素问》与《针经》是为针灸等外治法提供理论基础的书籍,而且也反证了与汉唐时用中草药、经验方治疗疾病的经方家不存在什么关系!再结合《脉经》、《针灸甲乙经》、《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与《合剂局方》也不难发现:在汉唐之际,医经家与经方家就像现在的中医与西医一样,虽然都是为人治病,但是两个不同的诊疗体系;与北宋以后儒医们应用《素问》、《针经》的理论、指导临床诊疗疾病所开创的思辨医学有很大的区别!
二、张仲景的学术渊源与《伤寒论》、《金匱要略》的历史沿革
    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说,“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指事施用”。至南北朝时,梁·陶弘景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又说,“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四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张机撰《伤寒论》,避道教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因为皇甫谧、陶弘景都是当时的名人名医,而且去汉不远,所以可信度很高!再结合思邈本、高继冲本《伤寒论》以及《脉经·卷七》的内容即知张仲景的“论广《汤液》”,应是以医案形式大段落出现的、主要演绎《汤液经法》中二旦、四神大小十二方证与纠正失治、误治的一个小册子。但是,王叔和没有搞清楚张仲景的三阴三阳六病的真谛,误认为张仲景是论治伤寒热病的,所以在撰次“仲景遗论”时,就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以条文的形式撰次“仲景遗论”,割裂了张仲景“论广《汤液》”的理论体系。
2、对脱简的原文,除了错简外,还用医经家的理论进行补充,使文义多不相属;对未脱简的原文,多数都进行了修饰,有些还增加了脉象,尤其是用脉象解释病理,非常荒诞!
3、搜采了其他经方家一些治疗伤寒热病的经验方证,且多数都并非严谨;搜集了医经家大量的关于伤寒热病的华而不实的空论,还将自己对伤寒热病的认识与即时的感悟穿插于条文中,因此将张仲景的“论广《汤液》”撰次为一本《伤寒论》了。
所以王叔和既是张仲景“论广《汤液》”的发扬者,也是第一个误解和搞乱者。北宋时,林亿辈以高继冲本为基础校修《伤寒论》,可以参考的书籍,只有孙本《伤寒论》和《脉经·卷七》的内容;而且不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都未曾发现当时还有其它版本可供参考。若将《伤寒论》与高本、孙本《伤寒论》以及《脉经·卷七》的内容比较,就不难发现:
4、将“《伤寒卒病论》集”校入书中,搞乱了张仲景的学术渊源。
5、不但将“辨脉法一” 与“辨脉法一”校入书中,而且还篡改了三阴三阳六病篇的题目,搞乱了张仲景诊疗疾病的方法。
6、将“伤寒例第三” 校入书中,尤其是摘录《素问·热论》中的两感伤寒、经络传变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后人对张仲景三阴三阳六病理论的正确认识。
7、将痓、湿、暍三病从太阳篇中移出后,伪造了太阳病的题纲,将王叔和撰次的 “仲景遗论”,又进一步狭义化了。
8、将第六条校入书中,导致后世的研究者发生了一些不必要的分争。
致于《金匮要略》,只要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脉经》卷七、八、九,西汉经方十一家的目录对比即知:
1、翰林学士王洙于蠢简中所见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明显是有人将王叔和《脉经》卷七、八、九又独立成书了;而《金匮要略》只是将《金匮玉函要略方》中、下两卷的章节稍作调整后,前面附上了从《难经》、《伤寒论》、《千金》、《外台》古医籍中摘录的文章片段,组成了“脏腑经络先后病第一”;另外,还从《千金》《外台》上选择了一些类似的经验方证,附于部分篇章之末了。
2、《脉经》卷八、九汇集的是魏以前,包括西汉经方家十一家中治疗杂病与妇人、小儿病的经验方证,以及医经家的一些相关的理论。其实,王叔和在《脉经·序》中讲得很清楚:“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决,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该备”。
所以《金匮要略》根本就不是张仲景的个人著作,而《伤寒论》也远非张仲景的“论广《汤液》”了;林忆辈在“《伤寒卒病论》集”中所谓的“《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与《金匮要略·序》中所谓的“《伤寒卒病论》十六卷”,纯粹都是无稽之谈!
三、三阴三阳的渊源与张仲景三阴三阳六病的真实含义
