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医名师翁维良从瘀论治冠心病中药方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0 12:4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医名师翁维良从瘀论治冠心病中药方 .
  翁维良,男,1937年生,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名誉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第二、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50多年,在心血管病和内科杂病的中医诊疗中,继承郭士魁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以通为补”,善用活血化瘀治疗心血管疑难病,如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后再狭窄、老年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扩张性心肌病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翁维良教授行医5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老年病及各种疑难病。他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疗法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现代冠心病患者多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等一种或几种慢性病;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尤其是介入“支架术”、“搭桥术”的开展,术后再狭窄、多支血管病变、重度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等重症、高龄患者日益增多。

  翁维良认为,在冠心病发病的各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瘀证候,早期多为气滞血瘀、痰浊血瘀、寒凝血瘀等实证表现;但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常出现气虚血瘀、阴虚血瘀、阳虚血瘀等不同表现。

  因此,他强调临床治疗应遵循辨证论治、病证结合、应病而变、应时而变四原则。经过多年临床积累,提出了活血化瘀十法:益气活血、理气活血、温通活血、补肾活血、养阴活血、化痰活血、清热活血、利水活血、补血活血、软坚活血。

  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正确合理使用活血化瘀药。翁维良选择活血化瘀药物时,多以活血、和血药为主,少用破血药,且形成了以益气、理气、温通、补肾活血治疗为主的冠心病辨证思路。

  益气活血

  翁维良十分重视气血在冠心病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气与血之间均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即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运行,故气虚则血行无力。

  老年冠心病人,元气亏虚为发病的根本病因。元气亏虚,导致血运缓慢,停滞为瘀,既而出现胸痛、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治疗上须“通补兼施”,益气活血。益气多用人参、黄芪、黄精、太子参,其中应用最多的为黄芪,黄芪益气又能实卫,且价格低廉,针对性不亚于参类,疗效较好,副作用小;临床上常配伍太子参、党参、白术以加强健脾益气之力。

  此外,他在郭士魁老中医“三参饮”(党参15~30克、丹参10~30克、北沙参10~30克)基础上,针对瘀血日久,容易耗伤阴液的特点,演变出五参汤。五参汤由丹参、苦参、党参、太子参、北沙参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兼以养阴安神之功,应用灵活,使用范围也比较广,可作为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的基本用方之一。
2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2:52:32 | 只看该作者
冠心2号方在冠心病中的运用
         

  冠心2号方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剂。该方是由已故著名中医临床家郭士魁先生所创制,1972年由阜外医院院长吴英恺为组长的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建立,10多家医院协作,数以千计的病人运用此方治疗,成效卓著,有效率达80%以上,是一首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良方,值得学习和推广运用。笔者多年来用该方为基础方,对50余例冠心病病人临床运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如何运用

  冠心2号方由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降香等一派活血化瘀药组成,为何用于冠心病各型均能取效呢?这是因为瘀血内阻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传统中医把冠心病视为“胸痹”,认为胸痹的病机是“阳微阴弦”。“阳微”是指正气亏虚,包括气血阴阳的亏虚:“阴弦”是指邪实,包括瘀血、痰浊、阴寒等。无论正虚或邪实,其胸痹皆有程度不同的存在着瘀血内阻这一基本病机。西医认为冠心病是多种原因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变窄这一病变基础,正符合中医瘀血内阻的认识。说明各型冠心病皆有瘀血内阻这一基本病机存在。临床运用冠心2号方治疗冠心病有效正是切中了这一基本病机,体现了中医辨病论治精神。要用好用活冠心2号方,就必须在面对每一位患者时对证的辨析准确。具体地说,如果患者以心胸刺痛,痛有定处为主症,结合唇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投以该方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若以胸脘满闷为主症,并见苔腻脉滑当以该方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若以心痛如绞,遇寒即发为主症,并见舌淡暗,脉沉迟,当以该方合瓜蒌薤白桂枝汤化裁。若以胸痛隐隐,气短乏力,心悸汗出为主症,并见舌红苔薄少津,脉细数,当以该方合生脉散化裁。若以胸痛心悸,形寒肢冷为主症,舌淡胖,有齿痕,脉沉弱,当以该方合金匮肾气丸化裁。如果我们把这些常见证型熟记于心,有的放矢地运用冠心2号方,将会收到可喜的疗效。

