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454|回复: 9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正式发表的“评刘力红《思考中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15 11:1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思考中医还是糟蹋、诬蔑、谬说中医?
——评刘力红著《思考中医》
赵洪钧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白伏村,054700)
最近,一位朋友以《思考中医》见赠,且曰:此书不但畅销而且作者一举成为与某老并列的中医名家,有关学界一片叫好之声。闻听此言,心中甚喜。盖以为如此大作,必然名副其实,我中医发扬光大指日可待矣!
岂知,略读一过,深感大谬不然。如此思考,实则糟蹋、侮辱、诬蔑、谬说中医。滥竽医界,不可坐视。于是有此文之作。
然而,教授兼研究生导师之博士大作,谬说比比皆是,非一篇文章所能尽举,仅择其严重糟蹋、诬蔑或谬说中医之十处,重点批驳。
1.庸俗炒作,糟蹋中医
拿到《思考中医》,立即就能看出它不伦不类。
  封面上的大名是“思考中医”。思考中医自然是可以的,任何人都可以思考。找中医看过病的老百姓,都会思考:为什么中医让我喝草药汤儿,西医让我吞药片儿呢?医学家写一本比较厚的书,应该是对此题目的全方位思考。
然而,封面左上角暗藏着“伤寒论导论”。近书口处又竖写着“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于是,有些莫名其妙了。
不过,要弄清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也很容易——看看目录即可。
原来,基本上是讨论伤寒或《伤寒论》的。
如此说来,“伤寒论导论”——不管导得怎样,才应该是此书的正题。为什么藏起来呢?不敢见人么!这样鬼鬼祟祟的东西,还有什么好吗!
总之,该书文不对题,书名应该是“伤寒论导论”。“思考中医”作为副标题也很勉强,因为副标题比正书名更具体才对。如果博士围绕着《伤寒论》思考中医,又非要加上副标题不可,就应点出怎样思考。
至于“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就完全是大而无当。博士屡屡指出,开中药就是开时间,真是荒谬之极。
试问:对自然与生命不需要空间解读么!只解一半,算是什么东西呢!
总之,看看封面就知道此书不伦不类,鬼鬼祟祟,文不对题,大而无当。
这样无限放大题目,弄昏初学者和外行人的目的是什么呢?
只能是庸俗而且恶意的炒作!
  堂堂中医教授、研究生导师、博士,这么胡来,不是在糟蹋中医吗!
  2.男女厕所,伤寒杂病
  博士讲伤寒、杂病概念,非要联系男女厕所。
请看博士大作的70—71页。
如果博士关于伤寒、杂病的概念是准确的,那么,不管他联系的是什么。厕所和阴沟里,也有很多好东西。问题是,他的概念既不是古人的意思,更不是准确的现代理解。按他的说法,读不懂《伤寒论》和《金匱要略》。然而,他非要这两个概念与厕所挂上钩。这肯定和他的评价标准有关:任何研究,若不能与阴阳挂钩,就提不上水准(不是原文,但意思准确且比原文精炼,请看封底)。男女厕所似乎很容易与阴阳挂钩,于是,博士的思考,有水准。
博士怎样说伤寒、杂病含义呢?
按:含义应该换成概念一词,博士在下文中用了范畴一词,显然是逻辑术语,而含义不是标准逻辑术语。他的本意是讲伤寒、杂病的概念,但不懂逻辑术语该怎么说。
他说:
“凡是属于发热性的疾病,或者说凡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都属于伤寒范畴”。“现在,既然发热的疾病让伤寒占去了,那么,不发热的疾病就非杂病莫属了。”
这就是博士关于伤寒、杂病的高见。
博士连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都没说清,我总算知道他的意思了。他的意思是:凡伤寒都发热——因为“不发热的疾病就非杂病莫属了”。但是:
伤寒都发热吗?试看少阴寒化证,部分霍乱,就是只见寒证,没有发热。不过,伤寒大多发热,博士的见解还不算很离谱儿。
说杂病都不发热,就不但太离谱儿,更说明博士没有起码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且不说易水学派以内伤解释当时的大疫(大多发热),中医难道没有内伤发热之说吗!中医见发热就认为病属伤寒吗!
其实,《金匱要略》中讲的病——杂病,有的发热很严重——比多数伤寒发热还要重。
按:“杂病”是《灵枢》的一篇,但是,自《金匱》校正颁行后,都说它讨论的是杂病。
看来,博士没有读过《金匱》。其中,“虐病脉证治第六”专论虐疾。这个病冷起来冷得要死,热起来热得要命。实际上,发冷时就在发烧,只是还没有到顶点。目前,博士在广西很有名,那里曾经很常见虐疾,现在很少了。他没有见过,否则,即便山野村夫,也不会这样瞎说。说到这里,我很担心将来有新的博士出来,说中国从来没有疟疾。那样就更是数典忘祖了——《素问》中有“虐论”和“刺虐论”专篇,而且都相当长,内容也很充实。
更有甚者,博士说伤寒是经,杂病是纬,大概他因此重伤寒轻杂病。可惜,当代中国和多数外国人患伤寒相对少且比较容易治,患杂病多且多数很难治了。比如百合狐惑(多数相当神经官能症)、中风疬节(急慢性关节病)、虚劳、咳嗽上气(老慢支等)、胸痹心痛(冠心病等)、消渴(糖尿病为主)等,都是目前中西医面临的难题。
这些病都是《金匱》这本“纬书”专门讨论的。
