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中医大夫传统文化品格的构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0 12:0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中医大夫传统文化品格的构成
  □ 李胜 广东省韶关市中医院
  中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品格在现在的大多数中医大夫身上已经退化。中医大夫传统文化品格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内容。
  宽与恕  宽,即宽以待人,讲究度量宽大,容纳愚弱,不计人过失,不念人旧恶,是君子德行的标示。不过,宽并非漫无边际,放任自流,而是“胸中要有泾渭”,是非必须分明。恕,即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
  诚与信  诚,《中庸》释为“一也”,一心一意,真实无妄,是笃实的内心信念和切实的日常行为。信,初始意义是指祭祀时对上天和祖先所说的诚实不欺之语,后多用于强调说话算数,言行一致,讲究信用,“言必信,行必果”。
  中与和  中,意谓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凡事讲求适中,适可而止,恰如其分,而绝非庸碌无为、和事佬式的调和折中。和,和谐也,古人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有四种表现:大家各守本分,互不干涉,“井水不犯河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睦相处;遇到矛盾分歧时,尽量不发生正面冲突,保持表面上的和谐一致;一旦发生公开冲突,力求化解,“冤家宜解不宜结”。
  忍与让  忍,忍是一种自我控制,是理智对本能的克制,对冲动情绪的调适;忍是大智大勇者之所为,是顽强毅力与道德、人格的内在力量的体现;忍是“大丈夫能屈能伸”,屈而后伸;忍是避祸求全,“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让,是诉诸理性的恬淡无争与礼让,给自已和别人留出更多的生存活动空间、更多的心理回旋余地和更多人际祥和之气,可以获得精神的充实与道德境界的提升。当然,让不是凡事都畏缩不前,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当仁不让。
  藏与防  藏,为人处世收敛锋芒,含蓄不露之道。其表现形式有三:一是谦下不矜,自甘居下,不求胜人;二是大智若愚,当糊涂处不妨糊涂;三是喜怒不形诸言色,以静制动,超然于对手之上,内精明而外浑厚。防,防患于未然,是人的安全需要,因为人心叵测,人言可畏,凡人皆“不免于欲利之心”,所以对一般人切不可随便轻信。其方法有六:慎言、慎行、慎听、慎交友、知人、勿结怨。
  中医传统文化品格注重道德,讲究中和,偏于阴柔,工于心智。中医大夫在完成重构文化品格的过程中,多一些吸收和消化传统文化精华,对于寻求精神的慰藉,缓解内心的焦虑,是十分有益的。




2
发表于 2009-11-20 13:29:05 | 只看该作者

论中医大夫传统文化品格的构成

"中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这是对中医认识定位的根本错位!
所以在此强调中医大夫传统文化品格。
能维持中医生命和能给中医饭吃的是中医的疗效。中医大夫传统文化品格再好,如果没疗效,也没有能给中医饭吃,也没有能得以增加对中医信任。同时,中医大夫传统文化品格与中医的医术高低构成是不成正比的。
关键是术精效高。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3:33:34 | 只看该作者

论中医大夫传统文化品格的构成

读一读大医精诚就明白了,作为医生只有技术是不够的,除去技术之外就是医德--是文化素养。
4
发表于 2009-11-20 18:26:47 | 只看该作者

论中医大夫传统文化品格的构成

下面引用由铁骨铮铮20022009/11/20 01:33pm 发表的内容:
读一读大医精诚就明白了,作为医生只有技术是不够的,除去技术之外就是医德--是文化素养。
如果把中医的最高境界理解成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品格最高层次,或指望中医的疗效源于中国统文化品格最高层次的话,能不是中医方向的错误?能不是中医的悲哀?
中医又是怎的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品格了?不行中医的诊病,能有中医?要依传统文化品格最高层次去诊治病疾?或依传统文化去诊治病疾?
如果是站着医的位子,如果对中医学本原没有归到人体实体的深层次的认识,老是扒拉于传统文化品格最高层次上,又能如何诊病?这不更是病者的含灵巨贼?靠你的文化品格,靠你的良好意愿,就能去疾?
作为现代人,作为医者,还是实打实好。否则则真是含灵巨贼了!
5
发表于 2009-11-20 19:42:39 | 只看该作者

论中医大夫传统文化品格的构成

作为医生只有技术是不够的,除去技术之外就是医德--是文化素养。
一切文化为技术服务 如不能为技术服务 这种文化丢远点
病人需要的是技术治好他的病 而不是不相关的文化 这是中医人必须看到的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20:07:37 | 只看该作者

论中医大夫传统文化品格的构成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六位一体”发展中医药,是当前突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条主线,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20:14:41 | 只看该作者

论中医大夫传统文化品格的构成

作为医学,永远有破解不完的难题,医生治病主要是帮助,更多的是安慰。医患相得才能提高疗效。如果读过“不失人情论”也许能悟出些道理。
8
发表于 2009-11-20 22:57:30 | 只看该作者

论中医大夫传统文化品格的构成

"中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有语言,文字,哲学,宗教,艺术,自然知识,风俗,道德,谜信。。。,
源于那种文化?
如果没四诊,没有三指,能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能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就是明摆着的事。然而, 有的所谓中医大师,却争眼瞎。中医要到传统文化里去找,净干荒唐事,胡乱误导,搞乱思维。
术、道与德,是不同层面的事。术、道,是产生疗效的硬要素。德是不能去恙的。靠安慰治病?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1 11:40:55 | 只看该作者

论中医大夫传统文化品格的构成

先有文化还是先有中医?这是不言而喻的。看我们的中药,很的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难道这不是文化?
10
发表于 2009-11-21 16:01:16 | 只看该作者

论中医大夫传统文化品格的构成

下面引用由铁骨铮铮20022009/11/20 01:33pm 发表的[color=#000000]手机铃声的内容:
读一读大医精诚就明白了,作为医生只有技术是不够的,除去技术之外就是医德--是文化素养。
非常赞同,医德在现在这个时代显得更加珍贵,刚有医术,不用到正道,没钱我就是不给你治病,这还是人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03:39 , Processed in 0.0556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