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821|回复: 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阳蓄水证一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 12:1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何九公 于 2016-3-2 12:23 编辑

某女,39岁,南宁某高校教师,2016年2月16日初诊,小便不利,呕逆二十多天;患者在十年前出现皮肤红斑,关节疼痛,日晒则加重,经医科大附院检查诊为红斑狼疮,并服用某免疫抵制剂及泼尼松三年,但病情并没得到很好治疗,红斑与关节疼痛仍时有发作,最后病休不能工作,同时因服用激素后出现肥胖及胃肠道反应而对西医失去信心,转求中医治疗,经某中医生诊治,关节疼痛及红斑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只是在特别劳累或天气急剧变化时偶有发作,几年来也一直坚持服用该医中药,病情稳定,半工半休,有时还可应邀到外地讲学。这次发病起于春节前,先有发热咽痛咳嗽等外感症状,病后同样是求医于前经治中医,经服用中药后发热咽痛咳嗽稍减,但随后逐渐出现小便不利,不能自主排尿,只能带着尿不湿让小便点滴而漏,口渴欲饮,然水入则吐,最后非止饮水,连喝的米粥及入胃之食均频吐而出,前医换过多方,小便不利及呕吐症状不减,米食不进,日渐虚弱,已卧床不起近20天,而患者因以前服用激素治疗副作用后对医院甚为反感,无论家人如果劝道也不愿住院治疗,最后经朋友介绍,要求出诊到其家中为其诊治。诊见慢性病容,面色苍白无华,神清形瘦,声低气怯,卧床不起,诊见小腹隆起胀满如孕状,腹肌软,无压痛,舌质淡紫,舌中后部苔腻,脉浮弱。

综其脉证,诊为太阳蓄水证,并处五苓散加人参:桂枝10、茯苓30、泽泻15、白术10、猪苓15、生晒参10.

三副,一副一天,清水500亳升煎取300毫升,分温两服。

2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2:16: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2:17: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2:17: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2:29:29 | 只看该作者
出诊后第二天,患者家人打来电话告诉好消息,按医嘱煎服第一副药一天后,病人呕吐已有减轻趋势,有尿意,但仍不能自主排尿。嘱其继续服用。当把三副药全部服用后,呕吐渐止,稍能进食一些米粥,病人也自感精神比前好转,
6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2:36: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何九公 于 2016-3-2 14:44 编辑

第二出诊,见患者精神状态大有起色,呕吐已止,每次可以进食一小碗米粥,已略能自主小便,但尚不能象平时那排空,说话不再象前几天那样声低气怯,舌中部后的腻苔也渐消退,掌色也稍显润色,没有前几天那样苍白无华了,小腹的胀满也消减退不少。
7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2:3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2:38: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2:39: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2:51:45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患者此次发病前医到底用了什么方,哪些药,但是从舌脉症状判断,患者显然少阴虚寒为本,太阳蓄水为标,初用五苓散作汤三副,从服后反应来看,思路还算对头,疗效也是可以。后面调方以附子汤治其本。

生晒参12、黑附片9(先煎)、白术12、白芍9、茯苓15、一副一天,清水5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温两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10:54 , Processed in 0.0942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