提起三阴三阳,多数人首先就会想起三阴三阳六经,三阴三阳几乎成了六经的专属名词;只有少数学习过《黄帝内经》的人,才可能联想起三阴三阳六气。二阴二阳是从一阴一阳演化而来,但三阴三阳是否是从二阴二阳演化而来呢?根据《灵枢·阴阳系日月》与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补入的五运六气篇、《脉经·扁鹊阴阳脉法》,以及考古发现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十一条经脉与《伤寒论》综合分析:三阴三阳的原始意义应该是描述一年之中阴阳(寒、热)之气的变化状况。在先秦与两汉时,三阴三阳与天干、地支一样,人们也将其用来描述其它事物,例如在《扁鹊阴阳脉法》中用其原始的意义,描述了一年之中阴阳之气不同时,正常人的六种脉象;在《黄帝内经》中,医经家用其标识人体阴阳之气不同的六条经脉;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则是根据病人的症状与体征所发生的部位不同、以及所表现出的人体机能反应的亢奋与否,分为六个症状群即三阴三阳六病。《黄帝内经》中的六经与《伤寒论》中的六病,虽然三阴三阳的名称相同,但其涵义却并不相同!其实,只要搞清楚汉唐之际的医经家与经方家,在品读《伤寒论》时就不难发现:张仲景对人体的认识,除“心”有时指心脏本身外,其它如心下、胃、胃家,胸、胸下、胸胁,腹、少腹、膀胱等都是部位,而且纯粹就是为了描述这些部位的症状,与《内经》中的五脏六腑、经络等概念,根本不存在什么关系!与现代科学尤其是前沿科学,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张仲景在《汤液经法》以方位命名、分类应用经验方证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症状与体征所发生的部位不同,用“排除法”分为表、里、半表半里(其实是非表非里)三部分;再根据所表现出的人体机能反应的亢奋与否,分为阴阳两大类:阴证病人体反应消沉,阳证病人体反应亢奋;最后将三部与阴阳结合,阳证又分为太阳、阳明、少阳三类,阴证也分为少阴、太阴、厥阴三类,即所谓的三阴三阳六病;其中主要表现在人体头面、项背、四肢、肌肉、骨骼等躯壳部分,即体表的阳性症状的集合称为太阳病,阴性症状的集合称为少阴病;主要表现在人体胃肠道的消化系统,即里部阳性症状的集合称为阳明病,阴性症状的集合称为太阴病;主要表现在人体头面孔窍、心胸胁部,沟通人体里、外的心血管系统,即非表非里的中部的阳性症状的集合称为少阳病,阴性症状的集合称为厥阴病。在应用张仲景的三阴三阳六病理论时,只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所发生的部位不同,以及所表现出的人体机能反应的亢奋与否,先辨阴阳六病、再辨方证,合并病就合并用方,最后再用药证进行加减即可;而且应用张仲景的三阴三阳六病理论,也完全可以分类和指导应用汉唐其他经方家以及北宋以后的经验方证。
四、正确解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处方,基本上都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经过反复试验而来的经方或经验方;与对应的条文,即可以纠正或治疗的某些症状与体征则称其为“方证”。有人认为经方是经典方,只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方才是经方,这是错误的!准确的说应称之为“汉传经方”;其实,北宋以前的处方基本上都属于经方。即使北宋以后,只要是“用药如用兵”,在临床实践中反复试验而来的有效处方,也仍然属于经方。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即使在临床实践中经过反复试验、加减而来的有效处方,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方或经验方,而是时方;有人认为温病学派所用的方才是时方,这也是错误的!
一个经验方证就是一个定理,只要方证对应,其效如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提高,解释的方法可能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甚至改变,但疗效却始终如一!但是,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用《素问》、《灵枢》中的“岐黄理论”解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只会越解越乱、自寻烦恼!因此,要正确解读《伤寒论》就必须:
1、首先将林忆辈新校入的“《伤寒卒病论》集”、“辨脉法一” 与“辨脉法一”、 “伤寒例第三”、 第六、二十九、三十条从《伤寒论》中剥离出去,将其篡改了的三阴三阳六病篇题目与伪造的太阳病题纲纠正过来,将痓、湿、暍三病回归到太阳篇中。
2、将王叔和搜采的医经家有关伤寒热病的空论,以及自己对伤寒热病的认识与即时感悟从《伤寒论》中区别出来;致于其他经方家治疗伤寒热病的经验方证,虽然多数方证都并非严谨,但对张仲景的“论广《汤液》”为害也不大,也可以顺便研究对比一下!最后以张仲景的三阴三阳六病为准绳,将王叔和错简、用医经家理论补全、修饰过的条文纠正过来并重新归位,尽可能地还原出张仲景“论广《汤液》”的内容。
3、应用现代医学知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重新解释《伤寒论》中的经验方证,这方面经方大师胡希恕已经为我们做出来榜样。另外,近代在西方医学与日本·汤本求真《皇汉医学》的影响下,民国时陆渊雷对条文的认识,伤寒大师刘绍武先生对三阴三阳六病的现代解剖生理学基础的认识;经方大师胡希恕对三阴三阳六病的认识,对我们学习《伤寒论》都很有帮助!因此,在学习《伤寒论》之前,应先研究一下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刘绍武的《伤寒论三部六病精义》以及《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4、致于《金匮要略》,因为其主要内容是王叔和“各以类例相从”,搜集的魏以前、包括西汉经方家十一家中治疗杂病与妇人、小儿病的经验方证,以及医经家的一些相关的理论;所以只要将医经家的理论从中分离出去,用张仲景的三阴三阳六病重新归类,应用现代医学知识从中医角度出发、重新解读其中的经验方证即可。

