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文地清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为阴说腠理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2 06:4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20-12-12 09:08 编辑

健中汤尤氏注:此和阴阳,调营卫之法也。夫人生之道曰阴曰阳,阴阳和平百病不生。若阳病不能与阴和,则阴以其寒独行,为里急,为腹中痛,而实非阴之盛也;阴病不能与阳和,则阳以其热独行,为手足烦热,为为咽干口燥,而实非阳之炽也。昧者以寒攻热,以热攻寒,寒热内贼,其病益甚。惟以甘酸辛药,和合成剂,调之使和,则阳就于阴而寒以温,阴就于阳热以和。医之所以贵视其大要也。豈徒云寒可治热,热可治寒而已哉。或问和阴阳调营卫是也,而必以健中者何也?曰中者脾胃也,营卫生成于水谷,水谷转输于脾胃,故中气立则营卫流行而不失其和。又中者四运之轴阴阳之机也。故中气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极于偏。是方甘于辛合而生阳,酸得甘助而生阴,阴阳相生,中气自立。故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健中也。阳脉涩,阴以其寒独行,为腹中痛与小健中汤。阴脉弦血弱气尽与小柴胡汤主之,随证以法而施治。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2 10:23: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20-12-12 18:53 编辑

金匮经络脏腑先后篇:雾伤皮腠。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注:雾者云之类,露者雨之类,夫阳盛则地不上应,阴虚则天不下交,故云雾不化精微之气,上应于天而为白露不下之咎矣。即表明了皮腠交通不表,由雾伤及皮腠的情况。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7 06:5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20-12-17 09:51 编辑

腠理,在动物有如植物木之树轮。树轮以年为限,腠则以胚胎怀孕月数不等为异。腠是三焦会通元真之处,素问金匮真言论言之甚详。取类比象认识到生畜生命形态方面,气血以经络为框架,从中精密布列,构形为之条理。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2:30: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20-12-26 05:13 编辑

天包地仪而处于上,水环地极而处于下,土位中间。阴成形。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阳化气。 气温0上为阳,0下为阴,0度为中为太冲之地,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 。太阳根于至阴,所以主气化也。
15
发表于 2020-12-26 07:39:01 | 只看该作者
        腠是三焦会通元真之处,素问金匮真言论言之甚详。
====================================================
         素问金匮真言论言之甚详。 是不是错了?

点评

金匮真言论篇有谓其畜……。乃指生命积畜之现象,元真从而体现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6 08:00
16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8:00: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20-12-26 08:18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0-12-26 07:39
腠是三焦会通元真之处,素问金匮真言论言之甚详。
============================================ ...

金匮真言论篇有谓其畜……猪,牛……。生畜,乃指生命积畜之现象。腠理,三焦会通元真便从而体现之。

点评

生畜有没有脏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6 08:23
生畜有没有脏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12-26 08:22
原文没有腠理、三焦……。是自己的体会?  发表于 2020-12-26 08:06
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8:22:12 | 只看该作者
文地清风 发表于 2020-12-26 08:00
金匮真言论篇有谓其畜……猪,牛……。生畜,乃指生命积畜之现象。腠理,三焦会通元真便从而体现之。

生畜有没有脏腑?
18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8:23:56 | 只看该作者
文地清风 发表于 2020-12-26 08:00
金匮真言论篇有谓其畜……猪,牛……。生畜,乃指生命积畜之现象。腠理,三焦会通元真便从而体现之。

生畜有没有脏腑?
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08:33: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20-12-26 10:37 编辑

生畜有脏腑,就因胎育月限为异,现象不同。上唇文理不等。
20
发表于 2020-12-26 08:49:32 | 只看该作者

金匮真言论

原文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①,经有五风,何谓?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故春善病鼽衄②,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③,夏病在阳④,春病在阴⑤,秋病在阳⑥,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⑦,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⑧。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⑨。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⑩。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注释

①天有八风:八风,指来自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方之风;天有八风,指自然界中来自八方不正之邪气。

②鼽衄:鼽,指鼻流清涕;衄,指鼻出血。

③冬病在阴:肾五行属水,为阴脏,又居于下焦,为阴中之阴。冬病在肾,所以说冬病在阴。

④夏病在阳:心五行属火,为阳脏,又居于上焦,为阳中之阳。夏病多在心,所以说夏病在阳。

⑤春病在阴:肝五行属木,为阴脏,体阴而用阳,又居于下焦,为阴中之阳。春病多在肝,所以说春病在阴。

⑥秋病在阳:肺五行属金,为阴脏,又居于上焦,为阳中之阴。秋病多在肺,所以说秋病在阳。

⑦岁星:即木星,五行属木。

荧惑星:即火星,五行属火。

镇星:即土星,五行属土。

⑩太白星:即金星,五行属金。

辰星:即水星,五行属水。



点评

谢谢补充  发表于 2020-12-26 10:36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9 19:21 , Processed in 0.05051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