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904|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开启中医之门——与《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面对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2-21 14:5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启中医之门——与《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面对面
赵  雯  本报记者
  《思考中医》是2004年十分畅销的一部中医专著,第一版所印2000册不足半月即销售一空,后加印两次也很快售罄。作者在第一版基础上对个别有误之处作了修改,并增加了一些导读内容,又出了第二版。据了解,目前第二版已是第9次印刷,而且台湾、泰国、韩国的出版商已相继购买了该书的版权。一本中医学术论著如此受欢迎,这在中医界恐怕是不多见的。记者于2004年12月末赴广西中医学院采访,有幸与《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博士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我面前的刘博士,其貌不扬,衣着随意,神情澹定,话语从容。寒暄一番后,记者问刘博士现在在思考什么问题,刘博士回答:《思考中医》出版后,接到了太多的电话和书信,读者普遍反应目前所能读到的中医著作多是为著作而著作,很难打动人。而《思考中医》带给读者的是内心真情流露,所以能够打动读者。刘博士称他每天忙于教课、看病、接电话、处理信件、接待各地来访者,几乎没有时间思考。但从《思考中医》一书的反馈信息中,他捕捉到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引发了他新的思考,更引发了他的行动。
  刘博士介绍说:2004年上半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一个博士打电话来问刘力红是否知道山西的一位老中医李可,刘答“不认识”。于是,对方给刘寄了一本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这本书让刘力红大受触动。过去,刘力红一直认为中医在危急症方面不如西医,对中医急症课题研究持反对态度,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中医不要在危急症方面与西医硬拼,不要人家有什么自己就要有什么,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优势。刘力红坦承自己在危急重症方面经验不足,这是其学术方面的缺陷。看了李老的经验集,得知李老在危急重症方面的独特疗效,刘力红转变了原有观念,恢复了中医治疗危急重症的信心。2004年6月,刘力红赴粤讲学,那时他已拜邓铁涛老先生为师,于是他向邓老寻问李可老先生的情况,并希望邓老介绍他结识李老。邓老评价李老是治大症高手,并为刘力红写了推荐信。2004年7月初,刘力红亲赴李老家乡——山西灵石县拜访李可老先生。在那里,刘力红呆了6天,李可老先生与他一见如故。李老称自己一直想为中医作点儿事,但一直没有机会,参加了不少学术会,总因观点不被接受而碰壁,十分失望。看了《思考中医》这本书,对中医又燃起了希望,也很想结识作者。刘力红向李老提出拜师请求,李老欣然答应。2004年8月,刘力红曾经治疗过的一个青岛乙肝患者旧病复发,非常严重,刘力红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理想,于是刘力红邀李老一同去青岛会诊,想借机考验一下李老的水平。患者家族中有多位因肝病死亡,年龄均不超过50岁,因此患者对自身疾病十分恐惧。李老看过病人后开出了处方,吃药前刘力红让病人作了肝功化验,两剂药后再作检查,各项指标大幅下降,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后,病人各项指标完全恢复正常。这一病例让刘力红坚定了中医治疗危重症的信心。
  刘力红说:“像李老这样高水平的中医,在民间不止一个”。李老曾向刘力红推荐过一位任姓老先生,李老在给刘力红的推荐信中写道:“吾观此人对药物的研究,目前全国无出其右者”。任老先生常只身入山数月不出,过野人生活,自尝百草,多次中毒几乎丧命,其对中药药理药性的研究几近痴迷,《本草纲目》已被他翻烂了四部,现在读的是第五套。刘力红认为:像李老、任老这样的人在民间不为人知十分可惜,这样有水平的中医药专家不被发现,经验不被抢救是一种罪过。于是,他萌发了成立一个研究所的念头,他要把民间这些确有真才实学的人聚集起来,传授中医文化、学术、技能。
  刘力红原想在《思考中医》出来后,沉淀一段时间,潜心学习、研究。但接触了李、任等民间老中医之后,他感到自己可以利用出书所带来的业内外影响力干一些事情,这是老先生们的希望,也是他的责任。刘力红说:“现在中医虽然形式上看很热,但中青年中医工作者中真正对中医充满信心、坚定不移、承前启后的人寥寥无几。目前的一些法规使很多民间的名医无法出头,这些人的埋没、流失对中医事业来说是巨大损失。要把他们的经验传授下去,为中医培养承前启后的人才。”
  刘力红认为现在很多中医师自己就对中医没有信心,怎么能干好中医呢。中医现在不完全是给政策的问题,要做出些事情给人家看,要拿出真功夫让人家信服。中医受怀疑,不是民众也不是政府的责任,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没做好,是我们的责任。政府有些措施要采取,但主要是靠中医人自己。现在对中医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不拘一格,不要一味只要求所谓的项目、课题。他说:“我目前没有一个所谓项目、课题、成果,但我天天在作项目,作课题。一个人一辈子出一、两个成果已经不易了。我很幸运,在广西中医学院,我拥有一个很好的研究中医的氛围,也得到了院方的大力支持。
  在我与刘力红近两个小时的交谈中,他始终是语言平缓、娓娓道来,但我却清晰地感觉到了他心中澎湃着的对中医事业的赤诚。D3
2
 楼主| 发表于 2005-2-21 15:15:5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开启中医之门——与《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面对面

最初听北京的野郎中(网名)介绍《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后,俺就一直找,买来是看了又看.几年前的几个经历请看http://www.shanghan.net/showthread.php?t=2465,唯有李老是俺的书中知音.
3
发表于 2005-2-21 15:40:5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开启中医之门——与《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面对面

    祝愿刘力红先生聚集民间中医人才的研究所获得成功。
4
匿名  发表于 2005-2-21 16:25:01

[转帖]开启中医之门——与《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面对面

办研究所的目的应该是承前启后,教育意义是首当其冲的。光有老中医还是不够的,还要聚集一大批有志于中医事业的后学者,踏踏实实的作些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能够做到这点,其他的就水到渠成了,历史会记住他的!
这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也是我一直在思索的事情。中医发展,舍此无他。
5
发表于 2005-2-21 20:02:0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开启中医之门——与《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面对面

心向往之
6
匿名  发表于 2005-3-7 20:25:44

[转帖]开启中医之门——与《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面对面

祝愿刘力红先生聚集民间中医人才的研究所获得成功
7
 楼主| 发表于 2005-3-7 22:46:0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开启中医之门——与《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面对面

前几天有幸结识了一位民间老中医,掌握有祖传治疗各种烧伤的秘方,卓绝的疗效让人叹服。今天又有幸结识了一位民间中医,具有用膏药治疗单纯性面瘫的绝活.
8
发表于 2005-3-8 16:47:2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开启中医之门——与《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面对面

祝这些真正能够为了中医的复兴努力的人们身体健康!!
9
发表于 2005-3-8 18:31:2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开启中医之门——与《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面对面

哎,中医的滋味真是,我愿诚信学医
10
发表于 2005-3-15 21:27:0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开启中医之门——与《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面对面

我愿结识一位民间老中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5 14:24 , Processed in 0.0555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