2
发表于 2021-6-2 05:56:09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品读了老师的长文。慨叹老师的博学,对内经,金匮的用心研究。后学的榜样。我以为不论哪个朝代的医家学者,都是按照六经八纲辨证诊病。理出简单易记的条文,让人人会读会用才是真正的大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
 楼主| 发表于 2021-6-2 07:12:22 | 只看该作者
杨宇哲 发表于 2021-6-1 21:56
认真品读了老师的长文。慨叹老师的博学,对内经,金匮的用心研究。后学的榜样。我以为不论哪个朝代的医家学 ...

为什么说后生可畏,主要是人年轻谦虚好学,公正客观。不像有的狂人简单否定。申景旺先生确实博学多才,善于思考,这样的中医人现在少了。做学问要以事实为依据,不畏权威和定论。

点评

后生可畏,后生未必正确!可畏的后生千千万,成功的只有一个,其余的都是无谓的牺牲品。  发表于 2021-6-2 17:18
4
发表于 2021-6-2 16:2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6-2 09:38 编辑

      《金匮要略》根本就不是张仲景的个人著作,而《伤寒论》也远非张仲景的“论广《汤液》”了;林忆辈在“《伤寒卒病论》集”中所谓的“《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与《金匮要略·序》中所谓的“《伤寒卒病论》十六卷”,纯粹都是无稽之谈!=====================================
    这是申先生的错误理解。
5
发表于 2021-6-2 16:54: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6-2 09:07 编辑