按:读者须知,“纬书”是古今学者很看不起的东西。他们说:“纬书”是“妖妄怪诞的东西”。还有比这更难听的,不说了。
然而,博士说杂病是纬,《金匱》就只能是“纬书”了。跟着博士思考中医,不得不使用这个名词。这不是诬蔑、侮辱医圣——亦即诬蔑、侮辱中医吗!
其实,博士的《思考中医》,才是“纬书”,因为,只能用“妖妄怪诞”来评价它。
名震中外的伤寒专家,对伤寒和杂病的理解根本不着边际,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或问:博士关于伤寒、杂病的概念不对,阁下的高见如何呢?
答:现在我不想说。我很想看看那些鼓吹《思考中医》的人,能否提出准确的概念。如果,读者认为博士的高见确实不怎么样,又不愿意提出自己的见解,那时我再略述浅见。
为什么说博士连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都没说清、说准呢。
我们换一个通俗的概念说说,看看他的思维混乱。比如:
“凡是属于头脑发昏性的人,或者凡是具有头脑发昏特征的人都属于夜郎人的范畴。”
这句话难道等价于“凡夜郎人都头脑发昏”吗!须知,夜郎人是个大范畴,即便其中包括所有头脑发昏的人,也有不发昏的人。而博士要表达的却是:凡夜郎人头脑都发昏。其实,夜郎人头脑都发昏,并不排除夜郎的邻国有人头脑发昏。
于是,他连杂病概念也搞不清楚了。
连伤寒、杂病概念都说不清,还提得上伤寒导论或思考中医吗!跟着他思考,还能读懂《伤寒论》和《金匱要略》吗!
  3.谬“论”连篇,侮辱仲景
且看目录第二章。
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
  一 伤寒论说些什么?(按:略同章的题目)
  1.伤寒的意义(按:与章的题目全同)
  2.杂病的意义(按:《伤寒论》是不正面论杂病的)
  3.论的含义(按:???!!!)
  且不说逐级标题是否匹配,《伤寒论》的“论”字竟然还要专题解说么!至此,编辑——即便不懂医,应该立即发现,作者必然文理不通。目录如此不通,全书必然很多不通。按说,应该抛到字纸篓里了。然而,经过一番“制作”和炒作,几乎弄得洛阳纸贵。看来,不得不承认:任何货物,卖得好不好,与质量没有关系——只要推销者敢于吹,再加上请人捧。这不是我的创论,营销学就是这么说的。其实,仔细想来,越是高档的精品,卖得越不好。普通商品如食品、服装、烟酒、汽车、手机、妇女用品等是这样,文化商品更是这样。
  目录的问题说到这里。且看正文72—73页,博士怎样解说“论”。
  对小学生、初中生来说,“论”字是要解释的。《思考中医》的读者都会查字典,没有必要就此解释。医学专著,不必讲语文常识。《伤寒论》就是讨论或论述伤寒的意思,即“论伤寒”。在我们看来,这里的“论”字没有什么再值得说的。除非无病呻吟,更没有必要列专题论述、解说。
  岂知,博士没有语文常识,就此胡说了1500字左右。主要胡说有:
3.1.论与经相对应,论是解经的 这完全是胡说。与经对应的是传。至今我们还说“名不见经传”。传才是解经的,如《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周易大传》等等。它们分别解释《春秋》和《易》。没有“诗论”与《诗经》相对,也没有“书论”与《书经》(又称《尚书》)相对,更没有“春秋论”与《春秋》相对。
又,假如论是解经的,那么《瘟疫论》、《血证论》等,就是《内经注解》吗!
  3.2.经是经典 这是废话。到底什么是经?经是怎么来的?博士根本没有摸着边儿。
  3.3.对经典的阐释就称之为论 又是胡说。我们的儒家、墨家、道家等后学,从来没有这种东西。佛书有“大乘起信论”“龙木眼论”等,也许是解经的。又,博士故意用“灭度”二字,一派野狐禅习气。他的歪论,显然是想用低级佛说统一中国文化——包括中医。他很希望黄帝、岐伯、孔子、老子、墨子和张仲景等中国的古圣贤跟着佛“灭度”。
  3.4.经典产生代表成熟 中医在《内经》时代就成熟了吗?为什么至今还要思考呢?
  3.5.开山祖师亦称圣人 李洪志也是圣人吗?说“后圣”是“后于圣人”是不懂中国话。后圣与先圣相对,都是圣人,不过应世有先后。
  3.6.黄帝没有称圣 博士肯定不知道,宋本《伤寒论》中宋臣序言的第一句话就说:“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大圣人是谁呢?就是黄帝等。看来,《思考》中附的宋本《伤寒论》影印页,是别人代他弄的。否则,不会如此说梦话。
  3.7.仲景于危难中救了中医 什么危难呢?那时中医面临灭亡吗?如果指汉末战乱,那么,救的是黎民疾苦。仲景自序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主要是指族人因伤寒死亡很多。博士这样说,显然是想做中医的救世主,也就是当代医圣,因而常说中医处境很危险。
  3.8.经与论相当于体与用 按他的说法,论是解经的。那么,“用”是解“体”的吗?真是痴人说梦。体、用关系,不是后者解释前者。如果这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清末的口号,就应该理解为“用西方科学解释中国学问”了。于是,应该用西医解释中医。
  仅在此2页,谬说和文字拉杂不通处还很多。
比如,博士说仲景比皇甫谧和张介宾高明,因为后二者有著述称“经”。这说明他根本不知道皇甫谧和张介宾的“经”是什么。张氏的一种书叫《类经》.什么意思呢?是把《内经》分类研究的意思。看来,博士从来没有见过此类名著
94
发表于 2009-10-30 09:45:38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正式发表的“评刘力红《思考中医》”

