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逍遙散的臨床新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20 14:2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道遙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柴胡、當歸、芍藥、白朮、茯苓、煨薑、甘草組成。具有調和脾胃、養血解鬱之功,為內科、婦科常用方劑。筆者將此方辨證應用於耳鼻喉科及皮膚科,療效滿意,現介紹如下。
1慢性鼻炎
  案例1:劉某,女,47歲,教師,2002年4月22日初診。訴反復鼻塞5年,呈交替性或陣發性,伴噴嚏,流白涕。曾以過敏性鼻炎及慢性鼻炎治療(1%麻黃素加氟美松滴鼻),但療效均不滿意。近2年發作頻繁,持續時間長,經多方醫治無效。檢查:雙下鼻甲黯淡肥大。刻診:涕白量多,舌淡紅,苔薄白,脈弦。辨證為肝鬱脾虛。以道遙散加減:柴胡15g,白朮、白芍各10g,薄荷6g(後下),當歸、茯苓各12g,川楝子、辛荑各10g,丹參18g,石菖蒲15g,郁金10g。5劑後復診,鼻塞有所改善,涕量有所減少,服25劑鼻塞通暢。查:鼻甲肥大縮減,涕已收斂,無不適感。隨診1年未復發。按:肝藏血,主疏泄通達,肝鬱氣滯,血流不暢,郁於鼻甲肌膜,又肝鬱犯脾,痰濕內生,上犯鼻竅,故鼻甲黯淡肥大,涕白量多。道遙散加減以疏肝理氣、健脾祛濕、通竅活血,標本兼治,故見其功。
2慢性卡他性中耳炎
  案例2:鄭某,女,36歲,幹部,2003年11月2日初診。有3年慢性咽炎病史,左耳鳴耳閉1年,屢經中西藥物治療,未能奏效。左耳鳴如風,咽部異物感,心煩難寐,小便黃赤,舌紅,苔薄黃,脈弦略數。查:左耳鼓膜渾濁內陷,鈣斑沈積,音叉測試為傳導性左耳聾,咽膜黯紅略幹,咽後淋巴濾泡增生明顯。診斷:慢性卡他性中耳炎(左),慢性咽炎。以疏肝理氣、化痰養陰、清心開竅法。藥用通遙散加減:柴胡12g,郁金10g,白芍12g,薄荷6g(後下)、丹參18g,茯苓15g,生地黃18g,炒梔子、貝母、馬勃各10g,竹葉5g,龍膽草3g。3劑後,耳疾及諸症改善明顯,原方再進,前後7診,服藥共21劑,耳鳴得息,聽力轉聰,鼓膜輕微內陷,諸症悉除。
  按:《辨證錄·耳痛門》曰:“肝為腎之子,腎氣既通於耳,則肝之氣未嘗不中相者。”耳有賴肝之調暢、腎之充養。肝經氣滯,由耳竅痞塞,痰濕鬱阻,兼咽部有宿疾,心腎本虧,君相火旺,擾亂清竅,故耳鳴耳聾。道遙散加減以疏肝理氣開竅、養陰清心、交通心腎、活血利濕,故諸症皆除。
3斑禿
  案例3:孫某,女,27歲,工人,2002年5月7日診。患者斑禿1個月,經用中西藥物,療效不顯。刻診:巔頂及枕部有7處脫髮,如2分硬幣大小,邊界清楚,頭皮光亮,皮色正常,伴有頭暈目眩、脘悶噯氣、失眠多夢、疲倦厭食,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細。證屬肝鬱脾虛,血不榮膚,毛髮失養。予道遙散加減:柴胡15g,當歸、白芍各12g,茯苓15g,薄荷6g(後下),炒酸棗仁、女貞子各18g,何首烏20g,生薑3片,大棗6枚。6劑後,脫髮減少,繼服30劑,脫髮止,並見新發生,告癒。
  按:肝腎同源,腎之華在發,肝腎陰精不足,精血虧虛,故其發不榮。筆者以調和肝脾養血解鬱,以助化源,待精血充,則膚自榮,毛髮自生,斑禿全癒。
  4 慢性蕁麻疹
  案例4:高某,女,22歲,工人,2003年12月1日診。全身散在風疹塊反復發作1年,奇癢難忍,越抓越多,經用抗過敏藥物及鈣劑等治療效果不明顯,時輕時劇。刻診:疹色紅,全身散在,高出皮膚,大小不等,舌淡紅,苔微膩,脈弦滑數。此乃肝鬱化熱,風火相煽,脾虛生濕,濕泛肌表。予逍遙散加減:柴胡10g,薄荷6g(後下),茯苓12g,陳皮10g,赤芍12g,蟬蛻10g,地膚子18g,甘草10g。6劑後,奇癢大減,前方改蟬蛻為15g、加僵蠶20g,繼服10劑,諸症消。
  按:此為肝鬱脾虛,濕熱內生,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通達,瘀在皮毛腠理之間而發。故用逍遙散加減,疏肝解鬱,通達內外,濕熱得清,諸症皆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5 18:25 , Processed in 0.0498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