  2 病案举例

  例1:患者,男,77岁。2009年7月5日就诊。反复胸闷心悸10余年,加重伴胸闷刺痛2天。10余年来,反复胸闷心悸,经县级医院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诊断为冠心病,长期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硝苯地平、肠溶阿司匹林等药,症情时缓时急。2天前因过劳后出现胸闷心悸加重,胸部刺痛,夜间微甚、眠差,服用硝酸酯类、硝苯地平等药胸部刺痛未减。就诊时仍感胸部满闷刺痛、心悸,无寒热身痛,恶心呕吐等症,微感气短神疲,口唇紫暗、舌暗红、边尖可见瘀点、苔薄白、脉涩。此为瘀血内阻,兼有心气亏虚之证,以活血化瘀、益气养心为法,选冠心2号方加味,药用:丹参30g,川芎15g,赤芍15g,红花12g,降香15g,乳香10g,没药10g,太子参15g,黄芪20g,酸枣仁15g。2剂水煎服。服药1剂,胸部刺痛等症减轻。2剂后胸部刺痛已除,精神转佳。后以上方去乳香、没药,加何首乌30g连服8剂后停药。随访6个月未再发胸痛。以后每当胸闷刺痛发作时,又以冠心2号方加味治之均能获效。

  例2:患者,男,75岁。2009年3月2日就诊。患冠病10年,胸部闷痛,遇冷加重3天。3天前因受凉后出现胸部闷痛,肢冷恶寒,口淡不渴,自服硝酸酯类、硝地平等药后缓解不显,胸部闷痛,遇寒加重,小便清长,大便微溏,口淡不渴,食减神疲,舌淡暗,苔白滑,脉缓。综观病情系阴寒凝滞,瘀血内阻之证,治以散寒通脉,活血化瘀之法,以冠心2号方合瓜萎薤白桂枝汤、苓桂术甘汤化裁。药用:丹参30g,川芎15g,红花12g,降香15g,桂枝12g,白术15g,茯苓15g,瓜蒌皮15g,薤白15g,紫苏20g。2剂水煎服。服用1剂后,胸部闷痛减轻,大便转软,2剂后胸部闷痛已除,精神转佳,饮食如常。续以冠心2号方合桂枝甘草汤化裁,连服6剂停药。以后每遇到胸痛复发皆以冠心2号方加味治疗取效。

  例3:患者,女,76岁。2010年11月6日因胸闷刺痛,腰膝酸软15天就诊。患冠心病15年,常服冠心丹参滴丸,心安胶囊,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症情时缓时急。15天来胸闷刺痛,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自服硝酸酯类,心安胶囊、心痛定等药,症情无明显缓解,渐感肢冷畏寒,活动后胸闷刺痛,腰膝酸软加重,舌淡胖,苔薄白,脉沉弱。考虑为瘀血内阻,肾阳亏虚之证。给以冠心2号方合右归饮化裁。药用:丹参30g,川芎15g,赤芍15g,红花12g,降香12g,肉桂5g(后下),附子15g(先煎),山茱萸15g,杜仲15g,山药20g,菟丝子15g,当归15g,鹿角霜6g。连服2剂后胸闷刺痛,腰膝酸软等症若失。续以原方出入服10余剂,随访5个月未再发胸痛。

  3 体会

  冠心2号方是经北京十多家医院协作验证的有效名方。该方由和血、活血、行气之品所组成,活血不伤正,行气利血行,无破血伤正之弊。无论虚实寒热皆可以该方为基础方,验之临床,只要有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存在,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即使无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也作为隐匿型冠心病,观其脉证,知犯何递,投以冠心2号方为基础方,结合伴随症状随证治之,皆能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2 06:36 , Processed in 0.0477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