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尔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秘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2 19:4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尔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秘笈
整理:余国俊
余治十二指肠溃疡之疼痛,恒喜用归脾汤化裁,此乃从陈修园治“心腹虚痛”悟出。修园曰:“虚痛即剂痛,脉虚细小或短涩,心下悸,喜按,得食少愈,二便清利,宜归脾汤加石菖蒲一钱......”(《时方妙用·心腹诸痛》)十二指肠溃疡之疼痛,多以久痛、饥时痛、喜温喜按、得食少愈为主要特征,当属“虚痛”无疑。而疼痛缠绵,胃纳欠佳,脾运亦弱,水谷之精微难化,气血匮乏,故多伴面色晄白、心悸气短、失眠健忘等心脾不足之证。随之,心脾不足,气血匮乏,溃疡病灶失却温煦与濡养,不荣则痛,故其疼痛经久不愈,病灶之愈合亦难。似此“恶性循环”必须切断,而归脾汤作为补养心脾之方,甚为相宜。余临证体验,凡服此方数剂至十余剂后,其疼痛渐减、胃纳渐增者,心悸气短、失眠健忘等症多随之改善。归脾汤治此证有效,非独甘温补虚之功。张景岳云:“气血虚寒,不能营养心脾者,最多心腹痛证,然必以积劳积损及忧思不遂者,乃有此病。”信哉斯言!本病确与七情密切相关,忧愁思虑伤及心脾者,胃必罹殃。故修园主张“归脾法主二阳”者,实暗寓调畅情志以恢复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之机。其化裁之法有:兼肝郁者,加柴胡、白芍;痛甚者,合丹参饮;吞酸者,加乌贼骨;便血(黑便)者,加自制“止血散”(含乌贼骨、白及、三七等);便血过多者,酌加红参(另炖);夹寒者加炮姜;夹热者加丹皮、白芍;夹湿者加霍梗、佩兰;痞痛、嗳气者加旋覆花、赭石;腹满者加厚朴、半夏。
一、典型病例
张某,男,53岁,1984年11月就诊
患者胃脘饥时隐痛,间歇黑便4个月余,伴吞酸、嘈杂、肠鸣、气短乏力,舌偏红,苔薄白,脉细弱。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可见一直径约1.0cm大小圆形溃疡,后壁有一假性憩室形成。用归脾汤加自制止血散,服12剂,疼痛消失,大便转黄,余症大减。遂用原方蜜丸继服两个月,诸症消失。1985年2月复查后壁未见溃疡,前壁溃疡趋向愈合。遂不更方,续服此丸。
二、体会
值得一提者,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虽同属消化溃疡,而其疼痛性质同中有异,同是久痛、喜按,胃溃疡疼痛常于食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发作俗称“饱时痛”,夹杂胃气不降、“不通则痛”之机,虚中夹实;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常于食后三至四小时发作,即“饥饿痛”,纯属脾不升清、“不荣则痛”,几无实象可稽。再者,初痛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故两种溃疡病均可伴见黑便,亦为脾虚不能统血之证。故诊治两种溃疡病,宜细察精详,审同辨异。近人治此证之属于“脾胃虚寒”,多习用黄芪建中汤。余以为方中之桂枝最能动血、便血或呕血者,亟宜慎用!余治此证,辄用归脾汤加炮姜(寓甘草干姜汤,且干姜炮黑又能止血);如其不伴出血者,辄用归脾汤加桂枝、白芍(寓黄芪建中汤),均获佳效。此乃谨守心腹虚痛之基本病机,立足于归脾汤这一专方,而又注意发挥复方的协同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3 14:11 , Processed in 0.0915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