       认为《金匮要略》《伤寒论》不是张仲景的原作,大有人在而且所论大同小异,相互传抄并无新意。本论坛金栋先生所论比申先生渊博多了。尽管有许多学术之争,你们并没有拿出来张仲景的原作!或者你们恢复的原作!一味地炒作某条是错简、篡改、窜入,你们拿不出原作,也只能是个人的认识(或者说错误的认识),不能把自己或者少数人的认识强加于“经典”。你们把自己的青春浪费在自己的错误认识上,请不要强加于经典,更不要欺骗后人及初学者。
         我们现在拿到的《伤寒杂病论》是经过2000多年的临床实践、无数人的血汗、生命、苦难换来的,也是无数先哲们心血的结晶,经过了国家机构的反复校勘才定下来的。不要怀疑,不要把青春浪费在自己的错误认识上。不要以为自己找的了“经典”的错误,就是超越了“经典”!胡希恕的解释我也看过一些,他认为中医是经验医学,无非是以西医为标准,自己把经文理解错误了。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21-6-2 17:08:22 | 只看该作者
学史可以明理,医学史研究非常有必要,但想来也必定很枯燥,像申景旺先生这样愿意深研至此的人真的太少,后学读这类文章确实也感觉生涩,还是源于读书太少,对中医经典阅读不够,对中医文化了解太少!不过对于中医经典而言,后学认为需经过临床验证的东西才更货真价实!比如伤寒论里面有些方剂这个时代基本没有机会使用,描述的病症有些也不一定遇得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7
发表于 2021-6-2 17:09:01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现代解读》2002年出版,《金匮要略现代解读》现在已经完稿,明年可以出版。从西医临床的角度看,《伤寒杂病论》中几乎每一条,都能够找到相对准确的西医解释,其中的每一个证都能够找到相对应的西医病理状态。从临床的角度出发中西医是能够融合为一体,相互沟通的!
8
发表于 2021-6-2 17:15:03 | 只看该作者
      张仲景在《汤液经法》以方位命名、分类应用经验方证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症状与体征所发生的部位不同,用“排除法”分为表、里、半表半里(其实是非表非里)三部分;再根据所表现出的人体机能反应的亢奋与否,分为阴阳两大类:阴证病人体反应消沉,阳证病人体反应亢奋;最后将三部与阴阳结合,阳证又分为太阳、阳明、少阳三类,阴证也分为少阴、太阴、厥阴三类,即所谓的三阴三阳六病;其中主要表现在人体头面、项背、四肢、肌肉、骨骼等躯壳部分,即体表的阳性症状的集合称为太阳病,阴性症状的集合称为少阴病;主要表现在人体胃肠道的消化系统,即里部阳性症状的集合称为阳明病,阴性症状的集合称为太阴病;主要表现在人体头面孔窍、心胸胁部,沟通人体里、外的心血管系统,即非表非里的中部的阳性症状的集合称为少阳病,阴性症状的集合称为厥阴病。在应用张仲景的三阴三阳六病理论时,只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所发生的部位不同,以及所表现出的人体机能反应的亢奋与否,先辨阴阳六病、再辨方证,合并病就合并用方,最后再用药证进行加减即可;而且应用张仲景的三阴三阳六病理论,也完全可以分类和指导应用汉唐其他经方家以及北宋以后的经验方证
========================================
       纯粹是自己的错误理解!!根本没有认真学习《伤寒论》!西医更不懂,胡拉乱扯。
9
发表于 2021-6-2 17:37:1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小陈 发表于 2021-6-2 09:08
学史可以明理,医学史研究非常有必要,但想来也必定很枯燥,像申景旺先生这样愿意深研至此的人真的太少,后 ...

     比如伤寒论里面有些方剂这个时代基本没有机会使用,描述的病症有些也不一定遇得见!
===================================================
      据我所知,《伤寒论》398法,112方,只有“烧裈散”历史上病案报道很少,其他100多方都在使用。而且中医的所有方剂都来之于《伤寒杂病论》。随着社会的发展,临床实践的丰富,方剂也在发展,都是在《伤寒杂病论》方剂的基础上 创新发展,使用原方不变者很少了。《伤寒杂病论》所描述的证,疾病都是常见病、多发病,现代社会里都有。有一些病症现在很少了,例如:热实结胸证(急性腹膜炎)有一种极重型,即膈下脓肿穿破膈肌,引起脓胸,脓胸穿透胸壁引起腋下漏,据说李白就是这么死的!这种情况只有在很古老的西医外科学里记载过,现在的外科专家未必知道这件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6-2 17:59:59 | 只看该作者
不应该相信烧辉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9 13:35 , Processed in 0.06115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