【4.1.“五行中,火是但见其用,无形可征的”这不是瞎说么。“无形”之意是什么呢?就是肉眼看不到的意思。而“火”恰好是最容易看到的。否则,南宁大火就没有人报警了。博士本人大概也要被火之用烧得焦头烂额时,才后悔不该说“火”无形。】

如果从中医的角度,说“火是但见其用,无形可征的”,并没有错耶。
若从社会范围的五行观念淹没中医的五行意义,可以说“火是但见其用,无形可征的”是错误。
就看出发点在哪儿。
93
发表于 2009-10-29 09:05:58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正式发表的“评刘力红《思考中医》”

下面引用由代肖言2009/10/29 00:22am 发表的内容:
阿吉——可怜的小野鸡,原来挑了几年赵先生“评思考”毛病,只挑了一个字。
完全瞎挑!
只要在雅虎等网页上一点搜索“龙木眼论”就出来了!
奉劝小野鸡们不要再提这种太愚蠢的问题——连捣乱的小把戏也算不上。
在下无能,实在搜不出“龙木眼论”,也查《大藏经》,也没有,麻烦你搜出来给大家开开眼界吧,大家都等得急死了。
《评思考》浑身都是病,只不过我先挑一个大家看得出的毛病,治好这个再治其它的更严重的毛病,即先治表再治里。
92
发表于 2009-10-29 05:27:33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正式发表的“评刘力红《思考中医》”

      刘力红在《思考中医》里信口雌磺,被〝文化中医〞旗手邓铁涛看中,说明了当今中医危机之深重。
91
发表于 2009-10-29 00:44:08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正式发表的“评刘力红《思考中医》”

[color=#DC143C]董子竹
9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00:22:15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正式发表的“评刘力红《思考中医》”

阿吉——可怜的小野鸡,原来挑了几年赵先生“评思考”毛病,只挑了一个字。
完全瞎挑!
只要在雅虎等网页上一点搜索“龙木眼论”就出来了!
奉劝小野鸡们不要再提这种太愚蠢的问题——连捣乱的小把戏也算不上。
89
发表于 2009-10-27 13:33:58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正式发表的“评刘力红《思考中医》”

既然你这么一而再,再而三也追问刘,要人家一定要给你个答复,那好,我也追问你两个问题:
一。你在评《思》中说过佛书有“大乘起信论”“龙木眼论”等,请问你能不能找出《龙木眼论
》来给大家开开眼界?
二。为什么人家没病你非要开药给人家吃?你想要人家的宝宝先天残疾吗?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3958
88
发表于 2009-10-21 21:30:55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正式发表的“评刘力红《思考中医》”

赵洪钧讲给你(刘力红)的话,我认为是轻语,忠言逆耳。我的话是:精心拜读了你的<思考中医><开启中医之门>之后,我说的是:
欺我中华无人
骗我中华众民
乱我中华医道,坏我中华医途,伤我中华人民,误我中华后人。如无心而为者,尚可解矣;如有意而做者,实可诛之!不知此人如何为国所用,叹我中华无医也!
87
发表于 2008-12-23 19:03:00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正式发表的“评刘力红《思考中医》”

The following Credit Cards are for People with Bad Credit or Less than perfect credit.
[URL=http://www.info1a.cn - Bad Credit Instant Approval - APPLY ONLINE NOW![/URL -
See Ya!
86
发表于 2008-9-19 12:27:49 | 只看该作者

[转贴]正式发表的“评刘力红《思考中医》”

简单说,《思考中医》所犯的毛病其实是国人著作时最常见的问题,随文衍义,信口开河,态度不严谨,以评书家的言语来讨论科技问题,即使有可取之处,也大多让人失去了信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6 03:26 , Processed in 0.0592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